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迷失在星空

正文 第二十五章 ASA和闹哄哄的招投标

    威尔逊州的成立是一件大事,涉及到联合技术公司的调整很多。

    公司保安部已抽调部分核心员工到威州现有七区首府的警察局,内务部也从公司员工和家属中扩大了招收范围。有些与州政府权力交叉的部分,也正在分出去,让警局管琐事,保安部和内务部加强对公司内部的控制。

    已经更名为新威市的宇航基地,让宇航科技研究院有了新名字“威州航天局”即WSA,当然只是内部称呼,发射基地被称为新威航天中心。威尔逊州成立后,驻扎在外围的澳洲陆军,没有撤走,还呆在附近的基地里,这里毕竟也是澳洲领土。

    这帮大兵都知道是联合技术公司在养着他们,他们的直升机和重型武器的关键维护都是公司武器集团在负责。基地的生活条件比照双威市内,除了自成体系的日常操练,其他的跟公司保安部没什么差别。很多退役的转眼跨过隔离带,加入了公司,这让堪培拉很郁闷,陆军居然成了联合技术公司的保安培训基地。

    副作用也不是没有,而且这个副作用让人觉得很搞笑和无奈。

    军事基地的警卫部队与保安部的员工很熟,他们不止一次听说WSA这个词,觉得很奇怪,便报告了堪培拉。堪培拉那边跟这些大兵不一样,专家们一听,知道十有**是指威尔逊州航天局或威森航天局,因为用这个名字的机构很多,如美国宇航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华夏航天局CNSA,日本航天局JASA等。

    李庄时常不在,但周奇森接到了澳洲总理气势汹汹的质问,说为什么不叫ASA,联邦政府为宇航科技研究院调了这么多专家,虽然堪培拉并不管具体事务,但有协议,这个航天局理应被称为ASA即澳洲航天局,而不是作为地方政府的WSA。

    周奇森摸不着头脑,难得总理大人这次这么失态,作为政客他平时总是一副很成熟的样子,估计是触动了他哪根神经。这一任的总理从小就很喜欢宇航方面,上次将相关研究人员并入威森科技,也是他的梦想在作怪。

    澳洲曾经有设计并建造卫星的能力,起步很早,是继花旗国、俄国和法国之后的第四个国家,1967年以后,澳洲的政策出了偏差,也许是某些势力在作怪,澳洲本土资本当年比较弱小。前些年澳洲又开始了“澳洲航天研发计划”即所谓的ASRP,但有识之士都知道,区区十来亿澳元的资金,杯水车薪,想发展到载人航天,遥遥无期。

    威森科技搬到澳洲后,近乎蛮干的宇航科技研究在巨量的资金和疯狂的人才招聘推动下飞速前进,这让ASRP计划执行人员感到绝望,双方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周奇森了解到事情的始末,便打电话过去解释,同意了ASA的正式命名,不过管理方面还是由威森科技执行。堪培拉就是要争个名头,当然也是为了培养一下联合技术公司员工对澳洲的感情。

    这是第一例出现的私人机构宇航项目冠以国家名义,堪培拉不傻,他们知道可能出现的麻烦,当然也会享受到好处,其中的辛酸和无奈外人怎能知道。

    就这样宇航科技研究院有了一个新名头ASA,并明面上从威森科技独立出来,成为联合技术公司直管的机构,这也是为了照顾堪培拉的面子。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多,但公司各部门都是自行运转,跟平常没有多大差别。ASA一直很忙,9月中旬发射的通信卫星工作正常,他们在10月中,11月中和12月初,接着又发射了UTCS002~UTCS004等三颗通信卫星,将联合技术公司的卫星通信体系覆盖到全球。

    花旗国宣布将进行超光速试验后的半年间,各国发射卫星和飞船的密度增加了很多,大家一起凑热闹,连华夏也咬牙发射了一艘载人飞船到花旗国的太空组装厂附近看了看。

    新威航天中心发射的次数有些频,但除了第二次还能引起一些关注,后面两次的发射除了相关工作范围内的情报部门和喜欢凑热闹的媒体机构,没多少人在意。航天中心边上陆军基地里大兵们连续欣赏了几次壮观的发射场景,到后来就觉得很无趣。

    联合技术公司在十一月成立了威森卫星管理服务公司,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卫星、承接卫星研制和发射订单、提供通信、电视转播和其他数据服务。UTCS系列的四颗卫星功能强大,这么大的家伙除了做等离子发动机试验,其他的主要就是各式通信设备。卫星上的转发器很多,为了方便澳洲的通信和电视转播,以极低的价格租给堪培拉方面五个转发器,也算对得起ASA的代号。

    飞行器实验室在ASA里,是个巨型单位,卫星项目组相比载人飞船项目组显得很小,但员工总数仍然有2200人。除了从各国挖过来的熟练人员和从应用物理研究院调过来的高手,新手很少。

