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重生之海上霸主

作品相关 第234章 祸水西引(四)

    折腾了一宿,俺答军营内的火终于被扑灭了。一统计,人员伤亡倒是不多,但是战马被惊跑了不少。

    没有了战马,蒙古人就像是没有了翅膀的鸟儿,动弹不得。这样下去,别说是打胜仗翻盘了,自己能不能回去都两说。俺答已经意识到大势已去,心灰意冷之际,准备打包退兵回漠北。

    反正,这一次出来抢了十来天,到手的东西也不少了,该收手了。

    而就在这时,明朝突然派来了使者,说要和谈。这下,俺答脑子有点懵:以前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也不和谈,现在局势逆转,明朝占尽优势了居然要和谈?真的还是假的?

    俺答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因为他已经被没有诚信的明朝忽悠过几次了,心灵很受伤害。

    “我看还是派人去为好。”三娘子见丈夫有些犹豫,劝道。

    “这只怕是明朝设下的一个陷阱,派去的人有去无回。”

    “不会的,他们没必要扣押使者。”

    “万一他们又像上次那样,一边利用和谈判拖延时间,一边调集兵力围攻我们的话,那我们岂不是上当了,我看还是不要谈了,先退回大漠再说。”

    “要不这样吧,大汗你先带兵回去,我去跟他们谈。”

    “这怎么行,那不是自投罗网吗?万一他们真的把你扣下了,那怎么办?”

    “放心吧,我有分寸,明朝再怎么无赖,也不会对一个弱女子下手的。”

    北京城东门外,定海军的工程兵在平地上连夜搭起了一座高台,上面竖起了一面龙旗,远远就能看见,很是显现。

    刘致远不穿龙袍,不过,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帝国当然也要把龙放到国旗上。另外,一个印着五爪金龙的金质国徽也挂在了高台上,在阳光下特别耀眼。

    龙旗龙徽,这让明朝方面好一阵尴尬。因为五爪金龙本来是明朝皇家的御用,现在变成了华夏帝国专用,明朝皇帝降为王,只能在衣服上绣个四爪龙,等级上就低人家一级。

    没办法,国力不如人,只能屈居人下。

    “陛下,恐怕蒙古人不会派人来了。”保定王坐在刘致远的下首,他看着高升的太阳,有些担心。

    “他们来不来都无所谓,今天风和日丽,咱们喝一会茶,拉一会家常。到中午的时候他们还不来的话,咱们就谈谈怎么灭蒙。”刘致远淡定得很,他心里早有计划。

    “哦,难得陛下有如此兴致,本王的荣幸啊。”保定王听了刘致远说要灭蒙,心中不禁暗暗大喜。

    “哎,你现在有几个儿子?”刘致远突然问道。

    “回陛下,只有三个,而且年纪尚幼。”突然被问到儿子的事,保定王的心一悬,他怕刘致远又要拿儿子的问题来说事。几个月前,女儿被强迫送到台岛去当童养媳,现在万一要派儿子去当人质的话,那可如何是好。

    “只有三个?”刘致远摇摇头,说道:“还是太少啊。这俗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有三个儿子,不够用啊。”

    “是有点少,儿子不好生,也不好养活。”还好,不是要拿人质,保定王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是啊,儿子不好生,也不好养活。”刘致远不由得感叹:自己英明神武,怎么就不能多生儿子?

    正当刘致远为儿子少的问题感慨的时候,一支蒙古骑兵由远及近。

    “陛下料事如神,蒙古人真的派使者来了。”保定王拍了一个马屁。

    “来不来也无所谓,反正他们是陪衬,咱们以后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陛下,那咱们该怎么办呢?”保定王有些好奇。

    “等和谈结束之后我再告诉你,现在我们一起去见来使,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再说。”

    蒙古来使在一里外就特战队拦下,在特战队的武力面前,他们不得不妥协,下马步行前来。为此,带队的三娘子心中憋了一股子怒气。这一行人行至半路,就见一队人马缓缓而来,应该是前来迎接的,这让三娘子多少找回一点心理平衡:咱蒙古兵甲天下,这点面子明朝不敢不给。

    刘致远远远地看到蒙古使臣由一妇人带领,不禁有些好奇,向保定王问道:“那个女人是谁?”

