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名将召唤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王朗

    刘基并不知道张允这么快就准备开始报复,当然,就算是他知道了,恐怕也不会太过放在心上。[http://www.beijingaishu.com]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对于张允这一种世家,刘基反而是最不忌惮的,只要他们一日不投靠一方诸侯,便一日没有威胁。

    吴郡地盘狭小,而会稽却是一个大郡,会稽的治所山阴更是处在会稽腹地之中,再加上有乔家父女跟随,刘基他们的速度被大大拖慢了,因此,在从吴县到山阴的短短几百里路,硬是走了三天才到。

    会稽是江东第一富裕的大郡,这富裕可不是说这里的世家豪族比吴郡的富裕,恰恰相反的是,会稽豪族的冠冕,虞贺孔魏四姓,无论是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要比吴郡四姓差了一筹,历来提起江东士族,众人也只知有吴中四姓而不知会稽四姓。

    冠冕家族如此,其余豪门也差不到哪儿去,偌大一个会稽郡,所拥有的豪族数量竟只是堪堪超过吴郡,可以说,在士族方面,会稽是远远不如吴郡的。

    会稽的富裕,是富裕在他们的百姓身上。

    吴郡的百姓,虽然不能说是衣不遮体,但是也很难保证在丰年有余粮,一旦有灾情,便是连最基本的温饱都很难保证,外加上不时还有匪盗侵袭,和会稽百姓比起来,吴郡的百姓要苦得多。

    百姓能丰衣足食,遇到灾年不会有大规模的百姓死亡或是流离失所,这就是会稽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年代之中,已经是殊为不易了,王朗在这里面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其实很多时候,百姓要求的并不多,能饥有食,寒有衣便是足以,在这个年代的要求更是变成了能不被饿死就行,只是很可惜,在大多数地方,这点微不足道的小要求都无法达成。

    百姓越殷实,则匪寇越少,这个定律几乎是在所有地方通行的。因为王朗治理有方的缘故,会稽境内很少有劫匪的踪迹,即便偶尔有人落草,也大多流落到边上的吴郡去了,留在会稽的也大多缩手缩脚,和吴郡严白虎的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路无事,刘基也乐得清闲,半是赶路半是游山玩水的,就到达了山阴县。

    进入县城,刘基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去拜见王朗,于公,王朗是会稽太守,而且政绩卓著;于私,在刘繇刚刚掌握丹阳,无钱无粮的时候,也是王朗慷慨解囊,又是出粮又是出钱的,虽然支持顶头上司的工作分属应当,但是这个年代,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尽了自己的职责的?因此,拜见王朗,刘基是心甘情愿的。

    王朗的住所自然是在太守府,只是这太守府着实让刘基吃了一惊。

    不是这里很豪华,也不是这里太过简陋,而是这里过于平凡了。

    没错,就是平凡。

    将住所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大有人在,住在茅草屋里真清高或者假清高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刘基还真不知道,有哪个到了这种级别的,会住在如此不起眼的地方。

    就在山阴县县衙旁,一座很不起眼的宅子门口,“王府”二字,清清楚楚地告诉了刘基此处的主人是谁。

    门口很干净,落叶一类的都被清扫到了一边堆好,朱漆大门看上去也很新,但是这大门的高矮大小都和普通宅院的一模一样,一点也不威风,起码和王朗的身份并不相称。

    门口的两个石狮子虽然张牙舞爪,但也只是普通货色……

    总而言之,这座宅院,除了干净之外,和其它那些普通宅院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一座宅院,既方便公干,又不铺张,可以说是追求里子到了极致了,如果说王朗不是刻意做作,虚伪到极致的话,那他的人品官品真的是没得说了,以刘基对他的了解,估计是后者居多。愣了愣神,刘基方才走上前去,轻叩朱漆大门上的铜环。

    很快,大门便被打开了,一个浑身衣帽一丝不苟的家丁模样的青年出现在了刘基面前。

    “这位小公子,不知你有何贵干?”家丁稍稍打量了刘基一眼,便长身一躬,问道。

    此时刘基是一身便装,而且虽然他因为要来拜见王朗,特意赶来之前还洗了个澡,但是连日来的赶路,还是让他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倦容,手上虽然有个锦盒,但是包装也不甚精美,估计里面的礼物也不会有多华贵,再加上他的年龄又小,又是生面孔,怎么看都不像是有来头的人,倒更像是家破人亡之后投奔远房亲戚的穷小子。就是这样一幅打扮,那家丁依然是恭恭敬敬,可想而知王朗平时管教下人有多严格。

    刘基微微一欠身,说道:“小可乃刘刺史之子,途经会稽,特意前来向王太守道谢。”

