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回到明朝去闯荡

正文 第45节 决斗

    <div id="bdastop"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在孔乙己前辈读书人不能算偷的理论指导下,陈浩南立即对石秀才展开了一番还击!既然你石秀才窃在前,那就不要怪我偷在后了!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读看看小说网)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这样的打油诗自己随口就来,根本不需要自己现编。

    “哼!这种诗也见叫诗?”石秀才觉得陈浩南的这首诗无论是从气势上还是从文采上都不能与自己的相提并论,“我刚才说的是对对子,现在正式开始!有种就接我的对联!”

    “秀才公先请!”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请出下联”这秀才一看还真有点学问,虽然三个“解”字,却是三种意思:解渴、姓解、官名。

    “石秀才果然大才,那我就对个七弦妙音,乐乐乐府之音,虽然不太好,但也总归强过没有。”

    “陈三你真棒!”小小公主非常适合的对陈浩南的对子做出了公正的裁判。

    “妙妙妙啊!石先生,继续对下去!”看到两人在那里斗嘴,阿尔斯楞兄妹俩乐的看热闹,阿尔斯楞更是要求石秀才继续往下对。

    石秀才有心不与陈浩南斗下去了,这成何体统啊,自己堂堂一个秀才,竟然来和一个连童生都没有考过的下人,确切的说是下贱的奴仆来斗。而且如果这小子对的不好也罢了,竟然对的异常工整,大有对联大家的风范!照这样子下去,自己绝对不会占到什么便宜的。但自己目前的老大,也就是传说中的东家命令自己继续,为了那口饭,自己还得继续努力啊,然后这小子被自己难住,再然后自己也找回点面子来。要不然气昂昂的来,灰溜溜的走,多不好看相啊。

    “既然大首领乐意看,那我就再说一个。陈三,你可听好了。”石秀才努力的平息了一下胸中的闷气这才开口。

    “石先生请,小人听着呢。”陈浩南摆出一付我小你大,你说什么我听什么的样子,非常乖巧的站在一边。

    “那好,我的上联是: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这个对联写出来是一回事,但读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幅上联确切的说第一、三、八字读音(条),调整的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一个字两种读音,然后完全演绎出一句完整的意思来。(请记住读看看小说网

    “这个对联不太好对啊,石先生不能出个简单一点的吗?我乃一山野村人,哪里懂得什么调琴啊,连*都不会呢,顶多也就在家种几朵花也算是高雅的享受了。”

    陈浩南一边与他胡乱的打着话一边思考着,这个对联自己绝对见过的,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不要胡搅蛮缠了,如果你能种花种出这幅对联来,那我就承认你对上来了。”石秀才看到陈浩南的样子,估计他对不上来,因此就喝了一口酒轻蔑的说。

    “谢先生提醒,这么一说我还真对上来了,请听好: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不知石先生觉得如何?”

    陈浩南的这个下联,同样的是第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可以说是与上联完美的结合。

    “陈三,你真棒,赏你一碗马*酒!”小小公主一看陈浩南对了上来,她才不管什么好坏呢,只要自己不用那个整天用色咪咪的小眼看自己的先生教自己,怎么都好说。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如果说非让人看的话,还是陈三这样的人看自己比较好。虽然没有自己的族人那么强壮,但也算可以的了,最起码自己看陈三比较顺眼,比较符合自己的审美观,因此亲自端了一碗马*酒递给陈浩南。

    “谢公主赏酒。”陈浩南接过来一饮而尽。

    “好了,索布德,你懂得什么,让石先生说说,他这个下联对的如何?”

