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官家(精校全本)

第1353章

    从五月中旬开始,刘伟鸿又忙碌了起来。

    新成立的洪湖市需要研究大量的干部,省委已经研究了洪湖市委常委的名单,相关人员已经确定下来。

    刘伟鸿不但要和洪湖市委书记江海洋讨论洪湖市的市属各局委办的主要干部,还要安排好宁阳区的各项后续工作。

    五月下旬,刘伟鸿又一次进京。

    这一次,他是去向洪老总汇报的。

    在一年前,洪老总交代他要尽快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双改”试点。

    今天的汇报是比较正式的,因为坐在刘伟鸿面前的不仅仅是洪老总,还有国务委员古西狴等分管领导在座。

    现在,宁阳区的“双改”已经全面实施,按照区委区政府对于第一季度的统计来看,“双改”正在稳步推进。

    听完汇报,一向严肃的洪老总也露出了满意之色。

    “伟鸿,看来‘双改’还是很有成效的。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预期效果。民生改善比较明显,百姓负担减轻不少啊。”洪老总对此很此满意。

    “是啊,刘书记,下阶段的工作还要有序保持,不能虎头蛇尾。这个时间还是有点短了。”

    古西狴则含蓄的指出,刘伟鸿有点急躁了。

    “老古,现在确实是急了点,不过没关系,只要接下来把好关就没问题。我看这个事可以跟进一下。”

    当刘伟鸿汇报结束之后并没有急着返回京华,而是去看望了老太太。然后刘伟鸿又去了刘成家的家里。

    这一次,刘伟东也回到京城跑项目来了。

    三个人自有一番探讨。

    虽然古益华落马,但是京城风波并没有立刻平静下来,博弈任然存在,只不过并不是很jī烈。古益华虽然早已被开除了政治局和中委,但是依然保有一个党员身份。

    不过当今的声威却益发高涨,中央政府的威望也日渐上升。

    对于刘伟鸿的职务调整,林卫平已经和刘成胜有过沟通。其实,以刘伟鸿的资历,他去年从国资办督察局下放地方就已经可以直接担任地级市的市长了。只不过担心他的年龄过于耀眼,才缓一缓。

    现在又过了一年,从京华市委常委的位置上平缓过度一下倒是少吸引一点眼球。

    事实上,这两天在京城的人还有不少,楚南省副省长曹振起就是一位。

    前几天,刘伟鸿和曹振起又通了一次电话,刘伟鸿代表刘系向曹振起提出了招揽。曹振起立刻就作出了表态。曹振起有能力有手腕,正式年富力强之时。只不过他的老上级方东华退休,作为楚南省的本土派,必然要被清理。这个时候楚南省委书记林启航也对他有过招揽,但是在权衡之下,还是选择了刘系。

    楚南省的又一支本土派系倒向刘系,李逸风在楚南省的话语权将会更加提升。

    这回乘着曹振起进京跑项目,刘成胜将亲自接待曹振起。这个举动的意味很明显,这标志着老刘家已经正式的接纳了曹振起。

    席间曹振起还说起了另外一件事,苏沫和董书语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确立,苏沫打算过段时间带董书语回楚南拜见曹振起。这件事也算是了了曹振起的一桩心病。

    当刘伟鸿返回宁阳区的时候,宁阳区已经传疯了,区委上上下下传言刘伟鸿的职务要调整。

    好在宁阳区的各项工作已经走上正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刘伟鸿对于魏凤友还是比较信任的。

    接下来,刘伟鸿不断的着急了干部,一个个后续安排让大家都明白,刘书记就要走了。

    1996年7月1日

    江南省洪湖市正式挂牌成立。

    省委党群副书记张如意亲自带队,洪湖市委主要成员一起来到。洪湖市市委所在地湖城区。

    洪湖市是共和国19个革命老区之一,但是这一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省委希望通过成立一个新的地级市来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上午9点,洪湖市正式挂牌成立。

    省委副书记张如意宣读了人事任命。

    任命江海洋为洪湖市委书记。

    任命刘伟鸿为洪湖市委常委、副书记、代市长。

    任命张志政为洪湖市委副书记。

    任命区醪翼为市委副书记、洪湖市纪委书记。

    任命王美君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

    新成立的洪湖市由三县两区组成,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省里为洪湖市配备的班子不但要求稳,更多的还要着眼于经济水平发展。

    市委书记江海洋是黄有成看重的干部,四十多岁,算得上是年富力强。

    刘伟鸿是著名的经济建设强人,由他来出任市长倒也是量才任用。

    这段时间调整职务的人还有很多。

    魏凤友接任京华市委常委、宁阳区委书记。

    胡彦博任京华市宁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刘伟鸿离开宁阳区,魏凤友顺次接班是很合适的,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魏凤友留下的区长位置并没有从宁阳区内部递补,而是胡彦博从国资办督察局空间而来。这也算是交易的一部分吧。

