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176章 一等国公

    扬州府衙前。

    “刘王爷,刘王爷,刘王爷……”

    老太监侧过头,瞟了刘小川一眼,气道:“刘大人!你从刚刚开始,一直神神叨叨的,嘀咕着什么呢?”

    “刘王爷!”

    刘小川嘻嘻笑道:“吴公公,你们不是说,我可以封王嘛!”

    老太监又气又笑,这滑头小子,脑子就记这种事记得最牢!

    刘小川开始耍赖了,“我记得吴公公是说过吧?难道我听错了?”

    老太监心道:“我又不是陛下,哪里能做得了主!”

    没好气地道:“当时还以为你小子完蛋了,给你点哀荣,封个王自然没什么大不了,活人除非是灭国,否则不能封王。”

    “搞半天,对死人才大方啊。那行,再见了您呐,我一会就死去。”

    马上要接圣旨了呢,说什么不吉利的话!

    面对这么块滚刀肉,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老太监只能传音道:“小子,你小小年纪,便位极人臣,未必是件好事啊。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又一身的本事,如今大梁并不安定,朝中奸党横行,荆州红花会作乱,西南诸夷犯边,就是北魏,依然虎视眈眈,立功的机会那么多,要是以后你再立下大功呢?”

    “你都封了王爷了,再有灭国开疆的大功,你叫陛下如何处置?就不怕引得百官侧目、陛下猜忌,到时候是当周公呢,还是当霍光?”

    周公我知道,霍光又是谁?

    刘小川骂道:“开个玩笑嘛,这老头子,这么一本正经!”

    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老太监居然肯对他讲这番话,说明在他心中,刘小川真的是自家子侄,国之英才。

    “那行吧,封个侯爷我就知足了。”

    “你……”老太监骂道:“怎么一点出息都没有。这种泼天大功,比起开国功勋,也不遑多让,封你个一等国公,都才马马虎虎。你要真封了侯,接下来谁敢厚着脸再袭侯爵?恐怕大梁上下,所有军中将领都会记恨你!”

    得了,横竖你都说得对。刘小川心里更加好奇,道:“公公,怎么还不宣旨?”

    宣旨太监听到刘小川叫他,打了个机灵,堆砌一脸的谄笑,道:“即然大人想听,那小的这便宣旨罢!大人,得罪了!”

    板起脸来,从身边的托盘上拿起一道黄绫,喊道:“圣旨到!接旨!”

    刘小川看呆了,那托盘上码着十几卷黄绫圣旨,照着皇帝圣旨一惯的行文习惯,非得宣到夜里才能宣完。

    自家亲妈怎么办,她腿还有毛病呢!

    刘小川朝宣旨太监使了个眼色,看了看刘妈,宣旨太监好不容易板起的脸马上便垮了,“唉哟,给忘了吩咐,大人恕罪!老夫人自然也不需下跪,太后懿旨,着老夫人坐听圣旨便是!”

    坐听圣旨,梁朝开国至今,刘妈是破天荒头一回。

    众人心里又惊又喜,知道自家刘大人在皇帝和太后眼中的份量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刘小川被封了一等国公,单个字的,宁国公。

    大梁朝开国太祖留下祖训,异姓非灭强国者,不得封王。

    饶是如此,小皇帝和皇太后还是起了分歧。

    在小皇帝的眼中,刘小川救了大梁国,收服西羌,北魏的十万残军被他放回去,必定卷起一场血雨腥风,魏国势要元气大伤,搞不好拓跋六部和贺普诸部就要分道扬镳。

    这些功劳加在一起,比太祖遗训里面规定的,也不遑多让。毕竟那时候梁国初立,国力强盛,战兵如虎,太祖根本想不到到了庆历年间,整个大梁国居然会沦落到这种风雨飘摇的地步。

    太后一个妇人,被小皇帝这么一说,差些就答应了。

    比起刘小川立下的功劳,太后更看中的是他对皇室的忠心。

    “忠奸论迹不论心!”小皇帝挥手道,“若是刘爱卿有反意,收服三万羌骑以后,完全可以带着羌人投奔北魏,干嘛还要为了大梁安危,以身犯险,潜进魏都,诓魏后起兵谋反?”

    “最后还冒着性命之虞,用梁国太子诸人的首级,和大魏守将的叛书,活活把魏帝气死!要不是魏帝身边埋着魏后的内应,他早便封王了!”

    太后忍俊不禁,活人难封王,死人倒是容易,摇头道:“皇儿,你不知道,人心易变,欲壑难填,虽然刘小川现在是个大大的忠臣,谁知道他位极人臣、一人之下的时候,还会是大大的忠臣吗?柳尚文还在当闽县县令的时候,总不会想到,他以后会是个乱臣贼子吧?”

    小皇帝一惊,心思母后考虑的,也不无道理。

    皇太后又道:“刘小川这个人,母后一个妇道人家,看得并不太清。不过皇儿,你听哀家的,总不会有错。要真是品性纯良,晚一些封王,又如何?你要是脸皮薄,觉得一个国公委屈了人家,他这次收服西羌,虽然立了大功,可是论起初衷,是抗旨的行为,不如便以这个由头,敲打他一番也好。”

    小皇帝摇头道:“收服西羌,以静怡免受外嫁之苦,保全皇家颜面。西羌五十余年后,又重归蕃属,这等功绩,还以罪论,有失民心!”

    皇太后笑道:“皇儿长大了,既然你觉得不妥,必定是有自己的主张了?”

    “儿臣也没什么好的法子。若是不封王,实在不知道该赏他点什么作为弥补,要不先听听他自己想要什么,再做定夺。”

    刘小川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愣,道:“啥?”

    宣旨太监笑道:“刘大人,陛下的口谕,陛下答应,刘大人可以提一个要求,什么要求都成!”

    刘小川心道:“看来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赏我了。”转念一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周围的人纷纷带着笑意看着刘小川,都在猜他会提什么要求。

    有的想,难道要赐一间豪华的府邸?

    有的想,难道要无数的金银财宝?不过听最近扬州城乃至江都,风靡一时的肥皂和香水,背后的大东家正是刘大人,他如今数钱都数不过来呢,哪里会缺钱?

    有的还想,难道是要美女?

    不过凭着刘大人的权势地位,江南江北无数嫩得一掐就出水的姑娘,只要他想要,姑娘们还不眼巴巴地把都督府里的门槛给踩烂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