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谋主

第二卷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五章 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从河东郡赶到河内郡,路途并不算太遥远,以黑甲军全力疾驰的速度,也不过是三五天的时间,一路上苏逸除了和吕布说过两句话,交谈最多的当属高顺了。

    部队一路行来,都是在并州境内奔驰,一方面是因为吕布等人对并州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整个大汉天下除了司隶地区外都混乱不堪,而他们的目的地又是拱卫帝都的河内郡,为了避免引人注目,亦或是被误认为黄巾贼军,这一路自然要倍加小心,尽量不在司隶地区行走。

    ……

    ……

    时间往往在人们不经意间流逝,算算离苏逸撞见吕布的日子也过去了五天,这一日,部队行至高都县。

    苏逸骑着马缓缓的跟随在队伍的后面,一脸沉思,身着玄甲的吕布一马当先的在前方领路,高顺则隐隐跟在大队的中后方,既能护持阵形,又能看住自己,看来吕布等人对自己还很不放心,这个念头在苏逸的脑子转了一圈后就渐渐消散了,换做自己,也不会对一个前几天还针锋相对的人轻易放下戒心,更不要提相信那人会在短时间内就转变原先的想法。

    不过这几日看来,高顺对自己的确很是照顾,自己对于坐骑的驾驭并不熟练,虽然在魏县已经有过骑马的经验,但是黑甲军座下的马匹极难驯服,听高顺说,他现在座下的马都是良马,在北方草原里也算是好马了,有了高顺的帮忙,苏逸的骑术精进极快,倒不至于被部队落下了,因此他在心里对高顺还是有几分感激之情。

    其实当日能够认出吕布和高顺二人,还要多亏了吕布叫出高顺的名字,在苏逸对三国人物的印象中,高顺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特殊人物之一了,首先这个人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没有得到太多且过高的评价,苏逸唯一记得的一点就是高顺那攻无不克的陷阵营,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眼前的黑甲军加上自己和高顺二人就是吕布的全部家底了,那么陷阵营想来也还在遥远的未来了。

    “臭小子!过来,本将军有话问你。”一直在部队前方疾驰的吕布蓦然停了下来,挥手示意高顺带着部队继续前进,自己则拉住缰绳停在一旁,等着在后方缓缓前行的苏逸。

    “将军。”苏逸等到大部队都走远了,这才小心翼翼驾马来到吕布面前,手中缰绳丝毫不敢松开,一脸的谨慎,显然还不能完全控制座下马匹。

    “哼。”吕布见苏逸的样子,忍不住冷笑几声,“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连匹马都驾驭不了。”

    “将军此言差矣。”苏逸安抚下坐骑,抬头看向吕布,又生恐惊吓到坐下马匹,轻声说道:“岂不闻前秦之甘罗十二而拜相,汉武之桑弘羊十四便手握全国财政,此二人无一不是将军口中的读书人,却又做到将军所不能。”

    吕布被苏逸说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仿佛当日在汾河边上被苏逸说得哑口无言在眼前重现般,浑身微微颤抖了下,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气息,但顾虑到苏逸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只好压下怒火没有说话。

    苏逸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小命握在谁的手里,见吕布脸色难看的盯着自己,眼珠一转,又说道:“不过将军也无需郁结于此,此二人皆为不世之才,且他们之才不在武略,在于文墨,纵观我朝四百年历史,此等人才虽有,也为数不多…”

    说起历史,苏逸不禁感慨起来,暗道自己现在不就是身在历史之中么?

    却见吕布有些疑惑的看着自己,连忙拱手道:“将军,甘桑二人乃是文臣,而将军却是武将,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将军北击匈奴,威震大漠,何尝不是做到甘桑二人所不能?”

    吕布闻言一愣,静静思索片刻,便也品出了苏逸话中之意,脸色稍缓,再看苏逸清秀的脸孔,觉得也并不那么可恶了,嗓门响亮的说道:“小子这句话说的倒也在理!”

