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超级转校生

正文 第七十二章 一篇社论

    PS:大早上的,兄弟们手里有存票吧~~~砸几张给诺贝尔吧~

    =======================================================

    《华夏军事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私营报纸,但是其背后,官方的影子还是很明显的。^http://www.beijingaishu.com^

    几年前的南海冲突,战役爆发前夕,《华夏军事报》曾发表过一篇社论,直言南海有跳梁小丑,一些国家认不清现实,跟着某些大国的背后,狐假虎威,置亚洲友邻的感情于不顾,置中国人民的友情于不顾,中国不得不狠狠地惩戒一番云云。

    就在社论发表的当夜凌晨,中国海军舰队与某国在南沙争议岛礁,爆发了一场局部海战。海战的规模不大,战役到第二天天明时分已经结束。最后,某国被我海军编队击沉2艘,重伤2艘。另外,我编队还击毙其海军200多人,俘虏19人。

    经此一战,《华夏军事报》的地位猛然提升,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096核潜艇和“泽东号”核动力航母的首次曝光,也都是该报的“功劳”。至此,国外媒体已经把该报的社论文章,摆到了与《人民日报》的同等高度。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具有新闻评论的一般功能,但是最突出和重要的就是它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团体等直接发言的喉舌与舆论功能。因此有位著名的新闻人将社论喻为“报纸的心脏”。

    作为军迷的李炎,对于这些事情,自然非常了解。所以,他的目光已经被屏幕上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次的社论标题为:《中国需不需要雇佣兵公司?》

    毫无疑问,标题后面的问号,并不代表疑惑,那不过是笔者玩弄文字的手段,他的真正意思是:中国需要雇佣兵公司!

    双眼迅速地在字符间扫过,不过几个呼吸间,李炎已经阅读完毕,他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闭上眼睛,缓缓地靠在沙发上,在脑海中将文章的内容梳理一番。

    社论中提到一种假设,那就是中国应该成立像美国黑水公司那样的雇佣兵公司,大量吸收退伍军人参加,体例和地位可以和军工企业相同,承包中国海外公司的安全保卫业务等事务。

    李炎不是政盲,他当然明白国内迟迟没有黑水那样的安保公司的原因,说到底,就是社会制度不允许。

    雇佣兵本质上是军队,是有其政治目的和利益集团的,在中国要搞雇佣兵,军事体制必须变革,说穿了就是“党指挥枪”要变,而在人民民主专政下,党指挥枪是变不了的。如果要变,作为前提的政治体制必须先变,说到这里,后面的话已经无需多讲。

    至于好处,文章中也归纳了几点:

    第一,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中人训练扎实,战斗作风强硬,解甲归田实在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应该有退伍军人发挥专业优势的机会与平台。雇佣宾公司不仅可以吸收退伍军人,还可以吸收爱国青年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待业者,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第二,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海外利益的安全日益受到各类因素的威胁与挑战,正规军队出面显然易遭他人非议,雇佣兵则灵活有效。比如,海运公司可以和雇佣兵公司合作,有雇佣兵公司对远洋海运安全进行保障。

    像索马里海盗问题,虽然有护航舰队保护,可是也难免由于各种突发情况,导致货轮被劫持。雇佣兵公司的出现,可以说是为海运商,提供了多一条选择。

    第三,战争准备问题。一旦中国同国外发生战争,雇佣兵集团又可以成为重要的军事辅助力量,他们是专业化的军人,作战经验丰富。雇佣兵集团的海外据点,还可以分散他国的注意力,搅乱其战争布局。

    第四,舆论压力问题。依托雇佣兵处理一些棘手的安全问题时,也可减少国外舆论等方面的干预。比如南沙问题等,参照大朝鲜当年占据竹岛的经验,非官方武装分子占据后再由正规军接收,这样要比官方行为好操作。

    第五,宣扬国威、震慑势力。还记得当年,在美国访问的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与布什会谈中表示,一旦台海局势发生变化,冈比亚将出兵中国攻击中国沿海经济区,以防止台海局势扩大化。叶海亚-贾梅声称,冈比亚只需派遣1000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就可以完全遏制中国的军事行动。

    这则新闻报道后,大多数人都是一笑而过,甚至有网友笑称派遣城管部队去非洲,好好教训下这个夜郎自大的国家。不过笑归笑,这也反应了一个问题,有些跳梁小丑就是欠收拾,喜欢给中国在背后找麻烦,如果真有一家雇佣兵公司存在,直接搞个百八十号人过去,完全可以灭了这个小国,看它以后还狂不狂。

    当然,雇佣兵公司要与中国政府保持适当地距离,这样行动起来,才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所以,一方面是体制不允许,另一方面是国家有需要,那么两全其美的办法是什么,文章后面已经隐晦地提出,只要有中国人在海外搞个公司,专门招聘中国退伍军人,并且不承接对中国不利的任务,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李炎很清楚,国家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否则的话,大可以培养个代理人,尝试着去做这件事情。至于国家为什么不愿意,李炎一时还想不通,有可能是牵扯的利益太多、或是代理人的人选很难抉择、又或是国外势力的干扰等等。

    总之,再简单的事情,提升到国家的利益高度,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这些都不是李炎要关心的问题,他只关心,如果他这样做的话,国家会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便宜的武器?适当的人力?

    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后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李炎想听听宁峰的看法,他睁眼问道:“如果我们把契约者搞到国外,培养训练武装人员,万一遭到美英等国家的进攻,国家会派人协助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