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红楼八卦周刊

295、亲人

    晴雯的叔叔,晴雯努力想了他的名字,他应该叫林莘,看来林家老太爷是个有点文化的人,所以儿子的名字都不俗气。

    林莘解释了他在北方战场遇见的柳湘莲,偶尔提起身世,柳湘莲发现居然是晴雯失踪多年的叔叔,所以林莘也知道这些年家里发生的种种不幸,这次回来,安顿下来就来寻找晴雯了。并且说他这次回来,授了武职京官前锋校,希望给晴雯赎身,接晴雯一起生活。

    晴雯对这个赎身什么兴趣不大,对她来说,感觉就像在林府这个企业打工,老板和同事都很好,自己自食其力,所以暂时不想改变,等环境变化了——就是黛玉出嫁以后,自己才变不迟。

    要不大山叔来的时候就赎身跟着走了,也是个商人家的客座小姐了。不过对了,这个前锋校,好像是个有品级的武官职务,而和大山叔不一样,大山叔来认自己是义气良心,可是林莘是她亲叔叔,这个有义务名声在里面呢。哪有亲叔叔当了官,侄女给人当婢女的?这个可是做官的污点啊,就是刻薄人家,也只敢在家里虐待侄女,不敢把侄女扔在别人家当婢女不管。

    可是晴雯真的还不想改变,对于林莘她太陌生,还是在生活多年的林府自在。主要是从她半夜到林如海房门前参与了林黛玉的命运,她感觉她有义务见证林黛玉命运的完全改变。等林黛玉真的穿上嫁衣踏进何府的大门,晴雯才能算完成了自己要做的事。虽然现在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晴雯就是有一样说不出的感觉,非要跟着林黛玉到她幸福的嫁给一个与红楼原著无关的人,才算完成了自己穿越的使命。虽然这点全无道理,但是晴雯就是这么感觉,不知道为了什么?冥冥中命运的指引?

    所以现在晴雯不想讨论这些,她想换个话题。晴雯在对话中好些扑捉到什么有些奇怪,但是也说不上在哪来,就问:“那叔叔您一直在北方军中?怎么这么多年和家里都没联系啊?”

    林莘抑郁的说:“我和何尝不想和家里联系?只是这些年我没有在北方军中,我受命潜伏到关外,所以一直不能和家里联系,怕暴露了身份。”

    晴雯奇怪问:“您不是给家里写过信么?”这个听表哥说过,就在林家出事前不久,林莘来过信息,不过信被林琢藏了。

    林莘一惊:“什么时候?我从来没有给家里去过信息啊。因为这不光是我自己的事,万一暴露了,我们在北方的经营就全毁了,何况也可能给家里带来灾祸的,所以我不可能给家里信。你们收到过我的信?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收到的?”

    晴雯终于明白问题所在了,她感觉不对是因为林莘对自己姐姐和外甥的事真的是知之甚少,林莘说的是全部听柳湘莲说的,要是全是柳湘莲说的,倒是情况符合,毕竟柳湘莲对晴雯姑母表哥知道的不多。可是如果按表哥说的,在那个时间通过信,他还应该知道一件外人看着没意义,但是对家人来说还有很重要的是,因为正好那个时候姑母得了一场大病,眼睛失明了,表哥也差点死掉,而林莘感慨外甥的时候一句没提这些不幸,有些不对劲。

    晴雯就说:“我也不记得什么了。不过我听表哥说过,在父亲出事前吧,那应该是十二年前,您写了信回来的。不过他没看见内容,因为他也不认几个字的。表哥说是父亲把那藏到你们藏东西的地方了。”

    林莘马上说:“还在那里么?我去找找看是什么。”

    晴雯不太明白他怎么这么在意,难道那信有什么问题,但是只能说:“已经没有了,因为打雷把那槐树劈了,树干都烧成焦木了。我去找过,就看见一截焦木,不过我也不知道我找的地方对不,叔叔要是不放心再去看看吧。”

    林莘倒冷静下来说:“你说你不记得了什么了,年数太久了么?还是受过什么伤啊?”

    晴雯吓得冷汗差点出来,受伤失忆?大叔您也太穿越了吧?晴雯只好说:“那时候年纪小,就记得家里人都不见了,被人牙子转了几次手,好些过去的事就想不起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过伤了。记得就是在贾府一年从梯子上摔下来,不过没多高,也没什么事。”是没多高,就是把晴雯的本尊摔死了,也没什么事,就是自己穿越进来,晴雯的身体里换了里子。

    说的林莘眼睛里透出心痛不忍的神情:“晴雯,你受苦了!以后不会了,叔叔在,一定会保护你的。”

    晴雯虽然对这个叔叔完全陌生,但是能感觉到这个铁铸的汉子那深刻的痛苦和怜惜,这是一种血缘上的感情,虽然晴雯有前生的记忆,半路才来的这具身体了,但是这具身体确确实实是和这个人有这相通的血缘,所以晴雯能感觉到这种来自血脉深处的亲情。

