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猛龙万里征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老威存

    至于北地太守官衙的大堂内的另外几个人,大部分都认识的纪啸、侧目的余光扫过之后也就一目了然了。汉宣帝身后弯腰撅腚、显得十分谦恭的站着的自然是那位同纪啸兄弟相称的大太监刘行丙。

    而汉宣帝高坐的几案另一侧的左边则侍立着身材粗壮、须发斑白的车骑将军张安世,张安世的身侧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并稍稍的后让半步侍立着的是一位身着正式官服的中年官员。毋庸置疑,这名身着正式官服的官员一定就是身为地主的北地太守。

    由于现在是出征在外。所以,本就是以武职为主的老霍光和张安世此时并没身着象征着臣属品级的正式官服,而均是外罩一袭寻常的武职锦袍(非军方的正式场合、二人自然不可能身着一身沉重的盔甲)。故而,纪啸瞥见有人身着正式的官服随侍在此,自然是一眼就可以基本上确定身份是北地太守。

    相对来说在职位上尚要低北地太守不少的纪啸,快步趋近汉宣帝高坐的几案后连忙大礼参见汉宣帝,在面露喜色的汉宣帝连忙说到:“爱卿果然勤于职守的这么快就追赶上朕了?爱卿一路上也肯定是十分的鞍马劳顿。快些起来吧!”纪啸礼毕后随口说着‘遵旨’就退到了张安世侍立的一侧、站在了他认为身份是北地太守的官员的下首。

    内心里对这种‘磕头虫’一样的参见帝王的礼节怀有着抵触心理的纪啸,在这种内、外臣都有的场合下,他是根本就无法藏奸耍滑予以应付的敷衍了事。没办法,纪啸也只能是中规中矩的做足了一切。不过,纪啸心理却也在不无怨怼的暗自咀咒着:他奶奶的!为了伺候好你们皇家老子亡命似的赶路,半个多月跑了一千多里!见到你还要没完没了、奴颜卑膝的作揖磕头!你他奶奶的就那么高贵?……

    “呵、呵!此子就是给万岁编练新军的那位纪公的后人、苏子卿的义子吧?万岁果然是慧眼识荆啊!英华内敛、器宇轩昂,此子必将会成为我大汉的一代军中新锐呀!”苍劲中不乏威严、恍若洪钟大吕、甚至都仿佛带有着‘嗡、嗡’的回音声一样的话语声,发自于伟岸的身躯坐在那里、纪啸认为是老霍光的老人口中。

    有一句俗语: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可爱。也许,老丈人也亦然吧?本就已经知道了纪啸同霍成君之间恍若纠缠不清的关系的老霍光,开口竟然大赞起了纪啸。可是,如果他知道纪啸还曾经同他的继室霍显发生过那种更加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那他也许就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坐得那么安稳、谱摆得这样大了?

    “大将军所言不错!这位爱卿正是纪公之后、苏老卿家的义子纪爱卿。纪爱卿还不快见过大将军、车骑将军?啊,还有尔之身旁的北地宋太守。……”陪着笑答话的汉宣帝,虽然表面脸上也含着一丝木然的笑意,但从他显得有些忧郁的目光中不难看出:汉宣帝现在内心里并非是像表面装出来的那样不急不缓;而是满含着重重的忧虑。

    纪啸接着又只好忙向并没脱出自己估计之外的老霍光、张安世、北地郡的宋太守先后见礼、问好。老霍光、张安世自然是对规规矩矩的向他们行礼的纪啸含笑微一抱拳就算回礼了事、甚至老霍光连坐在座位上的身躯都没欠一下。

    但北地太守则不然,虽然作为外臣的他在职位上要高于纪啸不少,但他见到纪啸进来后包括帝王在内都是笑脸相迎、甚至站在汉宣帝身后的那位贴身大太监还挤眉弄眼的直向纪啸示意,他自然是能想到这位风尘仆仆赶到军前、与高位在坐的汉宣帝十分相像的御林军军官最低限度是一位极得汉宣帝宠信的近臣,甚至他都在怀疑纪啸同汉宣帝有着血缘关系?因而,北地郡宋太守在纪啸将要轮到同他见礼时,就忙不迭的抢先向纪啸开始施礼、双方相见。

    纪啸恍若作了一圈‘罗圈揖’似的好算退回到原来站立的位置上以后,汉宣帝就已经仿佛有些急不可耐的开口说到:“纪爱卿一路急赶的来到军前,想来也一定是身子十分的乏累;朕本应体恤臣属的让纪爱卿前去先行歇息一下、进些食。然军情紧急,早一日救出被困的大军朕心才能得安!这样吧!宋太守出去安置一些吃食送来。朕也有些饥了!朕要同大将军、车骑将军和纪爱卿一同边用些膳、边商议一下军情。”汉宣帝话里的意思摆明了是在把宋太守赶出去、不想让宋太守了解到太多的北征大漠的具体布置。

    在宋太守连忙行礼告退、退下去去准备饮食之后,在可能是已经完全的知道了内情的老霍光和本就是在汉宣帝之前就知道了内情的张世安两人满含着颇为玩味意思的目光注视下,又是坐在几案后面的汉宣帝首先开口说到:“之前在朝堂之上商议军情之时,苏老卿家和富平侯老爱卿为了掩人耳目,曾私下里向朕言说了纪爱卿关于对此次北征的一些建议。朕同大将军和富平侯等商议后,均认为纪爱卿的提议颇为高妙!故而,现在既然纪爱卿已经赶到了军前,纪爱卿就把尔的通盘想法一并说予朕等吧!”

    高妙?让我代替你去同胡人拼命就是高妙?好像姓纪的几辈子的人都是欠你们皇家似的!心里不免暗自的咀咒着的纪啸,表面上却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说到:“本来有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两位老大人在场,实是没有微臣这样的末学后辈多言的余地。然正如万岁所言:现今军情紧急,深陷于大漠的我大汉十几万大军亟待脱困。纪啸份属大汉的臣子,为江山社稷尽一份心力乃是理所应当。故而,微臣也就想要冒昧的多言几句了!万岁可否先把此次御驾亲征我大汉的军略安排先说予微臣?微臣也好据此而再言自身的浅薄看法。”

    “不错!此子务实不急于妄言,非夸夸其谈之辈!年少而沉稳,实是上佳之才也!老夫对万岁所言之其欲行之事信心倍增矣!”虽然已经皓首苍髯的年过古稀、但目光还是犀利得恍若带有实质一样的老霍光盯视着纪啸不急不缓的说完以后,首先脱口赞叹道。

    从纪啸进入大堂起,老霍光也就仅仅说了两句话。而这两句话,老霍光均是在对纪啸从外貌到内涵的评价和赞许。当然,首次见到纪啸的老霍光也有些惊于纪啸外貌上的同汉宣帝相像。但到了老霍光这种年龄、况且还早已经经历过了几十年宦海沉浮的沧桑岁月,他基本上就是已经处于了一种‘泰山压顶而神色不变’的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因而,除了刚一见到纪啸时老霍光目光闪烁间显现出一丝的惊异以外,瞬间也就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谁都愿意听到赞许之言。何况,出言赞许之人还是在大汉朝包括帝王在内他都有资格去评价一番的老霍光。因而,这也使连续的受到老霍光赞许的纪啸对形貌威凛、恍若虎老雄心在一样的老霍光也好感倍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