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红楼八卦周刊

305、涟漪

    之前虽然清王一党都被歼灭了,但是之所以案子没结,一是有漏网的重要人物和清王的子嗣,二来也是有些重要文件,比如玉玺的图样这些东西没有找到。 ~

    晴雯听了这个想,怨不得陈瑞文这么多年还调查此案呢,而且总诱导自己问父亲留下的东西。

    当年因为林琢下狱,双方都借机搜查了林琢家,当然什么也没有找到,没有图样,连玉料也没有。这个沈山是个聪明人,他跟着商队走的时候,没暴露自己有极品的玉料,只是作为雇工劳力跟着去的西域,所以没人怀疑他。何况毕竟林琢的妻女、亲戚都在呢,怎么会把这么要紧的东西给了师兄?却不知道林琢早就发现不做的话,死他一个,做的话,估计一家不保,所以就牺牲了自己。总之因为没有找到东西,而且林家为了救林琢变卖家产,却没有拿出那玉料或者像清王党羽求援——这个林莘认为他嫂子和姐姐完全不知道那些事的缘故。

    如此一来,官府认为林琢没有做假玉玺的玉料和图样,不过是个给清王府做活的普通工匠。而清王一党因为图样在林琢手里,有所顾忌,而且很快覆灭了,所以林琢的妻女和姐姐外甥都无事,只有林琢一人被灭口。不过从此林家家徒四壁,加上林沈氏不堪失去丈夫的打击,一病而亡。而她姑姐却因此相信了夫家人赶她出门的话,说她们母子是扫把星,所以不但克死了公婆丈夫,现在又害死了弟弟和弟妹,就上吊自杀了。

    这个晴雯并不知道,还以为姑母也是病死的呢,原来这么死的。所以表哥才会如此自甘堕落,借酒消愁的度日吧。因为他也认为自己是灾星?

    后来一个清王的党羽落网,说出当年让林琢制作假玉玺的事,官方才重新考虑林琢一事。但是调查结果是,林琢死后,妻子病死,姐姐上吊。留下的女儿被拐卖,已经做了大家侍女,连外甥也进了人家当差为生。要是真的有什么珍品玉料怎么会落的如此境地呢。所以虽然像陈瑞文等人有所怀疑,但是主流意见不信此事,何况伪造玉玺这么大的事,如果真的翻出来,当年查办不利的罪名也担不起,所以晴雯才能安然无恙到现在。

    晴雯不由冷汗直流,没想到一个乡下工匠的女儿,也能这么凶险!如果那些大人们有一个,一时起意也好,内部斗争也好,想要追究此事,自己九条命也不够送的。人家不用要什么理由,也不用证据,就能碾死自己了。自己还能平平安安到现在,真的是开了穿越的金手指啊。不过有这么点背的穿越者么?穿成一个乡下工匠的女儿,居然不是平淡温馨的种田文;变成大户人家丫鬟,也不是麻雀变凤凰的小言文;唯一开了大金手指,居然是保住小命。可是不让穿到这诡异的事件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危险啊。

    晴雯感觉忠顺王世子对自己不是秉公执法,平冤昭雪了,而是包庇维护,救命之恩。毕竟林琢的事虽然完全没有证据:那块伪造玉玺的玉料变成若干玉镯子,玉坠子了,可以说另类的毁尸灭迹了,谁知道原来是做什么的玉料!?那图样更干脆,已经被天火灰飞烟灭了——这个林莘又自己去找过的,真的是被天火烧的就剩一段焦木了。不过有的人证攀咬么,这样的大案就是光凭某些人的一面之词,就能本着宁错抓,不错放,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办,晴雯完全能被判个斩立决。虽然她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

    其实怎么回事,比如林莘现在对晴雯说这段,很多部分也只能是靠林莘推断的。 ~毕竟要是真的有人知道,林琢当年真的受命于清王伪造玉玺,恐怕她们叔侄早下死牢了,还能这么在家说话。才没人会考虑,是林琢当年转移了伪造玉玺的材料和图样,使得假玉玺没成问世,也算有功之人的。伪造玉玺这样的事,只有沾边就是罪该万死。

    林莘认为是自己害了兄长,要不是自己的轻信,和去塞外多年不和家中联系,才让兄长上了清王的贼船。

    晴雯却说:“那个连造反都闹成那样的清王,他要让父亲做的事,就是父亲真的拒绝了,能留的命在?叔叔,您不会真的认为父亲那时候能去官府检举清王的党羽吧?那估计,您回来听说的就是甜水村十二年前的灭门血案了。所以没有您的事,人家不会自己造点事出来,比如抓了我当人质什么的,我父亲能不低头?!”

