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我做阿赖耶的日子

正文 七 蛋疼的李世民

    公元631年四月,天可汗李世民与皇宫校场主持的第一届全国官二代批斗大会到达。

    经过多方确认,天可汗一挥手招来了证人,道门驻长安总瓢把子袁天罡与二档头李淳风。却是这日,老袁头身穿万寿八卦袍,头戴南华混元紫金冠,脚踏飞羽都功五云靴,手中拂尘,背后桃木剑,要多正式有多正式。身后李淳风手捧八卦镜,腰悬五岳梭,三方弟子开道,净水泼地,桃花开道,好似神仙中人。

    李世民看到袁天罡装逼的出现校场之上,不由诧异,啥时候这个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老袁头也搞个排场了?该不会是病了?

    疑惑间,老袁头已经带人到了自己面前,只见老袁头身体一弓:“贫道袁天罡见过陛下(臣李淳风参见陛下)。”

    “平身吧!赐座。”李世民客气的说道。

    但是袁天罡很不够面子的打断李世民,不等李世民向下问去,就开口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世民顿时郁闷了,这袁天罡啥毛病?难道让魏征附身了?为毛一番魏征的语气,魏征每次要开骂都是这句开始,先褒扬你对的,然后在将你骂道体无完肤,想到此,李世民没有半点好奇,反而感觉冷飕飕的,身体向后缩了缩,问道:“喜从何来?”

    “自天上来。”袁天罡说道:“会陛下,大喜。陛下之德,堪比三皇五帝之功,感动上苍,特有仙人降世,大喜。”

    老袁不愧是超级忽悠,紧紧一句话,李世民被忽悠傻了,自古以来,无论那个皇帝,求的不就是后事”就是死后的谥号以及会不会有庙号。谥号不是皇帝所能控制的事情,也不是天子能够干预的事情。皇权虽大,却管不子天下悠悠众口,自古以来也没那个皇帝能决定自己的谥号的好坏。

    当初,秦始皇自命始皇帝,让儿子为二世”希望这样就可以千世万世传下去。可结果,秦朝二世而亡。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那个皇帝也没那个胆子和脸皮在生前就给自己安排谥号,至于庙号,那就是一个皇帝的终极奋斗目标了。

    更不用说三皇五帝之功,若是三皇五帝真的这么好成就,开天辟地这么多么也不会就那么几位。

    当然,这话要说其他人说,英明神武的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会信,但是现在说话的是谁?袁天罡!道门神仙集团的总瓢把子,众人交口的活神仙,千年就这么一味能掐会算,观天象,识风水道家真人。用袁天罡说法,自己离道家祖师:幽隐真人境界只差一步。(幽隐道士:此类道士指修的高深道术即将成仙的道士,张三丰真人游戏人间时就是此类道士的代表)

    要知道老袁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可是老袁的手段,用事实一点一滴打造的出来,实打实的本事,忽悠的没话说,忽悠的没有破绽,如果没有一些实打实手段,怎么可能没有破绽?据说当场李世民曾让李淳风与袁天罡两人为他去踏勘选择陵园龙穴。

    两人先是李淳风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九嵕山龙穴吉壤,埋下一个铜钱;又让袁天罡出去寻找,用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了这个地方,便从头上拔一根银钗插下去。唐太宗让人验证二人所选龙穴吉壤是否一致,结果挖开一看,袁天罡的银钗正好插在铜钱的方孔中。能够做到这种地步,没有足够的风水学水平,没有足够地理手段怎么可能?就算是串通的,你试试只通过描述就能够查到钱眼?就算自己埋得,你也未必插得准。不能够以天为表,以山水为经络,如何判断那一点?

    两师徒能有今日地位,就是经过这种作为一点一滴堆积而起,一次次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最终让所有人都信以为真。

    不过李世民还是觉着自己应该谨慎一点好,问道:“竟有此事?道长没有骗朕?”

