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谋主

第一卷 乱世人命贱 第二十章 战前轶事

    (今天两更!!下午还会有一章!!!)

    魏县外,人数众多的黄巾军正在距离魏县十几里外的平原上整理队形,一名身着亮银色铠甲貌似将军的人物驾马立于人群的最前方,手持一柄长剑,背挎长弓,眼神如鹰隼般紧紧的盯着面前的两万“士卒”,不时的挥动下手中斧头,感受着附近“士卒”的敬佩目光,一直僵硬的脸上终于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嘴角微微扯动着脸颊,像是绽放在春日的马蹄莲,丑陋的灿烂。

    在他身后,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头戴纶巾,手握一块系于腰间的温软白玉,身披一件略显陈旧却材质名贵的纯黑长袍,神色中透着几分阴厉,带着一脸冷漠的表情打马上前,走到身穿银甲的将军身边,拱了拱手,说道:

    “渠帅,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据此前军中细作于魏县回报消息,城中可战之士只有一曲兵力,算上咱们这次的目标巨富张闲家中的五百私兵,不过一千兵力,而我军则二十倍于魏县,不知将军为何却围而不打?”

    银甲将军轻拍马臀,向魏县方向轻轻前行了几步,眼睛盯着空中飞翔的雀儿,嘿嘿冷笑道:“我赵铭不是这大汉朝的官员,没有印绶在身,没有虎符在手,可我却统领着身后这两万壮士!你问我为何围而不打,那我现在就告诉你原因…”

    然后收剑入鞘,扬手一挥马鞭,指着远处固守城池的汉军士卒,豪气万丈的说道:“我要光明正大的打败汉军!让他们知道谁才是最厉害的将领!”

    中年文士一听赵铭解释的原因,惊的险些闪断老腰,心想这两万兵一多半都是老百姓,那五千兵勇也并未经过训练,没有什么战斗力,如果在杀到魏县的第一时间就投入战斗,想必能一鼓作气的拿下这座县丞,可现在战机已逝,对方经过这两日的调整一定有所准备了。

    本来还以为赵铭有其他想法,原来却是这个原因,中年文士暗骂一声蠢货,轻声提醒道:“渠帅,可是魏县县丞是名扬整个河北的大儒沮授,想来多少有几分本事计谋…”

    赵铭摆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然:“军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以我看来,那沮授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罢了,若果真有才华,又怎会在一个小小的魏县屈就?”

    “不然。”中年文士苦口婆心的劝道:“那沮授我也听说过,若论才学当与我在伯仲之间,且其在魏县经营多年,城池坚固,轻易不可破,李某实在不敢言必胜。”

    赵铭闻言哈哈一笑:“军师你太过谦虚了,想我赵铭随天公将军一同起事,幸得军师鼎力相助,不过几日时光,便已坐拥两万之众,军师之智,赵某是深信不疑的。”

    中年人一听赵铭的夸耀,脸上露出一丝得色,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既如此,渠帅何不听李某一言?”

    赵铭霍然转头,虎目紧盯着中年文士,寒声道:“李复,你确定那个沮授果真如此难缠?”

    李复闻言微微点头,丝毫没有因为赵铭直呼其名而觉得惶恐,只是拱手道:“渠帅三思,如今魏县既已有所准备,待李复回营定下灭敌之计,定教沮授知道渠帅厉害。”

    赵铭眼中闪过一抹不可察觉的寒光,点头道:“那便拜托军师了。”

    李复仿佛没有注意到赵铭的眼神,连忙回礼道:“定不负渠帅所托。”

    二人之间的对话声音极轻,而不远处的黄巾士卒则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手持武器守护着二人,一名仿佛刚偷偷解手完的黄巾兵提着裤子从靠近赵铭二人的军帐后面走出,转头看了眼赵铭,然后微微扯动了下嘴角,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

    ……

    ……

    魏县城头,一身儒袍的沮授面无表情的望着远处的黄巾军,至于之前向他请罪的苏逸,则被沮授借口军机大事闲杂人等不能参与给赶回家了,在他的身侧,一名肤色黝黑的将军正一脸赔笑的站在旁边,把个跟在将军身后的亲兵看得眼睛一阵发昏,似乎没想到还有人能让自家将军如此和颜悦色甚至是赔笑的对待。

    “沮大人…您看出来什么没有?怎么这黄巾军围城都三天了还不进攻…”将军在沮授身边嘟囔着嘴抱怨道。

    沮授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样,正色道:“怎么?韩将军莫非希望贼人尽快攻城吗?”