    林莘长叹一声,叔侄最后说好,这段前尘往事,就此埋在心里吧。以后再也不用提起了。

    这件事就算过了。

    日子照样过,这天晴雯去看望黛玉。黛玉从做了妇人装束,反而褪去了小姑娘的青涩,明艳照人。

    不过这次来,黛玉有些没精神。紫鹃也没有在黛玉跟前,晴雯有些奇怪。

    黛玉打发小丫鬟们下去,才说:“晴雯,我正说让雪雁找你去呢。”

    “姑娘,怎么了?”晴雯问。

    黛玉想说,却有些犹豫,晴雯还心说我才走了不过这么几月,你就这么见外了。还是清歌上茶来:“晴雯,你来的正好,也劝劝紫鹃吧。”

    “紫鹃怎么了?”晴雯本来奇怪怎么没看见紫鹃,还以为紫鹃病了,所以不见呢。难道有什么事?

    黛玉低着头弄帕子说:“你一个姑娘家,有些话,不好说。不过,还是你去劝劝紫鹃吧。不过……还是都怨我!”

    “到底怎么了?”晴雯还是一头雾水,不过看黛玉和清歌的样子,好像事情不小呢。

    还是雪雁说:“晴雯哪有那些讲究。我来说。”

    原来黛玉嫁过来,因为晴雯出去了,所以陪嫁的四个丫鬟是:紫鹃、清歌、雪雁、暗香。暗香是补晴雯的缺,年纪还小,不过十二三岁,楚盈的意思是等紫鹃三人出嫁,暗香也大了,正好让黛玉多用几年,毕竟娘家的丫鬟。紫鹃之前就和萱和堂的萧大夫,两情相悦了。黛玉当然支持,说了到了何家之后,过一年半载,就送紫鹃出嫁。

    谁知道,这到何家不过月余,居然有人来求紫鹃,一个是何澈初的朋友,说当年在紫鹃给何澈初送征衣的时候,对紫鹃一见不忘;还有一个就是何家一个本家兄弟,理由一样。

    这么一闹,这个时候就把紫鹃嫁出去,也不太好。因为何澈初说了,他那位朋友也罢了,如果说明白了,自然就算了。但是他那本家兄弟可是刁钻的,而且凡事咬住不放,何澈初和林黛玉夫妻固然不怕,但是紫鹃这么嫁给萧大夫,没准他就能翻出事来。一时还没想出万全之策,紫鹃说不要嫁人了,从此自梳,跟着黛玉一辈子。

    黛玉落泪说:“都是我误了她的。要不是我让她抛头露面,怎么会这样?”

    晴雯就想起黛玉纳吉那日的事了,那女人就是那个泼皮本家的妻子吧。晴雯说:“这要是姑爷的朋友也罢了,可是姑爷的本家兄弟,要嫂子或者弟妹的陪嫁丫鬟,这事于理不合啊。”本来这些贵公子,要是看中了朋友家的侍女,如果这个侍女没有名分的话,想要讨要,在这个丫鬟不是人的无人权意识的社会还真的不算什么,所以晴雯说也罢了。不过按何澈初的说法,说个理由就能回绝他了。倒是本家不好对付,怕有事,但是这个本家兄弟要嫂子或者弟妹的陪嫁丫鬟,这可不是能说出口的事啊。本来少奶奶的陪嫁大丫环,在某种意义上是姑爷的姨娘后备军,人家小两口成亲才不过一个多月,姨娘的问题当然还不到时候,所以紫鹃在外人看来等于何澈初姨娘第一人选啊。你一个本家兄弟,居然来要人家姨娘预备军?居然没有被家法伺候,这何家和贾家一样荒唐么?

    清歌冷笑说:“当然不合了。他们也知道那样明着说,族长也不容他们的。可是架不住那一家子都是无赖,居然他家那老婆子说什么紫鹃和她有眼缘,梦里见过什么的混话,非要了紫鹃去。”

    “那……”那你们怎么知道他家的真实想法了,难道他们这么做过多回了,所以全族都知道这个套路了?

    清歌气愤不已说:“他家少奶奶说的。那女人又不是什么像样的,居然跑到家里来,说了一堆难听话,把少奶奶和紫鹃都气的没法。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子都不是东西!”清歌不是不重规矩的,居然能把姑爷的本家骂成这样,也是气的实在不轻。

    黛玉想起才是,又落下泪来:“是我的错。我怎么能让紫鹃去啊!?”

    晴雯想自己这阵子光安慰人了:“姑娘您不让去,就能保证,这一大家子聚会的时候,那人不会看见紫鹃啊?现在的问题是那人怎么回事?难道对他没法子么?”

    <hr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