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异小说 > 重生之篮球鬼才

正文 第一章 冬

    刘斌是浙江省篮球青年队的小球员,1988年9月份出生,当然他还有一个官龄既官方年龄:1991年9月。

    这不是他的错,是整个制度的问题,大家都改了你不改那不就吃亏了吗?

    刘斌还算好的了,属于正常范畴,骨龄检测的时候也就比官龄大了1岁而已,按照术语来说就是发育正常。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

    1、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2、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

    3、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按照官龄算他属于第1种,按照实际年龄算他就属于第3种:发育落后(简称:晚熟)。

    所以这骨龄检测只能检测到人的生物年龄,而不能足够准确的判断出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就算一个人的骨龄检测真的大于实际年龄,那你也不能说他改了年龄,只要不是离谱的超过3岁,同样的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生物年龄小于实际年龄,那你也不能说他没有改年龄。

    这骨龄检测本就无法完全的鉴定一个人的真实年龄,最多是给了一个更加准确的判断,那就是它可以准确的检测出人的生物年龄,这就给了那些为了成绩不择手段的官员们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滴墨汁掉进一碗清水里面的结果就是让清水变黑,大家看见水黑了也就没那个功夫帮着水重新变清,最多重新换个碗将清水倒进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单单就以运动项目来说(纯脑力项目除外),生物年龄要比实际年龄更加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潜质(生理系统不正常除外)。

    一头大象拥有如成年大象般的身体,你最后发现它的骨骼竟然还没有真正发育成熟,那它就是同类中的怪物。

    东东和小明一样大,同时两人的身高也一样,过了3年后,小明却比东东高了半头,这是为什么?

    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有笨小孩,只有不努力的小孩,这时候相同努力的结果后你不会发现什么特别大的差距,除非你真的笨的要死。

    到了初中后,老师依然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相同努力的结果却发生了一点变化,聪明的孩子总是要比那些普通孩子更快更早的领悟学习要领,考试的结果同样如此。

    高中,大学差距越拉越大。

    天才就是努力+天赋,没有天赋再努力也不能超越那些有天赋又努力的人。

    前提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如果不公平再天才又有个屁用呢?

    *************

    冬天的太阳总喜欢睡着懒觉,快到6点了外面还是黑蒙蒙一片,除了有灯亮着的地方。

    刘斌却和队友们一起早早的从被窝里爬了出来,没办法,如果不出来的话就会换来教练一个巴掌,天知道这个巴掌会打在谁身上?而且听说教练昨天还输了钱,今天肯定会找几个倒霉蛋发泄一下。

    “小四,今天练完球把哥衣服给洗了,我介绍个妞给你,长得那个水灵啊。”身材瘦长,满脸青春痘的李厚银和刘斌住在同一个宿舍,人如其名,脸皮厚,人够银,因其长着鹰鼻子得一绰号:老鹰(老银)。

    而小四却是刘斌的绰号,因在四人宿舍内刘斌的年龄最小,同时他也是全队最小的,他们宿舍一叫唤,这个绰号也就传开了,再加上青年队里的流动性很大,睡的宿舍也经常换,没准球队年纪最小的刘斌就被教练换到其他宿舍了。

    “去,去去。小四别听他的,有可能这家伙给你介绍个举重队MM,那你就可惨了。”陶涛,官龄和刘斌的实际年龄一样大,88年,生日又和刘斌一样,所以就特别照顾刘斌,把刘斌当弟弟一样看待。

    刘斌一直喜欢叫他涛哥,因这称呼,后来凡是这波青年队出来的球员重新碰到陶涛的时候都这样跟他打声招呼:主席好。

    看到圆脸的涛哥,刘斌总有特别多的感触。

    因为就是在今天这个东北大汉为了他顶撞了一个刚从上面调下来的一个30多岁的年轻领队。

    那人叫刘子峰是老领队刘夏的侄子,体育局人事处副处长的儿子。

    结果自然是陶涛被迫离队或者可以说陶涛自己觉得实力上不了一队结果选择了以这种比较粗狂的方式离开。

    也是后来当刘斌苦苦挣扎在2线队却迟迟无法打开通往1线大门的时候,陶涛打了一个电话联系到他,在那次交谈中他才知道原来那次涛哥也不是纯凭着义气帮他顶那刘衙内的,他还是有后路的,那就是让去东莞打野球,自从广东宏远拿下CBA冠军后,东莞除了桑拿外最有名的就是这篮球,乡镇联赛,企业联赛,XX杯篮球锦标赛各种各样的篮球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甚至辐射到了周边广东省内的其他地区,有时候你在一个乡镇比赛中都可以看见曾经在CBA赛场上都称得上有名的球手,野球兴旺程度可见一斑。