    苏逸微微一笑,正要说话,便觉坐下马儿一阵骚动,脸色一变的紧握住缰绳,将身子伏在马背上,连话也说不出了,直到坐骑安静下来,这才一脸苦笑的说道:“多谢将军夸奖,可是在下这匹马儿…,却有些不大领情…”

    吕布见苏逸如此窘状,忍不住哈哈一笑,只觉得眼前小子还是有些意思的,心中对他的警惕不禁又去了几分。

    苏逸可不管吕布笑的多开心,只是神色紧张的盯着坐下马儿,手中缰绳一刻也不敢松开,然后抬起头,一脸无奈的看着吕布,心知是他的笑声太过猛烈,以致惊了坐下马儿。

    “对了,将军不是想知道在下如何能够助您名扬天下么?”苏逸灵机一动,连忙开口说道。

    “哦?”

    吕布闻言停住笑声,左手轻轻抚摸着挂在马身上的大戟,目光微垂望着眼前的苏逸,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么快便想到方法了?那可真是巧了,本将军唤你过来也是这个意思。”

    苏逸拍了拍渐渐安静下来的马儿,借机整理这几日在脑中想出的办法,手托腮帮,脸色从容的说道:“将军可知昔日冠军侯为何能一战而成名于天下?”

    吕布虽然不笨,可这种问题他又怎么答出,便摇了摇头示意不知。

    苏逸有些讶然的看了眼吕布,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他了,后世对于吕布性格的争论其实并不多,一致认定他是个性格暴躁薄情寡义,反复无常的白眼狼,可这几日观察下来,却感觉与印象中的吕布明显有些不符,不过时间尚多,也不急于求证这些事情。

    苏逸不再理会吕布与史书上记载的有何不同,继续说道:“冠军侯成名于外敌肆虐我大汉之时,‘封狼居胥’战役中,打得匈奴远遁,以致漠南无王庭,这也是在下最佩服霍将军的一点,所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便是如此,不知将军自问…可以做到吗?”

    吕布沉默片刻,抿了抿单薄的嘴唇,沉声道:“本将不如冠军侯远矣。”

    “将军毋须妄自菲薄。”苏逸这回不再惊讶,微微扯动缰绳,指了指天上的太阳,示意吕布天色渐晚,可以边走边说,先跟上前方的队伍。

    “如今声名不显,不代表将来默默无闻,须知冠军侯勇则勇矣,却不知穷寇勿追,才不幸身死塞外,依在下看来,将军现今要做的,便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万勿急躁。”苏逸眼神飘渺不定,声音有些悠远。

    “时不我待,本将军等不起了。”一直跟在苏逸身边的吕布闻言愣了愣,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出声道:“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苏逸仿佛没有听到吕布的问话,只是将一双眼睛看向北方,喃喃自语着:“我算不上什么先生,他才是…”

    在空中,沮授淡定的表情似乎在缓缓浮动。

    ……

    ……

    徐明匆匆赶到了永安城,经过城门守卫的检查后,直奔城北的一家粮店而去。

    粮店的东家姓刘,据说是个洛阳人,只因洛阳城里的税收太高,营收很差,听说永安靠近并州,粮食缺乏,便将店铺搬来了永安。

    徐明不急不缓的来到粮店前,看了眼正在算账的刘掌柜,拍了下桌子,大声道:“掌柜的,给我来两斤米!”

    刘掌柜放下账本,眯着眼睛瞧了瞧徐明,随意道:“不知客人想要什么米?”

    “北方产的大米。”

    “北方产的多了,我这儿有冀州的,有并州的,洛阳的也有,只不知客人要哪种?”

    “冀州的,就要刚到的米。”

    “好嘞,米在库内,还请劳烦客人随我来。”

    徐明闻言,推开门板,便跟着刘掌柜往里屋而去。

    “掌柜的!米给你搬来了,不知放在哪儿?”

    就在这时,一声仿若轰雷般的响声在徐明身后传来,徐明微微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长九尺,唇若涂脂的大汉正在门外呼喝着,身上扛了五袋大米,脸色许是因为劳累而显得异常通红,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刘掌柜。

    刘掌柜乐呵呵的转过身来,冲徐明歉然一笑,走到大汉身边,说道:“长生呐,先把米放这儿吧,等我给这位客人拿了米,就给你工钱,如何?”

