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红楼之有匪君子

正文 57章

    因为前些年议储的事儿闹得太大,廉郡王这几年都被今上弹压的厉害,先不说那些陆陆续续被罢官免职的“贤王”一系的官员,就连秦钟的身份也被今上察觉了一二。

    姬清为了避祸,干脆将秦钟远远地送去了京郊的一座庄子上,又在郡王府里养了一班小戏,日日沉迷弦索,做出一副不问世事半隐居的模样来。

    这时候正逢朝中风向不对,众人皆传敦郡王触怒圣上被困宫闱,太子一党更是惊惶不已。只是凭廉郡王在宫里的人脉,自然会察觉出此事不对劲儿,虽然不明白宫里究竟是出了什么事今上才会将敦郡王留下来,但是姬清却敏感的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太子出了岔子,他们这些庶子的机会就来了……

    而秦钟作为廉郡王用以拉拢联系繆王旧部(注一)的棋子,自然也要到他原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了。

    秦钟和廉郡王这对表兄弟之间,要说什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什么的也太假了,两人不过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罢了。秦钟需要廉郡王的力量为齐国公府“平反”,姬清也需要这么一个“正宗”的齐国公府的后人来为自己招揽繆王和齐国公府的旧部。是以虽然秦钟对于姬清一出事儿就将自己撇到一边的行为嗤之以鼻,却也在姬清让他回京的时候不得不乖乖回来。

    因为害怕引起他人注意,秦钟是混在往京城送货的车队里进来的,而林琛能得知他进京的消息,实属巧合。

    那日林琛刚与魏霜涵他们几个京郊踏青回来,谁料一个同床不慎惊了马,恰恰就冲撞了秦钟所在的车队。林琛虽然是惊鸿一瞥,可秦钟那张妩媚天成的脸却是断断不会看错的。不过看着人群中穿着粗布短打佯装无事的秦公子,林琛很好心的没有上前相认,而是任由魏霜涵与车队商榷赔偿事宜。

    遇见林琛对于秦钟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他自觉这几年自己身量抽高了不少,眉眼也长开了,更重要的是他如今一身粗布短打,俨然一个做粗活的下人,有谁会没事将一个贩夫走卒似的人物和当年那个腼腆温柔的秦小公子联想到一起呢? (注二)

    秦钟丝毫不担心自己有没有被林琛认出来,大大方方的随着压货的马车从角门进了廉郡王府。

    此时姬清早早的便候在了正堂里,见他进来,忙笑道:“这一路辛苦鲸卿了,快过来让表兄看看,可是清减了?”

    秦钟走上前去,打了个千儿才笑道:“ 蒙表兄挂心。不过这几日风餐露宿的,倒还真的瘦了不少。表兄这里若是方便,我可真的要歇歇了。 ”

    他言语随意,举止亲昵,半点没有被放弃后的愤懑怨怼,言行举止一如当年,似乎和眼前人还是掏心掏肺的好兄弟般。

    见他如此,姬清愈发爽朗的笑起来:“几年不见,你倒还是这般秉性。你嫂子早就收拾出了一处院落,菜肴热水也是齐备的。你赶紧儿的回去梳洗一番,好生歇歇养养精神,明儿还有几位先生要过来拜会你呢。”

    秦钟“哎”的一声,也不向上首告辞,火烧火燎的便跟着郡王府的管家往安排好的小院儿去了。

    姬清笑着看他跑远,眼中却是一片阴霾——这些年不见,他这位“表弟”倒是愈发聪明了……

    秦钟虽然回了京城,“秦钟”这个引起了今上警觉的身份却是再也用不得的。

    他现在的身份是姬清安排的,是一个因为生病而误了殿试的举子。这个倒霉举人为了治病用光了盘费被寄住的客栈赶了出来,在京城又没个故旧,幸亏在潦倒街头的时候遇到了廉郡王府的长史,这才又有了条活路(注三)。

    这位被他冒名顶替的倒霉举人名叫伍梓沅,江南人士,表字却是和他一样唤作鲸卿的。更巧的是,这个叫伍梓沅的举人长相与秦钟也有几分相似,又本来就是王府里养着的门人,秦钟冒充这么个人,最是便宜不过。

    当然,真正的伍梓沅现在去了哪里,就只有廉郡王殿下自个儿知道了。

    ————————————————大病一场的分界线————————————————

    自从前些年被今上斥责后,姬清在吏部的职务也一道被停了下来。他又不比姬汶,还有今上和太子交代的差事要处理,可以说,如今的廉郡王最是清闲不过的。 安置好了刚回京的秦钟,“清闲”的廉郡王殿下却也有另一番事儿要做。

    要说每三年的会试过后便是翰林院改换新鲜血液的时候,“非进士不点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小小一方翰林院,却是真真当得起京城第一清贵地的名头。

    如今姬清面前坐着的,便是翰林院修撰、新晋状元郎艾清源是也。

    艾清源规规矩矩的坐在姬清对面,脸上却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震惊和不知所措,他张了张嘴,却又干巴巴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姬清瞧得有趣,笑问道:“子修为何如此盯着本王,莫不是本王脸上长出了朵花来?”

