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秦三世

第四十七章 铁军奇袭

    $请到 ww.69.com 阅读最新章节$

    疆的风蚀地貌虽然无处不在,但谁也不能否认,天山+7然的神奇之作。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撒哈拉沙漠就处在天山之南,那是被成为“上帝禁区”的死亡之地,但在天山南北沿线的位置,却是气候宜人,牧场处处,瓜果满枝。

    如今已经是五月,新疆的葡萄已经硕果累累,晶莹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远远望去就如一粒粒剔透的绿色水晶。晃眼的绿意让人心醉。

    虽然精河也在天山北侧,天山那片黄金线也的确波及了这个地区,可这里也有一些沙漠的死亡角落。戈壁,沙丘,风蚀岩无处不在,孤独矗立着。

    通往精河的大道上,一支一眼望不见边的大军正在这片繁华与衰败并存的土地上滚滚向前。

    这是大秦第五军团。首位万人的军队正在不间断地行军。朝着最终目标---精河县前进。无数的黑衣黑甲在金黄的沙漠里汇成一种炙热的光芒,宛如一道黑色的海浪席卷着大地的色彩。大秦将士头盔上独有的红色翎羽更是在西北彪悍的风来回摆动,仿佛就在那黑色波浪上铺了一层殷红的花瓣。

    第五军团是步兵军团,行军是家常便饭。整个行进队伍整齐却不乏大秦那浩浩霸气。排在行军队列之前的是刀盾兵团,而后是弩兵集团,最后是长枪兵。还有压阵的轻装步兵。由于正面对战,还没有一支军队能抵挡的住秦军的兵锋,所以暂时来说秦旭没有完善那么多的兵种。

    除此之外,林展交给付旭东的第四军团也随军行动。不过第四军团却是随着几十辆坦克两侧徐徐前进。林展前脚刚走,付旭东还没有来得及安排诸军安下营寨,就接到了蒙僖的军令,全军开拔,开赴小南山,务必在第二日上午进驻精河县的托特里农场。根据镇楚司交过来的资料显示,苏特军在这里有至少一个团的军队驻守,可能还有大炮,为了对付这个,蒙僖还派了一个坦克营随军行动,但对于那些重炮团却没有了影,也不知道被蒙僖弄哪里去了。

    整个队列徐徐向前,整个队列除了各级长官会不时的朝自己的队伍喊上几句,根本听不见士卒交头接耳的声音,不时还有几骑斥候快马加鞭奔驰在队列的两侧,卷起一片黄沙遮迷了将士的眼。行军队伍显得紧张却不慌乱。这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看着这样的行军状态,付旭东打从心底感觉到骄傲。虽然秦军的这种行军状态是从秦始皇时期就带来的绝对纪律,并不是付旭东一手调教出来的。但对于一个二十五岁的军团长来说,能拥有这样一支军团,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打从心眼里疯狂兴奋的事情。

    “将军,蒙帅电讯。”亲兵突然唤了一声。骑在马上正出神的付旭东忙醒悟过来,接过亲兵递来的通讯器放在耳边,道:“蒙帅,我是付旭东!”

    蒙僖威严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尔部何时能抵达小南山?”

    小南山是乌苏市比邻精河县地一个小村镇。从小南山过就是精河了。那就是苏特军地控制区域。本来从乌苏是有铁路线路通往精河地。但苏特军在撤离乌苏地时候就已经破坏地铁路线。华军地工兵正在抓紧维修。不过铁路这种东西不是说修好了就能用地。还需要派兵驻守维护等等事情。端是麻烦得紧。况且。对于至阳地军队来说当然不能事事依靠机动。有时候大脚板才是最稳妥地。

    “禀告蒙帅。再过半个时辰我军前锋部就能抵达小南山。”付旭东忙拿过亲兵手上地行军进程表。看了一眼。

    大军行进。当然必定会有先锋。而先锋不等于斥候。斥候是每支千人大军必备地人员。付旭东这里说地先锋部正是他地第一部第一曲。一支由一千四百人组成地步兵军团。

    “命令全军加速。情况有变。全军必须在凌晨进占托特里农场。”蒙地语气在通讯器里显得那么不近人情。

    付旭东一听。登时道:“蒙帅。从这里往托特里农场至少还有一百五十里。如果急进。我怕将士们即使到了托特里农场。。。。

    。。”

    付旭东话没说完,蒙僖却突然道:“没有时间了,卫星情报显示,精河敌军突然大规模从东线调遣军队,原因不明,本帅需要你部尽快与敌接触,搞清楚他们到底在搞什么鬼。绳池已经赶往你部,他会配合你获取情报。”

    付旭东一听,心一个激灵,心道,不会是林展这臭小搞的鬼吧?