    胡彦博早就在督察局呆腻味了,能够到块块里施展拳脚倒是上佳之策。胡彦博在京城年轻一辈里也是有名的“智多星”,年少多智,很受世家长辈看重。

    胡彦斌自身能力手腕都是上佳,宁阳区正在推行的“双改”交给他照看着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今天在洪湖市指挥干警维护秩序的负责人是洪湖市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局长夏寒同志。

    作为二哥的头号马仔,竟然不能时刻跟在二哥身边。夏寒前段时间郁闷坏了,现在终于“回到”二哥的手下,把龙宇轩、刘斌那些人羡慕的不行。

    刘伟鸿出任洪湖市市长的新闻传到京城,再一次引起了轰动。

    29岁的地级市市长,再一次刷新了干部任用的标准。

    自大革命以来,在地方主要领导岗位上从没用一位干部能够实现这样的晋升速度。尤其是刘伟鸿每一步都走的非常坚实,每一次都有**的政绩。

    这让很多人心中极为不安。某些人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刘伟鸿步子越迈越快。

    市委党群副书记张志政就是从中宣部下放的,老贺家在中宣部影响力颇大。此事说不得就有老贺家的影子。

    当天下午,市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市委会议室召开。虽说大家都已经在上午认识过了,但是现在还是要寒暄一下,大家都不怎么熟嘛。

    第一次见面,大家都是随便聊聊,以后在一起共事的时间还早着呢。

    第1354【官家续】最后一章

    刘成家中将踌躇满志。

    大演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各项预计目标得以实现。

    我海军某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明霞岛东面某被划定为演习区域的海域与美国航母打了个照面。

    海军陆战队某部成功实现登岛演习,部队长孟松少校表现出色。

    由于在演习之前进行了有效的战略欺骗,利用某内奸何灏煜少将将欺骗信息传递给宝岛军方,宝岛军方严重误判。

    在演习正式开始后,何灏煜少将就被一举成擒。一起震惊共和国的间谍窝案被破获。在此案的系列行动中,国安某司少校董伟表现极其出色。

    演习的巨大成功使得刘成家威望膨胀,被成为共和国的“猛虎将军”,成为了共和国当代名将的领军人物。

    1996年7月,刘伟鸿正式履新,出任江南省洪湖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在任上,刘伟鸿着力发展地方经济,由于刘伟鸿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所以地方经济、社会等发展迅猛。

    刘伟鸿还在此同时为市委书记江海洋谋划了一个很好的政绩。

    在刘伟鸿的启发下,洪湖市的一名市委常委兼下属县的县委书记邱贺提出了“公推公选”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和勤廉公示制度。两大制度在党建方面的巨大典型意义直接促使市委书记江海洋的迅速提拔。

    1997年8月,刘伟鸿担任洪湖市委书记,不再担任市长。

    江海洋不再担任洪湖市委书记,另有任用。任命邱贺为洪湖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从此洪湖市进入刘伟鸿时代。

    在整个1997年,共和国发生了很多影响力极大的事件。

    林美茹的帕金森综合症研究在1996年下半年取得重大突破。南巡首长力排众议,接受新式疗法。当时有很多反对意见,但是南巡首长一锤定音:“我都那么大年纪了,撑不了多久啦。干了一辈子革命,这条命早就交给马克思了,这个新式疗法,我不怕!我现在最希望的事就是看见香港回归的那一天。”

    新的疗法很快取得效果,南浔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平稳的等到了香港回归的那一天。

    1997年7月1日,共和国彻夜难眠。

    很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席卷亚洲各国,在此次危机中,宏瑜国际联合了一大批共和国和海外华人财团攻城拔寨,大肆扩张。最终当危机开始向香港扩散的时候,宏瑜国际联合华人财团反宰一刀,重创欧美投机者。

    在此次抵抗欧美投机基金的行动中楚南省浩阳地区建行行长姜大山表现出色。

    这一站直接奠定了共和国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从此日韩、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全面衰落,亚洲金融中心转移到了明珠和香港。

    1997年9月,党的十五次大会召开。

    刘伟东作为江南省代表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早在数月之前,各地干部调整逐渐开始。