    艾清源被他吓得猛然回神,忙结结巴巴道:“不、不是,只、只是谦、之王、王爷……”他愈紧张舌头就愈发像打结了一样什么都说不清楚,干脆一翻身从凳子上下来给姬清行了个大礼,“下官拜见廉郡王殿下。”

    姬清赶紧上前将人给扶了起来,笑道:“酒喝得好好的,怎么就行起了礼来?你我本是布衣相交,断断是没必要讲究这些礼数的。”

    姬清前些年去山东办差时曾化名许靖,与当时几个有名气的山东士子交好,其中就有艾清源一个。

    没想到曾经以为的知音居然是当今郡王,艾清源今日所受的惊吓不可谓不大。只是“贤王”不愧为“贤王”,姬清对于招揽人心还是很有一套的,又是几句话说下来,就安抚了艾清源的情绪,更是让他认定了廉郡王的确“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

    几杯酒下肚,艾清源言行间也没了那些顾忌,冲姬清感叹道:“真是再想不到许兄会是郡王爷的,只是现在想来,当时我们几个就觉得许兄气质不俗举止贵气,还开玩笑道兴许许兄就是京城里的哪个贵人,又哪里想得到竟是这般的显贵。”

    姬清抿了口酒,亦是笑道:“当年实是身负要事,不得已才对子修你们几个隐瞒了身份。只是一点,‘谦之’的确是我的字。原以为回了京城咱们缘分便是断了的。那日听说金科状元的名字就是艾清源,我倒还着实愣怔了半晌。”

    他当日听说艾清源的名字是只是有些耳熟,还是孙鹤臣(注四)提醒后才想起了这茬来。姬清不由得感叹真是自己刚想瞌睡了老天便给自己送了个枕头,他刚发愁着林琛进了翰林院,自己安排的人便不能整天盯着他的动向呢,老天就又给自己送了这么个愣头青来。

    他这样想着,脸上的笑容更是和煦了起来,当廉郡王真心想要拉拢一个人的时候,是很少会有人能拒绝那种春风拂面的对待的。

    艾清源也不例外,很快他就被哄得晕晕乎乎的,和廉郡王一口一个“贤弟”“兄长”的乱叫起来。

    这一幕老友久别重逢到了最后可谓是宾主尽欢,姬清在最后又卖了个人情,指点了艾清源这个官场新人了几句,这般礼贤下士折节相交的作风,更是让艾清源感念不已。

    和堂堂郡王相谈甚欢的喜悦在第二日的当值中依旧延续着,见他这般春风拂面,榜眼陈文韬也少不得凑趣问上一句。

    只是昨儿姬清便对他耳提面命不要向外人交代俩人会面之事,他是个聪明人,自然能体察上意,此时又哪里肯告知事情呢。只得含糊了一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昨晚在七巧斋偶然得了一把古扇,又是唐寅的真迹,难免心中喜欢。”

    林琛却是心里一动,笑问道:“原来艾兄昨儿也去了七巧斋?我原也与几个好友昨儿在那里淘澄了几幅古画,却没见着艾兄,当真是可惜了。”

    艾清源还欲再说,却见着掌院学士往这边过来了,只好止住话头。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一:繆王旧部自然不等于齐国公旧部,繆王曾经如日中天,今上登基后虽然有一段时间手段血腥,但是总不可能将繆王的旧部全部弄死弄残弄垮 ——这样回寒了臣子的心,并留下暴君的名声

    注二:这一段的逻辑君死掉了……青黛的节操君也死掉了……SO,如果有砖,请轻拍……

    注三:这里完全就是为了剧情……一点都经不起考据,古代的时候,先不论举人的身份有多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现在的211神马的根本没得比好不好),一般当了举人都不会穷到哪里去。

    最主要的是——明清的时候,是有一个叫做会馆的神器的,就是神马同乡、同业的人聚会啊的地方,但是也提供住所。其中就有官僚试子会馆,也就是说,同一地的试子在考试前是会聚一聚的(抱团的中国人啊),以联系感情啊~~~

    一些条件不好的就会住到会馆里,由那些同乡的京官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这也算是一种政治投资啦),所以青黛每次看到某些脑残辫子戏里面某个穷困潦倒的举人连饭都吃不起药都买不起之类的都会吐槽~~~~

    但是今天为了剧情发展居然自己也写了这种情节…………那些被我BS的编剧们(。﹏。*) 我错了……

    注四:廉郡王的幕僚,前文提到过~

    前些日子青黛烧了又退,退了又烧……最高温度39.2哦亲……打针吃药总是不退烧,最后只好住院……一大笔银子嗷嗷嗷!!!

    换季时期,大家注意既是加减衣物啊!!!不要和蠢黛一样,发烧很痛苦,打针更痛苦,被困在医院打针最痛苦!!!

    咳咳咳,说好的二更,只是二更君会很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