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御赐侦探

第二百五十二章 未知生死

    消息传回的太突然,以至于种师道杵在马上,许久都不曾言语。

    整支大军就这么呆呆的望着种师道,希望能从这位老将的口中得知下一步的打算。

    种师道看着大漠出神,许久之后方才意识到什么。

    “不好,包家小兄弟!”

    随着种师道大吼一声,站在最前头的几名熟悉包大敢的将领也开始隐隐担忧起来。

    韩世忠最先开口:“老将军,咱们先撤吧,这战本来就不该打,如今刘延庆战败,已经难以改变战局!”

    杨再兴与其他几名将领也是急忙劝到:“韩副将所言极是,老将军,下令撤吧,莫要徒增伤亡!”

    种师道神情显得复杂,如今的局势他哪里会不知,只是包大敢率领五百骑跟随在刘延庆之后,若是刘延庆战败,包大敢岂不是也凶多吉少?

    奈何如今的局势容不得种师道有半刻钟的拖延,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第一次显得如此憔悴,手中弯月大砍刀朝天一挥,便是命令队伍原路撤退。

    种师道一人一骑留在最后头,有些担忧的望了望大漠深处,苍老的声音还是叹息一声,随着队伍朝南而去。

    黄沙之后,残风卷来……

    老将军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毕竟关于明天,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

    ……

    刘延庆在燕京大败的消息,很快便是蔓延而开。

    各方闻道消息之后,都是各有想法,辽国人或许还在庆幸胜利。

    而大宋,却在此战之中有了一个清醒的头脑,原来大宋的军队还是如以前一般,并非所向披靡。

    至于最高兴的,还是属于女真人,或许宋军的落败,才正是他们想见到的。

    消息传回雄州,童贯却也不像之前那般愤怒,而是第一时间向宋徽宗请罪,并找了一只替罪羊,种师道。

    对于童贯此举,大多数西军将领却是不满的,他们纷纷联名要求上书,替种师道讨回一个公道。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种老将军却是沉默了,他抵住一切流言蜚语,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将一切罪责,揽在了自己一人身上。

    至于那些为他打抱不平之人,种师道也是劝阻对方莫要再闹。

    种师道此举,的确起到乐作用,童贯在偷着乐的同时,宋徽宗却是下旨革了种师道的职,只是留在西军之中待命。

    同时,宋徽宗更是下命令童贯回京。

    随着童贯离开,西军南下。

    这场闹剧一般的伐辽之战,也算彻底落下了帷幕。

    只不过,大多数认都对于此战耿耿于怀。

    不仅是刘延庆的战败,刘延庆本人更是直接阵亡,更是在于那个曾经被大宋人人称颂的传奇人物,就这么葬身在茫茫大漠之中。

    虽然种师道已经明确说明包大敢仅仅是失踪而已,但是一连半月没了消息,况且还是在条件如此恶劣得大漠之中。

    有一些好事者便是直言包大敢已经葬身与大漠,但是官方却是一直没有任何关于包大敢的消息。

    知道同年的除夕,宋徽宗才正式下令加封包大敢为忠义侯。

    一方面可见宋徽宗对于包大敢的喜爱,另一方面也算是官方正式宣布包大敢已经落难。

    开封城内的除夕夜,算得上全世界最热闹之地,火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运用与制作鞭炮,着实让这个除夕夜,增添了些许年味。

    开封街道之上,灯火络绎不绝,只有等到年夜饭之后,或许这座不眠的城市,才会有一丝平静。

    随着一道烟火在寂静天空之上绽放,繁华落尽数百万人一同在欢叫。

    在此战争年代,人们对于生活反而并未有太多得追求,忙碌的一年悄然过去,能够好好的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至于横尸遍野的场景,谁都没有少看,但是他们很幸运身处开封,至少不用向外头的人一般,为了生存四处逃难。

    也或许是生活在战争年代,才真的懂得活着是那么不易,所以他们宁愿让自己每天都显得快乐,关于明天谁也不知会如何,但只要还活着一天,你就是幸福的。

    开封城的灯火狂欢,却并未感染到位于城郊的包府。

    此时的包府,一家子围坐在一块,年夜饭上的菜品,显得琳琅满目,让人看着食欲大增。

    只是相比与外边的热闹,包府上下静坐在一旁,就连包母包父的脸上,都是显得苍白无力。

    “大家伙动筷吧,莫要等那个不肖子孙了。”作为包家族长,包父拿起身前的筷子率先开口道。

    可是坐在桌前的众人却迟迟没有反应,仿佛并未听见包父所说。

    包三娘见大家伙如此悲伤的情绪,也是急忙开口缓解气氛:“开封城中现在的烟火,可漂亮了,大家伙赶紧吃,到时候就跟着三娘一起去看看!”

    就连包家其他人也是急忙应声道:“如此甚好,我听闻我们常去的那家食铺出了新的糕点。”

    另一人也是附和道:他家嫂嫂,我可是听说城北头有家金簪可好了,要不给你家小媳妇戴戴看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把年夜饭弄得热闹无比,之前那股冷清的感觉,也算是被扫除。

    包父心中虽然抑郁无比,但也是跟随着大家伙一言一语,笑的极为灿烂。

    唯独包母突然开口:“我有些不适,还是先回房吧。”

    包家人一愣,气氛再度凝结,回到之前冷清的感觉。

    包母也不管众人的目光,缓缓起身便是朝着后院而去。

    至于包母走后,这顿年夜饭却再也没有热闹过……

    包母没有回到自己的厢房,而是步入中院,来到了一处桃花庵。

    包母率先看到了独自一人在月下看着枯枝的忆雪。

    “丫头。”

    忆雪在包府住了也有一段时间,况且忆雪还是顶着包大敢未婚妻的身份,包母自然与忆雪亲近了许多,就连称呼都由之前的上官小姐改成了丫头。

    忆雪清澈的眸子看向了声音传来之处,美目略微颤了颤,才缓缓开口道:“娘。”

    忆雪身影有些微弱,或许是这段时间没休息好,就连整个人都显得略微憔悴,也着实令包母一阵心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