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小说 > 迷失在星空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硬件准备和IBM的笑话

    从花旗国政府方面交换过来的技术,让李庄原来的一些设想变成了现实。

    拿到手后,首先就是消化3D忆阻器芯片技术。基础物理实验室一帮人忙忙碌碌,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将所有细节都了解清楚。技术资料很真实,花旗国那边考虑到实验室高手众多,便没有作假的打算,免得颜面扫地。

    消化完成后,实验室便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改进,完善了生产工艺和批量生产质量控制。HP的忆阻器芯片虽然已经上市,但李庄觉得还是不够完善。以他的性格,不怎么愿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市面上的大路货,所以才想拿到核心技术资料自己用实验室的设备生产,工程师亲手制作的元器件均一性、稳定性及寿命都会更好。

    惠普自然不甘心成为政府交易的牺牲品,联合技术公司和他们做了暗盘协议,另外交换了几种他们能用到的重要技术,才让交易顺利实现。实验室现在已经变得有些庞大的研究员群体,手上有的好东西很多,公司法务处已经扩大到法务部,由几名大律师领衔,现在都忙不过来,到处注册专利加上把研究员手上的专利转到公司来。

    (说到忆阻器,这种第四类元器件的理论提出,与国人还有些渊源,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周志亲自出面到各个机构采购最好的原材料,李庄设计了自动化生产工序,并用了一个五级智能模块加小小喇叭来控制安装有超高精密加工设备的超洁无尘小车间,并应用了基础物理实验室发展的多种先进技术。

    至于小小喇叭是谁,这位陌生的儿童,还是李庄考虑到管理实验室的大喇叭负荷有些过重,出于安全的考虑,重新制作的第三台智脑。它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公司各个实验室附属的小工厂加必要时帮大喇叭分流数据。

    小小喇叭,顾名思义,就是比小喇叭还小的喇叭,喇叭家族的第三位成员。

    第二个是超精密激光定位技术。激光工程项目组是基础物理实验室最庞大的小组,从组长到组员都是高手,很快发现了花旗国提供过来的技术有些猫腻,不过问题不大,也许那边自己也没有研究清楚。这个无所谓,激光工程项目组用自己研发的成熟技术进行了改良,顺利达到了他们李代表提出的要求。

    第三个是重要的光路及光电元器件。做这方面的公司不少,市面上的优质品也很多,不过重要部件还是由公司向这个领域的顶级大厂和研究所定制,要求高得很,除了性能外,寿命要求超长。

    实验室这边和不少光通信公司及研究机构都有联系,这次公司提出的采购要求还是让他们有些惊讶。考虑到威森科技和他们在以前的合作中还算愉快,采购方给出的价格也很不错,公司管理层还是让顶级的工程师亲手制作了大批符合威森科技要求的元器件。

    第四个就是运算核心了。IBM的硅光芯片技术虽不怎么成熟,但李庄还是很想要。可惜不管怎么诱惑,IBM就是不松口,无奈之下只好要求他们提供最好的RISC芯片,这个IBM同意了。

    虽然RISC现在江河日下,IBM这家公司技术储备方面还是非常足的,很多先进的技术只是因为市场原因没法投入生产。

    难得碰到一个同行的冤大头,IBM要价很凶。周志好说歹说,还让周奇森出面托关系说情,才终于把那边搞定了。

    人工突触李庄也考虑过,威森科技也与惠普交换了专利授权,但现在还不是很成熟,无法做到批量生产。李庄觉得现有的制作材料性能不够好,要是能用单壁碳纳米管为基础制作会更好一些,这方面基础物理实验室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并提交了报告。

    林林总总的元器件数量极其惊人,三十人团队的采购小组,用了半年的时间才把所有的元器件采购齐。数量更大的检测工程师队伍,在一个月后完成了全部的检测并将各类元器件入库。

    实验室园区控制中心边上的空地,已经矗立起一座十九层的六角金字塔形坚固大楼,占地面积很大,里面进行了精心的装修。各个实验室的项目组都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越重要的项目组,越靠近十楼。十楼以上,则全部封闭,并做了防弹防探测处理。

    外墙面全部安装了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大楼内部的智能化设计一应俱全。基本结构都是李庄的学生们完成的,他只不过是审核了设计方案并让大喇叭进行了模拟优化。