    “她是俺答汗新纳的三娘子,甚得俺答的欢心。”保定王言外有意,斜眼偷看刘致远的反应,却失望地发现人家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派一个老婆来,这俺答汗也真有意思。”刘致远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听说这个三娘子很精明,而且精通中华文化。”保定王提醒了一句。

    “不错,我就喜欢跟精明人讨价还价。”

    很快,蒙古来使就到了刘致远的面前。

    “你们明朝号称礼仪之邦,就是这样对待使臣的吗?”三娘子先声夺人。

    “我们华夏是礼仪之邦,这一点都不假。不过,礼仪是用来对待朋友的,而对待你们这些不请自来的强盗,根本就不用谈什么礼仪。”刘致远针锋相对。

    “你算什么东西,这里轮不到你说话。”一个蒙使见刘致远一身“奇装异服”,连个官都不是,就跳出来呵斥。

    “拉下去砍了。”刘致远一摸鼻子,身上的杀气外泄。明朝国王见了他,都要服服帖帖,这个蒙古小使臣居然不长眼,敢这样说话,明显是话得不耐烦了。

    主帅暴怒了,侍卫队员可不是吃素的,四个侍卫队员不由分说,就把那个不长眼的蒙使押了下去。

    “陛下息怒,这些蛮夷不识圣驾,陛下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和谈还没开始就要杀使者,这和议还用不用开?保定王忙劝道。

    “好,这一次看在你的面子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拉下去撑嘴一百。”

    保定王不敢再劝,他知道人家现在是圣皇,天威难测。这不,刚才还拉家常,一言不和就要杀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人家说了一句话,你们就要打要杀,还讲不讲道理?”人是三娘子带来的,她当然不能坐视自己的手下被打被杀。

    “道理是跟文明人讲的,跟你们这些强盗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刘致远一挥手,示意侍卫队就地行刑。

    “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谈,我们走。”三娘子一转头,带头就走。

    “你们想走就走,没人要拦你。不过你们可要想好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以后你们再想谈,都没机会了。”刘致远说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蒙古怕了你明朝不成?”

    “你们蒙古人好勇斗狠,当然不用怕明朝。不过,不管多么勇猛的人,要是没饭吃没衣穿,那也猛不起来,我说的对不对?”

    刘致远一语击中蒙古人的软肋,吃饭穿衣真的是蒙古人的头等大事。虽说蒙古人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牧马放羊,不过,马牛羊的产量始终有限,要是蒙古人顿顿吃肉,再多的牛羊也不够宰的。所以,明朝的粮食还是他们必须要买的。

    如果开放互市,一头牛最少也能换到两石米面,这两石米面够一个人一年的伙食了,而杀掉这头牛,不够一个人吃一个月的。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牛换粮对蒙古人来说是相当划算的。毕竟牛是放养的,放牧本来就蒙古人的生活,不用计算什么成本。而粮食是要春种秋割,是明朝农民一粒一粒地种出来的,来之不易。

    正是因为互市对蒙古人有利,三娘子才会力主与明朝和好,争取与明朝公平交易。刘致远也希望明朝与蒙古和好,展开公平交易,但是,这个交易不是牛羊换粮食日用品的货货交易,而是另一种“公平交易”。

    “你是?”三娘子狐疑地看着刘致远,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些毕恭毕敬的明朝官员,这下明白这个人是谁了,原来是明朝的后台大老板,号称圣皇的人。

    “我叫刘致远,是定海军的主帅,如果你还想和谈,那就到那边去坐下来谈。”刘致远一指不远处的高台,说道。

    “原来是圣皇陛下,失敬失敬。”

    “走吧。”

    一行人一路走来,侍卫队于路边排成两列纵队,以倭国武士刀为蓝本打造的军刀挂在腰间,看来很是威武。而更加威武的是他们的配枪,每人两把别在腰间。

    “陛下的军队看起来很英勇啊。”三娘子明显是言不由衷,在她看来,汉人懦弱,根本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所谓的英勇,英勇就死也是英勇。

    “不敢当,我们定海军用的是火器,不论个人英勇。”

    “火器?”三娘子眼睛定位在了侍卫腰间的铁疙瘩上。

    “想不想看一下?”

    “见识一下也好,开一下眼界。”

    “侍卫队第四小队出列。”刘致远一转身,振声下令。

    “到!”十一人从纵队中快速集合到刘致远的面前,排成一列整齐的横队。

    没等刘致远下令,侍卫队长已经让人把一个靶子放到了一百米外。

    “现在进行步射演练,开始。”

    命令刚下,那十一名侍卫双手同时掏出两把枪,瞄准射击一气呵成。一阵雷鸣电闪,那个靶子被击成碎片。附近围观的明朝方面的人也好,蒙古人也罢,都是大惊失色,万一这些枪打的不是靶子,而是人的话,那岂不是要被打成筛子。

    “怎么样?还行吧?”

    “不错,不错。不过,靶子是死物,不知能不能打到活物。”三娘子有意抬杠,她也想知道蒙古骑兵能不能打过这些火器部队。

    “第四小队全体解散,限时一分钟,骑马就列。”

    十一名侍卫飞奔向马厩,一分钟不到,他们已经列装骑在马上。

    “现在进行骑射演练,开始。”

    十一名侍卫策马奔驰,在空旷的校场上追逐着几匹放出来的野狗。不多时,合围之势就形成,一阵噼里啪啦地枪声过后,那些野狗纷纷倒地而死。

    “怎么样?我的侍卫队还可以吧?”

    “嗯,很不错。”三娘子不得不承认,人家的军队的确很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