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顺秦

第一卷 初入战国 第三十三章 大市(下)

    战国之世,商旅与自由工匠融合起来,商贾不再仅仅是贩卖成物的牛车商旅,而且成为直接制造各种器物的生产者。这时候,最早实行土地变法的魏国,便成了天下最大的市场。变法倡导者李悝发明了一个平粜法——丰年谷贱时由国库用比较高的价钱收买农民的余粮,荒年米贵时将国库储存的粮食低价(平价)卖出;具体价格由年成丰歉的程度来核定。如此一来,但凡丰年,商旅们就将在别国低价收购的粮食运到魏国来,卖给国库,魏国府库便极为充盈;一遇荒年歉收,商旅们却又无法在魏国高价卖粮,因为他们无法抵御魏国府库源源不断的低价粮食;运走吧,几百里路途人吃加牛马饲料更是折本,无奈只好自认倒霉,跟着降价。

    如此一来,魏国粮食便成了只进不出,几乎将天下商旅手中的粮食财货大半吸引到了魏国来。也确立了魏市的地位。

    此时正是魏市大市之时,宋病己陪着蝶儿大小姐在人群中穿梭者,他惊奇的发现身边的女子与端坐洞香春内室中的那位大家闺秀截然不同,出了洞香春的大小姐有如放归大自然的精灵般,在这里她脸上不再是一副精于算计的模样,而是仿佛鹰击长空、鱼游浅底般,挣脱了所有束缚,自由的在大梁城里遨游。看得出来,在这里她是快乐的,因而宋病己不时能够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宋病己不禁开始感谢起这拥挤的人潮来,因为在洞香春中自己与这身边的女子总是隔着些东西,或是屏风、或是棋案,而在大市里,女子就站在自己左边,右手臂不时地碰触到自己的左手臂。两个人偶而穿插几句没有意义的对白,这让宋病己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宋病己不自觉的遥望远处街道的尽头,心中蓦然升起一股感觉,非常希望这条路能永远走不完

    “来,快过来。”胡思乱想之际,宋病己耳边忽然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循声望去,大小姐正站在一个小贩摆的摊子边找自己挥手。

    宋病己微微一笑,快步走了过去,只见那小贩铺开的摊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而大小姐则一手拉住他的衣袖,一手指着其中一种满是兴奋的急道:“你看,这是什么?”

    宋病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大小姐手指着一团红色的球状物,宋病己不自觉的微蹙起眉,惊讶的开口道:“咦!”

    “怎么了?”大小姐侧过头来,显然是看出了他脸上的异样。

    宋病己朝她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回到,反而是看向那小贩,指着那团红色开口道:“我可以拿起来看看么?”

    “当然,先生自取便是。”那小贩一看有生意上门,自然是笑容可掬。

    宋病己伸手拾起那个红球,入手并不算沉,耳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金属碰撞声,将红球捧在眼前,细细打量,红球是用红色的彩绣缝成,在彩绣上还挂着不少青铜烧制而成的铜片,微风拂过,那些铜片交相碰撞,发出刚才听到的声音,颇为悦耳。

    宋病己一脸诧异,大小姐只是微笑的看着他,脸上挂着恬静的笑容,并没有开口打断宋病己的思绪。

    “这...这似乎不是中原之物吧?”良久,宋病己终于缓缓开了口。

    “先生好眼力。”那小贩点头笑道,“这是前些日子一位楚商由湘水贩来大梁,小的见此物在中原难得一见,必定是奇货可居,便以物易之,今日还是头次贩卖,未想先生一眼便能猜出其出处...”

    小贩在一边喋喋不休的说着,蝶儿则收敛起笑容,有些怪异的看了宋病己一眼,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见过此物?”

    “算...算见过吧。”宋病己略一扬眉,心中颇为无奈。望向手中的红球,忽然有些哭笑不得,这东西自己自然是见过,而且见过不止一两次,不过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那些狗血的古装电视剧里,剧情里大都会有一出嫁女儿的戏目,其中招亲方式最为重要的一件道具就是这玩意儿(当然比武招亲除外,只是比这更加狗血而已),殊不知此时居然便有了此物,但是宋病己仍然能够一眼就喊出它的名字,对,这玩意儿就叫绣球。

    “算见过?”宋病己的回答显然让大小姐更加迷茫。

    “我只远远看过,看得不甚清楚。”宋病己自觉失言,赶紧解释道,“此物叫做绣球,并非我中原之物,大抵是南蛮人所用。”

    “南蛮?”大小姐微微一愣,旋即接着问道,“那此物有何用?”

    “此物系南蛮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

    “定情?”大小姐两眼倏然发亮,迫不及待打断宋病己的话,追问道,“如何个定情法?”

    宋病己眼见她一脸的小女人情态,忍不住微微一笑:“在南蛮之地有这样的风俗,当家中的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让爱慕者集中在自家绣楼之下,由姑娘抛出一个绣球,楼下谁人能抢得此绣球,谁便能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当然,姑娘一般会事先便找准意中人,然后把绣球抛到他身上...”

    宋病己兀自侃侃而言,身边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那小贩忍不住出言赞道:“先生高才,小的这几日将此物拿到大梁城中数个酒肆,都无人能说出来历,而如今听先生一席话,不禁豁然开朗,原来此物用作此途,倒是小的眼拙了。”

    “那些南蛮人为何会选抛绣球招亲呢?”倒是大小姐依旧是心存疑惑。

    “因为绣球花瓣如绣,团聚成球,又美又圆,象征着幸福圆满。据我所知,在南蛮之地,许多人家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宋病己微笑着耐心解释道,“所以将彩绣结成绣球花的样子,借着抛绣球寻找好姻缘。”

    “此物是楚绣吧?”说到这里,宋病己一手摩挲着缝制绣球的彩绣,向小贩问道。

    中国的刺绣,自商周便可寻觅其踪迹,不仅官府设有绣坊,民间的刺绣也很发达。后世考古学家在商、西周墓葬中,发现了大量刺绣的印痕和残片。刺绣经过千多年的发展,到战国时期,已空前发达,在遍及全国各地的刺绣中,尤以楚国的刺绣最著名,不仅楚绣产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其绣工极其精美,颜色五彩缤纷,纹样神奇浪漫。大文豪屈原的《楚辞?招魂》为后人描绘了一幅楚宫丝织品图画,“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帏翠帐,饰高堂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可以说楚绣完全可以代表战国之时,刺绣的最高境界。

    “先生所言极是,据那楚商所言,此物正是由楚绣制成。”那小贩恭敬的答道,看得出他对宋病己已然颇为佩服。

    宋病己点点头,正待开口,身边大小姐却是夺过宋病己手中的绣球,仔细端详片刻,问道:“若是绣球象征幸福圆满,那么抛绣球不就是抛弃幸福圆满?”

    “这...”宋病己今晚难得哑然,一时不知如何解释。

    “或许该这么说。”大小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开口说:“她们是将自己的幸福圆满抛向空中,然后由心上人接住自己的幸福圆满。”

    “嗯,大小姐果然聪慧。”宋病己思忖片刻,笑着说道。

    蝶儿也笑了起来,双手轻轻摇晃绣球,绣球边的铜片清脆响着。忽然她毫无征兆的将绣球轻轻朝宋病己抛去,宋病己微微一愣,反射式的将空中的绣球接住,耳边则传来女子悦耳的笑声:“我把我的幸福圆满抛向空中,然后你接住了我的幸福圆满,所以...”

    “你要为我的幸福圆满负责哦。”

    宋病己怔怔的望着面前女子那张笑魇如花的俏脸,一时看得有些呆了,以至于忘了该怎么回答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