    口却立即道:“得令!”说完立即拿起另一个通讯器,这是已经调节到全军军侯一级的通讯器,大吼一声:“全军加速前进!凌晨必须进占托特里农场!”

    “得令!全军加速前进!”

    “全军加速前进!”

    “加速前进。。。

    此起彼伏的喝叫声顿时沿着行军线一路传过去,犹如海浪水手坚强的号声。

    军令传达下去以后,付旭东发现蒙僖的通讯还没有关闭,忙又拿起来问道:“蒙帅,还有什么指示?”

    蒙僖在那边沉默了一下,突然问道:“林展去哪了?”

    付旭东又是一惊,不过忙稳定心神,刚想张嘴,突然想到这可不是在学校里应付老师的店名,而是在军队!古今外,不论那支军队,知情不报都是大罪。在秦军这样一个等级尤其森严的地方,恐怕还有砍头的危险。付旭东知道秦旭对他们好,可如果触犯了这条军规,蒙僖就算斩了他,估计秦旭也不会怜悯一丝一毫。

    就在付旭东心里念头乱转,不知道该如何办的时候,蒙僖却又道:“付旭东将军,请你思考好以后回答本帅。军人的操

    应该比我这个古代军人更清楚。”

    说完,蒙僖已经挂了通讯。

    付旭东顿时有种无力的感觉。不用说,蒙僖肯定已经联系了林展,结果肯定是那个叔孙胜接的通讯。林展告诉过付旭东,他并没有告诉叔孙胜自己去了哪里,只说要去执行一个计划。。。。键问题是,这个计划,付旭东知道。

    偷袭精河的咸水处理站,让敌军不战自乱,然后自己领兵出击,一举击溃敌军,夺得首战之功。

    “奶奶的,老这次又要帮你背黑锅。”付旭东暗叹了一声,主动接通了蒙僖的通讯。。。。

    -----------------------------------------------------

    “小首长,绕过这个山丘,再往北公里就是黑水沟,黑水沟西岸有座桥,过了桥一直往北就是精河的塔斯克勒处理站。”八十二团原团长张奉良一脸疲惫地指着前面的山丘喘着粗气道。

    林展还是挺佩服这个老头的。这个老头没有说大话,他的身体素质的确没话说。到这个时候才显现出累的样来。

    出了客娜达,张奉良告诉林展他认识一条路可以直通精河第一座咸水处理站---塔斯克勒处理站。精河的四座咸水处理站并不是并排建造在一起的,它们是沿着艾比湖湖畔建立,河沿镇也是一个沿着艾比湖南岸地带的一个狭长小镇,塔斯克勒处理站和卓木彦汗处理站在河沿镇的东边,而另外两座格德塔摩处理站和尤明斯处理站则在镇的西边。张奉良的建议是,先捣毁塔斯克勒和卓木彦汗两个处理站,吸引河沿的驻军,然后他会带着林展等人沿着黑水河下游一座桥绕道格德塔摩和尤明斯。

    可没想到这个林展,居然没有接受张奉良的建议,哦,不,也不是完全不接受。林展同意张奉良先偷袭塔斯克勒后进攻格德塔摩的计划,只是在这之前,林展要做一件更让人吃惊的事情---攻打托托乡!

    这个小首长疯了!这是张奉良的第一个念头。以四百骑兵攻击三千多人驻守的军事基地,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疯的想法。

    可林展却不这么认为。

    没有见识过秦朝骑兵的人永远不会了解秦朝骑兵的威力。不论后世如何抹黑大秦这个王朝,说这个王朝的法律如何如何,官吏如何如何,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否认大秦军队的战斗力。大秦军队不但统一了混乱的东方国,还击溃了拥有强大骑兵的匈奴。

    后世可能无法直观的认识到秦时匈奴的强大,这么说吧,那个汉武帝时期的匈奴是和秦时匈奴一脉相承的,而这个打的大汉帝国需要通过和亲来换取和平的匈奴却被大秦打的丢盔弃甲,让出三千里肥沃土地。而这支被大秦和大汉都打败的军队,却在西进迁移的时候接连打败了当时所有欧洲强国,差点征服了整个欧洲!