    “回大首领的话,他对得确实很不错。”虽然石秀才也很想说陈三对的不好,但在心里寻思了半天,觉得还是说好为好,万一阿尔斯楞这个楞头青听说自己说陈浩南说的不好,非要自己再说个好的,那自己如何是好?自己并没有什么更好的下联了啊。

    “不错,石先生,你很好!”看到石秀才承认了陈浩南的下联不错,阿尔斯楞竟然夸奖了他一句,把个石秀才说的有点摸不着头脑。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就是指石先生这样的?”阿尔斯楞说。

    石秀才这才明白,这个楞头青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楞嘛,至少也知道好孬啊,幸好自己刚才没有说陈浩南的坏话,否则马上被扫地出门都是有可能的。

    “大首领,其实中原文化源远流长,这对联不过是其中一朵小小的花朵而已,治国安天下是不能靠这东西的。”

    “噢?那得靠什么?”阿尔斯楞一听说到治国安邦就来了精神,虽然自己离治国还差的太远,但自己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未来的可汗,往小里说就是一个小国啊!

    “君不闻半部论语治天下乎?”石秀才一谈起治国就立即神采飞扬,口里之乎者也不断的飞出,就如同周星星演的九个九品芝麻官里的那小子,对着大河就是一阵狂吹,嘴里的什么符号之类的狂飞而出,接着就见到河里的鱼虾鳖蟹纷纷飞出来。而陈浩南看这家伙的嘴,就感觉到那些之乎者也不断的象那些符号一般的飞出来,然后直把阿尔斯楞砸的晕乎乎的。

    一阵胡吹之后,阿尔斯楞这才想起来自己现在是在做裁判,而且主要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妹妹寻一个好的老师,没想到竟然让石秀才给自己上了一堂政治课。

    “陈三,你可会治国?”

    “说实话,小人不会。”

    “不会?那你可比先生差远了,这一回可就算你输了。”一听陈浩南说不会,阿尔斯楞当即楞了一下,马上就表示人家石先生会。

    “大首领,其实的这个纸上谈兵呢,谁都可以谈,但如果说到具体的实施上,恐怕就有些难度了。”

    “此话怎么说?”

    “既然石秀才有满腹的治国良策,可是为什么到现在只是个秀才呢?在我看来至少也得中个状元,然后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啊。难道是世人不识货,还是秀才公空有屠龙之术?”

    “哼!无知小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治国的的基本道理。”

    “听上去挺深奥的,哥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小小公主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看着阿尔斯楞。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阿尔斯楞两手一摊,摇了摇头,不知道。

    “陈三,你明白吗?”小小公主一看哥哥不明白,立即转向陈浩南问。

    看到小小公主这样不耻下问,陈浩南觉得有必要和她说一下。

    “这个,其实啊,这个的意思就是说,用政治手段约束民众,用刑法手段规范秩序,民众会设法规避而没有羞耻的感觉;用道德教育启发民众良心,用礼来规范秩序,民众会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耻。”这句话难不到陈浩南,因此他随口就说。

    “哇,石先生真的很博学哎,这么深奥的话随口就来。”小小公主满眼都是小星星,虽然自己不明白,但这足以说明这个石秀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

    “其实呢,这句话不是石秀才说的,而是孔子说的。”看到小小公主的样子,陈浩南觉得有必要打击她一下。

    “啊?!”果然不出所料,小小公主大受打击。

    “人家的话你学来干什么?真是虚伪!”小小公主眼里的小星星立即变成了碎石块,狠狠的敲在石秀才的脑袋上。

    “既然秀才公知道这个治国之道,小人可否请教一番?”看到石秀才一脸的不服气,陈浩南觉得也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哼,尽管问,待老夫来与你解答!”好大的口气,老朽变老夫了,看来这家伙确实已经把整部论语都看完了,不然哪里来的这个底气?如果全部看完了那就不一样了,人家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那自己整部论语呢?

    “既然如此,那我就问了啊?请问秀才公:如何治国?”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可否请秀才公说的详细一点呢?”

    “那好,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个关于治国的问题,虽然你这辈子估计是用不上的,但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就成全你一次!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又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子还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子又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最后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你这回可明白了吗?”

    “噢——!谢秀才公赐教,我终于明白了,所谓的治国就如同炸一锅小鲜鱼而已,小意思!”

    “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