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小说 > 无奈重生的70后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一本小说改变战争结局

    尽管这些恐怖分子进入这些国家时持有的护照没有一个是伊拉克,甚至还有不少是本国国民,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些恐怖事件是伊拉克所为,但人们都对这些恐怖分子背后的国家还是心知肚明。毕竟这也太巧了,前面伊拉克遭到多国部队的空袭,紧接着这些参战的国家就遭受了恐怖事件,而且发生恐怖事件都是发生在参战国家,其他非参战国家都相安无事。

    但猜测毕竟是猜测,这些参战国家只能暗地里骂娘,却也没办法用这些事谴责伊拉克,只能想办法尽量的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这些恐怖分子。

    这些恐怖分子的成果是巨大的,各参战国的国内恐怖气氛非常严重,民众人心惶惶。在这样恐怖的气氛下,这些国家的一些地下势力也纷纷行动起来,也加入这些恐怖分子的行动之中,当然他们是为了求财,只是绑架、勒索那些富翁。

    得知这些恐怖活动源于本国政府参与海湾战争后,各国民众愤怒了,纷纷罢工、罢市、罢课,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这种不顾本国国民安危的行为,要求政府从海湾地区撤回军队,停止向海湾地区战略物资的供应。各国政府被这些事情搞的焦头烂额,开始商议对于这些事情的对策。

    不止这些国家的国内,多国部队指挥部这次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虽然这次空袭只是美军战机,但毕竟也代表的是多国部队,而且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又是多国部队指挥官之一,所以这次多国部队指挥部必须要给各国领导人一个交代,必须有人要对这次误炸事件负责。

    这件事的责任人最后落在了中情局局长詹姆斯的头上,毕竟多国部队是根据他们的情报进行的空袭。如果不是他们的情报失误,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鉴于本次事件的严重后果,美国解除了詹姆斯中情局局长的职务,并由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彻查。

    不仅如此,各国经过协商,在人质没有解救的情况下,不能对人质被关押的场所进攻,而且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不能派特种部队解救人质。并派出了代表团前往伊拉克,就人质的事情和伊拉克政府谈判。

    不过这并不代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妥协,对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事情置之不理。1月27日,为了增加和伊拉克谈判的筹码,为了把伊拉克从科威特赶出去,多国部队指挥部发布命令,命令在沙特阿拉伯驻扎的地面部队,向科威特境内推进。

    不过伊拉克的地面部队,无论从数量和武器上都不次于多国部队,而且伊拉克的士兵深受老萨的鼓舞,对老萨誓死效忠,战斗力非常强劲。反观多国部队,因为上次的误炸,致使多国部队士兵军心涣散。

    而且一些比较小的国家因为恐怖事件而造成的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在野党、反对党也纷纷开展集会,反对政府向海湾派兵的决议,这些都已经使政府焦头烂额了,如果展开地面战的话,士兵伤亡再稍微多点,恐怕政府非得倒台不可。再加上误炸事件的影响,一些国家政府对参加这次战斗顾虑重重,虽然美国多次以利益诱惑,但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仍然没有命令自己国家的军队随同参加地面战,甚至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撤兵。

    那些国家从海湾撤兵之后,国内的恐怖事件就再也没发生过。有了这些国家的先例,其他小国也都以要稳定国内局面的理由纷纷把军队从海湾撤回。最后参加地面战争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沙特阿拉等少数几个国家。

    本来多国部队的参战的军队人数就比伊拉克要少,这样一来更是雪上加霜。但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多国部队还是发动了地面战。

    虽然多国部队的武器先进,但是伊军凭借对环境的熟悉和高昂的士气以及不算太差的武器装备,彻底把多国部队的地面部队死死拖住。多国部队和伊军在伊拉克设置的第一道防线激战了十多天,付出了数千名士兵性命的代价都没能突破这道防线。

    这样大的伤亡,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这些国家本来因为地面战开始,已经偃旗息鼓的反战游行队伍,顿时再次强烈行动起来,反战之声日益高涨。

    面对这么大的伤亡,多国部队指挥部也感觉难以接受,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多国部队虽然发射了大量的导弹,但也无济于事,伊军仍然不要命的坚守着这道难以逾越的防线。而且为了减少多国部队的导弹威胁,伊拉克将在多国部队第一次空袭时俘虏的飞行员关押在弹药库、机场跑道、指挥所旁。这一招令多国部队投鼠忌器,有了第一次空袭的教训,多国部队再不敢冒险使用导弹了。

    战场上的失利也令多国部队和伊拉克的谈判步履维艰,无论多国部队提什么条件,但伊拉克就是坚持多国部队从海湾撤军这一个释放俘虏的前提条件不松口。

    战场上的失利和人质谈判的艰难令多国部队指挥部一筹莫展,而这时各国政府再也经受不住国内反战的压力,要求部队先退回沙特待命。

    战事的不利,早已令多国部队的士兵早没有了斗志,当接到命令撤退的时候,犹如败兵一样迅速回撤。没想到多国部队的后退竟然激发了伊军的斗志,伊军集合了五十万将士紧随多国部队之后,对多国部队紧追不舍,一副要和多国部队决一死战的架势。

    见到伊军气势汹汹的样子多国部队傻了,这个伊拉克怎么这么好战呢,怎么想和他们停战都停不下来呢?这时后撤的部队再想组织有效的防御已经不可能了,只好派在沙特境内的驻军对追兵进行拦截后,这些后撤的士兵才回过头来对伊军追击进行抵御。就这样,伊军追击已经越过沙伊两国边境线近一百公里。

