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193章 论文考据

    刘小川看论文的题目,写的是“南梁宫廷妃嫔阶位名号考略”,这才想起,当初曾听闫若兰讲“大义公主西嫁”等一系列梁廷后宫轶事。

    “差点忘了告诉你,大义公主,她过得很开心。”

    闫若兰一脸疑惑地望着刘小川,不知道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刘小川随了翻了两页,道:“这么大晚上的,还要写论文?”

    “这是李院长布置的,整个院的教师都要写,明天就要交给他了。”

    “那你今晚岂不是睡不了?”

    闫若兰面上爬出一缕愁容,道:“这些天为了妹妹的事,把课业给耽误了。这篇论文,恐怕今晚就是不睡觉,都写不出来。”

    刘小川知道,这些东西不仅要写,还要各种考证考据。

    史料浩如烟海,哪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了,也是极有难度。看着纸上空白的地方,转念一想,道:“你先好好休息,我帮你去找人问问。”

    闫若兰道:“这么晚了,你去找谁问?”

    “这种事情,当然是静怡公主最了解啦!”

    国公府里还是灯火通明,刘小川朝麻将桌走去,静怡小公主精神抖擞,浑没觉察到刘小川在她背后,大叫道:“杠!我胡啦!”

    刘小川以手抚额,玩了这么久麻将,居然还是个半吊子。

    在众人一片嘻笑声中,静怡公主把身前的铜板全都输光,还想着再码一局,刘小川已经将她扯下桌来,道:“瓶儿,你替上!”

    拉着公主到了侧厢,小公主挣了挣,见挣不动,这才打着哈欠道:“刘大人,有什么事啊?这么晚了来找我。”

    刘小川气道:“小小年纪,不晓得早睡。你看看什么时辰了?”

    静怡公主像是刚回过神一样,猛地抬头,道:“天啊,怎么这么晚了!”

    刘小川拉她坐下,道:“就几个问题,你答一下,赶紧去睡觉。”

    两人坐在石桌边,一问一答起来。

    刘小川一边问,一边抄在纸上,就听静怡小公主如数家珍,把宫里各位妃嫔品秩、番号、封地,说得一清二楚,头头是道。

    刘小川又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看到了,小公主随口便道:“内务府修的品秩卷册里面都记得一清二楚。”

    “那本卷册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赐恩录》。”

    刘小川在纸上抄下“援引自梁代宫廷《赐恩录》”,又问起另一个问题,顺道也问她出处,静怡公主有如活百科一般,娓娓道来。

    大梁后宫诸多妃嫔品秩恩封,大多写在《赐恩录》上,连问了几个问题,便放静怡公主去睡觉,不忘嘱她以后不要打麻将打这么晚。

    第二日刘小川从沙发上醒来,推开虚掩着的门,瞧见闫若兰早就已经醒了,正伏在书桌上看着刘小川写的抄纸。

    见了刘小川,闫若兰难得笑道:“刘老师,你醒来啦?”

    招呼刘小川坐下,道:“可真是谢谢你了。我当初听你讲课,就觉得你博闻强记,学识渊博,今天看了,果然没错。”

    刘小川被夸得不好意思,这可都是静怡小公主的功劳。

    闫若兰又道:“不过这里面的考据,都出自《赐恩录》这本书。刘老师,不要笑我孤陋寡闻,读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这本书呢。”

    没见过?难道这本《赐恩录》失传了?

    刘小川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搪塞。

    这时已然听到闹钟铃声。

    古书浩翰,闫若兰既然认定刘小川经纶满腹,想着或许是哪里的古书残卷,自己没见过,也是正常。

    况且这篇论文,只是李教授布置的作业,既不是拿来评职称,也不是投去SCI,问题不大,或许学识渊博的李教授有见过。

    何况按着刘小川讲的,逻辑自洽,似模似样,不像是瞎编乱造,加上时间匆忙,看了看表,已经七点多了,赶紧收拾好,两人便一起坐地铁去S大。

    今天早会,所有老师都要到,刘小川闲得没事,也跟闫若兰进去会议室,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着。

    其余各位教授、讲师,虽然觉得这人眼生,倒也没有多问。

    过了不久,李院长来了,跟众人道过早,一眼瞅见刘小川,反而朝他笑笑。

    坐刘小川边上的人不由得暗想,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是谁,居然这么得李院长看重。

    李院长粗粗问几句学院里的事,马上便进入正题。

    说的是最近二号考古小组在岭南一带,找到了一座梁代时期的汉王墓的相关线索,如今正是梁魏史动荡巨变的时候,国家批准,为了历史研究,允许对这座汉王墓进行保护性发掘。

    刘小川推了推旁边的一位老教师,轻声问道:“这位老师,这座汉王墓的主人是谁啊?”

    那位老教师是历史学院的副教授,刚开始见李院长这么看重这位年轻人,还以为他年少有成,是哪所著名高校的博士生呢,被他这么一问,马上便变了脸色,尴尬笑着道:“整个梁代,埋在岭南一带的,又称为汉王的,就柳尚文一个。”

    刘小川吃了一惊,好歹他现在久居上位,渐渐没了当初毛毛躁躁的样子,捂住了嘴巴,心里骂道:“老子立了这么大的功,都只浑了个宁国公,柳尚文那老子凭什么封王!都半只脚踩进棺材里的人了,难道还能提刀上战场不成?”

    蓦地想起,前段时间曾恶补过梁魏史,确实有提过,柳尚文叛乱,割据岭南,自称汉王。

    不过后面马有方灭梁,顺路也把这个汉国给灭了。

    一来,史书都是文言文,刘小川看得头大。二来,历史上除非极为重大的事情,才会在正史上留下那么一句“丙酉年,马有方灭梁”,更何况,经过刘小川一番折腾,历史走向早就变了,如今的史书没有跟着变化,仍然还是旧的那一套,并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因此他恶补历史知识的时候,并没有太过看重,基本属于竹篮打水、看过就忘的水准。

    柳尚文还敢反叛不成?

    河北军只剩个孤伶伶的空架子,他的北魏主子也陷入内乱,扬州都督刘小川手里还握着西羌数万铁骑,不乖乖窝着,再出来乱跳,就不怕被人打断狗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