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官风

作品相关 第003章 疑无路

    高寒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耿副局长在不在,自己现在来合不合适,硬着头皮敲了敲耿副局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请进!”里面的应答声让高寒心中放下了半块石头。

    走进屋内,耿副局长有些发愣,脑海中迅速搜索眼前站着的年轻人是谁,很快就明白过来,这个小伙子是自己到阳春师范大学曾经考察过的局秘书人选高寒,前些天曾经跑过来问过自己报到的事情。

    “哦,是小高啊,请坐请坐!”官越大的领导越热情,职务越小的人反而架子更大,这是耿副局长给高寒留下的最直观印象。

    高寒略有拘束,“谢谢耿局长。”

    耿副局让他坐下,自己也坐在了一边的沙发上,“哎呀,小高啊。前几天我告诉过你下个月初上班,还有几天时间,你再等等好吗?局长办公会一确定接收,我让他们马上通知你。怎么样,这几天在毕分办还可以吧?”

    提了一壶不开的水!

    高寒咧了咧嘴尴尬地笑了笑,心想千万别因为被毕分办赶走这件事情,让耿副局长对自己有了什么不好的看法!但他决定实话实说,做事太投机取巧了不符合自己的个性。

    “谢谢您的关心,昨天毕分办孙主任说用不了那么多人,就让我不必再到那边帮忙了。他知道您去学校考察过我,所以让我今天过来问一下什么时候确定上班。”

    “哦?”耿副局长好像非常意外,眉头皱了皱,迟疑了片刻说道:“是这样啊,按说……。好吧,那我尽快向梁局长汇报一下你的情况,争取早日解决你的问题。”

    高寒连忙说道:“耿局长,那太麻烦您了,过几天我再来好了,您忙吧,我先回去了。”他想起了单海玲的话,张了几次口,想问问耿副局长家住哪里,以便晚上登门拜访,但憋红了的书生脸最终没有问出来。

    高寒对耿副局长很有好感,这位副局长很可能知道自己出身贫寒,却没有对自己假以辞色,证明了人家不只看关系,还看能力。然而耿副局长的答复很不保险,属于模棱两可的话,毕竟他不是一把手说了不算。

    郁闷中走出耿副局长办公室,高寒非常懊恼,他决心吸取昨天的教训,一定要给耿副局长“意思意思”,不能让机遇再次从自己手中溜走,可怎样才能打听到他的家庭住址呢?总不能再推开门问耿副局长吧?那样显得自己太迂腐了,高寒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慢腾腾来到劳动人事局办公室门前,灵机一动,何不问问局里唯一的熟人白羽呢!

    推开办公室的门,王怀忠已经走了,只有白羽一个人在值班,于是高寒把自己的意思跟她说了。白羽也感到为难,她刚来一天,哪会知道耿副局长家住哪儿呢!不过挺热心,让高寒稍等,自己迈着好看的轻盈步伐走出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回来时手中拿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街道和门牌号码。“高科长,这是地址,谢谢你昨天亲自把握送过来。”白羽感激地说道。

    “不用客气!你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我应该做的。不过,你以后千万不要再叫我科长了,我跟你一样,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前些天只不过在毕分办帮忙。我倒应该谢你才对,帮我打听到了耿局长的家。”

    高寒对这个热心而又美丽的姑娘越来越喜欢了,再次千恩万谢后,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劳动人事局办公室。

    晚上,高寒带着下午买来的两条好烟、两瓶好酒去了耿副局长家。耿为乐不在家,对他的夫人报了名姓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高寒丢下东西就狼狈“逃跑”了。第一次做这种给人送礼的事情,有一种当小偷的感觉,好像要从别人手中偷走什么珍宝似的。其实现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在毕分办时就没少碰到过,主要是他抹不开面子。

    高寒记得与单海玲约定的时间,又急忙赶到文华影剧院,与单海玲边看电影边交谈下午和晚上的成果。

    单海玲听完以后嘱咐他:“高寒,你可要盯紧了!别到时候泡了汤,那咱们的事情就一拍两散!不熬上个一官半职,你也别想能成!因为我爸我妈的同事都在张罗给我介绍男朋友的事情了。”无疑,这是给高寒下了最后通牒,他心中更增加了几分紧迫感。