    “有翼国公公子秦怀玉为证,昨夜我道家真人‘阿赖耶’望月祈福,竟有仙子传鹰邀月回忆,踏月光而来(楚留香泪奔中),献的一舞,并留下赦言:五月十五月圆,有天仙降世,为陛下加冕,特命吾必须那一日与长安召开道门法会,集万名‘高功’(道门之中德高望重,精于斋醮科仪,代神宣教,祈福消灾的一种)与十万百姓愿力,为陛下封禅,以陛下请三皇法印。”

    好吧!我们知道袁天罡果然是混起点的,如果林涵再次,恐怕又会怀疑袁天罡是不是真的是穿越重了,当然我们的老袁头也肯能学识渊博,知道西方皇帝有个教廷加冕,也搞个加冕仪式。不过显然李世民并不知道这些,更没看过起点,但是此时此刻,李世民已经晕了,头脑完全不清晰了。

    要知道老李此生有很多不甘,但是最不甘心就是自己这个皇位终究是抢来的,说好听的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唐高祖禅让,说的难听就是杀兄禁父,就怕别人所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本身李家又有一点点胡人血统,所以很多时候,面对国内的那些世家,只能妥协,好像自己很好欺负似乎。但是自己真的能受封与天,那么以后还有谁敢说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干,那些所谓的世家,不是想怎么算账就怎么算账。李世民扫了扫场上那些世家出现混沌,目光带着一点点凶光,那里管什么天仙下凡是真是假?那里管他是不是真人,便是不是,自己也让他是,便是不行,自己也让他行。李世民甚至脑中盘算着,自己是不是也帮助帮助他们,一起合计合计怎么开后门,怎么变戏法,怎么藏法印?

    李世民越来越兴奋,越来越觉得老袁真是可爱,也会挑时候,不过口中还是象征性的问道:“竟有此事?既然如此,自当遵从天仙指示,只是时间只有一个月,封禅的准备是不是来不及?在者历来都是与泰山封禅,现在在长安……”

    袁天罡摸摸胡子,不慌不忙的说道:“若是一般人自然不行,若想办成此事,位于福缘深厚之人。”

    “还请袁道长指点。”李世民恭恭敬敬的说道。

    “翼国公秦琼之子秦怀玉。”袁天罡眯起眼,说道:“秦怀玉福缘深厚,仙缘甚深,当时月宫仙子一舞之后,竟以亲其狭而告别,得天仙亲近者,此子非凡人也。”

    李世民一番惊愕,居然还有这事,李世民看看程怀默,突然迟疑了,难道真有天人献舞,老程家的孩子居然没撒谎?随后李世民又心里美,看果然不愧是我李世民看上的人,我这刚想嫁给闺女给他,虽然觉得出身低了一点(秦琼官小了点),但是我觉得人不错,破例招他当驸马,果然,证明我的眼光不错,原来这小子非凡人,难怪我一眼看上他了,看了这小子不想嫁女儿都不行了,不由笑道:“原来是怀玉,这小子确实一表人才,朕也看到出颇有翼国公之风,是大将之才,故而,朕欲栽培与他,昨日才与他定下,他与晋阳公主婚事,现在看了幸好昨天朕出手的早,不如空旷叫天上仙子抢去了。”

    “来人,招怀玉。”

    李世民异常开心的拂面大笑道,但是李世民开心了,有人不开心了,场下的无论是世家出身的文官,还是寒门出身文官都觉得有些不对头,虽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老觉得不能这样下去。

    自董仲舒献的天人三策以来,历代帝王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自称与天子,形成皇权与百官集体,天人三策以神奇使得皇权至高无上,但是同时也在肯定君权神授的同时,又以天象示警,异灾谴告来鞭策约束帝王的行为。以限制皇权,这就使得臣下有机会利用灾祥天变来规柬君主应法天之德行,实行仁政;君王应受上天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这在君主时期无疑具有制约皇权的作用,有利于政治制约和平衡。

