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官风

作品相关 第016章 实践真知

    在下林村连续蹲点了两天,村支部书记白天在村委喇叭里天天吆喝,晚上召开党员骨干会,动员大家缴费,但成效却不大,稀稀拉拉到村委主动交款的村民有十多个,占全村户数的10%左右,加上以前已经交款的农户满打满算不到60%。

    照这个进度推算,还需要十天八天才能完成一个村的任务,因为剩下的都是钉子户和困难户了,催缴难度会越来越大。

    两天来高寒他们四人,基本就是在村委里聊天喝茶,工作主要由村两委成员们做,农户也让他们去跑、去催。

    高寒闲得实在无聊,就溜达出来,想到大街上转转。

    “哼,现在这些当官的,就知道要钱,有钱也不交。”

    “就是,村里、乡里交那么多,都干什么用了?咱啥也不知道,谁愿意交啊!村里的沙场每年卖多少沙?承包费才多少?就是上缴的承包费也都让干部们吃光喝光了!”

    路口,两个在听喇叭广播的村民议论引起了高寒的注意,那俩人见高寒那么年轻,估计是来串门走亲戚的,没有意识到站在他们面前的人是龙山乡的副乡长。所以说话一点也不避讳,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看来他们对征收“三提五统”有一肚子意见,大声表示着自己的不满。

    高寒一边溜达,一边思索。村民的话虽然有些极端,但未尝没有道理,以前干群之间那种雨水交融的和谐关系,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干部工作不深入细致,说起话来满嘴官腔官调,就连自己刚参加工作几个月,不也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一些官僚习气吗?

    那俩村民见这个陌生小伙子一语不发,低着头转悠,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传闻乡里工作组又来了,就在支部书记家里,刚才说的那些话别为自己招来麻烦,于是赶紧相互打了声招呼,回家去了。

    “三提五统”费用绝大多数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为什么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会如此之低呢?这个问题真值得深入思考,虽然两个村民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他高寒必须牢牢记住:现在自己是这个乡的副乡长了,有些事情既要考虑到全乡工作开展,又要把干群关系搞好,最起码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让老百姓见面如临大敌可不行。

    回到村委院子里,正巧看到秦书记边走边叹气地急匆匆出来。

    “高乡长,正好我要找你。”秦邦贤满头大汗,好像遇到了什么麻烦。

    “真不好意思,刚才乡里来电话了,说我老婆住院了,让我赶紧回去趟,你看这……。”秦邦贤感到很难为情,现在到了工作的关键阶段,碰巧家里又遇到这种事情,让他感到左右为难,闺女还小正在上学,老婆虽说有兄弟姐妹,但总归各自有家,老婆身边没有人照料可不行!但他若这样走了,又很不放心工作,毕竟高乡长才来不几天,手下老弱病残不顶用,唉!真是难啊!

    “哦,是吗?秦书记,你放心好了,工作交给我,你抓紧回家看看嫂子吧,不用操心这里。”

    高寒一听书记家里有事了,就催促他快走,有啥别有病,家里有个病人,自己又离得远,可别出什么事情耽误了。

    秦邦贤顾不得跟高寒啰嗦,赶紧请村支部书记找了一辆摩托车送他。

    秦书记一走,高寒立马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前几天与村支书、村主任商量工作时,他基本只有听的份,现在不同了,自己成了这个组唯一一个“领导”,大事小情必须要他拿主意、定方向了。

    多亏他自小生活在农村,所以比较了解农民们的心声,也知道他们的想法,自从听了村民的议论之后,高寒心中已经有了谱,老秦一走给了他一个实践的机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来下林村之后,他已经基本摸清了整个村子的状况,全村一百来户、八百多口人,村里除了一个沙场之外没有其它集体经济,但沙场已经被人承包了,承包人是支部书记的侄子,每年承包费3000块钱,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村办小学、道路养护、变压电站设备等公益方面,至于有没有花在其他地方不得而知。

    有了想法采取一个什么样的行动需要仔细琢磨琢磨。于是,高寒让村支书再广播一下,明天晚上七点半他要召开一个村民代表会议,地点在村子中间一个村民开的那家大一点的百货小卖部里。

    不到时间,高寒、燕小乔他们和村支书、村主任等人就早早地来到了小卖部,过了一会儿,三三两两的十几个村民代表也陆续到齐了。承包沙场的书记侄子,作为“特别代表”也被邀请来参加。高寒让小卖部主人摆了三四张小圆桌,每个桌子上都弄了些小菜、花生、瓜子之类的食品,还摆上了两瓶白酒。

    此时,正是农民吃晚饭的时间,来的村民代表中个别人已经吃过饭了,大多说听说村里开会就空着肚子赶来了。

    见大家眼巴巴地瞅着自己,高寒微微一笑。

    “今天,请大家伙来,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与叔叔大爷们啦啦家常呱;二是想和大家商量商量‘三提五统’的事。”

    乡里来了工作组的事情大多数村民们都知道了,相互打听时也了解到来了一个副书记、一个副乡长,对秦书记有些人脸熟,只是没搞明白这个小伙子是谁?看他现在的口气,难道他就是那个副乡长吗?太年轻了,不太像!