    专业青年队下来去那里打比赛,刚开始开价一场就有四五百。而且是现金交易,打完就给钱。如果在比赛中打出了名,有更多的球队找你,在那里打3,4场球收入过万都是有可能。如果是CBA退役下的球员去那里打球,打一场就有3,4万,现役就更高了1场球最高可达10万左右,当然这些都是在争斗冠亚军或者关键比赛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比赛一年也就4,5场。

    对于当时一个月只拿1500死工资的青年队球员来说,打一场比赛就拿四五百块钱现金的诱惑力可想而知,虽然在那里只有比赛期间给你提供吃住有些球队还不见得给你提供住宿,你得自己找个窝,但是对于那些从小被关起来集体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多自由啊。

    自由在你没体验过自由的时候是你最渴望的,对于冲动的年轻来说这比你能够拿到多少钱更重要,更何况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你还能够拿到更多钱。

    不就是自己找个房子,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吗?谁不会啊?

    那时候的刘斌也是这样想的,方正怎么看都进不了一队了,还不如去打野球呢。

    可实际的结果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来钱快,去得也快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生活,潇洒是潇洒可终有一天你会老去,你会打不动。

    相通这些后,刘斌开始想着怎么攒钱,房子的事情不急,刘斌家在老家就有3处房产,爷爷留下的一处小四合院,自己家从村里分到地基后盖的7层高楼,还有就是从死去姑姑那里继承的一套200平方米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商品房。

    所以在大部分人都想着怎么攒钱买房子的时候,刘斌却不需要为房子的事情担心,他想着的是怎么攒下一大笔钱养老婆孩子还有支付起以后的生活费用,实际上他有过很多女朋友,比如在经常出没于夜店的美女啊,可爱的学生妹啊,甚至还有他的女房东,30岁的成熟女性。

    可刘斌自个儿清楚,夜店的美女有半数以上都是夜店自己找来的噱头,拿着夜店开出的钱又可以钓金龟婿,显然刘斌不属于那种金龟婿,大家谈得来就开房上了,一夜留情也不用什么心理负担。

    对于刘斌来说在夜店里留真情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处哥,当然不排除有真爱。

    要个联系电话,足够上档次的餐厅,发挥一下个人魅力,然后就顺其自然找房间上了。

    那种到夜店里还一幅纯真样子的女孩,要么是真的,要么是装的,当然真的可能性比较低,这种啊,还是不要搭讪了算了。

    美艳极致又带有气质的,你有家底那就上,没有的话,就不要上了,免得碰一鼻子灰。

    特别喜欢粘着鬼佬的,理都不要理她,理了那叫犯.贱,这种货色是最次的。

    被鬼佬搭讪的,如果是你认为的美女那就去竞争吧,如果不是你认为的美女,那就算了反正你也没兴趣。

    当然这些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够的资本,有财第一,外貌次之,真才学再次之。

    有财,有貌可无往不利,如加上谈吐间气质绝佳有真才华者可以无敌之。

    伪装者,善骗者也可,反正大家都是在骗,骗着骗着就骗上床了。

    所以这种夜店女郎最没有安全感,本就来此寻找刺激或以此谋生,何谈安全感。(排除那种非刺激性的夜店,因为夜店的定义比较广,不能一竿子打烂一船人,其实喜欢夜生活也没什么不对的。)

    婚姻的前提就是安全感,不管男女。

    当一个经历过这种虚幻的男人从这些虚幻中醒来,想着攒钱的时候,那肯定是他遇到了一个他中意的女孩,可谈婚论嫁的女孩。

    刘斌喜欢的女孩叫苏芊芊,是一家书店的小老板,带着眼镜的四眼妹,不是特别漂亮,但笑起来很甜。

    谁承想,那个女孩喜欢一个同样带着眼镜的四眼仔,日你个仙人板板。

    最痛苦的事情不是你的情敌够强大,而是你的情敌比你差上一点,却得到女孩的青睐。

    这个痛苦啊,如果他够优秀,你最多无力一下,睡一觉明天会更好。如果他比你烂很多,TMD那就踩死他。可遇到这种自己比他优秀那么一点点,也就是优秀那么一点点的时候,而且女孩还真心喜欢他,那你将非常痛苦。

    入夜,借酒消愁,也不知道身边躺着的是男是女还是人妖,一觉醒来,刘斌竟然发现自己回到了2004年的冬。

    那一年,他16岁。

    是的,是16岁,那年冬天他非常喜欢听的一首歌粤语老歌,陈慧娴的《飘雪》。

    所以他将这首歌放进了自己的MP3内,设定为单曲循环。

    ‘又见雪飘过,飘於伤心记忆中......’

    这个冬天特别冷。

    ――――――――――――――――

    PS:原本以为有批订单可以继续维持下去,可结果不怎么理想。

    该死的,埃及革命。

    MD一个大客户,竟然挂掉了。

    该死的,战争。

    该死的,美国佬。

    还有该死的,NBA,停摆你个鸟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