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门里千秋

第0043章 灾民围城

    大家手脚麻利,没一会营地里面就飘起了饭香。

    营外的灾民纷纷站了起来,往营地靠近,却都不敢再踏前一步,猥猥缩缩地看着手里持械的将士,麻木而空洞的眼神里,燃起一丝希望。

    可惜许多人是再也站不起来了。

    刘小川看着一地的饿殍,心中一酸,悄悄地抹了一把泪,透他娘的,本小爷长这么大可从来没哭过!笑,赶紧笑!

    笑道:“我去看看粥煮得怎么样了。”

    去锅边转了一圈,刘小川不开心,这煮的什么?白米汤吧?

    火气上来,又见那煮粥的士兵扭着屁股,实在欠揍,朝他腚上踢了一脚,踢完之后才叫不好,赶忙拉起他道:“对不住对不住,一时脑冲。”

    那小兵怒道:“谁他娘的瞎了腚眼,踢你大爷干毛球呢欠老子瓢儿敲!”

    刘小川一愣,乖乖,这不是上回在坑里踩我的那个小兵吗,啧啧,脾气真像我。

    那小兵叫刘旋,和刘小川有一面之缘,回头一看,居然把将军给骂了,吓得一哆嗦,瓢儿都丢锅里去了。

    又听见这将军一个劲地讲“对不住对不住”,心里更是又惊又疑,军营里踢一脚而已,自己没少踢人和被人踢,一个五品虎贲郎将跟一个大头兵说“对不住”,不行,这事一定要写在族谱里,告诉后人咱曾经也风光过。

    指着大腚,涎着脸笑道:“不碍事,将军您要解气,再踢小的几脚。”

    刘小川给气乐了,拍了他的头道:“你叫刘旋是吧?娘的可真像老子,没皮没脸的。”

    刘旋嘻嘻一笑,道:“可不是,俺姓刘,将军您也姓刘,说不准是一家人呢!”

    谁跟你个小崽种一家人,刘小川白了他一眼,道:“别蹬鼻子上脚啊!看你小子挺机灵,以后当本小爷的亲兵吧。反正这事怪不了你,我得找陈旅率问问,陈旅率!”

    刘旋大喜,今天当刘郎将的亲兵,明儿自己就也成了刘郎将!屁颠屁颠地道:“将军别急,我去给您叫他!”

    陈飞龙正跟流民聊天呢,听说刘小川叫他,赶忙跑过来,一通解释,原来灾民们近的也是隔壁江北路逃荒来的,远的话都是从淮北路、河北路那边来的,一路上能吃到树皮草根都算好的,更多的是空着肚子、吊着一口气来这边的。

    骤然给他们吃浓稠的粥,一下子胃会受不了。

    刘小川听得频频点头,又学到了新姿势。

    忽然听到营外一阵马蹄声,一个信使骑马赶到,大喊道:“刘将军!有军情!”

    那众老弱饥民看到来了个信使,让开了一条道。

    刘小川对陈飞龙道:“招呼百姓们吃粥先!”

    陈飞龙道了声喏,带了一队士兵,到营前喊道:“各位父老百姓,排好队喝粥!”

    那一队士兵也跟着喊了起来,饥民们顿时一阵糟乱,又把刚刚让出来的路给堵住了。陈飞龙怕耽误信使,急着喊道:“大家不要急!都有得吃!”

    刘小川道:“慢些来,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过个江就是江都了,能有什么军情,不要理他。”

    好不容易约束好饥民,热气腾腾的白粥一勺一勺送到饥民的嘴里,纷纷大口喝起来,也不顾着烫嘴。不少人还想再要,陈飞龙喊道:“大家先吃点,润润肠胃!粮食都有的,管大伙吃饱!”

    灾民们十分感动,都朝陈飞龙拜谢。几个有眼力的老人,知道侧方那位年轻后生才是这里的长官,忙上去跪谢。

    刘小川第一反应,这么多老头要讹我!

    回过神来,赶紧扶他们起来,什么叫人心不古啊,你看这些老爷爷老奶奶,放到现代,刘向前那小子开车看见了老人,都要隔一个车道。

    瞧着他们被全身冻得哆嗦,奇道:“各位爷爷奶奶,你们没喝米粥吗?”

    那为首的老人笑着摇头道:“将军您宅心仁厚,我们这些老头子活不了几天,不想再浪费吃的。”

    听起来中气极弱,随时要倒地的样子,布满皱纹和老人斑的脸颊,再配上一头白发,刘小川不由想起了自己村里那些年纪还要大的老人,可不会让人想起“风烛残年”这四个字。

    真是人比人得死,劝道:“老人家请放心,我刘小川向你保证,所有人都有饭吃!”

    抬头喊道:“你们大家都有饭吃!都给我吃,管饱!”

    喝了热粥的饥民终于有了点力气,朝着刘小川又拜又哭,这一个多月受到的苦难和辛酸,都随着这一嗓子宣泄了出来。

    军营里的士兵有的也偷偷落泪,有些不是本地的兵纷纷想起在家里的爹娘来。

    刘小川叫过陈飞龙,让他再多煮点米。陈飞龙本想劝两句,话刚出口又吞了回去,老老实实地去执行军令了。

    这时那信使终于挤到跟前,跪道:“禀将军,宁海县城被数万饥民围住,县尊令小人来请将军带兵解围。”

    一旁毛凯说道:“你这县令也太胆小了吧?你看这些饥民,都是些老弱妇孺,就算把你们围住,难不成还能爬上墙?”

    薛怀仙也道:“是啊,发点粮不就成了,这也成了军情吗?”

    我的仙儿媳妇,越来越有点将军夫人的风范了呢!刘小川嘿嘿一笑,看向信使的眼色带了几分询问。

    信使仍旧低着头,答道:“将军所有不知,流民里有红花会的反贼,县尊怕若无将军坐镇,会出大事。”

    “红花会!”一群人都呼出声来,就刘小川一个人一脸懵逼,左右问道:“红花会?红花会是什么东西?”

    薛怀仙答道:“红花会本是民间秘社,前朝就有红花会叶红英、唐荣贵等人造反的先例,传到本朝,官府对此严厉禁止。只是红花会派系繁多,信众多达数十万,多是夜聚晓散,首领藏匿极深,所以屡禁不绝。”

    刘小川心里道:“原来是邪教啊。我们那个年代都有人走火入魔,更别提这个时候了。”

    又想到原来的历史上,马有方带着十万流民攻打江都,估计里面也有这个什么“红花会”的功劳吧。

    “那其他地方呢?怎么这群灾民别的地方都不围,只围宁海县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