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小说 > 天下江湖

正文 为什么要写《天下江湖》

    80年代初,在《武林》杂志上看到《射雕英雄传》的连载片断,惊为天作。20多年来读了不知多少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到古龙,更有无数其他大家、小家、杂家的作品,被父母骂,被老师批,每天下课捧着武侠小说在家附近兜圈到天黑,这就是我的少年记忆。

    1986年,中学时,我开始自己写,写了《凉州词》,60万字手稿,今天想来也恐怖。

    1989年高考复习阶段,忽然有了灵感,写了《十二月的故事》,12个中篇,50万字左右。

    1990年,买了台286的PC,开始写《天下江湖》,截至到1994年完成60万字。

    1994年开始我已经是有点名气的游戏评论家了。

    1995年我结婚了,(^O^__*^O^*),完成人生大事。

    1996年珠海金山的求伯君请我去做游戏,于是就有了《剑侠情缘》。

    1997年我开始着手企划《龙之心武侠游戏数字体系》,至今已是第8年。11999年当我差不多30岁时,我需要一部小说来支撑《龙之心武侠游戏数字体系》的剧情和角色,所以确定将《天下江湖》做为《龙之心武侠数字游戏体系》的剧情篇。

    2000年我有小孩了,一个宝宝女儿,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到了我自己觉得无求的阶段。

    2001年当我用一段时间改写《天下江湖》的很多章节时,才忽然发现我长大了,所以当改写完第一部时,我就大刀阔斧地改写整个剧情,框架,从第三部开始,就完全是一个新的阶段了。同时并根据体系的需要,写了大量的相关笔记。

    2001年我用海外投资组建游戏公司开发网络游戏,但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但我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因为对于“武侠”、“游戏”这两个领域,我一直在研究,在探索,到了2004年年底,当我为港台中游戏年会分析韩国网络游戏泡沫时,我知道我是对了。

    直到今天,对于《天下江湖》的修改一直没有停止过,《天下江湖》应该是作为《龙之心武侠数字游戏体系》的附属物而存在的,不过有几个朋友看了打印稿后,提议我让更多的人看看,所以就在2004年最后一个月放上了网络。

    《天下江湖》现完成120万字,8个可立即发表的完整卷,所有大纲、年表、事件图、角色谱,都早已完成。原本规划写20卷,300万字左右,但现在估计要写30卷,500万字左右。

    《天下江湖》上接前传《十二月的故事》,十二个中篇,我之前还和朋友说,不想再修改,不过再想想吧,这些是我20岁的初作,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些尝试。

    《十二月的故事》之前是《凉州词》了,看着那堆20乘20的填字原稿纸,觉得人生还是很有趣,很有收获的。

    幸好,至今在物质、精神上早已无所求了,所有还能让自己执着于一些东西,我一直和太太说,这辈子就交给【武侠与游戏】了。

    对我来说,《天下江湖》是我最重要的一部武侠小说,但它必需服从于《龙之心武侠游戏数字体系》的需求,这是这部小说创作的第一准则。</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