    毕竟人间的亲戚关系不是因为转世投胎的灵魂决定的,而是具体的身体决定的。既然白马寺的高僧和乐清大师都说这个身体就是她,和她的前生和之前的晴雯灵魂无关,那么这个人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晴雯的理智在她的感性已经认可这个亲人叔叔以后,还是习惯性分析了一下。

    晴雯忍住了眼泪,说:“没有,之后就挺好的了,到了贾府,不久就进了贾老太君的屋,后来跟了一段时间贾二少爷,然后就跟着我们姑娘了。不过怎么说贾府,那地方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不打不骂,生活也丰富。跟着姑娘就更好过了。我们夫人和姑娘都好,姐妹们也好处。”贾府的生活的真的很丰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尤其是精神方面——八卦消息滋润了晴雯没有电脑网络的寂寞生活。

    林莘的伤感略收敛了些,说:“我去和你们夫人说,这就去赎你。”

    晴雯赶紧阻拦:“先不要急啊……我是管着我们姑娘屋里的针线的,我们姑娘要出嫁了,这嫁妆的针线,最是琐碎,我不能这么就走人啊。我怎么也得交代清楚了啊,这个可不容易,怎么也得一段时间呢。之前,大山叔上次回来,就要赎了我出去,跟着他生活,我没答应,也是为了这个啊。本来我们姑娘也说好了,她出了阁,我就离开林家。我的卖身契不在夫人那里,我是贾老太太给我们姑娘的,身契本来在姑娘那里,不过上次大山叔来过之后,我们姑娘已经给了我了。所以说我虽然还是林家的侍女,但是其实不用赎身的。”这个是真的,晴雯的卖身契藏在晴雯手里,不过官方的手续还没有经过呢,所以也就两三个人知道。

    林莘有些惊讶:“这样,那你什么时候离开啊?这正式销籍的手续办了没有?”

    晴雯虽然舍不得林家诸人,但是对当奴隶还是有些心理障碍的,所以黛玉给她自己的卖身契的时候,她高兴收下了。所以她说:“卖身契在我这里,不过销籍还没顾上呢。要是叔叔认为必要,就先办了也好。之前因为父亲和卢家定的那婚事,我也不敢脱了籍,是林家的人,就不用管那之前的婚约,虽然咱们村里的村老和里长都明说这门婚事作废,但是那卢家是无赖,所以我怎么也的做林家人。好在他们家都下狱杀头了,我也不用担心了。”

    林莘听了,问:“卢家?那卢秀才家?我一直烦那卢秀才,就是大哥却喜欢和他来往,怎么?难道大哥把你许配给他家儿子了?我走的时候他家还没儿子呢,不过就凭卢秀才那个酸样,他儿子也好不了。是个无赖?”

    晴雯就解释说:“我父亲认错了人,把我许给了他家那个叫卢瑞的儿子。结果那个卢老儿就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诬告我父亲是什么清王的乱党。我父亲一个乡下工匠,怎么可能参加什么王的乱党啊?不过是给那帮子做了几件玉器活……”

    林莘打断晴雯:“你说清王?十二年前的清王之乱的那个清王?”

    晴雯说:“哪里还有第二清王?!这不前一阵子,还查这个案子呢,那卢瑞和他老子一样的畜生,居然又诬告了我。”

    林莘震惊的看着晴雯。晴雯努力风轻云淡,其实不大成功——一个良家女子两世清白做人,到大牢里一游总不是什么美好回忆——的说:“还好,主办的是忠顺王世子,是个好人,也不信他诬告,后来大山叔说了那卢瑞说的什么要伪造玉玺的玉料,父亲没雕刻,而是送给他做去西域的盘缠了,就把我放了。”

    晴雯想了:林琢当年的事是怎么回事,估计永远弄不清了,但是给清王或者其党羽做过玉器活是千真万确,而且朝廷备案的。而现在林莘做了官,有没有影响,她不知道,不过林莘自己应该知道的,所以要给他说明白了这件事。要是他因此为难,自己就告诉他,让他不要在提起和自己父亲的关系了,晴雯自己会和柳湘莲说明白的,让柳湘莲保密。而他来找自己的这事就当没有过。他是北方立了功的新晋官员,她还是个孤女出身的林府丫鬟,相互无关。

    “……大山,他去了西域?”大山是林琢的师兄,所以林莘从小认识也是正常的,不认识就不正常了。

    晴雯仔细观察了林莘,见他只有吃惊没有惊恐厌恶之色,就继续解释说:“是啊,他听说他父母在西域,就想去西域寻亲,不过没有钱。父亲就给了他一块好玉料,他卖了玉料,做本钱,发了财回来。”

    林莘点头说:“他虽然做玉工不行,但是要说经商倒是合适,该精明的时候精明,该厚道的时候厚道,是个要发财的。”

