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穿越时空打酱油

正文 卜世仁的故事(二)

    乐通潮最初并没有意识到货物的异常,仍然按照原来的价格销售。这批货物倒是也卖出去一些,只是一段时间后销量明显降低,香铺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乐通潮很快明白了利润下降的原因,因为有顾客向他反映,他卖的香料质量不如以前好。找供货商交涉了一回,退回了尚未售出的货物,但商铺的声誉损失却无法挽回了。乐通潮不敢继续在这家供货商这里进货,但也不敢贸然去找别的供货商,最终他还是决定转行。

    这件事在卜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卜世仁之妻卜郝氏觉得这是败坏祖产,卜世仁的几个兄弟反应尤其强烈。据他们愤愤不平地说,因为卜世仁是长子,他们的父亲生前把大部分的家产和经验传给了他,他们的表情则显示他们的愤怒不完全是因为卜世仁辜负了父亲的信任。最终乐通潮让出了卜世仁的父亲和卜世仁本人留下的那些笔记,几个兄弟从此不再关心香料铺的改行,转而投入到这份遗产的争夺中。

    卜郝氏更生气了,把这些东西给了别人,意味着乐通潮日后即使再开香料铺,也失去了从前积累的经验,从头摸索起来肯定不如以前一样顺利。为了这个缘故,卜郝氏足足有半个月没跟乐通潮说一句话。不过乐通潮还是到有关部门办了个手续,置办了些日用杂货,噼里啪啦地放了一通鞭炮,把杂货铺开了起来。杂货铺最初半个月开业大酬宾,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倒是也吸引了一些顾客的光顾。

    就在杂货铺开业的头一天,卜世仁的姐姐贾卜氏找到了卜世仁的家。她不是来贺杂货店开张的,自称是听说弟弟和弟媳闹了别扭,特意来劝说的。谁知她不来倒罢了,她出现的时候,卜郝氏的脸色越发难看了。象征性地劝说了一番之后,贾卜氏不免又感慨起了生计的艰难。卜郝氏阴沉着脸反唇相讥:“姑奶奶这样大户人家使奴唤婢的奶奶都过不下去了,我们这小门小户真真连饭都没的吃了。”乐通潮并没有阻止卜郝氏,他对贾卜氏的做派也很反感。

    为了开这家杂货铺,乐通潮把香料铺里的存货全都卖了,那是真正的含泪大甩卖。从批发商那里买进各色杂货,又花去了手上所有的资金,虽说杂货铺头一日的经营状况不错,又能收回几个钱呢?眼下正是乐通潮最缺钱的时候,哪里有钱给贾卜氏?况且贾卜氏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儿子贾芸也十六岁了,母子两个什么活儿不能干?便是没有挣钱的本事,省吃俭用总该学得会,偏偏要摆着世家大族的架子,出门坐车,在家丫鬟伺候——他才不惯这个毛病。

    贾卜氏最终空着手走了,卜郝氏的心情倒是好了许多,她觉得丈夫在这个问题上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冷战因此结束了,虽然香料铺不开,日子还得过下去。杂货店走上正轨之后,卜郝氏也不再唠叨什么祖业的问题,只要能挣到钱,铺子里卖什么不是卖呢?贾卜氏则再也没有到乐通潮的家里来,乐通潮不知道她是不是记着上次被卜郝氏讽刺了一番的仇。平平静静地过了几个月,乐通潮忽然辗转听到一个消息,贾卜氏的丈夫的一个同宗的妹子成了娘娘。

    贾娘娘与贾卜氏的丈夫只是同一高祖父的族兄妹,乐通潮并跟这位娘娘就算不是八竿子打不着起码也得六七竿子,所以他没在意这件事情。不过伙计们倒是为此乐了一回,都说他现在已经是皇亲国戚了。不过成了皇亲国戚并没有给乐通潮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倒是贾卜氏越发觉得自己是高贵的国舅奶奶,更不愿意理会这些娘家亲眷了。乐通潮并不在意这些,那本来就不是他的姐姐嘛,不过卜郝氏心里很不高兴,为了这些事情又抱怨了几回。

    乐通潮正准备趁着过年搞一次促销活动赚一笔的时候,忽然辗转听到一个消息,宫里的娘娘们要回娘家,据说好几个娘娘的娘家都在为这件事情修园子。乐通潮不明白回娘家和修园子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不过他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事情好像是在哪里听说过似的。想了一阵子没想起来,乐通潮便忘到脑后去了,毕竟他得忙着赚钱呢。不想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外忽然找上门来,卜世仁的儿子金哥儿那里出了事情。

    金哥儿原本在贾家的家学上学,虽说那里包书包饭包纸笔,但卜世仁送出的束脩银子一点不比别处少——不为别的,只求先生能好生照管自己的孩子。其实贾家家学的教学质量也不高,乐通潮曾经想过把金哥儿送到别的学堂去,可是卜郝氏不愿意。卜郝氏认为贾卜氏为了这事情从她家里敲了太多的银子,但她还是觉得那里好歹都是亲戚,孩子应该不会吃什么亏,所以不想把孩子挪出来。但是事实证明卜郝氏想错了,金哥儿在学里被人打了。

    这一顿打挨得着实重了些,孩子的头也破了,脸也青了,胳膊也骨折了。金哥儿自己说他并没有招惹别人,只是出恭的时候撞破两个学生在干些苟且之事,他们恼羞成怒,这才动起手来。卜郝氏心疼得直掉眼泪,说早知如此就不送孩子到贾家上学。大夫来过之后,乐通潮到药店抓了药给金哥儿服了,便往先生的家里来。先生倒是个讲道理的,连连道歉,又说一定要严格约束学生整顿风气云云。乐通潮从先生家里出来,便要往那两个学生家里去,跟他们家长商议赔偿问题。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