    太阳能电池板有些光污染,在阳光下褶褶生辉,不过大家慢慢都习惯了。这栋建筑在工业区高楼很少的情况下,反倒变成了地标。

    说到太阳能电池板,澳洲总部那边正在建设一家工厂专门生产这个,效率并不是特高,只有30%左右,不过成本大大降低。依靠先进的聚光系统、新型的表面涂层加智能化的电源管理系统,虽然售价比其他的供应商都贵,但还是让他们有些紧张。澳洲政府很有兴趣,在看过样品展示之后,便让公共服务部门下了一批订单。K城市政府这边,则暂时还没有得到消息。

    这栋大楼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取名字,员工戏称为六角大楼,后来李庄觉得不错,就决定用这个。

    李志森的通信工程公司扩大为安装工程公司,独占了原控制中心大楼。新招聘的外围员工,则全部在另外一栋新建的大楼上班。

    各个实验室和行政楼也进行了扩建,幸亏当初建筑设计院的规划颇好,不然爆发式的员工增长,足以让公司内部陷入混乱。

    实验室园区已经向沿江方向扩展了一些,当初留的余量足够,现在占地面积已经到了1500亩。保安力量大大增强,三百余名保安日夜巡逻,由于属于保密单位,加上威森科技的名气,省里还是同意了K城市政府为保安全部配发枪支的报告。为这事,李庄还被李慧取笑过,说他小心过头。

    大楼全部完工后,李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喇叭家族搬家,并给忙碌了一年的还在实验室的员工放了假,当然红包是少不了的。威森科技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实验室研究人员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上班相对自由,但每次放长假,都会发放员工该得的奖金和分红。很多K城的商家都喜欢打听公司高收入员工放假的时间,以便提前备货。

    K城的房地产方面,市政府还是进行了有效的抑制,以免威森科技这边过高的收入影响K城的宜居环境,反正现在土地出让金已经不重要了,光工业园区企业和威森科技缴纳的税费足以让官方相关机构活得很滋润。

    喇叭家族的搬迁是在十二月底进行的,硬件搬迁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但详细布置李庄花了一个星期才全部完成。搬迁用的全部都是安全性极高的持有股份的核心员工,连国宝也亲自上阵了,保安进行了内部戒严。实验室里面高机密的东西很多,戒严进行了很多次,生活区的人倒都习惯了。

    新的控制中心大楼十一楼到十三楼都是仓库,十四楼到十五楼都是各种各样的制造和组装车间。喇叭家族在十六楼,十七楼整层都是能源和动力装置;十八楼,李庄留给待组装的新智脑安家;十九楼也不小,主要是通讯发射及接收装置。十一到十九楼,跟以前一样,每层都设有独立的发电机组及新开发的高容量化学蓄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电池组。

    十楼是李庄办公的地方,公司的核心科学家和工程师也跟他在同一层楼办公。十楼和十一楼之间设计有夹层,只有一米半高,里面有吸波隔音材料和坚固的合金钢板隔层。

    过完元旦,李庄就叫采购部的人逐步往十一楼到十三楼搬运各种材料和配件,超精密制造和组装设备也按照画好的图纸准确的摆放在十四楼和十五楼。这个过程耗时很久,一直持续到农历年底,临近春节,才将老早就订购好的各种设备安装好。

    花旗国新年元旦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

    在这一天,IBM宣布自己已经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的智能电脑。

    由于时差问题,世界各国得到消息的时间有先有后,只经过两天时间,这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就已经让整个世界都轰动起来,一时间通往IBM公司总部纽约的航班爆满。威森科技计算机项目组也派人过去参加了,不过李庄没去,和公司核心员工在一起看现场直播。

    整个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电视上,事后媒体机构统计收视率远超过了任何热门电视剧,除了某国还是继续传统节目外,所有的节目都停播,连一些比较穷的国家对电脑方面有些概念的人都盯着,想看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智能生命。

    IBM的智能机正式发布名称叫DREAMER,意思是梦想家,这是他们惯用的代号,跟李庄取名字一样没创意,似乎工程师取名字都很一般。根据资料介绍用了一百万个人工神经元模块。IBM这次也没敢用自己并不怎么稳定的硅光芯片,还是使用了漏洞很少的RISC处理器作并行计算单元。

    IBM智能机小组组长现场演示了梦想家的聪明程度,确实远非传统计算机可比。李庄估计了一下它的性能,比大小喇叭要好一点,比小小喇叭还是差一些,但节能水平远不如喇叭家族。这可能跟IBM财大气粗和习惯了大型机的能耗有关系,并没有李庄研制大喇叭的时候考虑的那么多。

    热烈的演示现场持续了五个小时,所有人都如痴如醉。梦想家的智能程度,已经达到人类儿童的水平,可以理解自己知识范围内的一些暗示。IBM研发已久的语音输入输出系统这次派上了用场,智能化的对答让人震惊,绝对没有传统模式那么死板,梦想家偶尔还会开些玩笑。