    农民就是这样,对于陌生人表面上热情,实际上对你提防着呢,绝对不会因为你的三言两语就完全信任你。但如果你与他们有了交情,成了朋友,那又会是另外一种表现,很乐意与你称兄道弟,甚至想掏出心窝子来与你交往。

    “呵呵,我姓高,今晚我请客,大家别拘束。”

    说完,高寒从口袋里掏出钱来直接递给了小卖部的主人,书记连忙跑过来争着要掏钱,小卖部主人也推拒着不敢收。

    “大爷,这就是您的不对了,吃饭掏钱天经地义,也是对咱们干部的基本要求,您如果想挣这几桌子饭钱,就赶紧收下,否则我们就走,不在您这儿吃了。”

    村里一共有两个小卖部,他们之间也有竞争呢,老头一听乡长这样说,又见他没有半点虚假之色,就一咬牙决定先收下再说。

    这可是高寒思索半天想好的一步“妙招”!不管村民们怎么想,钱终归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如果他们村书记、主任想替他付款,那就需要以后再说了,那样一来,大多说村民会通过小卖部主人的嘴了解到,但他已经嘱咐过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了。

    农民们既图的实在,又图个实惠,免费的晚餐加上酒菜送上口不喝白不喝,何况与副乡长同桌又得到盛情邀请,于是,大家伙儿没有了顾虑,在乡村干部们的带领下开始喝起酒来。

    这顿饭除了极个别的人外吃得皆大欢喜!“三提五统”剩余的一万多块钱的问题也解决了。

    饭后,组里的两个组员都来高寒住的地方聊天,谈起刚才的一幕,他俩对高乡长敬佩有加!特别是燕小乔,眼里多了几分很特别的神色,进来后只听老曹絮叨,她自己则托着下巴,望着高寒出神。

    “高乡长,我老曹活了大半辈子,无欲无求,敬佩的人也不多,您算一个了!”说完,老曹冲高寒竖起了大拇指。

    “您这一招很绝!即让咱们完成了任务,又让村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把村里存在的隐患给消除了,真是……真是……,喂!小乔,那个词叫什么来着。”老曹心快口笨,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词语形容了。

    “一箭双雕!啊不,一箭数雕,嘻嘻……。”燕小乔被老曹一巴掌给打醒了,附和着他的话说出来,现在,自己可是对这个“高乡长”越来越感兴趣了。

    高寒微微一笑,面对两个下属的恭维他没有陶醉,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会树立敌人,但是他觉得问心无愧。这件事情,他前前后后调查了解清楚了:村民对沙场承包非常有意见,一是承包额度太低,同等规模的其它沙场承包额最起码也要一两万块钱;二是承包款去向不明,对此村民们意见很大。作为村集体收入的唯一来源,大家眼睛可都盯着呢!这个情况承包人和村两委也清楚,为平息村民怒火才把合同定为每年一签,而且承包款每年都在增加。

    “高乡长,您怎么会想到这个法子的呢?像下邻村这个情况,陈书记和韩乡长都了解,如果年初采取这种办法,问题早就解决了!不过,咱们这样搞,会不会弄得陈书记和韩乡长他们……。”

    老曹是明白人,知道下林村的书记跟陈红兵非常要好,逢年过节去书记家从不空手,而且他那财大气粗的侄子在乡上还开了一家理发店、摩托车维修店,与镇上关系处理的也不错。碍于这层关系,即使村民们意见在大,领导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寒昨天与叔侄二人都交过锋,多少了解了些情况,对于老曹的点拨,他挺感激的,“呵呵,谢谢你,老曹,我会向陈书记他们解释的。”

    “高乡长,今晚的花费可不好报啊!”村民们可能会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老曹可知道,今晚请村民代表喝酒的钱,那可是高乡长从口袋里掏出的真金白银,年轻人为了工作好大气魄,竟一下子掏出了二百多块钱请客!而且请的是普通老百姓,多少年了,他可是第一次见!

    “没事,哦,对了,回去后可别跟其他乡领导乱嚼舌根。”高寒表面上轻描淡写,其实心里也肉疼——那可是人家白羽的钱啊!自己花的却如此大方,又几天没跟白羽联系了,回去后好好做下解释。

    老曹和燕小乔都明白了:人家高乡长根本不在乎这点小钱,打算自报自销呢,这位年轻的乡长做出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真有些另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