    其实这也是老萨的一个策略,他非常明白,这场战争到现在为止虽然己方占据上风,但战争最终还是要停止的。只不过怎样才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更多利益,这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尤其是科威特绝对不能再独立出去,老萨决定把战火烧到沙特阿拉伯。因为美国等国家的利益大部分在沙特,如果把战火烧到沙特的话,再加上战场上战局的不利、国内反战气氛的浓厚,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定会为了保护自己利益而舍卒保军,放弃对科威特支持。所以基于这种考虑,再加上现在伊拉克国内非常稳定、安全,为了人质的安全,多国部队再也不敢对伊拉克国内进行空袭,老萨就决定大兵压上,摆出一副要在沙特和多国部队决战的架势,把多国部队逼到谈判桌上。

    与此同时,伊拉克的战局也刺激了中东其他国家,许多国家也都纷纷响应伊拉克,要求西方国家从中东退出去,中东是阿拉伯的中东,中东的事物由中东人负责。而且一些国家的激进分子行动起来,绑架在本国的西方人,要求西方国家从中东撤出去,不然就对他们的国民执行死刑。

    各方面的影响,决定了这场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虽然老布什非常的不甘心,但也只好无奈的发布停火令,派遣特使到中东和老萨进行和谈。

    但是老萨并不卖老布什的面子,他要求如果和谈也可以,但必须经过联合国的授权,这一点美国特使没有意见。不过老萨又提出一个要求,谈判小组必须要由中国主导。对于这一点美国特使感到奇怪,问老萨其中原因。老萨只说了一句话,却令这个特使差点吐血:“因为只有中国政府才会讲信用,你们美国、英国和苏联眼里只有利益,实在不能让人信任。”

    对于老萨的这个决定,中国政府哭笑不得,你们愿打就打,愿谈就谈,和我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干嘛非得把我们中国也牵连到你们中间呢?不过,这个要求对中国的形象也非常有利,所以对于联合国要求中国政府派员带队去中东谈判的任务,中国政府也非常爽快的接受了,决定委派外交部长钱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这次谈判。

    通过秘密渠道,邓老和老萨联系上,询问老萨这么做的道理。老萨把自己的想法一点不漏的向邓老道了出来:因为中国在联大中投了弃权票,这就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风度,伊拉克想让中国在会谈中能够替伊拉克争取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两个人密谈了半个小时才挂掉电话,至于两个人的谈话,没有人知道。

    在钱外长出发前,邓老把他请到自己的住处,单独面授机宜。至于谈话的内容,两个人都没有向外公布,只不过当钱外长从邓老住处出来的时候,一向淡定,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流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3月7日,由中国代表钱外长带队的联合国代表团来到巴格达,就结束这次海湾战争谈判。

    在谈判桌上,伊拉克外长的态度非常强硬的提出了停火并释放人质的条件,如果不能答应,谈判立即结束,战争继续:一、西方国家必须从中东各国撤军,不得插手中东事物;二、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它所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包括阿拉伯的耶路撒冷,由巴勒斯坦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建国,结束巴勒斯坦人民的难民身份;三、以伊军占领位置重新划定伊沙边界……

    当听了伊拉克的这些条件后,各国谈判代表都感觉这次谈判非常困难,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国家的利益的问题。

    经过代表团和伊拉克的多轮谈判,尤其是钱外长的努力下,伊拉克终于有所退让,将第三条更改为“以原科威特与沙特的边界为伊沙边界”,这也就代表美国等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把科威特皇室成员抛弃了。还有一些其他项目的改动。

    3月21日,伊拉克和联合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标志着海湾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阿拉伯民族开始走上自强的道路。

    在停战协定签署后,伊拉克军队从沙特阿拉伯撤回科威特境内,在西方国家从中东撤出军队后,伊军经的叙利亚的谅解后,在伊叙边界布置了大量的中程导弹部队,对以色列形成威胁,监视以色列是否阻挠巴勒斯坦建国。

    虽然以色列并不想从占领巴勒斯坦的地区撤退,但是他的主子――美国现在忙于安抚国内因海湾战争引起的纷争,顾不到他。而且阿拉伯国家现在空前的团结,都动用重兵虎视眈眈的盯着以色列。再加上这是联合国与伊拉克签署协议的一条,联合国派了代表团来监督以色列的行动。如果不想撤兵的话,极有可能遭到联合国的制裁和阿拉伯国家的打击。万般无奈下,以色列只好从1967年以来它所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撤军。巴勒斯坦国难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国家。

    这次海湾战争最大的获益者当然非伊拉克莫属了,不仅收回了科威特,而且在阿拉伯国家的声望大增,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但是谁都不知道,其中还有一个受益者,那就是中国!中国凭借在本次谈判中努力,获得了有关各国的友谊,而且还和伊拉克签署了平价从伊拉克进口石油的秘密协议。不但如此,老萨没有忘记指导自己获得这次战争胜利的“恩人”――中国作家庄梦蝶,老萨大方的送给了庄梦蝶一口储量丰富的油井。

    当白静凡知道老萨竟然送了自己一口油井之后,哭笑不得,这老萨真是有钱烧的,自己要这油田干嘛?再说了自己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当时也是心存不良,就是想让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受到一定的教训。不过想想自己要这个油井没用,但是国家有用呀!于是白静凡和通知自己的政府工作人员签署了协议,把这口油井送给国家,自己只要其中百分之十的收益。

    终于把海湾战争写完了,本来想写一章的,可是写到这里才发现如果只写一章的话,有些太简单了,不能叙述清楚,怕被各位朋友骂,只好多写了两章,尽管还是有些简单,但基本上算是说清了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