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雪中烈焰之朝鲜1951

正文 第三章 注岩里之战2

    ()    1营营长穆占已经远远看到公路上滚滚驶来的美军坦克车队,这些坦克和车辆肆无忌惮的开着车灯,先前围攻美军的志愿军正在后方徒步追击美军车队,车队尾部的几辆美军卡车和坦克已经击毁,燃烧着歪歪斜斜的倒在路边。

    但是,美军车队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们抛下被击中的车辆,车队在公路上加速前进。

    志愿军步兵祥子把轻轻把子弹推上膛,祥子所在的1营1连被部署在公路侧面的小山上,准备伏击从公路上前来的美军部队。

    他手里的这只98K步枪几近于全新,这是在出国前,营长亲自从仓库里给他挑的一只捷克兵工厂原产的全新98K步枪。因为,祥子是全营,全团最出色的步枪特等射手,按营长的话说,祥子一杆步枪,就顶得上2挺轻机枪的火力。

    祥子身边的新兵顾鹰有一支半旧美式1步枪,这是他在二次战役中从战场上缴获的,在前三次战役中,营里很多志愿军战士都用上了缴获的美军武器,但是,因为战场缴获的原因,很多人不太熟悉手里的美式武器。

    比如顾鹰的1连虽然是全师的主力连队,上次在211阵地攻防战斗中,居然闹出了扔出美式手雷却没拉保险销的笑话,当时,战士们一边投弹,一边还骂着美式手雷都是臭弹。

    顾鹰当然不用担心这些,他是1943年就参加的老兵,曾经在印度兰姆伽基地受训,由美国教官训练,其后被编入著名的新1军,成为一名105榴弹炮炮手。

    在东北的辽沈战役中,顾鹰的新1军灰飞烟灭,他在作俘以后,补充进了解放军第39军。于是,老兵顾鹰又变成一个志愿军步兵。

    这时,夜空已经蒙蒙出现了曙光,祥子端平98K步枪,把宽大的步枪后托贴紧自己的脸部,然后轻轻的左右晃动枪身,枪口的准星在黑暗处突现出来,顶住了一辆正蹒跚前进的美军卡车。

    公路上,美军的坦克车队越来越近了,坦克行进的发出隆隆的震响,1连连长张国英慢慢对身边的部下说:“机枪手,特等射手全力瞄准射击敌人的卡车司机,爆破手准备冲锋。”说完,他看着周围的部下,顿了一顿。

    “我们一连是全军的钢铁连,决不能让一个美国鬼子从我们的阵地上逃出去。”

    就在这时,桥头的志愿军1营阻击阵地上,枪炮声大作。

    当发现车队正前方也埋伏了志愿军时,斯泰恩上尉差点没气晕过去,他从装甲车里探出身,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志愿军的阻击阵地。这些该死的中国人,总是出现在我们想走的地方,好在,他们既缺少重武器,也没有反坦克武器。

    此时,在正面遭到志愿军阻击后,美军混成支队的车队打头的坦克停下来,后面几辆装甲车和坦克车开上前去,在车队前方并成一排。然后用车载机枪一齐开火,坦克炮也夹杂在机枪火力中,一炮炮开火。

    斯泰恩上尉用望远镱观察着志愿军的阻击阵地,美军正试图用机枪压制住阻击阵地上的志愿军轻武器火力,然后用炮火强行轰开突破口,掩护整个车队突破。

    在志愿军阻击阵地后是一座小小公路桥,上帝保佑,斯泰恩上尉在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小桥完好无损。

    “迫击炮射击,掩护反坦克手接近。”志愿军营长穆占大喊着发布命令,在他身后不远的低凹地里,2门60迫击炮架设在那里,在营长的命令下,迫击炮手赶忙发射着炮击炮弹。

    战线左边出现一个奔跑着的瘦小身影。

    “皮皮,怎么回事。”这是营长穆占的通信员,一个只有16岁机灵的小伙子。

    “营长,团长命令,马上炸掉桥,马上炸掉桥。”通信员皮皮喘着粗气说着。

    穆占二话不说,转过头,“二连爆破手,炸桥。”

    还是在穆占带着全营刚穿插到这里时,虽然没接到上级炸桥的命令,但他就早早准备了人员和zha药,随时准备着。

    听到营长的命令,几个爆破手立即跳出工事,他们每人抱着20斤装的zha药包,冲上了一营背后的桥面,几个zha药包堆在一起,导火索点燃了,爆破手立即闪开。

    轰,在场美军眼前闪过一道刺眼白光,他们看到在前方志愿军阻击阵地后面,一道十几米高的冲天火柱,桥,被炸断了

    志愿军祥子把第4板弹桥压进步枪弹膛,他记得自己至少击碎了10面美军卡车的车窗,全连的9挺捷克式轻机枪也全瞄准了卡车的车窗猛烈射击。

    每辆卡车的车窗被打支离破碎,车窗上溅满鲜血,在后面的美军司机们几乎无人生还。

    几十辆卡车全停下来,已经没人敢去堆满死尸的驾驶室开车,美军士兵爬到车底下。坦克和装甲车都挤成一团。

    “准备冲锋。”1营营教导员从地上站起来,挥舞着手里的步枪,公路2辆美军坦克扭转炮塔,炮口火光一闪,在1连阵地上炸开几个烟团。

    炮火的火光中,几个战士抱满身是血的教导员大喊着,“教导员牺牲了!”。

    桥头方向,志愿军的冲锋号响了,“1排,2排跟着我上,3排,给我兜上去,敲掉那几辆甲车”,1连连长站起来大喊着,带领着杀红了眼的1连从公路边的山头上冲下来。

    一根爆破筒插进了斯泰恩上尉坐的39装甲车的履带之间,一声巨响,39装甲车剧烈的震动着,几个车上美军重重撞在车身一侧,车体侧翻起90度翻立在公路上。

    爆炸的一瞬,斯泰恩上尉被重重的甩出装甲车,装甲车翻起时车尾部的钢制牵引钩重重击打在他的胸口上,斯泰恩上尉重重摔在地上,他的身体几乎失去了知觉,但是,他依然挣扎着在地上抬起头。

    在公路上,他的混成支队已经陷入混乱,坦克和装甲车、卡车挤在一起,堵得动弹不得,一辆接一辆被渗透进来的志愿军爆破手炸上天。

    从公路正面和侧面冲上来的志愿军距离越来越近,斯泰恩上尉无奈的闭上了眼,他的生命和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一起完结。

    远处,太阳在东方天际之间露出了曙光,混成支队的美军士兵们明白了,他们也许将会是生命中最后一次看到太阳升起。

    志愿军冲锋的人流涌上了公路,进退无路的美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射击声渐渐停息,机枪和大炮失去了作用,即使是坦克也被公路上的卡车堵得动弹不得,战斗演变成士兵间的刺刀、枪托、牙齿、咒骂……

    清晨太阳的霞光照在公路上,一片血色。

    解放军步兵第39军军史载:1951年2月,参加横城反击战的我39军116师中途经砥平里以南的注岩里时,突袭并包围了一只美军部队,经激战,全歼该敌2个连300余人,俘敌70余人,击毁坦克10余辆,汽车70余辆。

    战斗终于胜利结束了,营长穆占舒了一口气,他转头看向北方,在他目光无法到达的远方,那里是第四次战役东线反攻中最重要的要点,砥平里。

    - 有速度,更安全!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