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御赐侦探

第二百四十五章 宋辽之战

    公元1123年秋,童贯奉旨率领西军北上,抵御入侵的契丹士兵。

    相比于历史之上童贯伐辽来说,不仅进攻主体发生了改变,时间也足足完了一年有余。

    孰知北宋这段历史的包大敢自然知晓,此次童贯伐辽因为指挥不当而导致失败,只是包大敢既然此世穿越到宋朝,自然就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但同时令包大敢感到惊讶的是,此时的女真人正在完颜阿骨打得率领之下,猛烈得进攻辽国。

    按照常理来说,辽国已经岌岌可危,百万辽军在数千女真骑兵手下落败,就足以证明辽国体制的腐朽。

    竟然如此,辽国应该腾不出气力继续入侵大宋,如此之处正是令包大敢感到惊讶之处。

    只是一条消息得传回,总算令包大敢彻底觉悟。

    金国的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领兵返回上京的途中病死了,女真内部为了抢夺皇位一时间难以对付契丹人。

    如此说来,契丹人东线的压力却是减轻了不少。

    只是包大敢知道,完颜阿骨打虽然病逝了,但是他几个儿子各个都不是吃素的,契丹认得日子却还是不好过。

    但与此同时,包大敢不禁又为大宋担忧,毕竟宋徽宗对待女真人采取一味的忍耐,一味的满足需求。要知道这帮鞑子的可远远不止得到一些土地与钱财就能够满足。

    包大敢自然知晓宋徽宗难以接受自己的意见,便是亲自手写几封书信,令人交到了还在与方腊周旋的张叔夜手中,另外一封则是交到太子党魁首,李纲得手中。

    既然宋徽宗不打算抵御女真人,包大敢自然要另寻出路,毕竟包大敢可不能眼睁睁的再看到悲剧的发生。

    西军很快便是到达了瓦桥关,童贯下令种师道率领着种家军即日进驻白沟镇,只是下一刻,包大敢便是急忙阻止道:“不可,白沟地形复杂,恐路遇契丹军!”

    谁知童贯却是不管不顾:“不知是监军大人说了算,还是童某说了算?”

    包大敢忍无可忍,事到如此,他也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毕竟他不能明知大败,还得看着种家军送死!

    “白沟镇有契丹人的埋伏,无论如何,种家军都不得前去!”

    包大敢给阿贵使了一个眼神,想让阿贵将童贯控制住。

    可是谁知军帐之外却是突然闯进一支部队,个个手持刀斧。

    包大敢一愣,对着童贯说道:“童枢密,这又是何意?”

    只见刀斧手之中走出一个熟悉之人,包大敢却也是明白过来:“折可求?”

    童贯咧嘴一笑:“本官才是征西大元帅,才是西军的最高统领,在西军之中,就得听本官的!来啊,包大敢荧惑军心,将此人押入牢房!”

    折可求立马领命,对于这个监军大人,折可求还是异常不喜的,许多姿态都令折可求感到厌恶。

    包大敢大吼一声:“我要见种将军!”

    只是童贯却是笑了笑:“种老将军已经出发了,就不劳监军大人费神,来人,押下去!”

    ……

    ……

    隐天蔽日之中,一支气势浩荡得军队穿梭在其中,北方的秋来的晚,此时正好是三伏天气,热的不行,不少行军得士兵有了脾气,死活不肯再走,也着实令行军速度慢了许多。

    队伍插着一枚大大的种字旗,可以确保是种家军无疑。

    队伍得最前头,种师道骑着骏马四处环顾。

    紧跟在种师道身后的,正是吴阶,吴麟,韩世忠等人。

    要说韩世忠原本只是一名小小的底层将领,但是由于包大敢特意的提携,如今在种家军之中,也算是一名关键的将领。

    韩世忠勒住了马头,望着远处的景色,神情有些怪异。

    吴阶与吴麟两兄弟立马策马前往韩世忠处,急忙问道:“韩兄,不知前方有何异常?”

    韩世忠神色有些疑惑,没有直接回到吴阶两人的问题,而是翻身下马,仔细聆听路面得声响。

    不过一会,韩世忠便是大惊道:“不好,前方有敌军!”

    韩世忠嗓门也算大,队伍最前头的种家军重要将领自然完全听清。

    位于种师道身旁得种师中闻言也是大惊,极慢翻身下马,的确听到了异样声响。

    种师中对着种师道点了点头,便是再次跃上马。

    种师道没有退却的意思,手中大斩刀一挥,“准备迎战!”

    种家军顿时严阵以待,眸子紧张得望着前方有些模糊的位置。不出一刻钟,模糊之中果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契丹大军,鼓嗓前进。

    种师道也是一愣,这支契丹军队可不比寻常的部队,气势汹汹甚至远超种家军。

    就连种师道都开始有些担忧能不能迎战。

    只是契丹军却没有给种师道任何犹豫的时间,辽兵一见宋军,立即发起攻击,其势如狂风骤雨,锐不可挡。种师道立即下令把住阵角,迎敌而战。

    其实对于契丹军的出现,大多数宋军都是意想不到的,就连种师道都带有一些猜测的兴致,加上契丹军气势汹汹,见宋军便是立马进攻,着实杀了个措手不及。

    辽兵一直冲入宋军阵中,双方混战在一起,从中午直杀到傍晚,辽兵方才退去,种师道也返回了雄州城。

    宋辽初次相遇战,种师道便是大败而归,并且一路退至雄州。

    等到童贯得到消息之时,不由发疯大骂,种师道身为大宋名将,不仅丢了他童贯的脸面,就连大宋的脸面都丢尽了,只是童贯却是忘记,是谁下令匆匆赶到瓦桥关的种家军立即进驻白沟。

    若非如此,种家军又怎么会遇敌,种家军又怎么会被契丹人杀得措手不及。

    只是童贯气还未消去,就听闻另一路人马,由辛兴宗率领的前往范村的西路军,也被辽军杀的大败而归。

    童贯一怒之下,索性将罪责全部归结到种师道身上,还连日向朝廷上奏,请求降罪种师道。

    要说辛兴宗此人,在历史之上也算有名,正是此人擒住了方腊,只是此时被童贯调往抵御辽国入侵的军中,本想着能够任用几个亲信,却不曾想到遭遇如此大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