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中华狂澜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新时代

    百五章新时代

    国家廉政署办公后,普通百姓们,即时就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催科的小吏少了,告状的时候不用到县太爷衙门,六房三科都要贿赂个遍。原来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变的和蔼了许多,日子过得稍微可以转点身了,今年的粮食基本上可以糊口,偶尔还有一点积蓄,可以去赶赶集,买点洋货什么的。乡间的豪绅不敢再那么明目张胆欺压自己,因为县里几个装着白色“军装”的,据说是因为什么“怜正”(廉政)的青年人。

    在山西的甘泉县任家台镇,镇里的王老爷按以往对到镇子里面每个赶集的老百姓收两五分钱赶场费,不知道那个大总统怎么知道了。县里穿白军装的“怜正”年轻人就派人把他请到县里。大半个月后才回来,听说回来都不成人样了,赶场费停了,王老爷还捐了三千的银元。任家台镇的捐税也停一半多,比起当初在大清朝时,每年每家要交四块多银无的七七八入的捐税,日子真是有些翻身了

    任家台镇的百姓听说这一切,都是那个新的“皇帝”(总统)带给他们的。于是一些百姓就到集镇去请他那一毛钱的画像,供在堂屋上。老辈子都说,以前改朝换代时,都是天灾连兵祸,最苦的就是老百姓。可他们这次遇上的改朝换代,什么都没觉得,好像只是睡了一觉,天就变了,而且生活也能喘一口气。真是这个“新皇帝”保佑,据说他还从他的库房里面搬了金子银子出来,准备让那些地主减点租子。真是要天老爷保佑他能多活几年

    前些日子,镇里土洼营村的陈老结巴的儿子回来,穿着绿色的军装,说是什么中尉连长。听说给了陈老结巴一张纸,陈老结巴不知那是哪玩意,他那儿子说可以在镇里的“钱号”()换三百的银元。镇上的那些老爷都对拜会陈老结巴,陈老结巴一辈子说话不利索,不过听说那些天,话不但说利落了,而且声音也大了。

    陈老结巴的儿子,穿着绿军装,腰杆笔直的在村子里面晃荡了几天。一家家的大姑娘都是在门缝后面偷偷的看,那心思谁不知道,只是没几天陈老结巴的儿子就走了,害的那些媒婆直叹气。

    不过,陈老结巴的儿子现在满口也都是什么国家民族的新名词。按照他的话,地主租子要降下来,因为是总统收的捐税要少了,而且外面找个事做,那赚的比刨地强多了,弄的后生汉子心里直痒痒。怪现在一些小财主都一个个自己下田干活,而一些大财主干脆举家搬到县城或其它地方,说是干什么实业去了

    老人们不懂这个,叼着烟袋看着自己嚷嚷着要到外面去的孩子,有点担心,也些心疼。但是都知道“新皇帝”是想给百姓带来好日子地。听说,“新皇帝”是打洋鬼子混了个出生,后来又把东洋的倭奴打败了,现在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都不敢欺负“新皇帝”了。自己的孩子要真能跟上这样的主子,日后一定有个出息只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朴实地老人们都无声的叹口气,叮嘱孩子们别忘家了。

    而在那些开通比较早的地区。那些以工商业为主的人群对时代的变化,感觉又是另外的一个样子。他们也是最早享受到时代变化的好处的人群。

    共和中国的建立就像一支兴奋剂,商业全面兴旺,工业迅速的提速。府发行国债或者借款搞修路建桥,把对洋货的关税提高了,出口也增加了。

    随着政局的稳定,捐税的减少,老百姓的购买力在一点点的提高,工业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也大为增加。最要紧的是,因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允许私人生产使中国的产口出口急剧增加

    对于轻工业,由于购买力的增强,头脑灵光的商人在各地设立了机器加工厂,磨出面粉,生产出奶粉,罐头。农产品的价格也提高了,广大的农民手头也有了点钱,又购买一些新式的东西,火柴、煤油、铁钉、水泥,这又是工业增长点,也是利润

    而最早跟着刘飞扬的那些已经积累起来的商人,看准了重工业利润很大,集资买的股票,集资买国家新建的钢铁厂军火厂的股票,甚至现在建设一些大型的重工企业。

    化学家侯德仁联居然自己捣腾出了最先进的硫酸和制碱工艺,他联合的大商人,创办了上海胜西酸碱厂国内的订货,海外的订货,一下子使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这逼迫他们不得不一再扩大生产。

    新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技术工人不足,各地的技工学校雨后春笋一般的出来,穷人的孩子学技术成了一条捷径。

    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了,原来大家都怕露富,朝庭的官员盯着这些大户,要捐钱捐粮,出不一些血别过关。现在商人说话可都是“粗声大气”的,官员来说好话鼓励投资,他要政绩。议员来拜会,不然商业协会不给捐款不投票,不给他们站台助威,他们就选不上。

    看着每天再增长的财富,看着外国商人和他们打交道越来越客气。每个人做梦都会笑醒一样。要是再回到以前的日子,那可受不了他们的反应就是积极购买政府公债,积极鼓动、宣传共和,积极参加选举投票。同时,他们也成为刘飞扬和人民力量党的最坚定的支持者。

    国家的快速发展,刘飞扬非常高兴,但国家建设他交给国务总理陈其昌对打理。刘飞扬的主要精力放在军队上面,他知道虽然国家形势大好,但毕竟共和国刚刚建立,下面还有一些暗潮。只是牢牢的军队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因此他开始着手全**队改革、整编。

    新议会产生后,经过投票,新军改名为国防军。在全国范围进行所有军队的整编、建设。以原来的刘飞扬控制的九个军,加上其它地方的六个新军,四十万的新式陆军为基础,全国建设二十个满编军,万人,在军上级设集团军。

    全国设立七大军区:东北军区,军区在沈阳;华北军区,军区在北京;华东军区,军区在南京;华南军区,军区在广州;西南军区,军区在成都;华中军区,军区在武汉;西北军区,军区在兰州。东北和华东军区各设两个集团军,其它地区设一个集团军。

    海军方面,在原来的清朝的四个水师基础上建四个支海军。原北洋水师建为黄海舰队;原南洋水师建为东海舰队;原台湾水师建为太平洋舰队;原广东水师建为南海舰队。

    军队在整编的同时,也进行武器装备、训练战术、合成演练等方面的升级。

    在国内进行着大发展时,世界的局势却越来越不紧张。

    第二百五十四章新时代

    第二百五十四章新时代,到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