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汉之帝国

正文 37.洛阳纸贵-达人显贵忙巴结

    从各地收购回来的粮食除了一部份用来酿酒以外,大部份都被刘昊储存了起来。在渔阳,刘昊在城北建立了一座占地极广的粮食储备库。有了这座占地百亩的粮食储备库,刘昊相信,任何时候,他都可以从容应对粮荒。

    对于东汉刘昊比谁都清楚,这是一个天灾不断的年代,黄巾起义的原因,除了汉朝统治的原因,更多的是民不裹腹吧。刘昊不想让这种事情在他治下的幽州重演,所以,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刘昊必须提前准备。

    与其它地方不同,应该说是与整个大汉朝都不同,刘昊的粮食储备库与各地的都不一样,自从有了煤矿以后,刘昊又发展了炼钢和石灰厂,在储备库刘昊仿照后世粮库的样子,建了一个又一个的粮仓,使用石灰进行防潮。而且地面都是青石铺筑,使用石灰进行抹缝。每个粮仓都有通风口,平时地面也可进行晾晒。而在粮仓,刘昊也是一样,布置了重兵进行把守。只不过相比其它地方的粮仓土木结构,谁要是想一把火烧了刘昊的粮仓怕是有点难度了。有了足够的粮食和酿酒坊,将军酒的出产率便提了起来,现在整个酒坊有工人将近千人,一日便可产酒两百斤,一个月下来,便有六千余斤的将军酒,可是这点酒应对整个汉朝的销量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刘昊只好舍远求近,主要针对雒阳,冀州并州青州徐州等地的首府及重要城镇,而幽州便是将军酒最大的销售地,并且在渔阳的销售量是最多的,刘昊也是想通过此法,吸引大批的好酒之人来到渔阳,来到幽州。因为将军酒的好喝,各地除了幽州的渔阳之外,配送额度都有限,明显的供不应求,如果想喝酒,就只好奔幽州而来。毕竟好酒的魅力对好酒之人是有绝对的吸引力的。而刘昊心昊也是十分清楚,古时候一般的好酒之人,可都是相当能打的,这也算是一种吸引人才的策略吧,只是他没有想到,使用这个手段给他带了一众意想不到的人才的到来。

    除此之外,刘昊的天淇纸在雒阳,在汉朝各地都掀起了抢购热潮,那些文人士子在第一眼见到如此洁白的纸张,如此顺滑的纸张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被这种纸张给吸引了,一时间,文人士子们竟以能够拥有天淇纸为傲,仿佛谁有了天淇纸,就可以像征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学士一样。这一点是刘昊万万没有想到,直到消息传到刘昊的耳朵里之后,一个卑鄙,无耻的计划,在刘昊的脑子里形成了。

    现在渔阳的纸坊,每天大约可以生产一千张白纸出来,本来,这些纸用来应对各地的销售已经是供不应求,但是自从刘昊知道了文人士子们对纸张的需求和喜爱程度之后,他改变了策略,而是将百分这六十的纸张存了起来,只留一小部份销往各地,并且广发告示,自此以后,天下各地文人才子,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是来幽州入仕,帮助幽州发展尽一臂之力的,都可以免费使用天淇纸。此昭一出,顷刻,天下间文人才子振动。云涌一般向幽州而去。

    一日仅产一千张,只有四百张发往各地,怎么可能供得上全天下万万文人才子的使用。在雒阳,天淇纸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二十两银子一张的天价,而且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刘昊对于皇城雒阳很清楚,雒阳是整个大汉朝文人士子聚集的地方,各方势力交错,文的武的,精通巧匠的,熟读兵法的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而刘昊的天淇纸真正能够在雒阳流通的也仅仅是一小部份中的一小部份,各地的商家都看到了天淇纸蕴藏的商机,一旦有新的货源流入雒阳,便全部出手抢购,然后囤积起来,等待价格上涨。但是刘昊的一纸告示一出,比任何人都敏感的各地商家便纷纷觉察到,他们手中的存货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刘昊的。与其这样囤货待价,不如反客为主。

    “李掌柜,你看这下个月的纸张份额,能不能多给我们卫家一点呢?”

    “卫家主,您也是我们的老主顾了,只是这纸张的份额是我们大老板定下的,每个月销往雒阳的就只有那么多,而且各家此前也都预定好了数量,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啊。”

    “李掌柜,就通融一下了。”

    “卫家主,谁都知道您卫家在河东在整个汉朝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可是,我真的是无能为力啊,纸张就这么多,实在是不够分啊。”

    “真的没有办法吗?”

    “真的没有。”

    “李掌柜,这个可以有。”

    “这个是真没有啊!”

    “那万一要是有呢?”

    “万一要有?”

    “对,万一要有。”

    “除非……

    “除非什么?”

