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剽窃人生

正文 一百九十三 影视投资

    1999年7月7日,华夏网总裁宋东睿向媒体宣布,华夏网将投资3亿元在中关村建设公司总部,以及建设一个专属园区,打造一个属于华夏网络的园区。华夏网络园区占地面积15亩,有两栋大楼,一栋19层,一栋17层,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00到8000人工作。

    此时京华的地价大约在60到80万每亩,但中关村的用地是工业用地,并非商业用地,价格略微便宜些,并且有黄天亮跟刘光辉两人走关系,最终拿到的价格是40万每亩,但这是天宇置业有限公司拿到的价格,15亩的土地出让价是600万,而华夏网拿到的价格是60万每亩,15亩的土地出让价是900万。

    那天宇置业公司,不过是一家空壳公司,当然也是天宇控股的100%控股的子公司,600万买地的钱由天宇控股转过来,然后立马天宇置业公司又与华夏网络达成土地转让协议,所获得的900万资金又全部让天宇控股全部划走了。

    从天宇置业这个公司名字,便知道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虽然现在一个项目也没有,账上也没有资金,但顶着天宇公司牌子,一样可以算做知名公司了。

    而此时天宇控股手里的资金也将近2千万美元,除了从美国带回的一千万美金之外,加上天健公司接近6千万的利润。以及天宇网络所带来的1千万利润。再加上那入股谷歌剩余的1百万美金,以及刚刚从华夏网又赚到的300万,人民币有7千万,美金有1千1百万,自然有2千万的美金之多了。

    华夏网投资3亿建总部大楼这一新闻已发布,便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华夏网自己也开辟了专区进行讨论,征集建筑创意。

    同时京华某小报也刊登了一篇报道,神秘富豪就家族现身,华夏网幕后老板揭秘。那位在机场看到李伟给刘健开车门的记者王军。终于将这篇报道刊登了出来。

    华夏网刚刚宣布投资3亿元建设自己的公司总部,媒体上热闹的讨论还尘埃未定,有人说华夏网财大气粗,投资3亿建大楼。有魄力。当然也有人说华夏网的老板,脑袋发热,被钱烧坏了,一个互联网公司跑去盖大楼。不管人民如何讨论,政府是热烈欢迎的,毕竟99年一个投资3亿的项目还很少,不管在那都是要受到热烈欢迎的。要知去年年底微软的华夏研究院开始的启动资金也不过8000万人民币罢了。

    一个价值3亿的总部大楼的热闹尚未落幕,大家突然间发现了媒体又全部是华夏网的身影,同时出现的词汇还有天宇控股,跟神秘幕后的字眼。

    这得从王军在听从自己的秃顶总编辑的话之后。发动自己所以的关系联系天宇公司的管理高层,而且得知内情的。但王军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那里认识什么高级管理层和知道天宇公司最大的内幕和秘密的人。最终王军和他们报社的那位总编辑,发动自己所有的人脉,以及请客吃饭终于找上华夏网的一个大高层,曾经也是他们的同行,华夏网新闻部的总编辑张正平。

    王军跟他那位总编辑小心翼翼的接触到张正平,会面地点定在一家高级餐厅,虽然菜跟酒水都是就普通跟简单的点了,但依然花去了王军的四百大洋,让他好一阵心疼。但当他想到自己手里照片将得到天宇公司幕后老板的重视的而便得亢奋跟激动。

    王军兴奋的向张正平讲述了自己如何遇到李伟。又碰巧看到李伟帮一个年轻人开车门,并且非常恰巧的让他留下了照片。所以他大胆的做出推测,那位年轻人是天宇公司幕后神秘家族的继承人。但是他怕唐突了天宇公司的幕后家族,所以想要张正平,向幕后的老板通报一声。看他们是否愿意让这篇报道发出去。

    张正平将事情听到一半,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就是这两家家伙想要天宇公司什么幕后的老板意思一下。还什么想要请示,问那幕后老板是否愿意发出去。对于天宇公司幕后的老板,张正平从来都不曾去关注过,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而且华夏网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工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尤其是华夏网上市后奖励管理层的股票期权,他也是受益者之一,光是这些期权的价值按照华夏网现在的股价来计算,价值早就超过了百万。张正平自己也迈入了百万富翁的行列,所以对华夏网忠心之外,还有一份感激。

