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修真者必死

七、求缘法

    史载:夏初,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也就是说蜀山是座悬浮山,在修真界字号最老,名声最响,近几年来有感于断剑与昆带来的压力,一直在广招门徒,扩充势力。

    不过修真界招徒可不像企业招工,既不打广告更不会摆台子,通常是门派中人在人间走动时偶遇根骨人品都不错的人才会设法引导,了解到你有慧根而且有修真的迫切愿望才会收你为徒。当年叶柯自己就是被云游四方的雷炽看中,还在孩提时被带进断剑门的。

    如果是自己主动上门求学,至少得有一定的修为才行,因为普通人是找不到修真大派地点的,四周有重重险阻不说,还设有大型阵法,比如断剑门说是说在玉林山,但没有“法眼”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片风雪中找到门派所在地。再比如昆仑的真实地点在“悬圃”,也是座昆仑之巅的悬空山,肉眼无法看到,还有四方神兽守护。

    上蜀山就更难,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表面指的是蜀道剑阁路途崎岖,其实暗示了蜀山就在剑阁之上,与海平面相距近四万米,山周设有障眼法,用飞机雷达等工具是发现不了的,只能御剑飞行上山,还得以法眼窥破障眼法。

    不管御剑还是法眼,两样叶柯都没有,因为他还没筑基,这两样功法起码修为得是灵寂层。

    虽然两派功法不一,但蜀山与断剑同源,修真层次还是统一的,都分为“筑基、旋照、心动、灵寂、元婴、分神、渡劫”,每升一层难度就爆炸xìng增长,放眼当今整个修真界,过元婴层的屈指可数,让断剑门最骄傲的就是元婴层高手他们就占了四个——雷炽、王德云、韩铮、燕赤妃,当然现在只剩三个了。

    可还是强过蜀山,蜀山才两个,除了掌门袁劲松,再有就是律德长老归有光。所以现在蜀山趁现在差距不大想拼命发掘一个能过元婴的弟子。

    叶柯并不着急,他虽上不了山但知道怎么才能找到那些在人间寻找弟子的蜀山中人。蜀山下的“剑阁县”就有人常年在此发掘人才。

    叶柯长途跋涉到了剑阁县,这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蜀道明珠之美誉。但人们说到剑阁,通常先想到的不是蜀道,而是三国——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rì名。剑阁在《三国演义》中有数十处详尽描写,至今此地三国遗迹随处可见,与三国有关的故事传说更是广为流传。

    叶柯虽然修为低,但长年修炼,辨气的神识却是有的,他在城里逛了一圈,隐隐感觉东方有紫气蒸腾,知道那方必有高人,便向那边走去。

    一直走到离剑门关不远的一条街道上,这儿人流涌动,街道两边尽是店铺,他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也没发现自己要找的高人,最后在一条小巷边看到一个牌子:赢棋送酒。

    一看这几个字叶柯就眼前一亮,这四字看似字迹潦草,其实笔势宏大,力透纸背,只有叶柯这种有神识的人才看出,绝对出自中气雄浑的内家高手。

    巷子里有个老头摆了个棋摊,身边有壶酒,旁边有几人围观,谁如果能赢他摆的残局,便能赢走他身边的酒。叶柯走进来时,有个人正气得拂袖而去。

    叶柯问:“这位老兄,怎么下棋下出火来了?”

    这人道:“这老头下棋根本不讲规矩,谁赢得了他?”

    叶柯看到老人正和一人下棋,老人摆的残局很简单,他自己有一帅两兵两象,对方有一车一马一帅,对方车已守住上二路,马扼守zhōng yāng,帅摆于左侧,而老人的两个兵已逼近老帅,还是连环将,如果对方不能步步带将,逼得自己回头移帅,一步就要将死对方。

    对象棋稍有心得都知道这棋该怎么下,现在下棋的人就是步步带将,五步之内,当车退到下二路,老人就要被将死。

    可就在车退回时,老人忽然提起自己的象,飞过楚河汉界,把对方的车给吃了。

    对方怒道:“象怎么能过河呢?”

    老人大笑道:“无为不为,无所不为。这你都不懂?”

    “老疯子,乱弹琴!”这人也气得不下了。围观的人想必都是些棋迷,本以为这老人棋艺高超,结果是这般搞法,都失望离去。有个捉狭鬼见状想捉弄老人,见老人象可以过河,便直接用将不走直线,飞过去吃了老人的帅。

    老人道:“不同你下,你不讲规矩。”

    “你的象能过河,为什么我的将不能斜飞?”

