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秦三世

第四十九章 一路行军

    $请到 ww.69.com 阅读最新章节$

    将军,前面就是狮涧,豪森来询问是否在这里扎营华莱士轻声询问正在假寐的斯科特。

    “不,告诉彼德,他的士兵不能在狮涧停留,连夜赶路。恩,这样告诉他,让他和他的士兵在宁古镇休息,狮涧将由库可斯特来留守。相信这个孩能理解我的苦心的。”斯科特最后一句话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又似乎是说给彼德或者库可斯特听的。

    这是秦昭武元年五月五日下午,m台联军在三门峡经过一天的休整以后兵分三路,直取函谷关。

    m军此时拥有两个装甲师,五个步兵师,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部队,前后加起来有近十万人。这么大规模的部队,给养是惊人的。不过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士兵身上带的压缩饼干足够维持一个月之用,除非他们想开荤,否则绝对不至于饿死。

    台军却相对惨了点。徐州战败之后,谢先和金宝廉本想退往台湾,却发现福建已经重兵固防,只好绕道进入安徽。结果在安徽阜阳遭遇福建驻军的主动出击,原本还有四万人的部队一下锐减到两万不到,在接下来的日里华军在后面追,谢先和金宝廉就在前面领跑。要不是斯科特突然登陆营口,他们俩估计想效仿一次本朝太祖来个第二次长征体会一下革命党人的艰辛也未必。

    跟军汇合后的台军更换了装备,又在三门峡进行了休整,m军这一路又是高奏凯歌,原本低落的士气一下回升了不少。

    m军这次出兵完全是佯攻姿态,真正的主力是罗斯德曼----当然,如果秦朝皇帝跟清朝皇帝一样无能,斯科特不介意将佯攻变成主攻。

    不过不管是佯攻还是主攻,函谷关都是绕不过去的坎。FBI地计划产生了应有的效果,从山东登陆之后,华军的抵抗果然不是很激烈。看来华政府已经与自己达成了某种默契。斯科特并没有因为一路上的顺风顺水而感觉到快乐,相反,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地抑郁和恐惧。

    从山东营口登陆之后,的确直扑陕西的路线上他们都没有遭受太大的抵抗,除了郑州的抵抗稍微激烈一些外,其他地区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了下来。

    可是斯科特发现,如果自己想稍微偏离一点路线就会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击。比如在郑州时他曾命令谢先率领台军度过黄河,拿下黄河北岸的新乡,命令金宝廉南下许昌,以此翼护m军两翼,也可以保住m台联军进退有余。可是斯科特地命令刚刚下达,谢先和金宝廉的军队刚刚做出北进和南下的态势就遭到了华军的猛烈打击,金宝廉见机得快迅速缩回郑州,谢先的台军却在渡黄河的时候被华军半渡而击,近一半的人马折损在黄河北岸没能退回郑州。

    仿佛自己就是华政府手里操控地木偶。行动方向根本由不得自己。这种似乎随时会成为别人板上地肉地感觉实在太差了。

    可斯科特还不得不往华政府架好地砧板上撞。罗斯德曼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呀!

    为了掌握更多地主动。斯科特决定和台军。金宝廉地部队都断裂开。让他们南下借以吸引秦军地注意力。自己则带着主力西进函谷关。

    彼森是m军地先锋官。

    嗯。是地。就是先锋官。

    战争发展方向回到冷兵器时代之后。很多复古地名词都开始出现。m国这个时代最强地存在也不例外。

    彼森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华战斗。去年“大斩首计划”实施的时候,彼得森就已经率领一个营的士兵抢占了廊坊地发电厂。而后联军在着话。

    “我们之间只隔着一座山,而且两边都是荒地,无险可藏,应该不会受到袭击。”依德努和纳比是经历过徐州战役的,算是面对秦军的老人了,所以其他师的指挥官都喜欢询问他们。

    “妈的,再往前走就是狮涧了,那里可是极其险要的,两侧的山峦起伏,上帝知道秦军会不会在那里埋伏!”彼得正抱怨着,这时斯科特的命令下来了,彼得看了一眼,又骂骂咧咧地道:“依德努,斯科特让我快速穿过狮涧,在前面的宁古镇戒备。我先走一步了,你自己小心点,我会在狮涧留一个营队警戒接应你。”

    依德努闻听沉静了一会道:“嗯,宁古镇那里有两座桥可以渡过黄河到达函谷关,你最好快点,不然让秦军占领了那里可就糟了,秦军地防守能力非常强,我可不希望斯科特那老头拿棍在后面撵着我的屁股去支援你!”