    所以对王军这两人准备讨点意思的意愿很是不耻。不管天宇公司幕后有没有神秘的家族,都不应该为这么些事来分心。而且张正平对王军两人的新闻的行业道德也感到不耻,因为不管天宇身后的神秘家族如何,他们二人都不应该过来询问探查,而是应该以一个新闻行业工作者的最基本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什么就报什么,无需顾忌太多。而张正平的新闻态度便是如此,在他担任华夏网的总编辑时,甚至华夏网自己的负面新闻都会发布到华夏网上。

    所以张正平对王军二人的态度并不友好,当得知来意之后,饭也没有吃,酒也没有喝,只是硬梆梆的回了句“我不知道,我们天宇公司幕后有什么神秘家族,你们如果报道李伟给那个年轻人开车门的事情,也只是新闻工作者如实报道的基本底线罢了。”

    张正平其实是认识王军所拍的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的,他知道就是刘健。张正平自己进华夏网还是刘健亲自招聘洽谈的。他怎么会不认识刘健。刘健那个时候是天宇网络的副总。那时的华夏网也只是天宇网络的一个部门,没有像现在这样独立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而刘健只是天宇公司的一个高层罢了,应该比张正平自己还是要高上那么一层。

    刘健在张正平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公司高层管理罢了,虽然刘健非常的年轻,但他的见识跟能力都还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后来那个刘健也比较少在华夏网出现,张正平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但绝对不会相信刘健是什么天宇公司幕后的老板。要知刘健不过才21岁,如此年轻的年龄怎么会掌握超过年纪数亿倍的财富。至于李伟给刘健开车门,张正平觉得很好解释,刘健是天宇网络的高层管理。是副总经理,天宇网络被天宇控股100%的控股,而天健公司也是天宇控股100%的控股的子公司,他们二人同属一家公司的下属。呆在一起有交情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至于李伟给刘健开车门,只不过是两人关系较好罢了。所以在张正平的心里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军跟他的秃顶总编辑二人原本以为,张正平会热情的接待,也会将这个照片的事情向“上面”传达,毕竟这也是张正平的一件功劳,没有想到张正平非但没有热情,而且是一脸冷漠,并且对他们二人非常之怠慢,并且还有不屑的言语。实在将王军跟他的秃顶总编辑肺都气炸了。两人憋了一肚子气。也不想再找什么天宇公司的高层人员了。于是将照片跟报道都一起发了出去。

    没有想到时机正好,正是华夏网宣布投资3亿修建总部大楼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上头版头条的时候,而且社会反响不错。王军他们正好碰到了这个时间,将这个惊天大八卦爆料出来。

    天宇公司幕后神秘老板现身的标题确实挺吸引人的,但所有的媒体跟所以的人民开始都对这个爆料表示怀疑。毕竟王军所在报社只是一份小报,消息可信度便要打个折扣,要知道小报为了发行量,什么假新闻都是能够编造出来的。为了吸引眼球,编造一个神秘家族也不是不可能。虽然王军他们俩有照片为证。但是照片也是可以作假的。并且关一个开车门的照片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什么幕后老板,什么家族继承人,只不过那些三流记者自己编造出来的罢了。

    但这些都只是在经过理智分析下的结果罢了,大多数民众是不会。甚至不愿相信这些八卦是假的。因为这样一件富有传奇性的大八卦,是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表达惊叹的一种方式。这也是谣言总是能够产生影响,八卦总能得到传播,小道消息总是最快的道理。

    明星与富豪总是媒体的两大焦点,在经过四十八个小时之后,天宇公司的幕后老板的报道,被另一家媒体转载,同时网上的论坛也开始有各种版本流传。

    刘健原本最初看到报道只是一笑了之,因为他是经过理智思考的,觉得这样的报道,不实跟煽动之处实在太多了。除了那张照片,其他的内容基本跟编造没什么两样。所以刘健不曾在意。