    俗话说,要看一个人的实力强不强,那就看看他的对手。

    能够和这样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做对手并且击败他的大秦骑兵可能是弱者吗?虽然蒙恬北征大部分用的是步兵方阵,但也不能否认骑兵的威力,要知道当年长平之战,大秦骑兵可是凭借四千之众就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而且赵军无论怎么冲突都没有再打通过粮道。

    再加上如今现代社会的精良装备和正确思想灌输,可以说现在的大秦骑兵不论从外在还是内部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张奉良原本以为林展这个举动是送死行为,但是当他看见秦骑兵的进攻后,顿时改变了这种想法。

    林展并没有盲目进攻,他先是将托托乡旁边的那片梧桐林给点燃了,并且让张可率领一百五十名骑兵在树林的侧后弄出巨大声响,装出两军交战的样。果然,看见大火,听见声音的苏特军立即组织人救火---在新疆,有树的地方才有水,所以树对于新疆人来说绝对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另外,托托乡的苏特军还派出了一支五百余人的队伍前来查看,为了慎重,伊苏塔姆尔甚至调动了一百突萌军。

    苏特军没有再如当年的乌卓那般组建大规模骑兵,冲击古兰拓秦旭防守的那块阵地,惨烈的损失让苏特对骑兵这个兵种已经彻底失望,所以他的部队全都是步兵。

    等苏特军绕过大火来查看情况时,原本“大战”的大秦骑兵突然发动对他们的突击,在一千米左右距离的时候,骑兵就已经开始散射弩箭,距离近了以后,骑兵分开队列将苏特军分割开,并且不断往包围圈里投掷手雷,自己却骑着战马飞速奔跑,根本不给苏特军缓和靠近的机会。

    其余的散兵游勇不足畏惧,关键是那一百突萌军相当有战斗力,在突然遇到袭击时没有慌乱,而是立即根据欧洲远征军教的防御阵型开始防御,同时大力呼叫托托乡的主力。当然,突萌军虽然堪称精锐,但也要看跟谁比。若是跟秦朝骑兵比起来,他们也就算二流部队也是高看他们了。

    跟所有求援的二流部队一样,突萌军的呼叫内容是:“我军遇到秦军大部队阻击,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伊苏塔姆尔的步兵团大部分虽然穿着黑金战甲但却还装备着热兵器的冲锋枪,这种武器对于秦骑兵根本造不成任何伤害。秦骑兵从容地将着百人围在包围圈里使劲的糟蹋。混乱的局势里的确很容易让人错判敌军的数量。

    若是一般的军队被围困伊苏塔姆尔或许会考虑一下值不值得救援,可那一百突萌军却是他的精锐,损失哪怕一个人他都会心疼

    于是伊苏塔姆尔立即又组织了一千五百人绕过树林救T了慎重,他还命令将十四门大炮都拉出营房,调好角度,随时准备射击。

    这样一来,加上救火的苏特军,整个托托乡的驻军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如此林展才命令开始对苏特军进攻。目标就是那十四门大炮!

    高速运动起来的骑兵一个纵跳就越过了那仅有三米的战壕,迅速突进了托托乡。大肆纵火杀戮,等驻扎在边缘的欧洲远征军坐上装甲车准备出动的时候,林展已经点燃了那十四门大炮边上的弹药,彻底将能威胁到骑兵存在的大炮炸个稀巴烂。然后向西扬长而去。

    一辆装甲运兵车能运送大约十至十五名士兵,欧洲远征军三百人立即登上装甲运兵车开始追击,另外三百人留守托托乡,顺便收拢被秦军冲散的苏特军。

    追击的欧洲远征军在追出一段时间后却又被林展打了个回马枪,失去了营地做依托的装甲运兵车,又没有大炮,只有车顶的两挺小口径机关炮,如何是对手。

    林展没有带俘虏的习惯,将这三百名远征军士兵杀个干净,并把他们身上的所有手雷**掏走,个别比较损的将士甚至将他们的衣服剥个干净,炸掉运兵车。消失不见。

    等伊苏塔姆尔派兵到达小树林那边救援的时候,林展已经早就命令张可迅速往东撤退。撤退方向正好和林展相反。

    伊苏塔姆尔来不及追击张可等人就听见基地的求救声,忙率兵回到基地,只看见一片狼藉。当听说欧洲远征军已经开始追击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也领兵向西追了下去。

