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带着王国回明末

正文 第052章 封赏

    这一天,乾清宫里静悄悄的,开朝二百多年的宫殿的柱子已经显露出淡淡暮气。    众人都静静地看着崇祯皇帝翻看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快报。    崇祯看了,扬扬手说:“内阁留下,其他的人散会。”    王承恩一声尖叫:“百官退朝。”    众官跪礼一番,纷纷呢退下。    崇祯把快信递给阁老首辅薛国观。    在内阁中,薛国观熟读百书,对夷人的事最熟悉。    薛国观看了快报。    这是蜀王府和嘉定府的两份快报合起来的,信上大意是:    “臣诚惶诚恐,恭请圣安。    近日嘉定府忽然发生神迹,峨眉山东南边群山被天神移走,露出了一座夷人的大城。城高十三丈半,全由万斤巨石垒成,也不知道曾经修了多久了。    城中的士兵,据探子报告,都是佛郎机那样的红毛黄毛夷。他们武器装备精良,马匹非常好,都是千里马,当政的是一个龙人后裔。    他自称是公爵,是这座银月城的君主。    现在,他仰慕我大明,欲做我大明的藩属。但缺少移民。臣心想,移明人于他处,他自然得奉陛下的旨意。故准许移民。不知道陛下意思如何,是否准许移民,是否封他做国公。”    另一个快报是:“禀告陛下,微臣王永和在嘉定府发现一座夷人大城。城主许诺,如果移民给他,他将来遇见流寇骚扰川中,就会出兵助我大明士卒,所以,臣斗胆移民给他。奏请陛下得知。”    还有锦衣卫的奏折:“禀告陛下。臣等得知,嘉定府出现一座宏伟大城,高十三丈有余,宽七丈。绕城六十四里,比北京都大。城主是一龙人。自称天帝给他此城。城中以移五人一两金子的价格收买了川中各地知府。又说动了蜀王。所以,短短一个月,竟然移民近四十万。此事紧急,臣惶恐奏请陛下早做决断。”    薛国观疑惑的说:“臣只知道有土人夷,西洋夷。土人与明人除着装衣服口语外,外貌几乎相似。是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期散落在各地的炎黄子孙。西洋夷以佛郎机这种红毛夷为典型,从未识中原文化,只有最近方与我中原交通。他们外貌完全不象明人。可这伙夷人,既然外貌似红毛夷,怎么又会出现在川中,这就奇了怪了。”    另一个阁老,礼部尚书程国祥说:“我泱泱天朝,自然有万夷来朝,如果对方仰慕我大明,又接纳我大明子民,那我们还是友好待他为好。这是微臣的意见。请陛下斟酌。”    才入阁的姚明恭说:“臣附议程尚书所说,我大明能有夷人依附,自然不能太苛刻待人。东虏乃虎狼之徒,与南方诸夷不同。再说,川中彝族才叛逆,一直攻打到成都府。我们对于川中的夷人,还是安抚为主。如果他愿意为我大明效力,就封他一个国公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崇祯看着范复粹,他年老精明,摸了摸胡须,说:“以臣看来,夷人还是安抚为上。如果他造反,我们再征伐他。这才占了大义。”    崇祯说:“拟旨,封夷人酋长郑至通为蜀国公。”    薛国观说:“现在张献忠叩川,既然陛下封这夷酋为国公,他自然得效力王事,不如叫他起精兵三千,助我大明守川。围剿张献忠。”    姚明恭说:“此计大妙,即可削弱夷人的兵力,又可以消灭张献忠,此事易早行,请陛下准许。”    崇祯说:“嗯,的确不错。朕得到你们的攘助,比前些大学士又好得多了。就这么拟旨好了。”    薛首辅说:“郑以伟郑阁老的儿子郑良是锦衣卫千户,精通武功,虽然对军阵不熟悉,但当个使者是绰绰有余的。派他去宣旨,两家联宗,可以笼络那个郑夷酋。”    崇祯说:“准了。”    郑良当天大开宅门,迎接天使到来。    备下香案,郑良跪迎圣旨。    太监宣读了旨意,笑眯眯地侯在旁边。郑良摸出了十两银子递过去。    那太监一看只有十两,神色冷淡了下来,不再多说,拱手告别。    郑良知道恶了天使,不过也没有办法。    郑以伟虽然是阁老,可崇祯乾纲独断,那里真听过别人的良策?郑以伟又是守成老人,更是不中崇祯的意。郑以伟虽然不象海瑞那么清廉,但一个不如崇祯意的阁老养一个大家族也是艰难。几个儿子都安排做事。独把郑良安排到锦衣卫中,自是认为天子近臣,机会多点。    郑家搞钱不说和同为阁老的几大家比,就是和一些府城州城的知府知州比都是欠缺火候,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打点天使也只能摸出十两银子,这也间接导致他们家族在仕途上越来越弱。郑以伟崇祯六年去世,郑家更加衰落。    忽然接到旨意,说天子要封一个夷人也姓郑的为蜀国公,叫他们联宗,顿时全家振奋,期盼不已。    这联宗的家庭,多走动的,就如同亲戚,再联姻亲,就混如一家了。    郑以伟虽然做到阁老,可要封国公同样是遥不可及。如果能与这蛮酋联宗,不说光大门庭,至少不怕缺钱了。    当下,郑良召集自己的属下,精选五十人。    北京是国家中心,锦衣卫又是天子近臣,军中有马的还不少。当下,五十一人骑上马,一路逶迤南下。    过河南,过湖北,入夔州,入重庆,到嘉定府,直走了二个月。    这一天,嘉定府歇息过,然后在王永和的家丁来路下,直奔银月堡。    还未到堡,就看见高大的外墙。    众锦衣卫啧啧称奇,说:“大人,这夷酋好富有,如此高大的院墙,还一望无边,也不知道圈了多少亩良田。真是富贵无比啊。”    郑良心中更喜,说:“哪里,我们两家联宗,绝不至于亏了大家的花销。”    众锦衣卫听千户许诺,更是大拍马屁。    郑良说:“这是夷国,我们即不要坠了大明威风,也不要轻易挑事,这山高皇帝远的,惹翻了夷人,吃亏的是大家。”    “大人说的是,我们哪能那么不省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