    大家都很兴奋,所以演示时间被拖得比较长,迟迟不能结束,然后让IBM这个品质优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无比尴尬的一幕出现,梦想家抽风了,神经错乱。

    文不对题不说,还乱说脏话,让IBM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智能混乱的结果,就是思考模块电路过载,起火燃烧,连带着辅助模块也一起也被焚毁小半。

    IBM总裁眼睁睁的看着公司这个花了上十亿美金,前前后后研发了五六年的得意之作化为灰烬,加上周围其他机构的代表们冷嘲热讽,一时脑溢血发作,昏倒在地,被急救车送往了医院。项目组组长受不了打击,步梦想家后尘也变成了精神病,在现场胡言乱语。一些项目组成员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废,都瘫软在地。

    电视前的众人看着都哈哈大笑,IBM这个脸可丢得不是一般的大。

    李庄则考虑得更多,受了一些启发。他研制大喇叭之前,硬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基础,软件也有三四年的基础,算上他的工作时间,应该说有五六年的基础。VAI语言的集成和发明,专家系统的创造,A007这个呕心沥血之作,永逸电脑安全软件的易用性和简洁,让他一步步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

    他逐一作了对比,总结了一下。

    硬件方面,双方设计思想都差不多,自从第一个神经元结构出现,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放在神经元结构的集成度和互相连接上。

    架构方面,他应该比IBM要先进一些,他这方面有些自负。在没得到水晶球之前,他在国内就从没有看到对底层硬件的理解能超过他的人,经常把杭城和沪上那些教授专家问得没地方躲;他在硬件方面的天赋还要超过软件方面。

    制造工艺上,他动手能力是数一数二的,组装大喇叭的每个元器件的均一性,都做过仔细的检测,他自信一个人组装成功的大喇叭,硬件稳定性要超过IBM的工程师团队。团队配合在精密组装过程中,偏差往往很大,就算反复检测也无法达到一个顶级工程师单独组装的水平。

    软件方面,因为组成的人工神经单元模块都是他亲手制造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完美度极高。只有少数人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很精通,一队软硬件都精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顺利完成没什么大缺陷的人工智能电脑的可能性比更高档次的只精通一方面的队伍配合要大得多。

    软件和硬件工程师配合的最大麻烦,就是互相理解对方的思路,偏偏人工神经网络又没有固定模式,一个完美的软件编写起来很困难。他当初也是差点栽在这个上面,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濒临崩溃,耗费的精神比前面加起来都多。他很能理解大自然数千万年来的进化,所以不敢有一丝忽视,生怕自己的软件出现意外的死循环。非线性模式有很大的跳跃性,很多在冯诺依曼系统上根本不会出现的问题,在人工神经网络电脑上却极有可能出现。

    就算没有水晶球的帮助,如果没有资金问题,他相信自己也能在三年内编制完成所有的系统软件,这还要加上长达一年的测试时间,比IBM的梦想家出现还要稍早一点。没有VAI语言之前,老公司的精密设备安装维护和自动化系统的改良都是他一手操办的,老董事长这个脾气能够屹立不倒,其实大家都知道,主要功劳还在他这个万金油身上。老董事长是个聪明人,所以才打算招他做女婿,不然一个没有学历的外地穷小子,凭什么得到家产过亿的富豪的青睐。这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童话,否则他和前任女友也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在IBM之前,已经有科学家单独完成了一百个人工神经单元模块的简单智脑设计,运行很正常,只是因为只有一两岁婴儿的水准,没法投入实用,但已经显得很智能化。他当初就是看到这个,才意识到软硬件交叉配合的重要性。

    IBM坏在坏在太财大气粗了,除了智能机组长和负责不同模块设计的副组长是精通软硬件外,其他的要么是顶级的硬件工程师,要么是顶级的软件工程师。

    他也有些遗憾,IBM智能机项目组受了这么大的打击,恐怕两年内不会做出可以实用的智脑了。要想真正进入实用状态,还得多花好多年的时间,毕竟外围模块不是那么好做的。他的喇叭家族,都做过偏重设计,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他设计时候的初衷,就是为了能更好的管理制造专家系统,实验专家系统并非所长。

    人工神经网络的设计思路不一样,用的元器件不一样,系统软件都得重编,还没法通用,这是这种机型设计让人最烦恼的地方,所以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其他的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