    “我当然有我的规矩,你不懂而已。”老人挥手:“去吧去吧,下一个。”

    这人更生气,骂声疯子也走了。

    叶柯却笑了,他坐到对面:“老人家,我同你下一局。”

    老人跷着二郎腿:“要同我下棋,先报姓名。”

    “晚辈……雷可。”姓随了师父,名就去了一半。“老人家怎么称呼?”

    “石重生。”

    老人报了姓名,便与叶柯捉对厮杀起来。不到五步,棋又走回老路,老人故伎重施,象飞过河吃了叶柯的车,叶柯略一思索,居然捡起对方一个兵,后退一步。

    老人眼神一亮:“年青人,动我的子,是何道理?”

    “老人家不是说无为不为,无所不为吗?规矩是您定的,我既然不懂,不妨无为,动您的子,却是无所不为。”

    老人略带赞许地点点头,此时兵一退就无法连环将了,叶柯单凭一个马也将不死对方,这样下去,双方会平局收场。

    不料老人道:“我的棋怎么可以和呢?”魔术般掏出一根钉子,砰砰用酒壶砸几下,把自己的将钉死在棋盘上,这样一来将无法上下称动,非被马将死不可。他又将自己的棋移了一步,兵再次变成连环将,但叶柯的马只要一步就能将死对方。

    不料叶柯却将马退了一步,不去将他。

    老人笑道:“年青人,你放我一‘马’,小心自己短命呢。”

    叶柯道:“无益他人,空活百岁。”

    老人问:“这又是什么道理?”

    “砖石之理。既要益己又要益人。”

    “砖石之理”源自老子,相传老子在某地讲学时,一百岁老翁上门求教,说别人劳劳碌碌,置地百亩却英年早逝,自己不事产业,也不劳作,却得享高寿,言语间颇为得意。

    老子便让取一砖一石问高寿者,如果让他选一样,他选哪样?

    高寿者说当然要砖,因为砖有用,石头却没用。

    老子问:石头和砖哪个命长呢?

    高寿者说石头命长。随后恍然大悟,石头虽命长,却是无用之身,石头命短,却是有用之才。

    这就是砖石之理——既要自身扎实稳健,又要做有益于人的可造之材。

    叶柯道:“老人家的棋,步步玄机,我若将死,既坏了您下棋的兴致,又听不到您的教诲。我若一退,便两头讨好,何乐不为?”

    “可你又怎么知道我没有一决胜负的兴致呢?”

    “您自订棋规,不受方圆拘束,享的是闲情逸志之乐,这份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心态,又岂会执着于胜负之念?”

    老人哈哈大笑:“年青人,有点见识啊。”他举起手中酒壶:“这酒,送给你了。”

    叶柯打开酒壶,只觉香醇扑鼻,一仰脖喝得涓滴无存,只觉头脑酒意上涌,可人却不醉,反而头脑清醒,血脉贲涨,全身说不出的舒服。

    见叶柯喝了酒却脸sè如常,老人将他脉门一搭:“好小子,我说你怎么看透我的棋语,原来你修炼过的。”

    叶柯做惊讶状:“您说我修过什么?”

    “小子,说实话吧,你来剑阁意yù何为?”

    “我于经典中得知剑阁地处蜀山仙境,一心想寻仙访道。”

    “你是世家?”

    “不是,只是读过几年书,学过几年道。”

    “你读什么书?”

    “《大学》、《中庸》、《黄庭》、《痛玄经》……”

    “你读过《痛玄经》?”

    《痛玄经》是蜀山在人间的传世经典,不仅哲理丰富,更暗藏修炼之道,在蜀山也是入门弟子的必读教材。

    “是的,但晚辈读的只是残本,其中道理jīng深,晚辈悟xìng又低,所以心中有求师之意。”

    “你可有父母?”

    “自幼失怙。”

    “可有亲人兄弟?”

    叶柯摇头。

    “倒是个易了的尘缘。”老人暗暗点头,他起身道:“年青人,今夜三更,于剑门关外等我。”说完飘然而去。

    望着石重生离去,叶柯微露得意之sè:“这蜀山的人还是挺好忽悠的。”

    叶柯从他言语间判定,石重生多半是蜀山律德门下,律德门长老就是归有光,也称乙门,蜀山四门分为甲、乙、丙、丁,按奇门遁甲的说法,甲不露面,最为尊贵,故为掌门。乙门代行掌门律德之职,收徒首重缘法,其次重根骨与人品。

    简单地说,乙门收徒就是碰运气。好的师父难得,其实资质上佳的徒弟也不好找,像这种路边摆摊是乙门常用的方法,以求碰上有悟xìng的人,能引导其入门。

    这方法看似纯靠运气,但效果却相当不错。像如今蜀山掌门袁劲松,就是被当年乙门中人用一个算命摊吸引过来,发现他根骨人品都是一流,便定下师徒之缘,之后终成大器。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