    河东卫家一直以来都是名门望族,放眼整个汉朝也可以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冲帝时,卫瑶官拜护羌校尉,东汉之起,卫家便是诗书名门,儒学望族,所以,对于这种洁白的纸张,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卫家家主本想借机多收扰一些天淇纸以便族内子弟使用及抬高价钱赚上一笔,可是没有想到,刘昊来的这么一手,一下子使他的计划泡了汤。为了保住市场,所以卫家家主找到了负责河东及司隶一带的天淇纸总代理商李掌柜,想要趁此时机多拿一些份额。“大老板的意思,现在幽州百业待兴,极缺人才,而幽州苦寒,士子们一般不愿前往,所以大老板才出此下策,想通过此举吸引文人才子去往幽州,如果卫家主能够在此事上帮上我们大老板一忙,以后这纸张,想来,我们大老板一定也不会少给家主你。”

    “哦,真的是这样?”

    “当然,这是我们大老板亲口说的,上一批纸张过来,我还问过怎么比原来少了好多,送纸的王掌柜亲口告诉我的,说大老板想要借此吸引人才去往幽州。”

    “如果是这样,到是简单。”

    “简单!”

    “对,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到希望和你们大老板做一个交易。”

    “什么交易?”

    同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河东,在雒阳,在并州,在冀州,在青州在徐州都是如此。

    “王掌柜的,这个月冀州的纸张一共有多少啊?”

    “比之上月还少,只有一千张。”

    “一千张?”

    “是啊,大老板说了,现在人手不足,无法造成足够的纸张,而且幽州自古人才凋敝,大老板手下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才来督造纸张,所以我们大老板说了,以后这纸张要减少各地的供应。”

    “啊,这怎么行?”

    “没有办法啊,不过我们大老板说了,只有谁有办法能够给幽州移去大量人手,并且让文人士子去往幽州,帮助幽州建设,以后,谁就可以成为某一地区纸张的总代理。”

    “总代理?”

    “对,就是负责整个地区的纸张销售。到时候,货源一定会有保证,而且价钱也是有代理商们自定,我们大老板只需要把纸卖给代理商便可。以后的事情全部由代理商负责。”

    “真的?”

    “这还假的了。”

    “我说赵掌柜的,这个月的纸张好像又少了不少啊。”

    “是啊,上边的传下话来。人手不足,没有办法啊。”

    “人手不足?”

    “可不是吗,我们幽州不像青徐二州,人多地少,我们是人少地多,老百姓们都忙着种田,哪有人去造纸啊,就这些纸还是我们大老板花高价钱请人做的呢,一天两天可以,时间一长,光是请人的花费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啊。”

    “那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找人了。”

    “那赶紧找啊。”

    “哪果真有糜家主说的那么轻松就好了。过了这个月,我们这些在外地的人就都要回去了。”

    “回去?回哪里去?”

    “当然是回幽州了,不回去,谁造纸啊?”

    “你们回去了,那谁给我们送纸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大老板说了,以后这纸看哪家商家有实力,就由哪家商家去做,我们只负责造纸,然后由各地的商家去幽州取货。”

    “这样那我们不是要花费很多车马费。”

    “话是这样,不过也不是没有余地。”

    “此话怎讲。”

    “大老板说,因为人手不足,除了要造纸,还要送与各地与分发,所以,这个月就看哪个商家能够为我们大老板招到人手,当然了,不仅仅是造纸的人手,其它的人才也行,造纸是门精深的东西,要认得字才行,所以,只有哪个商家能够能我们大老板招天合适的人才,我们也就不必回幽州了,而且以后这纸的销量也是根据哪个商家招集的人手多少来定的。”

    天淇纸在各地的经销商(说是经销商,其实就是刘昊率先打往各地的探子)口径如出一辙的一致。那就是幽州没人了,纸张造不过来,要你们各地的商家大户想办法弄人过去,而且谁送过去的人多,以后谁的纸就多,而且,我们只负责卖给你们,至于你们怎么卖,卖多少价钱都是你们自己说的算。

    一子下,整个汉朝的大户商家全都动了起来。白纸所带来的利润是谁都知道的,的酒一样,将军酒可以用来招揽武将,而白纸可以用来招揽文士。

    汉朝的文人士子要么是归附于各地的大族这下,要么就是穷酸的庶子,没有什么靠山也没有背影,有的只是肚子里那点墨水。

    在各地的名门大族的鼓动和刘昊的白纸白送的昭令之下,各地的文人士子,一个接一个的往幽州赶,他们有的是被各地的大户所征,去往幽州充人数,也是在各地大族的诱惑之下,冲着幽州有田有地而去,为那些大族求得更多的纸张销售量的,有的是真正的学子,想要得到免费使用天淇纸的机会,在幽州闯出一番事业的。

    一时间,各地大族,主要还是商家,纷纷派出族中代表去往幽州,与刘昊商谈纸张销售额度事宜。刘昊这一次可真的是成了名人。而且是谁都想巴结一下的名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