    “天人感应”为历代王朝帝王所尊崇,影响深远。天人感应对皇帝的警策作用,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光武帝等几个皇帝,在出现日食、旱灾、蝗灾、洪灾、地震等灾异时,都下罪已诏。后世帝皇逢灾荒年实行免租减赋、开仓赈灾等措施无不深受天人感应的影响。

    天人感应是文臣限制帝王手段,为什么这些文臣能够猖狂的更皇帝对着干,能够指着皇帝说这错了,那错了?除了文臣能够抱成团,更主要的以天人感应说法,让自己身后还有个更高与皇帝靠山,那就是天神,证明皇帝并不一定对的,特别像李世民这样名声有些发虚或在那些灾难出现多帝王,让他们更没底气。

    但是一旦真正又神灵降世,为帝王加冕,那就是证明天神认可李世民,那么李世民就是对的,李世民说你错了,你就错了,李世民谁你该死,你就该说,就算是直谏,以前直谏留下是清名,现在直谏却是骂名。原本的靠山变成对头的,本来就弱势的自己如何跟本身强势现在又装上了作弊器的皇帝相比?

    抛开这些文官,世家士族更倒霉,比起文官集团,这些世家却没有天人感应的光环,但是却能驾驭在众人之上,甚至不给皇帝面子,主要就是三点:一,隐藏的够深,所谓的世家,因为时间久了,所有隐藏的够深,如果不是隐藏的深,那么无论势力庞大,交叉在广阔,一旦与国家硬碰硬,那不是找死?二来,能煽动闹事,一国士族众多,一旦受到威胁,便联合起来,煽动群众闹事,甚至造反,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历朝历代,真是寒门出身甚少,寒门子弟很难又条件出头,官员集体大部分都在世家手中,这问题又回到了君权上面了。

    但是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百姓,看看谁弄糊弄百姓,一旦百姓认定皇帝是对的,那么所谓的对抗手段全然没用了。

    文官们还没有意识这些,但是已经感觉不对了,只见一个文官跳出来,张开就道:“陛下,莫要听他一派胡言,神鬼之事,岂能听信,秦始皇便是因此不过二世而亡?袁天罡,你已虚无缥缈的神鬼妖言惑众,蒙蔽圣上,其心可诛………”

    李世民猛然一抬头,两只眼睛通红通红的盯着那名文官,杀气通天彻地,遇神杀神,其声狠利,说道:“爱卿的意识是,朕不配为帝?”

    “微臣不敢。”那文官吓一跳,李世民冷哼一声,目光对准自己心腹微微施个眼神,随后杀气冲天瞪着这些文官,说道:“你们也因为朕不配为帝?”

    蹭!蹭!蹭!校场禁卫军仿佛演练好的,一个个抽出腰刀,顿时所人都全都胆战心惊垂下头。李世民冷哼一声,心道,现在老子主动了,再过一个月,只要好好演好戏,老子就牛了,那里还需要顾及你们,老子道看看那个忠心,这一月那个敢惹老子,老子就要谁的命,不行,老子都看看袁天罡准备的那个忽悠,倒时出错咋么。

    想到处,说道:“对了,袁道长,那位真人现在何处?可愿与朕一见。”

    袁天罡笑眯眯的说道:“这,真人已是半仙之身,仙人可期,只怕不愿意沾染尘嚣,如果要真人来此,恐怕都要……”

    李世民拍拍脑袋,笑道:“朕明白。”李世民一看满朝文武,默默念念能够阻止自己又让自己棘手的,才笑道:“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萧瑀、虞世南、唐俭………”

    李世民一口气点了近二十位大员,随后笑眯眯的说道:“众位爱卿,就请众位爱卿替朕请一下真人吧!”

    正在泡茶的林涵并不知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展开了,更不在自己莫名其妙的成了满朝文官,整个唐朝士族,甚至天下文人的公敌。现在谁也不敢招惹李世民,只能把目光投向林涵。

    所以,只能说,李世民,你够蛋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