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069章 狱中坐对

    颜立行拱手道:“都督此言差矣,不是周玉荣把下官打发下狱,就能证明下官是个好官。”

    刘小川顺着他的眼神看去,瞧见牢外的一众扬州属官脸色尴尬,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其他人都没有下狱呢,难道其他人都是贪官不成?

    颜立行道:“卑职性情迂直,讲话带刺,冲撞了上官,这才因言获罪。”

    刘小川真是越看这人越喜欢,心想着扬州知府一职不是还空着吗,有空要替这位颜长史上一道表,推荐他当知府,嘴里说道:“好好好,这里地方臭,话先不多说,颜长史先跟本官出去,我们扬州上下好好替颜大人接风洗尘!”

    颜立行却道:“都督,下官在这里过得逍遥自在,并不想出去。”

    刘小川愣了神,门外诸人也纷纷不解,难道颜长史吃了顿牢饭,对朝廷生起了怨气?

    颜立行袖着手,道:“难道都督不知,祸事将近了吗?比起出去,下官反而更想呆在这里,好歹能够保住一条小命。”

    刘小川心里乐了,想起小时候看的各种历史演义,那些有本事的谋臣名士,为了引起注意,不都要先出言唬人嘛,行,本小爷就陪你演一出戏。

    刘小川躬着身子,做了副礼贤下士的模样,道:“请先生教我。”

    颜立行道:“殷鉴不远,下官不敢多嘴,还是在继续在这囚笼里呆着,请都督放我一马。”说是这么说,一双眼睛却盯着刘小川的神情看。

    刘小川道:“颜长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你食君之禄,说出这样的话,难道能无愧于心?”

    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众人情难自禁,心里都把这句话默念了几遍,有如黄钟大吕,振耳发聩。

    颜立行两手紧握,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人襟怀之大,千年一遇,朝廷有这样的大才,不出数载,必定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整了个衣冠,朗声道:“如今局势,实在是危如累卵。周玉荣不听下官所言,导致灾民分散各地,极易被有心之人利用。红花会自从叶红英、唐荣贵之乱后,已经一蹶不振,如今虽然盘踞荆襄,只是疥癣之疾,不足挂齿。北方魏国觊觎大梁锦绣江山多年,一但被心怀不轨的人煽动,那时只要振臂一呼,强渡长江,就能围困京师。”

    刘小川心里赞同,历史上的今天,带着流民围困江都的,不是红花会,正是魏将马有方。

    “魏国北有草原柔然诸部,西有西羌之患,虽然觊觎大梁江山,其实并不敢轻易出征。魏帝年事己高,就算出征,也会倾举国之力,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攻陷江都。至于是摧枯拉朽,还是僵持不下,就看在有心人的操作下,凭着三十万乌合之众,能不能打到京师!”

    在这之前,薛怀仙也好、那个叫“红尘如烟”的网友也好、吴知仁吴老太监也好,甚至刘小川自己,都觉得魏军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铁骑马上就要南下,没想到今日一晤,颜立行的见地比起这些人又高了一筹。

    仔细回忆一番,历史上正是马有方围困江都之后,魏帝才觉得南梁可欺,于是亲征南梁。

    心里对颜立行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不嫌牢中的竹塌脏,拉着颜长史就坐下来。

    颜立行察言观色,笑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想必刘都督已经抄没了周玉荣贪没的钱粮,发出文书通告,让河淮两路的灾民都来扬州就食。如果下官没猜错,现在扬州城下,应该聚着三十万的灾民?”

    刘小川叹服,他以前从来都是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觉得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结果来到古代,接触了几个,就被活生生地打脸,既有邓明渠邓知县那样又贪又聪明的,又有周玉荣这样又贪又傻的,还有颜立行这样又不贪又不傻的。

    不过任你再聪明,也只猜对了一半,怎么也猜不到小爷从二十一世纪运粮过来喂饱灾民的肚子。

    “颜长史料事如神,三十万灾民已被本官约束在扬州城下。真如颜长使所说,魏军探不到我朝虚实,再也不会南下了?”

    颜立行原本以为,刘小川年纪轻轻,就能当上都督,肯定跟周玉荣一样,靠着裙带关系上位。

    现在听说此人已经约束好三十万灾民,暗怪自己多心。能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话的人,又岂是周玉荣那样的酒囊饭袋?

    笑道:“那可未必,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下官有三策,可保扬州无虞。”

    脑袋是真的好,普通人想出一个法子都难,你居然能想出三条,这种人才可一定要攥得紧紧得,自己能不能当个甩手都督,可都落在颜立行的身上啦!

    “下策乃是凝聚人心,巩固城防。都督可修书给陛下,令许仲虎许大将军整肃边关。国内大灾,稍有见地的人都知道魏国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关乎国运,陛下必定会重视。”

    这一策是投石问路,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不待刘小川说话,颜立行忙又道:“中策嘛,魏帝年事已高,涎下的子嗣年纪都偏小,最大的皇子也才岁。大人可以向陛下请旨,令人携重金入魏,散布谣言,魏廷当中谁要鼓动或支持魏帝亲征,必定是对孤儿寡母抱有幻想。帝王心思,最难捉摸,如此一来,魏廷里的高官重臣,不敢出言支持,保守反战的老臣,自然大占上风,南征大计,也许就此胎死腹中。”

    “妙!那么上策呢?”

    “可让陛下派人出使西羌,鼓动羌王伐魏,魏国不可能冒着腹背受敌的风险来进犯我朝。”

    刘小川沉吟片刻,道:“颜长史以为,使者一定能说动羌王伐魏?”

    “不需羌王出兵,只要整顿边防,摆出一些架势即可。”

    “羌王答应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颜立行笑道:“西羌苦寒,物产不足,可以许诺加大市易规模。再者,双方可以缔兄弟之约,等到魏帝大行,魏国孤儿寡母,丧期一过,我大梁西军出兵夏州,河南军攻晋中,河北军攻辽东,再请羌王出兵河西,瓜分北魏。事成之后,汉地十六郡归大梁,河西、河套及北边草原归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