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兵锋无形

正文 第八章 城市狙击

    鲁家哥仨与狙击组战士扣下扳机之前,炽烈的枪炮声骤然响起。()

    处于前哨位置的小鬼子登时懵了,自开展以来只有他们不停拔撩的份,什么时候轮得上“支那”守军如此张狂啦?

    那些处在持志大学高大建筑上的小鬼子,可被正面发动猛烈火力袭击的国民政府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举动给气疯啦!

    各栋建筑上的观察哨、重机枪、迫击炮人员立即就位,准备再一次以精确火力给予最为凶悍的教训,直至这些“支那老鼠”驯服为止。

    枪炮声中,没什么文化的鲁家兄弟和狙击组的战士们,再也顾忌不上当面之敌占据的是难听的“日本坟”、还是视作神圣殿堂的“持志大学”。

    在他们眼中,只剩下那些在制高点上晃荡的倭鳖怪脑壳。

    八倍清晰率望远式瞄准镜视野里,友军看着像模糊豆粒般晃悠的倭瓜,在他们看来眉目清晰、五官可辨。

    半年多的枪林弹雨生涯不是白白虚耗,旅长提供的上千发训练用弹也不是听个响的鞭炮,死于他们手下的日伪也从来不是傻呆呆站立不动的活靶子。

    忘却一切,无视一切,加了消音器的十五支特制狙击枪,在就近掩护的第十一师友军都难以察觉情况下开火了!

    让鲁志兴瞄上的是一个鬼子指挥官,刁钻地在一座被称为教学楼的四层窗口举着望远镜,还不时转头似乎对谁嚷嚷着些什么。

    凭借旅长灌输的知识,鲁志兴觉得这个小鬼子异乎寻常,透过望远镜筛查目标、确定顺序之际,早已将这个狗东西作为首发歼灭对象。

    距离八百米,相比他一千二百米有干扰条件下首发命中西瓜大小陶罐的成绩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了!

    什么初速、弹道轨迹,直到现在他还是一知半解,但八百多米距离一呼一吸间就能见效,却还是非常清楚的。()

    随着他手指的扣动,波澜不惊的呼吸间,那个看似志得意满的鬼子猛然一愣,撇开望远镜、低头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看胸前伤口,抽搐一下歪倒一边受窗口墙壁遮挡不见踪影!

    经过这大半年的战场实践,加上旅长的淳淳教导,鲁志兴早已清楚,如此重要位置上,小鬼子必定不止安排一两个能够决定战场局势的人物,所以狙击枪视线没有轻易挪移。

    里头的小鬼子却是乱作一团,因为被击毙的是日军第三舰队有首席炮火观察员之称的宇都宫少佐,持志大学据点之所以能够在“支那”围攻军队数度突袭中得以屹立,全赖宇都宫少佐与黄浦江上“大日本帝国”舰队炮火支援密不可分。

    若非舰炮火力支援,驻守持志大学的日军海军陆战队第一、第二大队、久留米师团步兵大队绝对难以抵住“支那军”的攻击,更别说是击毙一个支那少将旅长(指反击阶段的黄梅兴旅长)。

    鬼子的舰炮与陆军协作,当然非“支那军”的狗屁“文化人”畜生体系堪比,立即有中尉衔的中岛接替观察员重担,意图看清“支那”军的突然攻略意图。

    鉴于宇都宫少佐毫不隐晦意图的动作,中岛中尉采取窗边探头窥视策略。

    要是“支那”瘪三“文化人”调教的狙击手,鲁志兴或像牲畜猪头三似地一击得手便沾沾自喜转移目标。

    他没有,因为吴毅不是猪头三畜生“支那文化人”,言传身教出来的狙击精锐不是幻想着吐一口唾沫导弹四射、哼哈一声宇宙变形的病变、杂碎“文化人”,而是实事求是的、歼敌于无形的、沉得住气的狙击手。

    眼看窗口再度晃荡半个脑壳,鲁志兴清楚鬼子第二观察员露头,既没有像畜生“文化人”那样唱上一曲舞台戏,也没有像骚胞们那样“轰啊黑、屋里点灯屋外黑”,而是不露行迹地再次轻扣扳机,