    可等到他追上欧洲远征军的时候只看见一辆辆已经成为废铜烂铁的运兵车。正在这时,林展和张可在绕了一个大圈之后又一次袭击了托托乡!

    被吓破胆的苏特军不敢抵抗,四散奔逃,反而把准备迎敌的剩余三百欧洲远征军冲散。林展还席卷了托托乡的军火库,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炸毁。

    四百斥候骑兵以阵亡三人,重伤一人,轻伤两人的微小代价彻底摧毁了托托乡军事驻扎。

    整个行动前后加起来不过四个小时的时间,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在这个小范围的战场上,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绝对胜过其他现代化机器。特别是在新疆这个沙丘纵横,风蚀岩无处不在的地带。现代化车辆的机动性在这里被降到了最低。

    原本以为林展该停下脚步前往河沿时,林展却又用相同的办法袭击了托里乡。

    托里乡在托托乡以北,这里的雅丹地貌更是明显,风蚀岩众多,托里乡四周更是有大量的风蚀岩组成的石林,俗称魔鬼城。

    在张奉良这个精河老人的带领下,林展的斥候骑兵躲藏在魔鬼城四处伏击,连番出动,声东击西这个华老祖宗发明的战法在林展手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将整个托托乡和托里乡都搅的一片混乱之后,林展这才听从张奉良的话绕道进攻河沿。

    果然,林展的这个计划让整个精河的敌军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军队开始频繁调动。

    数次林展他们都差点被发现,还多亏张奉良的机警和老练,让林展继续逍遥纵横在精河五县的范围内。

    最后在天色已经大明的时候到达了张奉良所说的黑水沟。

    如此剧烈的连续奔波偷袭,有近二十名骑兵都累死了一匹附属马。幸好攻击托里乡时混乱补充了一部分骡马,不然还真撑不到现在。

    可即使是这样,所有人已经都到了身体的极限。张奉良还有他那两个侄也一直随军行动,虽然不用直接参加攻击,但也累得够呛。

    也幸亏了他的两个侄,张可分兵行动的时候都会带上张奉良或者他两个侄的一个,作为向导。不然还真有可能迷路而陷入苏特军的包围。

    “马不卸鞍,士不卸甲,全军休息!”林展立即对身后的张可下令。

    这里是张奉良挑选的一处黑水沟西侧的背风山丘。张可立即开始安排士兵下马休整。

    张奉良发现,好多士兵下马的时候都是由别人搀扶着下来的,好些人更是直接从马上滑落到地上休息,他们的大腿都由于长时间的夹紧马肚而陷入短暂的麻痹状态,甚至有些士兵可以明显的看见大腿内侧已经磨出了殷红的血迹。

    可即使是这样,张奉良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没听见将令则罢,一听见休息的将令,所有人都是严格遵守,下马后第一件事是给战马喂食随身携带的食物,然后才是找地方躺下边吃边休息。他们都太困了,好多人都是吃着吃着饼干,就昏睡了过去,干涩的饼干碎沿着嘴角掉落在沙上又不自知。

    而接到警戒命令的士卒则是强忍者困倦疲惫,奋力拉着马头开始四散开进行警戒。

    才不过短短一分钟,这个山丘的几个制高点都有士卒警戒。整个过程听不见一个士兵的抱怨,更没有一个士兵懈怠。从他们的脸上甚至看不见这种连续的奔袭给他们带去的折磨。除了在下马时会有几个士兵发出痛苦的闷哼和一些战马的嘶鸣,近四百人的队伍竟然沉静的可怕。

    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呀:械一样的军人?是那位远在咸阳的大秦三世皇帝吗?

    张奉良和他的两个侄都被彻底震惊了。这样吃苦耐劳的军队,当今世上还有谁能打败???难道那个大秦皇帝是个神不成???(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w.69w.com 书友上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