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弃妃不下堂

.. 第二十二章 交易

    宫门外响起鸣鼓声让一向浅眠的仁曦太后从睡梦中苏醒。大文学

    “算算时间,快要选秀了吧。”披上张任递来的外袍,仁曦太后望着窗外轻声道:“哀家原先还思量着为皇上挑选什么样的女子,如今看来却是白费心思了。”她整日被困在康寿宫中不得见客,而和乐亦因皇上假死一事与她渐渐疏远,很少来看她。现在她每天面对的除了张任那几个服侍她许久的奴才外,就只有铜镜中看到的自己。

    张任小心的为仁曦太后整理衣服,手滑过她的头发,发现有几根银丝,悄悄抹了抹眼泪,故作欢喜道:“太后,小的听送饭的宫人说,今年的选秀皇上让和乐公主主持。想来等公主忙过了,就会过来陪您。”

    “哀家现在也变成等儿女来看的孤婆子了。”仁曦太后叹口气道。

    “太后,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张任安慰道:“您不过三十来岁,风华正茂,怎能说把自己同那些百姓家的孤婆子相提并论?”

    仁曦太后起身下床:“你不必宽慰我。这宫里人的年纪哪会像普通百姓一样?一入宫门,管你是二八年华还是豆蔻少女,都会变成四五十岁整日勾心斗角的老姑婆。大文学而那些没有变的,早早就当了花肥。”

    “太后……”见一向态度坚强的仁曦太后露出脆弱的表情,张任心酸不已。

    “和乐常跟哀家说,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这样才能看起来年轻。”仁曦太后侧头看着张任,笑道:“可是哀家的心已经老了,又怎么年轻得起来?”

    张任望着仁曦太后,脑中浮现出第一次见到她时的场景。那时太后刚被封为才人不久,正是得意满满的时候,他被派去做她的奴才还让同僚好生羡慕。那时的太后,正直青春年华,又初尝帝恩,走路时都将头高高扬起,仿佛立刻就要压过所有妃嫔登上皇后宝座。然而事实证明,皇上不过是图一时新鲜,临幸过一次就再也没找过她。若不是后来的巧遇,她就要守在小小的院中如同守寡般的过一辈子。

    “你要莫要拿同情的眼光看哀家。”仁曦太后面色一冷,又恢复成那个占据楚国皇太后之位的强硬女子:“哀家还没输,还有翻本的机会。”

    正说着,楚亦轩派的守卫突然来传讯:“太后,陶然陶先生求见。大文学”

    张任怔了怔,没想到这时候陶然竟然会来见太后。

    而仁曦太后则是轻轻一笑,似乎早就预料到陶然会来一样:“瞧,哀家刚说,这机会就自动找上门了。”说罢,扬声道:“让他进来。”

    陶然踏进康寿宫时,明显感受到这里的萧条凄凉。在他看来,整个皇宫都仿佛一座巨大的陵墓,生活在其中的人表面看上去还活着,其实心已经死去。

    “参见太后。”陶然走入门内,对站在厅中的仁曦太后道。

    仁曦太后回头看了陶然一眼,对身旁的张任吩咐道:“张任,你出去。”

    “小的告退。”张任垂眉低目,躬身而退,并将房门关上。

    仁曦太后坐在上座,招呼陶然落座后,直接道:“你带和乐出宫是为了什么?”

    “为了您的女儿。”

    陶然的话立刻让仁曦太后失态:“我的曼儿在哪里?你找到她了?”

    “没有。”陶然摇摇头:“原本我算到在恰当的时机让和乐公主跟我去一趟落华山,借着先祖留下的占卜之术,可以得到曼儿的行踪。可是您也知道,庆王爷匆匆赶到将和乐公主带走。现在即使再将和乐带到落华山也已经错过了时机,没有用了。”

    “你曾说过,哀家今生仍有可见曼儿的机会。”仁曦太后道。

    陶然点点头:“只要太后登上楚国最高的位子,自然能见到您的女儿。但您之前破了我们的协议,先行动手导致失败,如今命数已变,您与女儿见面后有什么后果,我不能保证。”

    提到宫变失败,仁曦太后冷着一张脸道:“若不是你从中作梗哀家也不会失败。你说你是来帮我,可我现在怀疑你是不是另有目的?”

    “即使我不从中作梗,贤妃娘娘仍会反叛,您仍会失败。”陶然正色道:“这就是命。您不信我的话要改命,可事实证明只是枉费心机。”

    “我不信命!”仁曦太后冷声道:“凭什么有的人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所有,而我汲汲营营却换来曼儿夭折,自己多年经营的权势被人夺取的结果?!”说罢,目光直直望着陶然道:“你既然说曼儿没死,那就代表当年的事另有隐情。不管为了什么,我都要查出来!我要知道,我的孩子是谁换的,到底是为什么要把她从我身边带走!”

    陶然叹口气:“既然您心意已决,劝说无用,我也只能祝您得偿所愿。至于我们之前所说的交易,已经完结,剩下的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只要你不再阻扰,这一次哀家一定能成功。”仁曦太后面若冰霜道:“日后,所有的仇怨哀家要同他们算个清楚!”

    “这是平西王楚安凝让我带给您的信。”陶然从怀中掏出信件递给仁曦太后,道:“这次离开,今年之内我不能再下山,所有请太后好自为之。”

    仁曦太后接过信件,道:“你们陶家的帮助哀家记在心中,日后我重登高位,定有重谢。”

    “重谢就不用了,只要太后能得偿所愿,就是对陶家最好的感谢。”陶然拒绝道。

    仁曦太后愣了楞,轻笑道:“想不到陶家对我如此忠心耿耿。”

    “忠心耿耿还算不上。”陶然自嘲的笑笑,起身道:“要交代的事情已经交代完,我也就不多留了,告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