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318章 满城布告

    “什么生意这么赚钱?就是让人挖金矿,都没有这等暴利!”

    刘小川嘿嘿一笑,从身后的袋子里拿出鞋样,“这是鞋面,这是鞋底,把这两个玩意儿一粘,基本就是一双上好的鞋子了。”

    颜立行接过跑鞋,仔细端详,看得眼都直了,叹道:“好东西!此鞋不是凡物,刘大人果然神通广大。这等宝物,卖到达官显贵的府上,转眼便能换到一车又一车的铜钱往回拉。”

    刘小川心道:“达官显贵又不是属蜈蚣,能卖多少双?本小爷自有销路,门那边几十亿双脚兜底呢,颜大人呀,你再聪明都猜不到!”

    笑道:“有财要一起发!我这个便宜都督当了这么久,没给百姓们带来什么实惠,如今能吃上一口肉,总得分润些汤底给他们啜啜。颜大人,你说工钱定在多少比较适合?”

    你要是没给百姓们带来什么实惠,那我们这些官员可真是尸位素餐了。

    颜立行心里感慨,认真想了想,答道:“这活计比起地里刨食,轻便惬意,连妇孺稚子都足以胜任,工钱不宜太多,便按照成年男丁耕种收成的半成来计,每人每月结算半石粮米。”

    末了又补了一句:“会不会稍嫌多了些?大人意下如何?”

    要知道即使富裕如扬州,这年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耕地可以种。

    刘小川心里暗叫“乖乖”,古时候的劳动力才是真正的廉价劳动力,要是加工厂能顺利开起来,等于是做了一桩无本生意,那叫一个财源滚滚。

    本来还想着批发铁质农具、优质粮种、化肥农药过来,大力发展扬州的农业,仔细一算,还不如让百姓们都到厂里上班,承接二十一世纪的低端产业,再依靠现代社会机械化生产的便宜粮食来填饱他们的肚子,反而更合算一些。

    “会不会剥削得太厉害了?”

    刘小川想起以前在黑心工厂里面打工的经历,良心有点不安。

    “剥削?”

    颜立行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过这个词,他看向刘小川的眼神里,先是疑惑,再是赞赏和感激。

    刘小川被看得不好意思,他错开了颜立行的目光,这时候才深深地明白,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什么。

    他再次接受了这么一个现实。

    每天只要坐在那里,动动手指,就能赚到男丁在地里辛劳半天的粮食,恐怕第二天告示一贴出来,扬州城的府衙就要被蜂拥而来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那就定个门槛。”他想了想,又道:“这回招人,先只限烈士家属。”

    这个法子得到了颜立行的认同,因为是头一遭办厂,许多拿捏不定的地方都需要仔细掂量。

    好在按照刘小川的说法,这个厂子规模一旦扩大起来,利润大得吓人,每月赚取的粮食,能够养活扬州城上百万的百姓。

    在这么大的利润驱动下,别说能够挺而走险、抛头送命的资本家,就是颜立行这种封建官僚,都是铆足了力气。

    至于这些粮食哪里来的,颜立行看了看刘小川,不置一词。

    这位宛如天上来的刘大人,不止一次给扬州城带来惊喜,他的来历至今没有人能看得透。

    刘小川倒也乐得装傻,看透不说透,这才够意思。

    颜立行连夜起草了文书,喊过当值书吏,差扬州衙役送贴四门九巷,几群被从被窝里面拽起来的衙役苦着脸,揣着一叠布告,在刘小川火辣目光的注视下,消失在了夜幕当中。

    一条火龙出了扬州府衙,聚拢成了三五成群的火堆,像是散开的焰火一样,燎向扬州城的四处。

    正是宵禁时分,街上的更夫瞧见一大队官兵,手上的梆子也忘了敲了。

    街边的民房里偶尔有几颗脑袋探了出来,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有的摸黑踩到了破锅烂盆,倒把自家的婆娘吵醒了。

    “胡老三,我们刘大人没事吧?”

    “今儿天上没月亮,你就可劲地瞎说。咱们大人会有什么事?”

    这人提起“咱们大人”四个字,语气里竟然有说不出的自豪,好像这扬州城里的一屋一舍,一砖一瓦,都得过这位大人莫大的恩情似的。

    “胡老三,你他娘的血口喷人。我说的是,刘大人刚刚的眼神!”

    “眼神?什么眼神?”

    胡老三还在发愣,另一个衙役凑了过来,“嘿”的一声,拍腿道:“可不是嘛,刚刚刘大人那眼神啊,就像瞅见了骨头……啊呸!像瞅见了女人的……嘿!娘的,这可真难说!”

    他把手里一整叠的布告抖了抖,和火把一道递给了胡老三,笑道:“胡老弟,你以前给李家少爷当过伴,你识得字,你给念念。我可真是好奇!”

    胡老三接过火把,瞪大眼睛念道:“兹定于四月一十三号于扬州城北开设工厂,咦?啥是工厂?”

    “俺活了三十多岁,都没听过这个词,跟石头里蹦出来似的,定是你识错字了。”

    “你可拉倒,胡老弟,甭理他。这脏泼就是酸你会识字,你给继续念念。”

    “呵,识字有什么了不起的!扬州城里随便一位军爷,都会写《论语》了!”

    胡老三挥了挥手,像是要把这些杂乱的声音给扫到脑后,好让他能认真地把布告上面的图形和他记忆里的对上号。

    “招收伙计伍佰人整,每日劳作四个时辰,轻便活计,钱粮月结!两位,钱粮月结!”

    “多少?”

    “嘶!半石粮米!”

    “干点轻便活计,每月就能有半石粮米,这是骗鬼呢?”

    “嘘!”

    胡老三和其余一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道:“你这脏泼的鸟嘴真该治一治,这可是刘大人和颜大人张贴的布告!”

    那人被这么一骂,不敢吭声,只乖乖地吐了吐舌头,嘀咕道:“这比咱们的月俸都少不了多少!”

    “只限妇孺老残。”

    胡老三念完这句,抬起头来跟他们两人面面相觑了一阵,才有人一拍脑袋,大喜道:“成了!我看呀,这是大人们发善心了。两位兄弟,前面就是我家了,一会经过的时候可帮兄弟稍稍,容我进去喊喊婆娘,叫她赶紧的去府衙前面抢位置!”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