    在此次大会上,刘成胜成为常委、政协主席。

    刘成家升任为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上将。

    刘成家、云汉民、郑广义入局。郑广义、李逸风等人当选中委。

    云汉民升任京城市委书记。

    郑广义调任辽东省委书记。

    李逸风调任东海省委书记。

    陆大勇、马国平、王时恒、章博文等人当选候补中委。

    王时恒出任河东省党群副书记。

    陆大勇担任江南省省委常委、京华市委书记。

    马国平出任益东省委副书记兼常务副省长。

    曹振起出任楚南省省委常委,大宁市市委书记。

    朱建国升任中组部副部长兼干部监督局局长。

    邓仲和升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章博文升任中宣部副部长。

    夏天佑中将调任京华军区参谋长。孟青山少将调任首都卫戍区参谋长。

    陈博宇升任国资办副主任、督察局局长。

    龙宇轩升任东海省政法委副书记、**厅厅长。

    莫言升任楚南省久安市委书记。

    胡彦博升任京华市委常委、宁阳区委书记。

    夏寒升任洪湖市政法委书记、**局长。

    熊光荣升任楚南省浩阳地委副书记、浩阳市委书记。

    柳齐升任国资办督察局督察二处处长。向耘升任洪湖市杨河新城管委会书记。

    此外,刘伟东升任江汉省新春市委书记。贺竞强升任陇西省平原市委书记。

    值此,刘系正式形成。以刘成胜为旗手,刘成家、云汉民、李逸风等人为核心成员,以刘伟东、刘伟鸿等人为新生代。大树以成。

    对于楚南省本土派的清理已经完成,本土派支离破碎,刘系收获巨大。

    刘系近阶段计划开始强力渗透江淮省等地。派出了李逸风、龙宇轩等人出任江淮省。

    1998年5月,太宗离去。原本的历史上,太宗是在去年离去的,但是受林美茹的医术影响,延迟了一年多。举国悲痛。

    1998年10月。

    由于刘系在江南省的工作局面并没用取得重要突破,林卫平黯然调离江南省。出任国务院某部部长。但是刘系并没有放弃江南省。

    1998年10月,陆大勇出任江南省省长。省委组织部部长曹成接任京华市委书记。刘伟鸿升任京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邱贺升任洪湖市市委书记。

    在京华市,刘伟鸿逐渐取得了市委党群副书记韩子旻、市委组织部长魏凤友、市委常委兼宁阳区委书记胡彦博、市委常委兼常务副市长戴林、市委常委兼鲤鱼区委书记梁艳英等人的支持。

    很快的就能够和市委书记曹成不落下风。逐渐的建立能够在京华市树立了强大的威望。

    1999年12月,省委书记黄有成退居二线,担任江南省人大主任。原江淮省委书记芦万顺调任江南省委书记。

    芦万顺是当今的干将,芦万顺是带着当今清理江南省本土派的意图的。

    在江南省,明珠一系和刘系已经很难成为好朋友,争端逐渐显现。

    京华市委书记曹成在和刘伟鸿的斗争中,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最终被刘伟鸿反手一击。

    2000年2月,江南省省委常委、京华市委书记曹成**案爆发。

    2000年2月,刘伟鸿升任京华市委书记、京华警备区党委书记、第一政委。月底,刘伟鸿升任江南省委常委。

    韩子旻升任京华市长。

    从此,京华市进入了刘伟鸿时代。

    韩子旻原本是省政法委书记禹鼎峰的心腹干将。

    禹鼎峰是江南省本土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但是随着禹鼎峰去年的退休,韩子旻也就逐渐的失去了“靠山”。

    韩子旻长期在政法系统工作,对于经济工作并不是那么熟悉。而此次韩子旻能够进一步,则是源于禹鼎峰愿意彻底退休,算是禹鼎峰为爱将出的最后一把力气吧。

    随着京华市的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发力,刘伟鸿在京华市逐渐树立了极其强大的威望。

    2001年3月,刘伟鸿出任江南省省委副书记、京华市委书记。

    随着十六次大会的临近,口才也开始逐渐发力。有着深厚团中央背景的谢钧于去年空降江南省,担任江南省委副书记。

    一时间,江南省硝烟弥漫,人事更迭极为频繁。当今的干将、省委书记芦万顺,刘系干将、省长陆大勇和副书记兼京华市委书记刘伟鸿两系鼎立,而口才干将谢钧则略居下风。

    但是储君显然不满足于此。口才意图在此次大换届中拿下江南省委书记的位置。

    刘系出于布局考虑,准备进行新的一番运作。

    2002年11月

    第十六次大换届。

    李治国、柳晋才、刘成胜、贺太平、云汉民、程子清、敬秋仁等人担任长老。

    刘成家上将当选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江淮省委书记李逸风升任中组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入局。