    “哈哈,放心吧,德萨斯军团是无敌的!”彼得充满自信

    一句,关掉通讯,下达了全军加速地命令。

    不是他骄傲自大,而是他的确有这个资本。作为先锋军团,彼得的德萨斯军团装备了两栖陆战车和可以两栖用的装甲车,有了这些,其实有没有桥都无所谓,他们可以轻易的夺取登陆阵地,然后从容过河。

    关掉了通讯,依德努对传令官道:“全军加速,抵达狮涧休整。”

    依德努是m国堪萨斯州州长的独,参军的经历跟同年代地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听信了国家的宣传,认为来华是来拯救这里的人民的。华擅自发动了台海战争,秦军坑杀了数十万联军战士,这些宣传足以让每个爱好自由的m国人感到愤怒。

    他渴望像个真正的战士一样战斗,在前段时间的战争带领他的分队很是英勇的击毙了数十个华“军士”,荣立一等功,获紫星勋章,晋升为师长。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库可斯特地年纪—岁。这么年轻的师长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极为罕见的,不说这个依德努是否真有带领一个师的士兵的能力,单单是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师长再联系到他的家世,不可否认,“自由国家”的人也很会奉承巴结上级的。至于为什么会让依德努的师留守狮涧这就要说到斯科特身边的那个“华通”了。

    斯科特自徐州会战失败以后就很注重去了解华,可是面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明历史而且发明撰写了《孙兵法》地国度他觉得自己想要去完全了解他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从m借来几个在华待过数年甚至有华血统的“华通”来辅助他的决策,其有一个人叫做华莱士的年轻人,他地祖母是华人,本人也非常喜欢华历史,曾经在BJ大学历史系学习过四年。在斯科特挑选“华通”的时候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在历史上上,军事方面能与拿破伦相提并论地华将军是谁?”华莱士的回答是:“王翦!”

    当斯科特知道“王翦”就是秦朝名将地时候马上决定选这个年轻人做他助手。斯科特从山东营口到陕西一路都是顺风顺水,虽然途有些障碍,可是都被他以雷霆手段剔除了,可是越靠近陕西,这个曾经诞生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地土地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危机感。

    “也许是徐州的噩梦还没有醒吧!”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事实上斯科特对此次攻下西安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他有十万的精锐还有两万余的附庸军(伪军),而且罗斯德曼和李平制定的计划让他觉得“在关键时刻肯定能让那上上个世纪留下来的老式军队吃一个大亏!”他这样对自己说。

    在郑州时他就和自己的参谋团队研究怎么攻打函谷关。当时他曾仔细研究了地图,发现狮涧的地势非常险要,几乎就是第二个函谷关,秦岭支脉在函谷关开始分叉,可在狮涧又是一个节点,m军强大的侦查卫星却明白的告诉他狮涧没有军队驻守,于是他询问华莱士,这个狮涧的由来和这个地方在他认为对这场战役的影响。

    华莱士不愧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高才生,他很快给了斯科特想要的答案:“狮涧为华历史上北周朝时圈养西域送来的狮之地,同时又曾是皇室专用的打猎场地(御林苑),这次攻打函谷关,只需要留守一个师的士兵在狮涧便可保证我军的退路和后勤。”

    斯科特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由于依德努的身份特殊于是便有了让堪萨斯军团驻守狮涧的事情。

    不过,如果斯科特知道这个华莱士的资料全都是他从电脑上搜索下来的,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此时全军已经从陌南镇出发,德萨斯军团已经进入宁古镇,堪萨斯军团已经在占领狮涧各个制高点,田纳西军团尾随其后开始清理侧后的威胁,犹他军团,加州军团则作为全军军缓缓向前推进。

    万多人的队伍绵延可达数百里,端是威武浩荡。可是放在华这片大地上又显得那么渺小。

    这里已经渐渐进入黄土高原地带,道路两侧都是崇山峻岭,虎踞龙盘的形态是斯科特在华原地带所没有看见过的。

    “雄伟的华!在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无数的英雄人物,当年彻底推翻秦朝暴政的西楚霸王也是沿着这条路率领东方**队进入陕西,据说在函谷关前,西楚霸王就已经下令进入咸阳后要彻底捣毁秦朝的宗庙社稷,打断大秦的凛凛风骨。果然,他最后做到了。”

    华莱士滔滔不绝地开始对斯科特讲解他擅长的历史知识。

    “嗯,我们是西方人,或许将又是一个西楚霸王吧?!”斯科特自慰般地说道。

    华莱士想纠正他西楚霸王并不是说他是西方人,而是他的国号以及国都所处位置决定的,不过看见斯科特那满足的微笑,华莱士聪明地选择了沉默。

    正在这时,行进队伍的头顶传来阵阵轰鸣声。

    “敌机,敌机,隐蔽,隐蔽!”

    尖锐的呼叫声开始传遍全军。装甲车上的防空火力开始吐出闪亮的火舌,撕裂了黑暗的天空。

    “传令全军就地隐蔽抵抗。。。。。”斯科特缩进防弹的指挥车里,丢下一句话。

    “该死的,没有空军优势就是讨厌。这样一耽搁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追上德萨斯军团了!”斯科特腹诽着。

    光靠空军是无法消灭他们的。至多就是打击打击他们的士气而已。

    可是这已经是华空军今天第次空袭了。每次空袭全军都要停下来隐蔽抵抗,幸好有那么多防空火力,不然还真不知道行动能不能继续。

    “命令依德努在狮涧扎营,全军休整一夜,明日渡过黄河。”斯科特很讨厌夜间行军。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华军队这么偏好在夜间活动。不过在战争模式回到冷兵器时代以后他渐渐也看出了在夜间活动的好处,但这并不能让斯科特放心对阳光的喜爱。

    反正明天一早就可以渡过黄河进攻函谷关,不用再在夜间赶路了。斯科特安慰了自己一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w.69w.com 书友上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