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戏疯子外传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后来他才听说,章梅华一到了供销社,就有一双心怀叵测的眼睛盯上了她。那人就是这一亩三分地里的头儿,主任。小小的供销社主任见自己麾下竟来了这么个人物,曾是剧团的红角儿,那婀娜的身材,那姣好俊俏的模样,都有点令他神魂颠倒,都说落了喷的凤凰不如鸡,不然,凤凰咋也是是凤凰,咋也比土鸡有味道。真好比天上掉下位西施落到了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心里不免开始心猿意马想入非非,一双色迷迷的眼睛总在她身上打转。他认为戏子都风流,不禁勾引,于是他施展浑身解数展开了挑逗勾引,总想把这位美西施揽在自己怀抱里尝尝温存。谁知他打错了如意算盘。章梅华并非如他所想那种轻佻之辈,任凭你如何挑逗,就是置之不理。俗话说,母狗不翘尾,公狗使就近不了身。枉费心机的主任不罢休,以及不成又生二计。给她小鞋穿,章梅华刚在门市上站了几天柜台,主任借故把她打发到农药库去了。他以为女人受不了那份罪,知趣的自然要向他摇尾乞怜,略施手腕她就得主动。那美事岂不是水到渠成。谁料他的如意算盘又落空了,章梅华压根不理他。恼羞成怒的他咬着牙根直骂臭婊子,别你又臭又硬,不给你点颜色你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恨不得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才称心如意。一开始揪斗牛鬼蛇神,主任觉着报复的机会来了。先是发动自己手下的几个心腹炮制出了一大片胡说八道的大字报,给章梅华扣上了一顶美女蛇反动文艺黑线小喽罗的帽子,打成了供销社里的牛鬼蛇神。人单势孤,孤立无援的章梅华也只能做砧上俎任其宰割。杜茂听后咬牙切齿地骂那主任:“狗东西,你简直是畜类养的,不是人,做这等坏事不怕遭报应。”这天傍黑他收工后特意绕道去了供销社,想再看看章梅华。可惜农药库前那有她的身影。院子里还有俩人,一人一把椅子,一个翘着二郎腿,一个蹲在椅子上正眉飞色舞在那里侃大山。见他在农药库前发呆,其中一人就冲他吼了一嗓子:“喂!干啥的买农药明再来,下班了。”杜茂见此硬着头皮往跟前凑了两步小心翼翼地说:“我不买农药,我就想问问,原来在这儿的那个章梅华在吗?”对方的目光顿时警觉起来,狐疑地打量了他一番,冷冷地问:“你哪儿的,找她干啥?”他犹豫了一下鼓着勇气说是亲戚想见见她。那人马上换成一幅厌恶的面孔冲他挥挥手像轰狗一样:“去,去,你知道章梅华是啥,牛鬼蛇神,专政对象,任何人也不能见。”杜茂觉着受了莫大的侮辱,心里这个恼怒。忍无可忍地又冲口而出:“你们啥玩意,不让见就不让见,凭啥拿我当狗轰啊?”那人又不耐烦地一挥手“去,去,少废话,赶紧走。”杜茂又解着气地吼道“你们咋就不知道积点阴德,她一个唱戏的有啥罪过,你们这么对待她缺德不缺德?不怕养孩子不长屁眼?”喊出来觉着憋在心里的气出了一大半。一拍屁股掉头就走,嘴里仍在暗自诅咒:“该死的王八蛋们,你们陷害好人早晚得遭天打五雷轰!”只听后面有人吼:“你给我站住,你狗胆包天啊,跑到这儿替牛鬼蛇神喊冤叫屈来了。你啥东西?”杜茂头也没回扬长而去。后边也不过是虚张声势,拍桌子吓唬猫罢了。谁也没动弹。后来听说把章梅华打发去专门扫院子,扫厕所。杜茂心里就老念叨:“老天保佑,好人平安,瓦片还有翻身的时候呢,何况人呢!”

    以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指挥着势如破竹的无产阶级特殊时期,摧枯拉朽势不可挡。被尊为了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导师,伟大舵手。就像一尊神被捧上了至高无上的祭台。他的思想被崇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奉若金科玉律,而且要用思想武装起六亿人的头脑。各种版本的著作,语录被尊为红宝书铺天盖地应运而生,普天下到处传唱着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像章越做个越大越精美,人人争抢个个佩戴。与此同时,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思想也风靡起来。一支支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起来,那些文艺活跃分子又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唱歌跳舞,颂扬战无不胜的思想。