    晴雯就说了大山叔的地址,他和林莘是多年未见的旧友,能聚聚也好。

    林莘对晴雯说:“我去办你的脱籍。你愿意留在林家就先留几天也行,我那边收拾好了就来接你,你就把事情交代好了吧。大哥的事,我去查查。”

    晴雯本想说,这么多年了你还查什么,不过想人家要查也是有人家的道理的,所以晴雯就没说了。

    送走了林莘,楚盈在等她,见了晴雯说:“我刚才问了黛姐儿,她说她已经把你的卖身契给你了,我就正式给你脱籍吧。”

    晴雯看着楚盈说:“夫人……”

    楚盈淡淡一笑:“你叔叔已经和我说了要赎你。他不说我也懂,前锋校是正六品武职京官,你也是个小姐了,当然不能在奴籍了。真要说晴雯你,一直说你是谁家的小姐都让人信,现在果然真的做了小姐了,这才合适。不过你这段经历,以后说亲上怕是要吃亏,早知道就不让你老出门了,这样也没人认识你了。”

    晴雯不在乎说:“夫人说的是做亲,谁家不打听清楚啊,不出门也能知道啊,总比到了人家家,人家才知道了好吧。”之前知道,人家可以不愿意,自己可以考虑,但是婚后发现了隐藏的事,女方估计只能认倒霉,但是在这个社会,男方不用休妻,对付女方的法子多了。

    楚盈一想也是:“你是个有主意的,以后的这样的大事,自己拿定主意也不是不行。你叔叔,我看是真的疼你的,不过男人和女人有时候着好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不过林大人应该是经过很多事的人,又是真心对你,有些事,你也要听他的话。你们年轻人都不爱听老人的,老人说的不一定让你高兴,但是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看的多了,想的也细了。尤其你叔叔那样经历过事的人,他的话总会有道理的。”

    晴雯想这楚盈真的对她不薄,对晴雯来说,当年改变林黛玉的命运的时候也改变了楚盈的命运,比起林黛玉的幸福,晴雯一直感觉对不住楚盈。因为楚盈要是没做这个继室,作为没有子嗣的贵妾,能回娘家改嫁的,就是再嫁不能太挑剔,可以也许比现在的寡妇生涯要好吧。晴雯总忍不住这么想的。而楚盈却因为当时那事,发现晴雯这个丫鬟不一般,绝对不是个普通丫鬟,所以对晴雯另眼相看,颇为重视和照顾。比如上次晴雯被诬陷入狱,楚盈可是花了大把银子和找了不少门路来救她的。所以晴雯难免对楚盈有些许愧疚和相当感激之情的。

    晴雯真诚的对楚盈说:“这些年麻烦夫人照顾了。夫人说的,晴雯记下了。晴雯谢谢夫人。”晴雯的眼睛不禁有些湿,就说:“不过晴雯还得请夫人和姑娘收留一段时间。”

    楚盈慈祥的看看晴雯说:“我知道你放不下黛姐的婚事。你好好交代了她们便是。”

    然后回到黛玉房里,黛玉看着晴雯,又高兴又不舍的,不过还是说:“真好!晴雯你有自己的家了。”估计是林黛玉小时候寄人篱下的阴影有些深,所以她第一想到的是,晴雯有了叔叔,就是自己家了。

    紫鹃她们也向晴雯道贺,然后就七嘴八舌的问起来,毕竟一个多年了无音信的亲人,突然衣锦还乡了,一下子改变了命运这样的事太传奇了,就是说书人的话本子,戏台上的戏文。不过晴雯的身世确实复杂曲折了点,前一阵子有个干叔叔,现在又有个亲叔叔,中间还被抓进过大牢。

    还是清歌细致,看房里只有她们几个的时候,拉了拉晴雯的衣角说:“那这么说来,你那个弟弟,不是你叔叔的儿子了?”

    晴雯只好说实话:“他是我认的弟弟。”清歌虽然是个家生子,但是也知道这个在人牙子手里的孩子们互相认个姐弟是正常的,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不再见得到的露水亲情。清歌以为也是这样,就不在意这点了,她担心说:“可是现在就揭穿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那个忠顺王爷那里会不会怪罪你们。”

    雪雁听了不以为然:“这在那时候认了姐弟姐妹的多了,我还认过一个姐姐呢,我都不记我亲姐姐了,还记她的样子呢。不过这么多年没见过了,以后估计也见不到了。就是见了也认不出来了吧。”

    黛玉却不懂这些认亲的绝望心情,她担心的说:“别人也罢了,忠顺王爷那里不生气就好。”毕竟蒋玉菡中毒之后,还专门找晴雯过去探望,是把她们当作亲姐弟了才会办的事,现在黛玉有些担心蒋玉菡,晴雯却倒是没事的。

    晴雯说:“没事。忠顺王爷知道了,上次办我那案子的就是忠顺王的世子,人家查案子,宝我家几辈子的事都倒腾清了,还能不知道蒋玉菡不是我亲弟弟。”

    大家都说:“也是。”没事就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