    紧贴窗口露头中岛中尉露头不过十几秒钟,却像宇都宫少佐那样被爆头横死眼前,室内小鬼子劳什子“武士道”不再,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再靠近窗口。

    鬼子不是咱们民族的“文化人”,无心考据宇都宫是不是第三舰队派出少佐的真正姓氏,就跟出卖国家利益的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黄浚属不属于“名士”,是不是拜倒杜撰还是确有其人的“南造云子”石榴裙下才出卖国家利益一样。

    虽然吓得再也不敢轻易举起沾血的望远镜,却深知这样一来就无法给游弋在黄浦江上的军舰报告我方守军攻击方向坐标。

    一个军曹急中生智地扯过室内一面镜子,想通过镜面反射看清我方攻击情况。

    而就在此时,一发枪榴弹破窗而入,爆炸碎片与冲击波使得聪明与不聪明的小鬼子一并呜呼哀哉。

    吴毅不是二五眼煞笔“文化人”,不至于为了表明狙击手是战场重要主宰力量,就傻嘟嘟地指望狙击枪成为无敌宇宙大炮。

    郝根儿带着两个枪榴弹组,早就在狙击组精确打击、十一师友军火力掩护下,快速运动靠近鬼子防线外围,端起枪榴弹给每个有威胁的窗口来上一颗。

    跟鲁家兄弟的狙击组一样,这些个枪榴弹手不善于建筑密集的城市中活动,但绝对够实力依托己方防线做出短距离急冲锋。

    十五名狙击手精确压制的不只是鬼子观察员,那些机枪、掷弹筒、迫击炮手一样是重点打击对象。

    失去重火力压制,鬼子步枪手精确射击固然能威胁十一师冲锋士兵的生命,却无法阻挡山洪暴发般的冲击。

    陈次长、十一师师长彭善亲自坐镇指挥,两个营兵力潮水般涌入鬼子密集设防的持志大学校园内。

    十一师的这些冲锋兵力大部分使用二十响毛瑟手枪,一部分使用晋厂造汤姆森冲锋枪,夹杂着特勤旅荣杰队长带领的喷火兵。

    与背着燃料罐的喷火兵不同,荣杰带领的三十人喷火小队分为十个小组,每组有三个喷火手拖着一辆载有燃料罐的两轮小车。

    大号氧气瓶改装的燃料罐每灌装一次,足够喷火持续两分钟,作战中以十秒喷发一次计算,足可抵得上十几个单独行动的喷火兵。

    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也许有行动不便之忧,但这儿是冲积平原形成的上海。

    不过,在建筑密集区,有转角射击问题存在,两座高大建筑构成的狭小区域内,一个喷火小组被敌火力堵死通道。

    护送的十一师官兵急眼了,不惜连连滚进射击以掩护喷火手喷火。

    只是鬼子设在对面的火力点,属于钢筋混凝土型馒头包似的低矮碉堡,喷火组两次喷射没能奈何不说,还牺牲两名喷火手。

    “给老子护住八路兄弟!揍他娘的小鬼子!”

    一名十一师中尉连长腹部中弹,却一把推开想要救护的手下,盯着还在猖狂射击的鬼子碉堡,凶神恶煞般叫喊。

    “把你们连长抬下去,这儿交给我们!”

    成功护送冲锋队伍突入敌阵地,鲁志兴带着狙击小组转移狙击阵位,开始地内圈防御火力点精确压制,看到这边情形,几个翻滚跳跃靠近嘱咐友军。

    喊罢回身向同组战友挥挥手势,以三名狙击手有意暴露身形穿越地火力控制地带,自己与另一名狙击手趁机趴到通道两边台阶后头,稳稳地透过射孔将敌机枪射孔堵死。

    借着敌火力短暂停歇瞬间,剩下的那名喷火手用劲扣下喷火枪扳机,将挡路的鬼子碉堡笼罩在高温火焰之中。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