    公社也要成立一支思想文艺宣传队,以公社中学两名善长文艺的教师为骨干,在全公社范围内挑选那些能歌善舞,能拉会唱,根红苗正的年轻人。像杜茂这一类自然是挑水的回头过井(景)了,可他儿子大乐却有幸被选中了。杜茂本人有过前车之鉴,再加上有章梅华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如今竟对文艺俩字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所以竟也象当年他老子反对他唱戏一样极力反对。无奈儿子就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痴迷此道几乎成癖,好容易捞着个一试身手的机会岂肯放过。父子争执了一场,结果还是老子拗不过儿子。儿子拍拍屁股得意洋洋地扬长而去,老子也只有瞪眼叹气的分。比他爹当年幸运的是,杜大乐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呼,无产阶级文艺宣传战士,发了一身绿军装,外加一顶绿军帽,俨然成了一个兵。这大乐本来身子骨就发育得匀称挺拔,再扎上腰带,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还真有点玉树临风的神彩。凤莲看见自己的儿子这般打扮也不由渍渍赞叹道:“俺们大乐这一打扮还真帅气。”宣传队里有二十多人都是十七八二十来岁的姑娘小伙,还有个小乐队,二胡月琴笛子唢呐还都有,外加中学里的一部手风琴,还蛮像那么回事。宣传队排练了一台歌舞节目,歌是颂扬红太阳的歌,舞是颂扬伟大领袖挥巨手指引方向的舞。除此还有三句半,表演唱等。宣传队整天在全公社范围内演出,还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大乐嗓子好,不是担任领唱就是独唱,一首地道战插曲“太阳出来照四方,的思想闪金光啊。”被他唱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还有”浏阳河”“北京城里的金山光芒照四方,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太阳最红,最亲,都是他的压台节目。

    革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原来的红卫兵又发展为各种名目的造反组织纷纷揭竿而起。都拉大旗做虎皮打着正统革命的旗号,都声称是伟大领袖最忠诚的卫士为捍卫伟大领袖而战。派系林立,各自标榜,互不相容。先是互相指责到相互攻顸开始火拼,发展到大打出手,先是棍棒加大刀长矛,后来竟发展到动了真枪实弹,比邻的地区就成了武斗的重灾区。先是在城市,后又蔓延到郊县农村。最终各造反组织联合分化成了对立的两大派,一派曰红总司,一派称造反总部。一派身后有省军区在支持。而另一派则有来支左的一支野战部队作后盾,所以这两大派都是有恃无恐,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常常是真枪实弹地对阵厮杀,而且还常四处出击,专门袭击临近县,社的武装部门抢夺枪支弹药。时常听到枪炮声的庄稼人们不免都有些心惊肉跳,心里说:“这可是咋回事啊,有些年不见动枪动炮了,日本鬼子早打跑了,老蒋也打倒台湾去了,咋如今家里又起内讧,自己人打起自己人来了?”人们是越想越糊涂。

    杜茂也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关于造反派的各种传言,但他也就当做了听笑话,并没往心里去。他觉得这些都和自己没啥关系。他爱咋斗就咋斗,我那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可不吗,儿子眼瞅着成人了,成人就得娶媳妇,娶媳妇就得要房子,像自己当年那样破破烂烂三间屋就把凤莲娶进了屋,如今不灵了,没新屋子媳妇娶不进门。盖房子就得要票子,这是最现实的问题了。杜茂的当务之急还是抓票子,大秋一完他就想出去做活。凤莲不放心,说外面兵荒马乱的你出去出了事咋办?杜茂不以为然地瞥了她一眼,还振振有词:“再乱,还能乱过闹日本鬼子时候,那时俺爹也照样出去,一根毛也没伤着,大活人还能瞪着眼往枪子上碰,听蝼蛄叫还不种庄稼了?家里猫着倒安逸,可天上不给你掉元宝。”凤莲瞥了他一眼驳斥道:“你还别挺着脖子呈英雄,枪子可不长眼,碰上你就够你戗,反正你出去我不放心。”杜茂笑了笑,语气柔和了下来:“没事啊,我又不是死傻子,这么大世界,干嘛非地往打枪的地方钻?”凤莲知道说不服他只好说:“那你也得多加小心,别走太远了,别贪晚,非得披星星顶月亮才回来。”杜茂不再还嘴了,只是不住地应允,心里也热乎乎的切实感到了媳妇的体贴,嘴里不由就冒出一句哄人的话来:“你放心,媳妇,这回出去挣了钱先给你扯个大花棉袄。”凤莲剜了他一眼:“瞎逗贫,我都半截老婆子了,不稀罕你的花棉袄,你平平安安出去,平平安安回来我就念弥陀佛了。”杜茂说:"瞧你说的,咋象我要赴沙场似的,至于吗/?”凤莲说:"我觉着就和赴沙场差不多。”

    杜茂收拾好了哪辆破自行车,把那套快要生锈的家伙磨了个铮明瓦亮,锋利无比。第二天一大早就动了身。

    杜茂心里还存着一个心结,自打那次在台上瞥见了翠茹一眼,又过去了二年多,再没见过她的人,也没她的一点消息,其实再早打那次他来看戏见了那回面,知道了她的遭遇后,心里丝毫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反倒是老也放不下,老想找机会探探她的实底,可一直也没机会,这回正好趁机绕个弯,假装做活在她们村去转上一圈,兴许能碰上她,看一眼,心里也就踏实了。别时他一出去就习惯奔北,因为北边活多好做,而南边同行多,等于上人家窝边去吃草,会遭同行们的耻笑。这次他却拐头向东了。他清楚地记得她婆家是洼里村,离着不过五六里地,翘腿用不了一会儿就到了。他还记得她告诉过他,她家在村子西南头。他进村一路直奔了西南头,这才下了车子,亮开嗓门吆喝起来:“劁猪啊!”希望这声音能传到她耳朵里去,最好她家有活可做那是再好不过了,顺理成章地进她家们,或许还能见到他男人到底是何等模样,真是一石二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