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轮回神

正文 道

    原始宗教是最初是对天的膜拜,古代称为昊天。昊天是古代最大最高的神祗之一。天本意为地面上的空间。天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不但控制着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霜雪冰雹等自然现象和自然变化,而且主宰人类和个人的命运。《尚书·太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说:天的下边,保佑着民众,作民众里边的头领,也要听从教导,作之师,师就是规则,就是法律,这就是昊天的含义。

    原始社会没有抽象的天崇拜,只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具体的气象崇拜。大约到原始社会后期,才出现诸神总和的天神群体,最后演变成统一管理一切的昊天之神,这就是原始宗教的道义。

    我们中国对“上帝”的提法很早,大约在两、三千年前,但不是基督教的“上帝”,也称为“天帝”、“天皇”“皇天上帝”等。殷商时代,产生了支配天上其他诸神的大神,在殷商以后发展成高居一切神灵之上,具有无限权威的最高神。

    殷商以前的“帝”、“天帝”,一般都指具体的神。在《山海经》中的帝、黄帝、炎帝,或者禹、尧、殷商的上帝、周朝的天帝,并不是来源于自然的神,而是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宗教中的反映,是中国多神崇拜向崇拜一神为主神阶段的过渡,这在甲骨文记载里边可以得到印证。

    自然和气象现象如日月、风雨、雷电等在农耕社会,在中国古时候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人们将其并归于一个抽象的意志作用,并称为“上帝”加以崇拜。在中国古代“上帝”的说法中并没有出现诸神论,连山在那个时代也没有连山神的说法。

    连山归于道教的提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连山崇尚的是古先贤伏羲,黄帝,而最直接的就是老子。老子是连山的尊神,道教崇老子,所以连山是尊道教的。

    为何称老子?《神仙传》中讲,老子是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母亲看大流星而妊,怀72年乃生。老子是从母亲左腋下出生的。老子生下来的时候头发都花白了,因而称为老子。因其母生老子于李子树下,生而能言,指树为姓,故姓李,又名李耳、老聃。

    道教中奉老子为帝君,老子也被尊称为老君,民间也叫“太上老君”,南北朝时“太上老君”已成为老子的代称。在南朝时陶弘景[2]的《真灵位业图》中第四位为太清太上老君为主神,以其为太清道主,驾临万民,成为道教中统领一方的尊神。到了唐代,在道教太清、玉清、上清三清的说法中,安排了三位大神各守一方,形成三清的说法[3]。太上老君也被称道德天尊,与原始天尊,灵宝天尊相组合,统称为道教的最高神。

    道教、儒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与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是不同的。道教、儒教、佛教,是经国家承认的三个教派,即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它们也是近两千年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三种思想文化。

    在三教中道教,是中国古代唯一土生土长早期的宗教,它对我国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何谓“道教”呢?道教的原意之“道”,即教化、说教,或者说信奉“道”。通过个人的修炼成仙为道教的宗旨。解决问题,解决当下的问题,现实的问题、生活的问题,都是道教的宗旨。

    道家所谓的“道”,又有何深层意义呢?这还要追索到道教的前身。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庄之说主张,宇宙间天地万物都源自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道具有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既不能被看见摸到,又不可言说的性质,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最高法则。空虚无形的道化生出最初的元气物质,元气分而为阴阳,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天地阴阳的冲和交感又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相合为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便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论。

    道教发展最迅猛最高级的时代是在汉代。东汉时形成了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学说,并以其作为宗教创始神学的理论基础。道教比其他教派更加突出神秘性和超越性,超越就是超越生命,道教有炼丹术、长生不老术。

    道教认为的道是大道,道不仅在先天混沌时代化身为天地万物,而且还在后世给有史以来的人类文明时代,不断变化它的号称,像是降临人世、辅佐帝皇、救助危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