    “呃…”韩将军连忙摆手,解释道:“我就是觉得奇怪,以对方的兵力,不可能不来攻城,而且当日黄巾来袭,城内跑出去那么多百姓,里面肯定有他们的细作,估计咱们城里的兵力也都清楚的很呐…”说着韩将军还一脸认真的分析起来。

    “我想来想去,就觉得他们肯定是有什么诡计,不过沮大人您也知道,我老韩脑子不太好使,能打仗,就是不能领兵…”

    沮授听了韩将军的话扑哧一笑,想也没想的接口道:“就你那脑瓜子还不好使?我看你训练的一曲士卒都很健壮啊,韩家在你手上也没见衰落嘛…”

    韩将军一摸后脑勺,腆着脸道:“沮大人…呃,这称呼太别扭了,我还是叫您先生吧。”

    说着憨憨一笑,把脖子伸向沮授,小声说:“您还不知道?家里的事儿我都交给二弟了,我就是给他撑撑场面,您要是觉得韩齐这浑人不行,那我马上就让他夹起尾巴做人,您看…?”

    沮授笑了笑,手指向远处的黄巾军,话语里有几分冷酷:“韩将军,如果我给你五百兵力,你能把那伙贼军吃下吗?”

    韩将军知道沮授这是在考验自己的本领呢,便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如果是正面交锋,则必败无疑…不过若是偷袭用计,那么还有几分胜算。”

    “那你有几成胜算?”沮授反问道。

    “六、七成。”韩将军不假思索的回答。

    沮授轻轻低头思考着,若有所思的瞥向韩将军,低垂着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突然抬头问道:“韩将军,你真的很想出城作战吗?”

    那边还在低头思考的韩将军神色一怔,似乎有些惊讶,紧接着露出一脸的狂喜,使劲的上下晃动着那颗大脑袋。

    “还请将军附耳过来。”沮授招招手,轻声说出一条声东击西的计策来。

    韩将军听的一阵点头,眼睛不停的闪烁着,待沮授说完,若有所悟的抱拳道:“先生此计大妙,韩若现在就去军营稍作准备,此战定不负先生所托!”

    沮授连忙拉住亢奋的韩若,嘱咐道:“我府上有一小友,不敢说计谋出众,寻常计策却能轻易看穿,将军此去,可带上此人,定能保此战无虞,不过他两年前与韩烈…”

    韩若微蹙起浓重的眉头,仿佛想起了两年前在茶楼的一幕:“莫非他叫苏逸?就是被烈儿打伤的那位小兄弟?”

    沮授正色道:“正是苏逸。”

    “好!那我回去便教训家中孩儿,这几年我操心军务,都是二弟管教的烈儿,想来是问题颇多,先生放心,韩若会给苏小兄弟一个交代的。”韩若握剑的手不经意间紧了紧,然后咬牙说道。

    沮授却是摇了摇头,似乎没有看到韩将军的小动作,眼睛微眯着看向韩若:“韩将军,沮某和你说这些不是让你回家教训孩子,须知道现在大战当头,魏县存于未亡,个人小事已无关紧要,沮某的意思是让你替我照顾好苏逸小友,此子天赋异禀,心中自有一番乾坤,只是性格反复不定,需要磨砺下他的性子才是…”

    不理神情急躁的韩若,沮授接着道:“不过如果遇到棘手的情况,将军大可以问询于他,或可化险为夷。”

    “那要是他没办法怎么办?韩某不能把将士们的性命托付于一个陌生人身上。”韩若撇了撇嘴,心中自然不信两年前那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能有多大的智谋。

    “那将军是想让授一同前去?”沮授神色一动,张口说道。

    “嘿,正有此意…”

    “那魏县谁人守之?狱卒?三老?”

    “呃…”

    沮授语重心长的劝道:“将军若是相信在下,那便将苏逸带去,若是他谋略不够,将军可自行处之,授无话可说。”

    韩若暗中紧了紧握着拳头的左手,似乎已经下定决心:“好!那我便带上那个小子,不过先说好,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也得听我的指挥,不然…”

    “不然就军令处置!”沮授松开紧绷的脸,肃然道。

    “那魏县便拜托先生了,韩若去了!”韩若神情有些不自然的笑道,然后冲沮授一抱拳,转身下楼而去。

    ……

    ……

    此时距离魏县百里之外的一片树林遮掩处,一支人数在千人左右的部队正飞驰疾走,领头的将军满脸汗水,士卒们在将军不断的呼喝声中毫不放松,严密的纪律性,整齐的队列,时刻在告诉人们这支部队的强悍之处,只是让人心生疑惑的是,在整个大汉朝陷入黄巾起义的潮水中,冀州甚至成为黄巾军势力最稳固也最雄厚的地区后,这支急行军前进的方向在何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