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猥琐社长

正文 第十二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下)

    关于象棋比赛的计分,早期比较传统的计分是2-1-0计分法(胜一局2分,和一局1分,负不得分,之后类似),即1-0.5-0计分法,这样的计分法对于后手方来说不大公平,虽然说在团体赛中由于双方先后手数相同并不需要考虑太多,但是在这样的比赛中和棋往往会大量出现,尤其是后手方因为本来就劣势的消极求和,这也是胡司令希望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更新最快读看看小说网)

    “胡规”的核心理念是:和棋算黑胜;理论依据是红方先行占一定便宜;目的和宗旨是*迫先手方积极求胜,降低象棋的和棋比重,提高淘汰赛的比赛效率。主要有如下几种执行形式:积分编排制中,红方时间比黑方多,若走成和棋,红方积1分,黑方积2分;也就是3-1、2-0计分法(胜1局3分,和一局先手1分后手2分,负不得分,以下和棋双方不同分的计分法格式类似)团体赛中,和棋则红方得0分,但双方棋手可以以更少的用时竞选黑棋(称为贴时竞叫);淘汰赛中,如果战平,则加赛一盘红方用时多于黑方的快棋,若再弈和,则执红的一方被淘汰。“胡规”的宗旨是*迫先手方求胜,在这个时候的象甲联赛中甚至是“贴时竞叫,和棋黑胜”,这也就使得很多棋为求胜而求胜,先手方不得已而寻求一些违背棋理的变招,而后手方虽然可以和棋即胜,但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往往也会造成很大的漏招,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部分棋局的质量大大下降,这也是“胡规”为什么饱受非议,甚至引来有些棋手要对之拼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胡规”引来的意见很大,但是陈寰觉得在和棋的的份上区分先手和后手还是一个不错的建议,这样也有利于分出胜负,毕竟在时间类似的情况下后手和棋比先手和棋难度大一点,不过如果采取3-1、2-0计分法黑方和棋似乎和胜棋的比重也差距不大。这个时候陈寰想到了足球比赛的3-1-0计分法,毕竟没有必要保证一场比赛双方得分的数目和一定是3分呀,足球的3-1-0计分法也是从2-1-0计分法发展而来的,因此他决定借鉴足球的这种计分法,不过还保留着传统的一局胜2分负0分的办法,提出了2-0.5、1-0计分制,这个制度鼓励双方争胜,在和棋的状态下也能够保证黑方比红方多得分,至于一场比赛的总分,那就采用足球的3-1-0就行了,因为比赛双方都是同样多的先手数,打平的得分自然应该是一样的了。百度搜索读看看)

    对于比赛的赛制,陈寰也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长时间的象棋甲级联赛的主客场双循环制肯定是不能作为比赛的赛制的,新生杯讲究的就是趁热打铁,抓的就是大家刚刚进入大学这段时间对于活动的积极性。要是比赛场次太多的话会使得大家的热情下降。短时间结束的团体赛象棋乙级联赛采取的是积分编排制,不过这种制度陈寰是一点儿也不熟悉,虽然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但是在研究了半天没有研究出所以然之后他决定不如采取最简单的赛会制(小组单循环加单败淘汰制,世界杯足球赛赛制),这种赛制编排起来也容易,在淘汰赛赛程的安排上也容易,不过他还是得祈祷参赛的队伍最好能是8的倍数(他想怎么也得有30个队向上,因此4的倍数小组赛场次可就多了)。不过现在写规划的时候不妨先这么想,否则这规划可得写老长时间了。

    小组赛四个队一组,然后单循环,不过象棋赛破同分的武器可多了,不至于像足球一般只有相互胜负关系,净胜球和进球数,总局分(相当于足球中的进球数)、净胜分(相当于足球的净胜球)、台次分等等,本来陈寰就是喜欢体现出一点不同,这种时候也不例外,他把相互胜负关系从其中去掉了,毕竟赛会制的比赛相互胜负也能够导致不少假球(比如2004年欧洲杯上丹麦队和瑞典队通过一场2比2的假球做掉了意大利),另外他把总局分放到了净胜分的前面作为破同分的第一依据,不过其实他想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不妨标新立异一下,除此之外他还增加了后手分(所有后手台次的得分和)和女生分(二台的得分和)两个破同分依据,鼓励后手方也踊跃争胜,同时也体现出象棋社对女生的重视程度,这些破同分的办法虽然事实上恐怕是用不到这么多的,但是陈寰觉得写着总比不写强,有备无患吗。

