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贾政

第三百三十章 议位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

    这次皇帝之前已经所有大臣打过招呼,这次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不得无辜推脱。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愣住了,之后就是各种匆忙,马车,轿子都穿梭在各种官员的宅院。

    他们突然明白,皇帝这么郑重其事,估计除了和立太子有关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贾政之前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突然,甚至没带一丝商议的。

    要说贾政虽然在朝堂“混”了这么久,可是要说在乾清宫参加大朝会,还真没几次。

    说起来别说别人不相信,就是他自己都不相信,他参加大朝会竟然都基本是在过来给自己辩解。

    至于说他过来议事,这估计是唯二的两次,所以很多人除了上来搭讪之外最多的就是怪异的看着他。

    “陛下临朝,群臣跪拜!”一声尖锐,打破所有思绪。

    贾政的地位还真的不好排,这也是他今天过来给自己,给别人最大的别扭。

    他现在是县公、太子太保也是东宫名字上的主持人。

    所以把贾政放在什么位置就显的特别尴尬。

    最后还是顾源“行好”,把他拉过去和内阁的几位大臣站在一起,这才算结束。

    “今天朕让你们来,具体什么事情想必诸位臣工已经猜到了一些。”

    皇帝坐下,没什么“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之类的废话,直接开口。

    底下一阵骚乱,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

    皇帝扫视了他们一眼,御史立刻大喝:“肃静!”

    皇帝等众大臣安静之后又开始说着:“太子,是国之储君,是国本。

    可是前太子因为生病的原因英年早逝。”

    说到这里皇帝停了下来,嗓子眼似乎被什么给堵住了。

    “可是大周不能没有继任者,今天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等皇帝说完,底下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给回答。

    皇帝嘴角一阵扯出一阵冷笑:“怎么,当着朕的面都不想说了。

    你们在之前不是一直在上书么,怎么这会子就彻底不言语啊!”

    众人看了看,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集到了贾政的身上。

    刚开始贾政还在呆滞中,猛然听到这个消息放出来还真有点不适应,可慢慢感觉到全身都是焦灼,转头看到他们的眼神贾政不由的心里开骂。

    这都什么东西啊,自己躲在背后的时候一个个牛哄哄的,现在指望着别人挡枪?

    贾政移动了一下自己的位置,然后抬着头,就在众人以为他顶不住压力要询问的时候,贾政突然闭上眼睛打起了瞌睡。

    这一下,所有人都凌乱了,不知道还有这么“厚脸皮”的人。

    就连他身边的顾源也是苦笑,就没见过这么特行独立的人,现在好了,所有人的眼神稍微挪了一下,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顾源可没有贾政这么肆无忌惮,只能咳嗽着出来。

    “陛下,臣等没什么意见,就是感觉东宫之位久悬毕竟不是好事,所以想请陛下早早决定罢了。

    不过至于陛下选择哪位皇子,只要是品行端正的,臣等都没什么意见,一切看陛下的意思。”

    说完,快速的回到自己的位置,成了第二个假寐的人。

    皇帝慢慢的让自己的身体靠到龙椅后面的垫子上,好整以暇。

    “这么说诸位爱卿是为了朕好呢,可真让朕感动啊。

    不过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咱们就多说点,免得到时候你们又开始说着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

    也不怕对你们明说,朕之前既然让几位皇子在内阁观政,也就是想从他们中间选择一个合适的。

    想必这么长的日子,你们对几位皇子应该也有一些了解,那就仔细的说一说。”

    皇帝说完,就等着大臣们开口了。

    可是过去很久,整个乾清宫里面静悄悄的,没人开口。

    倒不是他们不想说,是现在摸不到皇帝的脉搏啊。

    很多站了队的,想出来为自己跟随的皇子说话,可看到现在别的势力都是没有开口。

    想着自己第一个肯定会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都在压制着,想让别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怎么,还没人说,那就从内阁开始,毕竟他们和你们接触的最多。

    马谡马爱卿,就从你开始吧,毕竟你是次辅。”

    皇帝见这么久还没人开口,满脸的不耐烦,直接开始点将。

    马谡只能从排班中走出来:“陛下,臣等让陛下早点确定太子的人选都是为了大局着想。

    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内阁成员都没有明确的说让陛下立哪位殿下做太子。

    在内阁的时候,几位殿下都有优劣,我等也没办法分出个好坏。

    不过陛下今天既然在朝会提出来了,那就让诸位同僚议议吧,毕竟他们也上了奏折。

    等综合诸位的意见,陛下再决定也是不迟的。”

    皇帝摇摇头:“不行,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必须今天在朝会上决定。”

    皇帝的话让所有人都暗暗叫苦,这是反过来被将军了啊。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众人沉默不语的时候,礼部侍郎王征突然走了出来。

    “说!”