    这里提道教另一位尊神东华帝君[4],汉代的王玄甫,他是连山的又一个传承者。

    中国传说以仓颉造字为始,后世一直在不断创造文字,包括现在的网络业创新出不少字和词汇。如“囧”,它的原意是光明,网络语言把它演绎为一个紧缩双眉的面孔形象,被赋予了窘迫、郁闷、无奈的意思。 我们看宗教的“宗”字,上面原是个“穴”字,《说文解字》中讲“宗”从穴,从示。宗者,本也,指的其实是中国古代的埋葬文化。“穴”是“墓穴”之意。在原始社会阶段,从母系社会过渡到以父系社会为代表的势族社会某段时期,古人把逝去先人的“弟弟”,挂在家里边很高的位置,称为“示”,“宗”字的渊源由此而来。

    后来埋葬方式逐步演化,逐步出现了土葬、天葬等方式。天葬就是把人身体扔出去,“弟弟”留下挂在房梁上去膜拜。直到现在日本的某些地区,依然存在着原始生殖崇拜,延续着我国传统汉朝以前的民族文化习俗,日本也是中华文化圈的分支之一。

    生殖崇拜其实是连山的四利之一,即生人变种,中华文化中的生殖崇拜产生于四五千年前或更早的时期。生殖崇拜从最初崇拜父系生殖过程,最后演变成了多种处理先人遗体的方法。如在大洪水区有水葬;炎帝时期有火葬;佛教、蒙古族有天葬;汉族多采用土葬;四川山区的悬山葬(又称悬棺)等。葬法不一,不局限于土葬,易理文化所推崇的风水自然也不局限于某一种葬法,土葬,火葬、水葬,任何一种葬法都有风水。风水最高境界就是时空,葬在哪里如何安葬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哪一天、哪一个时间点安葬的。

    宗教的“教”,其本意:上所思,而下所效也。“教”字拆开,“孝文”,即效忠一种文化谓之“教”。那么国家为什么提倡提高文化软实力?中国儒教文化的圣贤孟子做了说明。《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意思是人吃饱了、穿暖了,过着安逸的生活,住着漂亮的房子,却没有受教育,那人就近于禽兽。

    人类远祖以天地神祗作为社会根本的文化传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乃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是以此为本。而宗教的真正含义不是迷信,不是烧香拜佛,远古的祭祀是没有香烧的,都是后期衍生出来的。

    那上面所说的风水文化缘何而来?人去世之后可以选择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山葬等,风水从何而讲呢?上面也提到是时空的概念,但现实之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如在元朝的时候,疆土幅员3000多万平方公里,是现在疆土的3倍之多。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蒙古人选择的是天葬,没有所谓的风水穴,帝王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时空上的特质。

    种子种下去可以结出果实,那么人是否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种传统的风水学说,在父系社会体系下,生而随父姓是一种代表,曾祖、祖父、父亲一脉传承。八卦中父亲代表乾卦,乾卦主司爻地支为戌亥,“戌”是储蓄下来的东西,“亥”是十二地支之末,通“骸”,亥加了“木”字旁是“核”,种子的意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老头,缩为亥,加棺木就为“核”,是人的种子,挖穴而葬,就是中国的“沃野葬人术”。肥沃的土地可以荫及子孙,这就是中国的殡葬艺术,也就是中国的龙脉风水论。当下流行土葬,即使是骨灰盒,也要一个生基,放在公墓,而这些都是不重要的,最关键的是时空。一粒种子种下去,想生长么?那么有一个时间选择。种子春天可种,芒种时节可种,芒种节以后后种下后,生长兴旺和果实饱满度则大打折扣。人也是如此,此为“像生时空”,也即“仿生时空”,人类的繁衍也是如此,此谓种人术。每个人都有四季的适宜之处,并不是说所有的核都必须春种,有的人之核可以种在冬天,可以种在冰雪寒冬,其后代也可产生有智慧的人、冷峻之人。种麦、种玉米,不同的种类在不同的季节种植,这就是种人术。

    种人术催生了中国的风水。人种就像麦种、稻种,种在冰天雪地,后人的性格就冷酷无情,像是医生、法官,法官需要严格的公平,而医生不能因为病人喊痛就不去触伤痛去做手术,他们都需要冷静的个性。如果种在在春季,那后人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母亲,可以成为教育家,成为温文尔雅的人。社会百态,大千世界需要各类的人,社会需要多样的游戏规则,但连山的时空纲领——春夏秋冬是永远不变的。

    本人QQ958389669想合作的加一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