    江南省委书记芦万顺入局,不久升任副宰相。

    陆大勇升任黄海省委书记、当选中委。

    谢钧升任江南省委书记、当选中委。

    马国平出任岭南省省长、当选中委。

    曹振起升任中原省省长、当选中委。

    朱建国升任庐山省省长、当选中委。

    王时恒升任河东省省长、当选中委。

    邓仲和升任松嫩省省长、当选中委。

    章博文升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夏天佑升任京华军区司令员、中将。

    刘伟鸿当选候补中委。

    刘伟东升任江汉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贺竞强升任冀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邱贺升任江南省委常委、姑苏市委书记。

    熊光荣升任楚南省浩阳市委书记。

    胡彦博升任江南省京华市市长。

    夏寒升任江南省政法委副书记兼**厅长。

    2003年2月

    刘伟鸿不再担任京华市委书记,升任江南省代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省高炮预备役师第一政委。

    从此,江南省进入了谢钧和刘伟鸿争雄的时期。

    在大的范围内,明珠和口才之间渐成水火之势头。

    柳晋才当选总理,使得明珠大为不满。于是明珠一系和口才一系围绕着宏观调控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争斗。

    长期以来,刘系和明珠一系关系密切,但是也逐渐产生了裂痕,双方在楚南省、江南省、庐山省等地就展开了激烈的局部碰撞。

    刘系一直以来秉持的政治理念就是注重民生,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因此,刘系对于明珠一系采取的政治态度并不认同,故而并没有参与围绕宏观调控的博弈。但是并不代表刘系就完全站在一边袖手旁观。

    刘系在江南、中原省、冀中省等地区都和口才有正面的jiāo手。

    在不断的碰撞中,刘系再一次主动运作,和口才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和解。

    2006年10月。

    谢钧被增补入局、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不再担任江南省委书记。

    2006年10月,刘伟鸿升任江南省委书记,递补成为中委,兼任京华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江南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

    从此,江南省进入刘伟鸿时代。

    而此举也令明珠大为不满。

    渐渐的,明珠和口才的博弈进入了。

    2006年9月

    局委、明珠市委书记于向宏被拿下。

    口才一举奠定胜局。

    2007年10月,十七次大换届。

    刘成胜、李逸风等人退休。

    李治国、柳晋才、薛远山、蒋向杰、云汉民等人当选长老。

    刘成家继续当选为军委副主席。

    陆大勇、马国平、刘伟鸿等人入局。

    刘伟鸿升任明珠市委书记,兼任京华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明珠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市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市警备区第一政委。

    陆大勇升任津门市委书记。

    马国平升任岭南省委书记。

    曹振起、朱建国、王时恒、邓仲和等人各自担任省委书记。

    刘伟东升任江汉省省长。

    贺竞强升任冀中省省长。

    夏天佑升任京华军区司令员。

    孟青山升任导弹部队参谋长。

    董伟升任总参二部部长。

    胡彦博升任岭南省委常委、江口市委书记。

    邱贺升任滇南省省长。

    夏寒升任**部副部长、副总**。

    刘伟鸿在明珠市委书记任上,

    注重弱势群体的诉求,让明珠不再让人生畏。

    为明珠开拓了新的增长极,改变发展方式,将明珠想国际金融中心和服务中心转型。推进平抑房价,持续改革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构建食品安全体制。为经济降温,走转型升级道路。提出泛长三角战略。以明珠为龙头、以江南和东海为两翼、以江淮庐山为腹地,全力推进地区一体化。

    新的接班人之争逐渐开始。以刘伟鸿、刘伟东、贺竞强、小小胡等为代表的新生代逐渐吸引了党内外的广泛关注。

    其中尤其以刘伟鸿的表现最为出色。

    一段时间以来,傅东向和柳晋才、王杨之间的争斗逐渐进入白热化。

    刘系并未加入其中,长期以来,刘系快速扩张,早已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所以刘系一贯持有中间立场,甚少参与博弈。刘系当前的主要意图是稳定既有局面,不断的培养自身人才。着眼将来,全力的为新生代保驾护航。

    2012年3月,局委、山城市委书记傅东向被拿下。

    某些人虽然胜利了,但是却失败了。某些人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胜利了。

    刘系在此次博弈中的再次中立态度,为刘系在党内外赢得了巨大声誉。

    刘伟鸿和刘系在近二十年间的各次博弈中持有的一贯立场得到了党内的一直认同。

    刘伟鸿本人也逐渐的在接班人之争中遥遥领先。无论是资历、能力、手腕、威望等皆全面超越对手。

    2012年,党的十八次会议。

    薛远山、蒋向杰、谢钧、刘伟鸿等人当选新一届的长老。

    刘伟鸿同时被当选为军委副主席,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

    明白无误确立了接班人的地位。

    在随后的全国人大会议室,刘伟鸿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这并不令人意外,早在数年前,刘伟鸿就已经是公认的下一代接班人呼声最高的人选。

    2022年,党的二十次会议。

    刘伟鸿当选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在随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之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