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爱恨情愁之杀手皇妃我的爱不会走

正文 第132章 伍府承恩阁 暮王凌傲暮

    翌日整个金京乃至整个京城都粘贴上了皇榜,皇上下旨今日午时菜市口处斩窦若彬,夜香郎一家沉冤得雪。这是一个好消息,所有金京的百姓都为夜香郎一家感到高兴,同时也更加的歌颁当今皇上是个明君。

    可是不出一个时辰整个金京的百姓都知道这窦若彬上吊自杀之事,并还亲笔写了罪己书,请求以前受过他迫害的百姓原谅,为了给窦氏一族留下最后的尊严毅然选择了自杀以谢天恩。

    百姓听到这里本来都想大肆发泄一翻,可是事以至此,窦若彬也算是个有骨气的人,就都不再说什么了,毕竟人死已矣。

    三日后

    而这时远在江南的小伍也看到了这张皇榜,小伍吓的一时不敢相信,抱头就跑回了他刚在江南为公子准备好的别院。

    其实早在那时凌傲雪踢上柳翠阁之时,窦若彬就给自己留了一手,他众多属下,只有小伍是从小就伺候在他身旁的所以他最信任小伍,于是支走了五万俩银票,让他去江南寻一处好院落先行去准备,万一大事不好准备给自己蔽风头之用,同时还交给小伍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果他被人抓了去,有个什么三长二短的就把六殿下雪王是自己和当今如妃娘娘所生之事传出去。

    小伍这时正不知所措,他根本没想过公子会被皇上处斩,而且是斩立决,最重要的是这事已经是三天前的事了,毕竟这里是江南,古代没有现代信息这么发达,就是传达信息也是快马加鞭就是三日传到江南已经很快了,再说这些天只为了公子别院的事,又加紧筹办东西,就没有和城里的百姓打听过京城的事。

    现在小伍倍感无力,不知该如何是好,其实小伍还是挺忠心的,可是想了想,现下他来江南之事只有公子一人知道,且行踪也只有公子一人知道,现下公子已经死了,那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二条路,一是按公子的吩咐散布六殿下的事,二是此事不再宣扬,而这诺大的别院和剩下的几万俩银票都是自己的了,安安稳稳的过完剩下富贵余生,从此再不回金京。

    想到这里小伍权衡了一下利弊,心想公子生前对自己不错,可是如果真的传扬出去这个秘密,想必雪王殿下必定会查出自己杀了泄愤,就算成功把雪王害死,可是窦氏一族再加上云王,自己肯定要过着一辈子让人追杀的日子。

    于是下定决心,扑通向门口跪了下去,重重的嗑了三个响头在地上:

    “公子,这一生就当是小伍欠您的,来世再报答您。”

    小伍在别院的最偏僻的房间里给窦若彬设了一个灵位,每逢初一十五都会过来上香,而后一个月里扬州城里出了一个大户,大户的老爷很是年轻名叫伍承恩,别院很是富贵名叫伍府承恩阁。

    其实小伍所在的江南扬州,人杰地灵,富庶安逸,小伍在江南化名伍承恩,做起了鱼米生意,原本小伍在窦府时,所有窦若彬的开支都是他负责,其实他是一个很会经商的人。

    而江南七省正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凌傲暮,也就是当今暮亲王的势力范围。

    暮亲王有三子一女,大世子凌楚君,二世子凌楚逸,三世子凌楚风,小郡主凌楚楚,这大世子乃是侧妃所生,而二世子和三世子和小郡主乃是暮亲王妃所生,据说王妃在世的时候暮亲王非常宠爱王妃,就是王妃的举手投足都可以影响着暮王爷的心神。

    自暮王妃生小郡主凌楚楚的时候难产而死以后,暮亲王曾一蹶不振,不理政务,而随着凌楚楚的长大且越长越像当年的暮王妃,暮亲王便像是有了寄托一样,十分宠爱这个小女儿,把全部的父爱几乎都给了这个从小在温室长大的花朵,所以养成了一身娇纵的毛病,而又因她上面有三位哥哥,且二位是一母同胞,所以从小到大在江南七省,只要一说楚楚郡主,就是要饭的叫花子都吓的退避三舍。

    其实说来这楚楚郡主并不可怕,只是脾气大了些,没什么脑子,除了继承了当年暮王妃的一张倾城脸,暮王妃的温文尔雅,琴棋书画一样都没继承,反而对习武非常感兴趣,从小便跟着暮王爷练武功,整日男装打扮,举止投足没有一分像是女儿家,除了长相!

    这三位世子,大世子凌楚君最为阴狠,性格残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他的名字一点都不贴切根本称不上一个君子。二世子凌楚逸外表和内心一样和煦春风,聪明善良,且为人与世无争,一身仙风道骨飘逸清然,到是和名字十分贴切,且并无和大世子争抢之心。三世子凌楚风从小就体弱多病,他是这些孩子里身子骨最弱的一个,从小到大都是大小汤药不断,面容清瘦白皙,性格温文尔雅,到是继承了暮王妃的好性子和好才情。

    暮亲王戎马一生,武功才智均是上乘,在这点上只有大世子和他最像,其实暮亲王一直最想把王位传给二世子凌楚逸,凌楚逸并不是没有能力,无论武功还是智谋都不输给大世子,只是凌楚逸为人太过心软,且志不在功名,一如外表一样就跟一个超凡脱俗的仙人一样,无欲亦无求。

    所以为此暮亲王十分无耐,暮亲王也知道大世子为人狠辣,可是作为一个一统江南七省的王者,如果一点果断狠辣都没有是不行的,如何扶众?可是大世子唯一欠缺的就是爱民如子之心。所以暮亲王很是头疼。

    诚如所见,三世子体弱多病,虽有才情但注定是不行的,小女儿为人莽撞,从小便在江南出了名,再说了女儿家必然不会传衣钵于她,所以暮亲王一心只想能改变大世子和二世子让他二人均达到接班的标准。

    暮亲王才年过三旬,作为一个男人来说正当壮年,所以也不急于一时选出承袭王位之人,暮亲王在江南七省威信十足,把江南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