    “原来是刺史大人的公子,快快请进,快快请进。”家丁满脸堆笑地把门完全打开,侧过身子,佝偻着身子迎接刘基。

    刘基的眉头微不可觉地皱了皱,并没有依言进入。

    那家丁像是明白刘基的顾虑似的,笑着说道:“我家老爷有言在先,若是上门拜谒之人,只要非奸佞之辈,不忠不孝之徒,讲明原因之后直接进门即可,不必通报。”

    刘基微微有些愕然,对王朗本人更加好奇了。

    王府之中假山怪树倒是随处可见,景致很是清幽,却又和那些大家族挥霍金钱得来的不同。这里虽然肯定花费不小,但是每一分每一毫都肯定是花费到了点子上去了的,每一个铜子都是为了让这里的景致更清幽。

    花费不菲却又不铺张,咋一听这根本就是矛盾的,但是看到此处景致,才能明白这绝不矛盾。

    也许是为了方便,王朗的书房,就在离正门不远的地方,刘基跟随着那个家丁,很快就到了,这也让他稍稍有些遗憾,不能饱览这里面的景致,顺便对王朗的了解多加一层。

    “老爷,刘刺史的公子想要见你,小的已经将他带来了。”家丁在书房外面驻足,长身一躬道。

    书房之外除了刘基和这个家丁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这个家丁的态度如何,王朗几乎不可能知道,刘基也清楚,哪怕这家丁在外面对王朗大大咧咧地说话,他没必要也不可能向王朗多嘴,相信这个家丁也清楚,但是这家丁的态度依然如此恭谨,这让刘基对王朗的评价又上了一层。

    吱呀一声,书房的木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面容矍铄,约四十岁许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门口:“你便是刺史大人的公子?”

    也不等刘基回答,便点点头道:“请进吧,寒舍之中,没有什么好交代的,还请见谅。”

    对于王朗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刘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王朗所敬的,是刘繇那朝廷委任的刺史身份,也许还有汉室贵胄的身份,而刘基作为一个晚辈,他就更没有一下子就贴上来的道理。

    进门之后,刘基便毕恭毕敬地向王朗长身一躬道:“王太守,小可此次前来,乃特意代家父表达对太守大人的谢意。在家父穷困之际,唯有太守大人,肯慷慨施以援手,小可阖家上下,不胜感激。”

    王朗摆了摆手,脸上没有一丝笑意:“不必如此,王某为朝廷命官,和刺史大人既有同殿称臣之谊,又有上下尊卑之责,运送些许钱粮,实属分内之事,刘公子及令尊,皆不必挂怀。”

    刘基苦笑一声,接着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如今有谁会把这种事当成分内之事?上下官互相攻讦之事尚且比比皆是,肯解囊相助者更是凤毛麟角了,王太守此举,实在是高义,高义呀!”

    “没什么高义的,王某只是做了自己应当做的而已,不必再提。”王朗依旧是板着脸答道,沉默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刘公子的来意,王某也知道些许。照理来说,王某乃刘刺史的下官,听从刘刺史的调遣吩咐实属应该。王某并非贪念权势之人,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若是所托非人,那王某就成了会稽的罪人了。还请刘公子以及刺史大人见谅。”

    没有想到王朗如此开门见山,刘基有些愣神。

    他这一次到会稽来,明面上是陪项虞,同时来向王朗表示谢意,但是实际上他也未尝没有把王朗招揽过去的想法。虽然此举有摘桃子的嫌疑,但是根据刘基对他的了解,他是一个真正想为这个即将没落的王朝再做一些事的人,而不像其它很多人,想要趁着乱世,为自己多谋一些福利。

    从某种角度来说,王朗他和刘表很像,都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将自己下辖的地方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了。甚至于他比刘表还要无私一些,刘表尚且是将荆州经营成了自己的一言堂,说他是楚王都不过分,只要乱世不结束,没人拿下他的荆州,那荆州就是他这一支刘家的私有物。而王朗也许是格局还不够,他所想的,也仅仅是忠君,爱民,这四个字而已。

    所以说,实际上王朗这个人,是不应该算作一路诸侯的,如果是在治世,他绝对能成为一个出名的能臣,但是在这乱世,不投奔一路诸侯,或者干脆自己就成为一路诸侯的话,是不会有什么出路的。

    虽然说起来有些得便宜还卖乖的嫌疑,但是刘基认为,把王朗招揽过去,应该算是两利。当然了,他本人对于王朗的浅橙色政治属性也是眼馋得很,他现在最差的,就是处理政务的能人了。

    PS:如果说按照一天一更算的话,现在欠了两章了,会还的。对了,说一天一更的话,不会被拍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