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猛龙万里征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 各领风骚

    当然,一路北上宿营的闲暇之时,纪啸也只好强忍着尴尬私下里向老霍光主动承认了自己同霍成君的儿女私情、并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自己能够在此次北征之中侥幸不出现意外,回到京城长安后,一定说服老苏武前去霍府提亲,此生自己也一定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善待霍成君。

    本来在长安时听到风声后,老霍光就曾派人对纪啸同霍成君的关系、以及纪啸的情况和为人进行过刻意的打听。就是由于老霍光感觉到能够把纪啸招为女婿对霍氏的未来大为有利、同时也感觉到纪啸也颇对他老霍光的心思,老霍光才故意装聋作哑的听之任之的让纪啸和霍成君在暗中发展着。

    因而,听到纪啸主动坦白出来以后,老霍光则仿佛有些为老不尊的笑道:“老夫之女娇媚可人乃人间绝品,想要求娶之年少才俊多如牛毛。你小子有些着急了吧?呵、呵!”话里话外,老霍光是以打趣儿的方式应允了涨红着脸的纪啸的请求。

    不过,被老霍光调侃得有些羞怒的纪啸,嘴上虽然说着‘多谢大帅把成君这等佳丽赐予末将’、在心里则暗自咀咒着:你老家伙能不知自己的女儿是一副什么德行?还娇媚可人?说她是‘野蛮女友’还差不多!……

    纪啸之所以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同霍成君的关系向老霍光挑明,就是想在拉近双方的距离后,以一种相当于‘一家人’的状态可以向老霍光进一步的讲明:自己恍若像做‘卧底’一样的同以汉宣帝、张安世、魏相、丙吉等另一权力集团的关系往来密切,事实上对霍氏有百利而无一害。

    自然,纪啸向老霍光隐晦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同时,也不免十分慎重、旁敲侧击的指出霍禹、霍云、霍山等这些霍氏家族的后辈主要骨干在为人处事上的极不检点,长此以往的这样下去、将来也必然会变成霍氏的取祸之源。

    家国天下,先家后国。涉及到家族未来的兴衰大事,老霍光不由得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色肃穆的凝神聆听着纪啸斟酌着词句的解说。最后,神色早已经是一片庄重的老霍光在纪啸说完以后,也只是摆了摆青筋暴露、像小蒲扇一样的大手说到:

    “老夫果然是没看错你这个人哪!老夫心里明白百年之期已经不远,实则已经无能管上那么许多了!此后的霍氏,就要你来多多的照拂一些了!记住老夫对你的托付:决不能让霍氏给英年早逝的家兄及老夫脸上抹黑!其中的关节,说之亦徒增晦气;你还是记住老夫之前所交代你的‘该决断时、就要有所决断’的奉行之就算不负老夫之所托了!”

    一切均在不言中,老霍光是在让纪啸以后记住他的那句话:给对手留有余地的无谓仁慈和不忍,无异于就是在自掘坟墓!对于家族内部也是亦然,要有‘丢卒保车、壮士断腕’的精神。这样的话,老霍光自然是不好说出口,那也太犯目前如日中天的霍氏忌讳了!

    北进的路上,纪啸在同他的‘准岳父’老霍光对霍氏家族的未来预作着筹谋。而纪啸的那位堪称机智、多谋的义兄陈汤,则此时也在出使的目的地同群胡的首脑们进行着一场各藏机锋的唇枪舌剑……。

    居无定所的不断迁徙,本来就是以游牧为主的塞外各个夷族的生活习性。何况,现在还是出于同大汉之间发生的大战的战略需要考虑。现在,群胡所尊奉的共同盟主匈奴现任大单于壶衍?发号施令的金顶大帐,已经由那日扎在银雪山脉的山脚下前移到了群胡对被困汉军所形成的包围圈的南部。

    此时,壶衍?的大单于金顶大帐之外、匈奴大单于的大纛之下,旗幡招展、甲士林立,宛若秋后的高粱茬子一样密布的刀枪的锐利锋刃在烈日的映照下泛着耀眼的辉光……。

    金顶大帐之外的匈奴甲士们一阵宛若兽嚎一样震耳欲鸣的哄叫声响起,身着一身文士长衫、淡眉细目、一副白面手生样貌的陈汤手执着使臣节杖一声清越的高呼‘大汉使臣骑都尉陈汤觐见匈奴大单于’后,昂首挺胸、满脸肃穆的穿过两侧摩肩接踵的匈奴甲士、迈着四方步进入了金顶大帐……。

    “大汉使臣陈汤,奉我大汉皇帝之命特来呈送大汉国书!……”迈着四方步不急不缓的行进金顶大帐的陈汤,眼角的余光扫视着金顶牛皮大帐内高矮、胖瘦不一的众多群胡首脑们趋前后,双手紧握着使臣节杖也只是冲高坐在上、斜靠着虎皮大椅、一副不可一世状态的匈奴大单于壶衍?微一躬身抱拳就开口说到。

    “放肆!觐见我大匈奴大单于安能不跪?南蛮子快快大礼参拜!……”一声呵斥的吼叫发自于侍立于壶衍?一侧的一名身躯壮硕、虬髯罩面的匈奴将领之口。

    “尔这个粗鲁不明、不通礼节之人才是大大的放肆!陈汤乃是身负着使节的使命,代表着我大汉的皇帝。尔域外之匈奴,本是我大汉的属国。大单于本应来马上参见代表着我大汉皇帝的使臣节杖,某上国使臣安能大礼参见属国之主?真真是本末倒置!”被呵斥的陈汤马上就高举起手中的使臣节杖厉声的反唇相讥到。

    “汉狗!你……。”被陈汤驳斥得有些恼羞成怒的匈奴将领张开血盆大口刚刚大骂出口,就被仿佛懒洋洋的斜靠在虎皮大椅之上的壶衍?给摇手止住:“好了、好了!都不要逞口舌之利了!右大将军也消消气!我等还是在战阵上与汉人见见真章和孰高孰低吧!就不与他们计较这些无谓的礼节了!那个,左大都尉!上前去把汉人的什么国书接过来给本大单于念念,本大单于听听汉人的皇帝还能有何种的说法?”

    明显是不通汉文的壶衍?,边随口安抚了一下怒气冲冲的匈奴那名右大将军、边吩咐下首的左大都尉郅支上前去接过陈汤已经拿出来捧在手里的大汉国书。……

    稍稍解释一下匈奴的爵位、官职:

    匈奴人尚左。因而,在爵位和官职设置上‘左’大于‘右’。简单的大致排序应该是这样: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胥候等。接着往下就是‘万骑’二十四长,‘万骑’二十四长之下各设千长(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什骑长)等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