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雪天不冷

正文 第77章 火车上救人

    <div id="bdastop"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1962年我在吉林医科大学读书,那年署假还没过,我从德惠回长春。(读看看小说网)火车距开德惠十多分钟,就听到广播喇叭里喊:

    “同志们请注意,同志们请注意,在第四号车箱里有一位小孩病重,很危险,哪位是医生请马上到第四号车箱,谢谢!”

    我是在第六号车箱,当听到这个广播,没在意,因为我还是个学生,所以,没什么感觉。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广播:

    “同志们请注意,同志们请注意,在第四号车箱里有一位小孩病重,呼吸困难,很危险,哪位是医生请马上到第四号车箱抢救病人,谢谢!谢谢啦!”

    我听到第二次广播,心里一动,这个患者可能很重,不然,不能这么急找医生。我毫不自觉地从坐位上站起来,想了想那个呼吸困难的病人,想到第四号车箱去看看。又情不自禁地向四周看了看,人们依然坐在坐位上,该干什么干什么,毫无动静。就是坐在我前一排的那个女同志自言自语地说:

    “出门可真不容易呀,什么事都能碰上,这不,病在车上了,这个病人不知道怎么样啦?可能是很重,不然,不能一遍又一遍地找医生。唉!”

    我看了看那个女同志,这人五十上下岁,农民打伴。我心想:“我还不是医生,是个学生,知道的知识太少,虽然我一知半解明白些,但我毕竞还不是医生。”我又坐下了。

    就在这时广播喇叭又响了:“同志们请注意,同志们请注意,在第四号车箱里有一位小孩病重,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很危险,哪位是医生?哪位是医生马上到第四号车箱抢救病人。哪位是医生……”

    这时,我想:“医生?是不是火车上没有医生?我是个学生,才是半个医生,实际半个医生还不到,怎么办?去看看,还是不去。(读看看小说网)去看看要是我治不了怎么办?治不了不就把患儿耽误了吗。火车上真的没有医生?连个中医也没有?还是有医生他不去呢?”

    我正想着,一位列车员气喘虚虚的从第五号车箱挤过来,站在那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哪位是医生?咱们这个车箱里有没有医生?有医生就去救救那个孩子,我替孩子求求你了!小孩的脸都憋青了!再过一会儿就憋死了!”

    列车员就站在我跟前,她说话的声音我听得清清楚楚,她说到“我替孩子求求你了”,她的声音嘶哑、颤抖了。我抬头看看她,她急得手足无错,两眼毫无目的地看着旅客,她的眼圈都红了。我问:

    “没找到医生?”

    “没有!怎么一个医生也没有啊!哪管有半个医生也行啊,去给那孩子看看!他是从三岔河上车去长春给孩子看病的,刚上车的时候小孩就是嗓子有点拉鼽,现在喘不出气来,从这儿到长春还得走一个半小时呢。他真的要憋死了!”列车员真的哭了,流下了泪水。

    我说:“列车员同志,我是个学生,我是吉林医科大学的学生,还没毕业,我去看看行不?”

    列车员看看我,她又看看我胸前的校徽,高兴地说:“行,行!那太好了,我先替家属谢谢你了!你去看看,去看看。”

    列车员领着我来到第四号车箱,我一看,在车中央围着二十多个人,七吵乱喊。

    有的说:“没有大夫这可咋办哪。”

    有的说:“这火车也开不快,要是能快点儿,那该多好呀,能早到长春也就好了,哪怕是一个小时呢。”

    还有的说:“真斜门儿了,今天这火车上连一个大夫也没有,哪怕有半个大夫也能为孩子想想招啊。”

    我听到这些话心潮起浮,虽然我不是个完整的医生,但我己经学了二年了还懂些。我就是半个医生,这里没有医生,半个医生也能对付一气,我挺着胸脯往前走。整个车箱里的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那二十几个人的中间,几乎没人向后看。这时我听到有人说:

    “来大夫了,来大夫了!是个年轻人,看样子可能是个西医。”

    又听到有人说:“不是大夫,是个学生,你看他还戴着校徽呢。”

    列车员边走边扒拉前面的人,还边走边说:“让开让开,快让开,借光借光,来大夫了!来大夫了!这是个西医大夫。”

    人们呼拉一下全把头抬起来静静地看着我,谁也不吭声了,真是一鸟进林压得百鸟无声,把我看得把头低下了,把我压得喘不出气来,刚才那种高兴劲儿突然消失了,取代的是心跳。我只觉得心里嘎噔一下,接着就是卟通卟通地跳起来,越跳心越荒,没底了。当我看到这个五、六岁的患儿倒在凳子上,呼吸非常困难,口唇和颜面部发绀,我的心紧张得不得了。此刻我想起来老师的话,他说:

    “当你看到危重病人时,感到心荒,无从着手时,你就应该说话,找个话题来缓解紧张情绪。”

    想到这儿,我问:“谁是家属?”

    我说话的声音有些哆嗦了,自己感觉得清清楚楚。我这是第一次单独给患者看病,跟前连一个认识人都没有,在学校里也看过病人,可那都是有老师在跟前,就是看错了也没关系,还有老师呢。而且我读医大才读了二年,我们医大的学制是五年,最后一年是临床实习。学的东西很少,怕出露子。

    “我是他妈,”她往身旁指了指,“那是他爹。”

    我看看他们俩口子,那男的是个庄稼人,特老实,一句话都没有。那女的是个当家人,但也不善谈,站在那里只是默默地流泪。

    我又问:“病几天了?”

    孩子妈说:“病六、七天了。发烧,39度多,老说头痛、迷呼、没劲儿。”

    我逐渐镇定下来了,因为我听到患儿犬吠样咳嗽,看到他面色苍白,严重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和紫绀现象,闻到了特殊的腥臭味,我诊断为白喉。患儿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怎么办?怎么办?我问周围的人:

    “这孩子的病情太重,呼吸困难太严重了,口唇都发绀了,谁有什么好办法?快说,再过一会儿这孩子就憋死了!”

    我问了好几遍,没人回答,只是摇头。

    我可真的急了,能不急吗?噪子眼儿都干了,眼看着患儿快要憋死了,还想不出办法来,急得我团团转,真能急死人哪!

    “这里没有西医,有没有中医啊?”我又问,“哪位是中医?中医还可能有些办法,这位患者患的是白喉,快站出来抢救!”

    还真有一位中医,这人四方大脸,个子不高,不胖不瘦,五十来岁,他姓王,是三岔河的,说:

    “我是中医。可我在这儿没啥办法,针灸也不好使,患儿呼吸困难是他噪子上的伪膜堵的,我只能这样甘瞅着他。火车到长春市还有一个半小时,等他找到医院还得一个小时,我看这孩子到不了长春了。”

    中医也没办法,只有我来想招了。我又详细地问了病史,又详细地做了查体。我对患儿的父母说:“你这孩子患的是‘白喉’,是呼吸道传染病。”

    患儿妈说:“是白喉?什么叫白喉?”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得向周围看看,人们还是那样焦急。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我的一位朋友做手术的事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