    叫长生的大汉浓眉一展,拍了拍身上的灰土,笑道:“掌柜的尽管去忙,长生在此等候便是。”

    刘掌柜一脸欣赏的点点头,冲身后的徐明说道:“客人,那咱们先去拿米吧。”

    徐明眼睛微眯盯着长生,听了掌柜的话,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跟着掌柜的去了里屋。

    等到二人进了里屋,一直笑呵呵的长生蓦然沉下脸来,眼中精光闪烁,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然后猛地一拍脑袋,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将一袋大米轻轻放倒,往布袋里装了大概一斤米,掂量着差不多够自己的工钱了,便把布袋收好,抄了粮店旁的小道,一溜烟的跑了。

    过了没多久,刘掌柜和徐明一脸笑意的从屋里走出,徐明手中拿着一袋米,正和掌柜的说话:“刘掌柜的,方才那大汉身材高大,武艺不俗呐。”

    刘掌柜笑了笑,说道:“杀了人的逃犯,哪个武艺弱的了?不过是看他性子憨厚,想来杀的也是该死之人,就留下他,也算是他一条活路罢了。”

    徐明微微一笑,说道:“掌柜的也是给自己一条活路吧?”

    “干我们这行的,谁不会给自己留条活路?”刘掌柜闻言,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道:“倒是公明兄眼光卓著,当初和大人约定只去冀州刺探黄巾敌情,现在圆满归来,想必大人许诺的河东郡官吏离兄台也不远了吧?”

    徐明轻轻呼了口气,像是想到了什么,感慨道:“此行并非如此简单呐…”

    “咦?”

    刘掌柜困惑的声音传来:“这小子还挺聪明,刚才被你盯了一会儿,就知道事有不对,竟先拿了我的粮食跑了。”

    徐明寻着刘掌柜的声音看去,却见那叫长生的大汉早已不见,地上有一袋米微微露出一个小口,想来是将这些粮食当工钱取走了。

    “算了,跑便跑了吧,自生自灭,全由个人,我又何必管那么多。”刘掌柜叹了口气,在账本前坐下,旁边放着十枚钱,是给长生的工钱,脸上有些失落,显然对于长生的离去难以释怀。

    “走了也好,刘掌柜的,此人武艺甚高,怕是难以驾驭。”徐明好意的提醒一句。

    刘掌柜摆了摆手,没有说话,心情有些不佳。

    “此间事了,在下很可能便去河东郡任职了,此处日后却是要掌柜的一人支撑了。”徐明见刘掌柜无心说话,便话题一转的说道。

    “去吧去吧,我也老了,早打算在此颐养天年了。”刘掌柜叹气道。

    徐明拍拍刘掌柜的肩膀,说道:“那我便走了。”

    “走吧,日后若当了大官,记得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就够了。”刘掌柜微阖双眼,一副送客的表情。

    徐明见状微微一叹,走出粮店,然后高声道:“多谢掌柜的米,徐晃告辞了。”

    徐晃再看了眼闭目沉思的刘掌柜,摇摇头走了。

    ……

    ……

    天色暗了下来,高都县外的黑甲军寻了处毫无人烟的树林,原地休整起来,留在后面的吕布和苏逸沿着军队的痕迹依旧不急不缓的前行。

    此时的苏逸自然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人物,他只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历史的走廊里小心翼翼的前进着,无论是一开始的沮授,还是现在的吕布,都是他要打起精神仔细应对的人物。

    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PS:这章更新的比较晚。。算是谋主上传以来最晚的一次了,因为修改了很多东西。。今天下午很累,还睡了一觉,所以导致写的比较赶,就连上传这一章也晚了些,小懒拱手了。。呵呵~~请广大书友支持在下~~看的爽的话就投出诸位看官手中的票票吧~~俺希望收藏也能多些。。就这些小小的愿望了,嘿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