    “陛下既然问起来哪位殿下适合太子人选,臣等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这么多天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不然也不会给陛下上书。

    既然如此那臣就说说自己心里面认同的,臣以为五皇子适合。

    五殿下是嫡子,而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圣贤书。

    之前太后她老人家在的时候也是赞誉有加的。

    更加上五殿下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虽然现在看起来略显轻浮,可毕竟是年轻人,只要有一些经验肯定能带领大周走向更好的方向。”

    等王征说完,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到底啥意思。

    要说支持五皇子,可说的话怎么这么不着调,还有自己揭短的。

    可要说他不支持,那第一个站出来也没必要给别的皇子啊,这明显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皇帝坐在上面,面无表情,等王征说完之后就转头问其他人。

    “现在王爱卿已经说了自己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人说?”

    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然后就是一阵争先恐后。

    还真和王征说的不差,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支持的人选。

    贾政在心里默默的看着,除了十皇子的势力略显弱小以外,其他人都差不多啊。

    不过这里面让人没想到的就是十皇子虽然支持的人数少,可内阁竟然都在关键位置,甚至还有兵部尚书胡兵的支持。

    等胡兵出来的时候,出了皇帝,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位可是陛下的老臣啊,现在出来支持一个皇子,让所有人都拿不定主意了。

    诸位大臣不由的狐疑,这是不是陛下的前锋,出来给大家释放信号的。

    贾政也睁开眼睛看着朝局的走势,甚至时不时用眼睛看看其他几位的神色,发现他们都是一脸茫然。

    贾政不由的感慨,这位可藏的够深啊,甚至对于自己一直没有怎么关注的十皇子也是连连赞叹起来。

    皇帝皱了皱眉头:“行啦,你们一个一个说就好了,这里又不是菜市场,你们也不是泼妇,有必要吵吵嚷嚷吗?”

    众人这才回来到位置上,可除了十皇子的人,其他几个都不怎么好。

    现在胡兵是出来官位最大的一个,其他的五位尚书还有内阁大臣站在稳的不行。

    他们虽然用眼神一直在关注着,可那些人根本就不看他们。

    “胡爱卿,说说你的想法,怎么会支持小十?”

    胡兵听到走出来回道:“回陛下,臣支持十殿下并不是说和他有什么利益纠葛。”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嗤之以鼻,这是在骗鬼呢。

    你丫要是没有利息纠葛,会在这么严重的场合提出来。

    胡兵没管别人心里怎么想,面不改色的说道:“陛下,臣和几位皇子交往的不多,可是因为他们关系着我大周江山社稷,所以我也会时不时关注一下。

    十皇子,虽然年幼,可真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也更好的塑造。

    陛下只要能够时时带在身边,十皇子一定能够成为陛下想要的人。

    还有,十皇子性情温和,我大周已经建国近两百年,百姓安居乐业,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开拓进取的君王,而是能守住祖宗的这份家业才是重点。

    不管怎么变化,只要国富民强我大周对任何敌对势力都不怕。

    不然就算是汉武帝在世那又如何,还不是把整个国家败坏的不成样子?

    十皇子虽然性情温和,可他也不是没有主见之人,这一点内阁的几位大人想必都是了解的。”

    胡兵的一番话,除了前面有废话,后面就不得不让众人竖大拇指了!

    这位就是连削带打,不仅夸赞了十皇子,而且还分析利弊,顺带还打击一下五皇子和王征他们,简直就是典范啊!

    贾政也是听的连连点头,先不说他说的对不对,就这份口才,他到尚书的位置上也是应该的。

    皇帝听着嘴角一丝笑容:“哦,听胡爱卿这么说,小十还真的就成了不二人选了。

    可是要是真的这样决定就真的太草率了啊。

    这样吧,既然你们意见不统一,那就今天回去全部写一份奏折交给内阁。

    然后朕和内阁诸位大人商议一下,再做决定如何?”

    众人还能说什么,只能躬身说圣明。

    可他们没看到,就在他们弯腰的那一刻,皇帝的脸上杀机四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