    最后陈寰终于把拟好的新生杯暂定规则贴在了BBS上,如下:

    新生杯中国国象棋团体赛,是由学生会体育部和中国象棋协会主办的(这毕竟是打给学生会的企划,不能不把它放在前面),旨在提高中国象棋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的一项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比赛。比赛采取先进行两轮小环赛,决出前八名。再通过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决出最后的名次,团体赛设团体奖项和个人奖项。赛程安排:一、 参赛要求:1每个班级可以派出1个代表队,每队有4-5名队员。其中至少1名女队员,可以有1人为替补。

    2每场比赛时上场4人,至少1名女队员。

    二、 比赛阶段:(1)小组赛:1.根据报名队伍多少进行分组,分成6-8组,每组4-5队,进行单循环赛比赛时间:具体时间场地待定每日第一轮:中午12:15——13:15,注意不要与班级球类项目冲突。

    每日第二轮:晚上17:15——18:15每日第三轮:晚上21:15——22:15,第二轮与第三轮如有需要再安排,无需要尽量安排在中午。

    比赛地点:可以在象棋社活动地点,也可以借用各书院的活动室,以班级比赛方便为最好要求。小组赛分组时主要按照书院分组,如果实在不行可以混合编排。

    (2):淘汰赛如果分8组则小组前两名进入淘汰赛,如果不为8组则采取各组中成绩最好的第三递补,尽量保证每个组的队伍进入复赛的概率,采用单败淘汰赛直至决出冠军。决赛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现场直播(陈寰想既然要搞得轰轰烈烈,那结尾一定要是最精彩的,他想最好是能够借到学校最富人气的教室,不过那个难度不小,在计划里就没必要打保票了),并在决赛之后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三、颁发奖项:团体奖项为一等奖1队,二等奖1队,三等奖2队,鼓励奖4队;个人奖项根据选手在团体赛中的表现确定。设最有价值棋手2名,其中男女选手各1名;优秀棋手6名。

    四、团体赛赛制和计分规则1、每场比赛每队上场4人,至少要有1名女选手,其中第二台必须为女生(其实陈寰本来还想写一个关于女生对阵男生的优惠政策,不过估计如果真的敢和男生下的女生水平恐怕也不低,就省去了着一些。)

    2、每场比赛的四盘棋均同时进行,胜一盘得2分;和一盘先手得0.5分,后手得1分;负一盘不得分。每场比赛以总得分多的队获胜。小组赛胜一场得3分;和一场得1分;负一场不得分。如果双方总得分相同,该场比赛作和。淘汰赛双方得分相同的话以主将台为准(虽然陈寰很讨厌主将制,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主将制是避免加赛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如果淘汰赛在中午进行的话,那只好通过这样的办法避免加赛,才能够不影响大家下午的上课。)

    3、决赛采取两盘棋同时进行(既然现场直播那肯定不能够四盘棋一起下,而一盘一盘的下的话又没有这么多时间,因此陈寰觉得两盘棋一起下是个不错的注意),记分方法同上。但如果双方得分作和,则采取加赛快棋决胜负,由双方各派一名选手进行加赛。加赛时和棋黑胜。(陈寰对决赛的设想当然是最精彩的比赛,如果直接通过主将定胜负的话那就显得有些不够精彩了,而且决赛陈寰是准备放在没有课的周二的,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加赛,而且快棋加赛本来也花不了半个小时)。

    4、比赛用时:小组赛用时不作规定,但不得故意拖延时间。如果比赛在40分钟之内不结束则双方各有10分钟时间完成比赛,超时作负。淘汰赛用时规则在小组赛结束后再定。(其实陈寰也想早点定下来,不过他现在可不知道他的经费是否能够买到足够数目的象棋钟。)

    5、双方必须在比赛前5分钟确定各台选手(这个主要是防止田忌赛马的情况出现)。主队1、3台先手,客队2、4台先手。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5名选手之外的同学上场,需要向裁判说明。

    6、比赛采取1999年版象棋规则。要求摸子动子,落子无悔,最好能够进行记录。如果产生棋例纠纷,请向裁判提出。比赛时可以观战,但不得讲话,不得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陈寰的规则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之后,这个对陈寰来说大学里最短暂的暑假也就快要结束了,接下来他就要进入自己的院系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了,当然也要回到自己熟悉的象棋社,开始真正地以一个社长的身份带领着这个处于困难中的社团向前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