    第二天下午,高寒打听到毕分办那边根本不是人太多,单海玲的分析不错!果真是有人顶替了自己,而且不止一个人,一下子又去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上次耿副局长到学校考察时没有显山露水的郝祥东,另外一位不认识。并且那位与自己要好的同学偷偷告诉自己,昨天孙主任喝得就是准备顶替高寒的那位同学家长请的酒。

    高寒吓出了一身冷汗,也初次明白了官场的险恶,那个姓孙的主任用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赶走,竟然是为了安排有关系的人顶替自己,真是可恶!

    晚上,耿为乐副局长回到家中,老婆赶紧把高寒来过的情况跟他说了一遍,不知道是冲着高寒带来的礼品,还是见高寒仪表堂堂,以为是个人才,耿夫人在丈夫面前替高寒美言了几句。

    耿副局长左右为难。下午高寒走后,局里碰巧召开局长办公会。其中的一个议题就是讨论今年原定接收的大学生还要不要的问题。阳东市劳动人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启人的意见是,如果耿副局长考察的那个大学生各方面不是太优秀的话,这次就算了。

    “耿局长,小白已经上班了。其他几个大学生都是市领导的关系,局机关接收两个,剩余两个可以分到人才市场和劳动服务公司,这个叫高寒的学生……,我看先等等再说。”这是梁局长的原话。

    耿为乐没有接着局长的话立刻发言,知道梁局长有了拒绝接收的意思,一次性进人多了,明年、后年的众多关系就难以摆平,像市劳动人事局这种单位,有些市领导是紧盯着单位的空缺和职务的。因此,高寒的情况确实非常微妙,虽然有学校的表现摆在那儿,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关键的一点是没有关系,更没人替他说话,特别是领导层面。

    已经上班的小白同志是“戴着帽”下来的,既同样是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又有部省有关领导的批条,背景可能不一般,除了女孩子的性别与当初局长办公会敲定的不同之外,其他方面无可挑剔。

    原本小白不在考查范围之内,这样平白多了她这样一个人选,如果再接收高寒,就超出原来的计划了,还要另外打增编报告。实际上,白羽是占了高寒所拥有的那个名额“空投”下来的。

    不过,现在唯一的可能和希望就是,局政策法规科的秘书需要经常晚上加班写材料,一个女生搞这种工作不太方便,接收高寒的大门并没有完全关死。

    其他副局长基本没有什么意见。耿副局长又琢磨了一会儿,觉得高寒是个人才,若因此放弃实在可惜,他去学校考察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高寒的确非常优秀,特别是局机关现在非常缺乏文秘和写作人才,接收了高寒这个学生,对工作非常有利。若单纯从工作角度考虑,接收高寒是很有必要的,这不是自己面子不面子的问题,想到这里,他忍不住说道。

    “梁局长,依我看咱们政策法规科的老项年龄有些大了,剩下王怀忠一个人,很多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再不增加人的话,从其他科室抽调谁?有谁比较适合这个岗位呢?”

    梁局长对耿副局长的坚持没有表态,没说同意也没有拒绝,耿副局长的意见非常中肯,政策法规科这样一个重要科室目前仅有两个人,放眼全局系统喜欢写材料的人才是少之又少,确实是机关的软肋。

    梁局长的沉默让耿副局长感到头疼,如果高寒再来询问自己怎么回答?告诉他局里不准备接收大学生了,那无疑一是证明自己考察时看走了眼;二是一个市政府的大局机关确定的事情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坐在家里沙发上的耿为乐陷入了沉思:这个小高也不是木头疙瘩,下午在办公室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有什么事情。现在回家见小伙子已经来过家里拜访并稍带了些礼品,更感觉这个小高机灵、会办事,是个可塑之才。怎么办呢?实在不行抽时间再单独跟梁局长说一下,最好能留下他。

    原来的双保险变成了都不保险!等待高寒的命运将是什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