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异小说 > 古城疑案二

第十七章 好事多磨

    “毛主任,你把八级和零级的班主任请过来,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比较多,也许他们能看出来。”戴眼镜的女同志道。到底是做政教工作的,外行一时是想不到这些的。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毛主任道。

    “小宋,你到英语系跑一趟,把八级和零级的班主任都请过来。”马处长道。

    “要放假了,有的班主任可能不在学校了。”小宋道。

    “你直接去找唐助教,让他逐一通知,务必全部找到。再重要的事情都要停下来——告诉他们,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政治任务”,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一句最有分量的话,意思是必须完成。

    小宋前脚刚跨出办公室的门,又被毛主任叫住了:“小宋,你等一下,让唐助理也过来一下,他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学籍管理工作,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

    二十分钟左右,来了十几个人。

    办公室里面一下聚集了很多人。

    “毛主任,让各位老师到隔壁的会议室坐下来慢慢看,慢慢谈。”马处长道。

    “行,唐韬,你把大家带过去。”

    唐助教大手一挥:“大家跟我来。”

    马处长、毛主任和欧阳平他们也跟了过去。毛主任的手上拿着两张画像。

    十几个人依次坐下。

    “大家看一看这两张画像,互相传一下,看看有没有印象。唐韬,你平时经常跟学生打交道。你先看。”毛主任将两张画像递给了唐助教。

    唐助教接过画像,仔细地端详起来:“主任,这个女的,我有一点点印象,这个男的一点印象都没有。”

    “小唐,你仔细想一想,既然我们两人都有一点印象,这个女孩很可能就是我们系的。”

    “主任,我一下还想不起来。”

    难道是同志们来错了地方,要么就是柳彬画得不像。

    毛主任眉头紧锁,“大家仔细看看,我觉得挺面熟的,你们这些班主任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对自己班上的学生应该很熟悉。”

    两张画像在大家的手上传递着。

    其一个女教师看画像的时间比较长,她左看右看,近看远看,眯着眼睛,表情非常严肃,欧阳平注意到了她。

    “毛主任,这个男的好像是我们班的章恒。翟老师,你教我们班上的外国学,你看看——”

    女教师站起身将画像递给了坐在后排的一位男教师,此人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翟老师的脸。

    “不错,是三班的章恒。他的鼻坚挺高大,轮廓分明——和一般学生不一样。”

    “章恒?他不是我们系学生会的副主席吗?”唐助教接过翟老师手的画像,重新审视起来,“是他,毛主任,您看——”

    毛主任接过画像看了看:“嗯,我有点印象。翟老师,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我,画像上的这个女孩好像也是学生会的积极分。”

    “汪老师,这个女孩好像是你们班上的邓君丽。”翟老师道。

    “邓君丽?”欧阳平喜出望外,“照这么讲,这两个人都是汪老师班上的学生。”

    “我看八不离十。”翟老师非常肯定地说。

    “对,因为她的名字和邓丽君一模一样,就是后面两个字的位置不对,很多人都叫他邓丽君。”

    “不错,是有这么一个人。”

    “画像上的女孩就是她。”

    “是她。”

    其他人七嘴八舌。

    “把画像给我看看。”邓君丽的画像还没有传到汪老师的手上。

    翟老师将画像递给了汪老师。

    “不错——不错,正是邓君丽。毛主任,学籍档案呢?拿给我看看。”

    唐助教在一摞学籍档案夹寻找。

    “唐助教,是这本——”翟老师指着一本档案夹道,档案夹上贴着一张标签,上写八级﹙3﹚班。

    唐助教拿起档案夹递给了汪老师。

    汪老师一口气翻了二十几张,突然停住了。

    所有人的眼睛都注视着王老师的脸,会议室里面显得非常安静。

    “不错,就是她——邓君丽。她是我们班上的艺委员,也是我们系学生会艺部的部长。系里面的艺演出,她经常担任主持。”

    “对对对!是她,我说怎么这么面熟呢?”毛主任道。

    “这一张画像就是章恒。”

    “毛主任,邓君丽和章恒谈过对象。”一个女教师大声道。

    “吉老师,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汪老师道。

    “是我们班的高小雅无意说出来的,她和邓君丽是同乡,好像是湖南张家界天门山人。汪老师,你看看档案上面是不是这么写的?”

    “不错,邓君丽确实是张家界天门山的人。”

    于是,个人被请进了马处长的办公室,他们分别是马处长,毛主任,唐助教,翟老师。汪老师和吉老师。其他人都回去了。

    “奇怪啊!邓君丽怎么会在碉堡里面呢?”汪老师脸色苍白,“难道她遇害了。”汪老师一会看看照片,一会看看画像。

    毛主任道:“欧阳队长,这个女孩死亡的时间是……”毛主任似乎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一年左右——这是我们警方的结论。”

    “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汪老师,什么巧合?”

    “邓君丽在我记忆消失的时间也是一年左右,也是在这个时候——去年,她离开学校以后……怪不得我们一直没有她的消息,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给我来过信,有的还来看过我。”

    “其它同学没有提到过邓君丽吗?”

    “提到过,但不清不楚。有的学生说邓君丽可能出国了——到迪拜去了。”

    “出国了?”

    “说她跟一个外国留学生走了。这个外国留学生在荆南大学读书,是一个阿联酋人。”

    “不错,我也听说过这件事情。”坐在后排的一位女教师道。

    “吉老师,你是听谁说的?”毛主任道。

    “是高小雅说的。”

    “高小雅是谁?”

    “是我们班的学生。”

    案情正一步步接近事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