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全球盗墓

第三十四章 阎王为臣

    滚滚长河的历史中,不知多少楼台烟雨中。

    如今只剩我和豹爷两个人穿梭在一座座皇宫大殿的房顶之上。赏阅着正宗的大唐风景。

    现在一直有两个谜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第一,我们究竟在哪?第二,吉娘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忆一路走来各种怪异之事层出不穷,首先能肯定的是沉睡在这座宫殿里的人,在一路上部署了这一切。而吉娘子也终于露出了她我们不知所谓的面目。

    这两个谜团恐怕等我们走到这条赴死之路的最后还不知道是否能揭开。

    顺着刚才黑影跳落的方向,我们一路从各个大殿的房顶穿梭而追去,远远看去我们就像在宫廷毛笔画中跳动的墨点。

    踩着精致的琉璃瓦,一路上踏碎了不少,也体验了一个皇宫大盗这个角色一番,直到黑影消失的地方。

    “吉娘子就是从这里跳下去的?”我自问道。

    这里的柱子足有三丈之高,她就徒手跳下简直是太恐怖了。

    任凭任何人从三丈高的地方跳下,相当于从四五楼高的地方跳下,不死也要摔断条腿。

    不过凭着我们的身手,跳下去也许可以安然无恙,但这种概率很小。所以我们还是乖乖用银爪钩下了房顶。

    一下房顶,就一股浓重的历史感。

    一座巨大广场,地面都是用汉白玉铺成,中央是个喷泉水池,还冒出着透明干净的水柱。绕过水池,只见九条飞舞的石龙化作九座通天长桥直至这身后那座弥天大殿。

    踏上九龙桥,回望广场。相看百官,文在左,武在右,接连朝拜,掀起一片人浪。还有那风中摇曳的万面彩旗,几千匹汗血宝马争相驰骋,历史仿佛在我眼前重演,四周景物沧桑的感觉让我莫名其妙的体验了一番大唐盛世。

    而往前走,一紫色镶金匾额高高挂在大殿正门上方,从上到下书写着金光灿灿的三个的大字:

    麟德殿!

    竟然是大唐的大明宫的国宴厅,怪不得外头如此气派。可是相传它已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为何会存在这里?

    我们从麟德殿的大门进去,刚进门只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想不到唐朝已经将雅致、细腻的审美情趣赋予了香料,真让我也感受了一番唐朝上流社会的精神物质享受。

    乍一看之下四周还座落着好多唐三彩,三种釉色涂成的陶器果然非同凡响。在见过大量使人眼花缭乱的装饰品之后,唐三彩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使人不自觉赏心悦目。

    不过对于我们这种盗墓者来说,要熟悉行情。唐三彩虽然驰名中外,但在市场却不怎么好。可能是因为什么文化的关系。其中缘由,我们盗墓这种粗人,就不得而知了。

    再细细看着麟德殿国宴厅,墙壁上赫然挂满的了名画书法,好多人我都没听过。可是其中有一副居然是王羲之的著作,后面那个红色印章再显目不过了。

    咋看之下,竟然是那副在世间传为佳作,价值连城的《兰亭序》,果然笔法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小豹子,把那幅画给我摘下来!”我对着豹爷说道。心想这种事情以前不用我说,豹爷也会做,可是我反而变成了豹爷这种爱财之人。

    也许我看中的不是这《兰亭序》的价值,而是它的内涵吧!我厚脸皮的笑了笑,心道我这种粗人道到最后看厌了还不是要把它卖掉。

    可等豹爷把《兰亭序》摘下来后,这幅画居然一下子化成了灰烬,像火烧过般。也许是纸张是茧纸,化为灰色碎片后还有着一股蛋白质燃烧的熏鼻子味道。

    我一见这一幅无价之宝在我们眼前化为灰烬,哪能不惊讶,当即激动的踢了下旁边的唐三彩,可是那唐三彩并没有倒地而碎。

    我的脚像踢到了一团沙子,那唐三彩竟然化为尘土,飘散在宫殿的地板上。

    我刚被那《兰亭序》的事情吓了一跳,哪知现在这唐三彩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莫非这皇宫里的东西,经过这几千年后,只剩下一股不灭的气形保存在这里?

    想那秦始皇陵被发现后,为何迟迟没有打开,就是因为一旦打开,维持里面的一股气受到空气,会瞬间氧化成一堆废灰,其中的损失无法估量。

    也许这大殿之中也正是维持了一股类似的东西。

    看来这麟德殿上的任何东西,我们一分都拿不走。

    只是可惜啊!这副从古至今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王羲之真迹,竟然毁于我和豹爷之手。

    说起这《兰亭序》相传不是到了武则天手中嘛!

    莫非这里的一切都是武则天搞的鬼。

    那些考古学家不都说这武则天陵墓在陕西乾县梁山之巅的乾陵吗?莫非那是武则天混淆世人弄出来的假墓,而真身安寝在此处?

    在此之前这一切终究还是猜测,但武则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猜测这座皇宫主人的最佳人选。

    再往前走,忽地眼前一亮,里面灯火通明,皆是那长明灯发出的悠悠光线,把四周照的如同白昼,此处应该是宴会厅的中心了吧。

    想起那些皇帝应该就是在此和他们的爱卿欣赏着戏剧歌舞,品尝着美酒佳肴。

    宴会厅的正前方一座龙椅,熠熠生辉在眼前,若是这里面的东西都碰不得,真想坐上去体会一下。

    中心两边,有东西两座华棚,应该是为只比皇帝低一级的官员做的,两边各雕刻着五具石像。

    雕工有点古拙,但刻痕苍劲,外形逼真。雕刻细致处更是繁复,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而且有股威武不凡的气度显露出来,看来是出自一位名匠之手。

    我看了其中一座石像,竟被那刻于桌面上的字给吓到了,紧接着把那其余九座也察看了一番。

    此时又望向殿顶上的龙椅心中想着,到底是谁,敢把他们点为臣子!

    那左边五位正是秦广王蒋,楚江王历,宋帝王余,五官王吕。

    右边其余五位是阎罗王包,卞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转轮王薛。

    这不就是民间传说的十殿阎罗吗?敢把他们称为臣子的,普天之下,除了玉皇大帝还能有谁?

    唐代究竟是哪个皇帝敢搞如此名堂,这在人间已为皇,来到这阴间,居然也要当这黄泉之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