    新威航天中心建立初期,堪培拉方面调了很多人手过来,这帮人现在已经融入公司,那边也不想反悔。人才接收过来,代价也要付出,堪培拉不管怎么样也是联邦政府,协议摆在那。

    去年八月航天中心第一次发射卫星,澳洲总理率政府高层就蹬蹬地跑过来视察,李庄接待了他们,并陪着一起看了首次发射。

    发射成功后,卫星项目组的驻地成了视察的主要目标,云集的高端人才和实验室齐全的装备让堪培拉方面很羡慕,公司开发的仪器和通信设备也让那边感到惊异。九月中第二次发射成功后,堪培拉便要求公司研制返回式国土资源调查卫星,并决定成立卫星部队,和ASA配合。

    双方各取所需,公司高层没有犹豫,返回式卫星对公司来说并不难,黄金大战中捞到的熟手很多。这个莫名其妙搅成一锅粥的人造黄金计划,让联合技术公司人才方面的储备增加了不少。

    不知道是那家势力最开始有造黄金的想法,但根据进度来看,联合技术公司绝不是第一个有黄金炉计划的。从受创程度来看,法国人的嫌疑最大,他们喜欢捣鼓这个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人造黄金的成本也以他们最低。要不是他们研发已久,以花旗国在核研究方面的实力,不至于弄得这么狼狈。

    事情到了现在,也没有势力能调查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黄金协定》签署后,人造黄金这种只能由大机构玩的游戏,被限制得很严,当然大家也没有什么兴趣再去玩自残。

    黄金大战让月球开发计划全面终止,耗资巨大的登月飞船两年来再也没有发射过,花旗国和俄国都很惨,事情做了一半,被生生掐着脖子。日本人还好,刚刚发射完登月飞船,就意识到危机将要发生,没有将自己的那点可怜的设备放下去,就宇航员坐登月舱下去看了看,也算完善技术,对国民有个交代。

    为了尽快恢复过来,各国的贸易大战频繁发生。联合技术公司受的影响并不大,公司出口的工业品技术含量都比较高,农牧业产品检验标准都很严格,专利授权和技术支持服务占了很大的比例。公司法务部也很能抗,熟悉各国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有效地理顺了公司的出口秩序。

    联合技术公司一般都是赚别人的钱,国外客户能赚到的公司的钱比较少,除了原材料、附加值不高的大宗货物就是大米和水果之类的农产品。公司想要的大国不肯出口,他们肯出口的,公司又觉得档次低。威尔逊州成立后,很多分析机构都推测能有商机,可以从联合技术公司身上捞点好处。

    星球改造研究院这几个月来一直和各大国的相关研究部门合作,这个工程太大,研究院的实力虽然堪称业界最强,但只在工程领域,纯研究领域还是不及大国。

    威尔逊州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向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大公司发出了公函,邀请他们参加威尔逊州这次上万公里铁路和公路设计及施工监理工作。

    2亿黄金券的报酬不低,但要施工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铁路和公路沿线的调查工作也不是一般的小单位能完成的。

    铁路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世界上的强国不少,花旗国、德国、日本、华夏、法国,连俄国和澳洲这方面的实力都不错。

    联合技术公司有精通铁路和公路方面的工程师,铁路项目组和公路项目组各自评估了总设计及监理成本上限,铁路约1亿黄金券,公路约5000万金圆券。参加招投标的单位以设计和监理方案最优为达标单位。

    难得公司这头铁公鸡愿意出血,短短一周之内,双威机场就迎来各大势力的来客,包括澳洲本土企业联合起来的两个代表团都齐聚在威州州政府大楼大会议室。

    在看过公司要求的连接点、技术和环保要求后,这帮人便纷纷出发调查,他们确实都是专业人员,派来的全是得力的大型团队。

    直升机和越野车配合使用,让勘测进度进展很快。公司有澳洲空军花了三个月扫描的地形图,管理层考虑到各国侦查卫星都有威尔逊州的地形图照片,便直接将这些电子地形图发给参加投标的各方势力使用,免得他们都藏着掖着。

    堪培拉方面调查过部分地质条件,这次也一并拿出来,反正等过些年这里将会变得面目全非。

    公司倾向于澳洲本土代表团和华夏,日本人在超大型施工设计方面没有想象中的厉害,花旗国这方面很扎实,但公司又有顾忌,不愿意再给他们输血。高层苦恼了很久,李庄最后拍了板,除了部分工程一定要给澳洲本土外,其他的各凭本事。

    这笔钱不好挣,来参加调查的团体都知道,但初步考察过后,都觉得利润空间不小,这下可就炸了马蜂窝。

    这次铁路规划是分批勘探分批建设的,不可能等所有工作都完成后才开始,那要拖很多年,中间地质条件还会发生变化。

    日子都没以前好过的大公司们,频频互相拆台,对前期完成的部分,意见不一,美其名曰的技术研讨会变成了各势力显摆技术和攻击对手的舞台。

    闹哄哄的气氛让公司管理层目瞪口呆,商人果然是最靠不住的,巨额利益之下一切都成虚无,连德法企业之间都互不留情,两家澳洲企业联合代表团也不和睦,都想多拿份额。

    这次招投标要折腾很久,李庄看了一眼,就没怎么留意,他事情很多,国宝那边据说有点进展,纳米科技研究院也要去看看。他们的进度虽然可以,但有些散漫,也许跟技术发展到某个阶段,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