    现在智能机研究空前高涨,不少科学家都意识到只有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才能大幅度提高现有自动化生产的效率,让柔性制造系统真正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易更换性。据他所知,起码有几十家公司和政府机构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很多已经接近成功,只是他们很明白复杂的程度,没有采用那么多的神经元模块。IBM太想占有这个第一的名头了,所以测试时间不够长,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远非以前的革新性元器件发明可比。

    看完IBM的笑话,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但李庄能感觉到一丝丝沉重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内部流传。

    丽莎放假后,儿子双威也跟着回来了,这让好久不见儿子的李庄很开心。他的品种确实优良,丽莎也是个聪明人,双威八个月就能流畅的说话,十个月就能自如的行走。说话方面也就罢了,这么早就开始走路,他估计跟丽莎的体质有关系,母亲的体质对子女的影响很大。

    李庄和妻儿及岳父一家在K城热热闹闹的过了春节,开年上班时威森科技内部举行了第一次员工大会。

    周奇森主持大会,大面和澳洲总部核心主管都过来参加。磷酸铁锂电池块容量的提升、超级电容器电池的进展、纳米级超精密激光器的研制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沙漠绿化那边,生物科技实验室第一次实现了盈利。他们的方案耗资很大,但很多有钱的国家并不在乎,比如中东。国宝将以前研发了三四年但没多少前途的一个营养液配方卖给了中东国家,即使这样,已经足够让那些国家惊喜了。

    成交价格达到二十亿美金,通过离岸公司交易,并签订了保密协议,当然相关的生态平衡和物种保护研究也必须帮他们做好。这个如果没有生物实验专家系统的帮助,估计得耗费上十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宝的产品和服务值这个价,那边也不认为这边是狮子大开口。就为这个,威森沙漠治理发展公司又招了一些外围的研究人员成立了中东项目组,在那边长期呆着,按实验室的方案逐步实施研究和沙漠改造。

    太阳能电池方面,虽然30%光电转换的自动聚焦太阳能电池有些贵,但还是取得了很多的订单,足够生产到明年。K城比较富裕的人家已经开始在楼顶安装这种设施,配合高性能化学储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使用,足以让电费降为零。

    在李庄看来,等到他下一次从实验室钻出来,都不知道那个贪婪的家族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不过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其他的势力巴不得他们倒霉,肯定会竭力制止他们的行政行为,理由还会很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毛病。

    让仇人等死,他觉得最快活。如果得罪了所有人,一旦某个契机出现,会死得很惨,这是他自己也必须注意的问题。

    其他的项目进展情况,他没有仔细听,他相信这边四人组和澳洲总部那边能处理得很好。

    会后,等无关人员都散尽,只留下核心人员在场的时候,他宣布他将闭关潜心研究,多长时间不知道。非惊天大事不要打搅他,采购部需派一个采购小组作为二十四小时的联络。

    大家看他说得郑重,心里也有些沉重。这段时间智能机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心头,作为公司里面最杰出的自动化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李庄必须担起这个重任。

    他和众人一一握手,仿佛生死离别,有点不成功则成仁的气势。

    周奇森四人组表示一定会尽力管好公司,不会让不重要的事情打扰他的研究。

    阿克曼有些轻松,不过也带着一丝期望。IBM都失败了,他也就不觉得李庄以前能造出智能机,这方面老外的思维没有国人那么大的发散性。

    国宝表示,他将和医药实验室研发超级恢复剂,让李庄喝一瓶就能立即恢复体力和精神。李庄知道他说笑,便轻轻地锤了他一下,国宝就一个劲的傻笑。

    临到山本,他现在已经被团体给接纳了,他第二个孩子还在他老婆的肚子里面,不过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李庄恐怕没法到场祝贺,便提前给他道喜。

    山本有些惶恐,一个劲的说谢谢。他还表示除了老婆生孩子,在李庄出来之前,他将不会出实验室园区,这倒让李庄有些哭笑不得,懒得劝他。他的一根筋性格,现在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了。

    大面则希望李庄注意身体,丽莎和孩子都等着他胜利归来,外面的事情会按照他的意思办,一切以安全为重,会竭力避免树敌过多。

    出行政楼办公室的时候,丽莎和儿子双威都等在门口。丽莎昨天晚上听他提起过这事,知道事关重大,没有反对,很珍惜与他相处的时间。两人带着孩子在实验室园区到处走了走,一起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觉得分外的温馨。小双威仿佛感觉到父母之间的气氛,没有哭闹。

    和众人一起美美的吃了顿午餐,还吃了两条他最喜欢的煎鲫鱼,李庄吻别妻儿,回到六角大楼十一楼仓库边上的休息套间开始闷头大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