    那只在网上出现第一种版本之后,迅速流传数十种版本。而作为对民众的需求的回应,京华的各大报纸都有刊登这篇文章。然后又出现在了电视台的八卦栏目上,随后各大全国媒体都这事的报道,不过都是在八卦版面上。而这事也开始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民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虽然那张照片上的刘健仅仅只是侧脸,但依然还是让人找了出来。曾经熟悉刘健的交通大学的朋友,一个个都惊讶的合不拢嘴。作为最知道刘健底细的张峰,他自然知道刘健是农家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绝对不会是什么神秘富豪的家族。刘健这两年虽然很少在交通大学露面,但张峰从来都只知道刘健是攀上了高枝,进入了天宇集团的高层。

    张峰也曾跟刘健打趣道,等他明年大学毕业就到天宇去工作,刘健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在张峰眼中。刘健是一个混的非常不错。甚至令人羡慕的年轻人,但跟什么神秘家族,首富继承人之类的是绝对沾不上边的。

    八卦新闻在全国可以说是越演越烈,流传的版本大概有美国版跟东南亚版。

    美国版的便是说刘健的家族是美国极为成功的投资者,因为看到美国的互联网风潮传遍美国,股票也一涨再涨,于是他们家族看到互联网的机会,将刘健派回了国内,创办了华夏网。而宋东睿因为有着美国留学的背景,便成了刘健在美国的家族早就物色好的技术人选。来辅佐刘健成就大事。

    所谓东南亚版,是因为前年的金融危机,加上当地土著排华的情绪,使得东南亚那一线的华人非常的不好混。于是便有了转移资产的想法,恰好此时的大陆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于是刘健作为东南亚某家族的继承人,理所当然踏上了大陆的土地,来作为一个先锋官。

    这些各种版本的留言,甚至在华夏网上都大行其道,只不过华夏网用户多是在25岁以上的资深人士,早就有自己思考的价值模式。虽然大家都在说,但也并不深信。

    不管这个谣言如何传播,刘健跟宋东睿而言都没有作出回应。谣言止于智者。虽说但这个谣言其实倒是有一些真实度的,也有些麻烦。但只要不去管它,它终究会同那些名噪一时的炒作一样,归于寂灭。所以不管那些娱记如何向天宇公司的人员打探消息,都只是不回应。等关注度一低,自然没有媒体关心了。

    天宇影视公司,在经过数月的筹备期之后,第一部独立制片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开拍了,投资额800万人民币。士兵突击里基本没有明星,而且也是一部纯男人的戏。基本没有女性角色。没有明星,便使得天宇影视无需为找名角而发愁,没有女性角色,使得剧组也好处理。并且可以一举签下后来因为《士兵突击》而大红的老A,班长。561之类的明星。这可以说是没有人脉,旗下也没多少艺人的情况下。天宇影视的最佳选择。

    而宋东睿跟刘健提起投资华一公司,刘健表示很有兴趣额,但要控股他们公司,或者全部收购也可以。王松军没有想到华夏网还真的对他们公司这么有兴趣,只是他们对收购并不感兴趣,天宇公司如果要控股他们也可以,但他们想要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因为他们认为天宇影视公司现在非常的的需要他们,来补充自己影视方面这一块薄弱的基础。所以他们给自己华一公司估价1千万,看天宇那边是怎么回应的。

    此时的华一跟以后的华一那是差的太远,要资金没资金,旗下也没有艺人,不过是一个拉投资的小角色罢了。而且还是半路出身,他们的那家公司,还是顶着个广告公司的名义。他们唯一的资产便是他们的好朋友冯晓刚,这是日后华夏国号称票房之王的商业片大导演,虽然他的电影几乎没得过什么有影响力的大奖,但他的电影却是华夏国的票房之最。但此时的冯晓刚连约都不曾跟华一签下,还属于自由之身。所以此时的华一公司全部资产便是他们的那家可有可无广告公司,以及他们投资电影电视剧所赚的二到三百万现金,以及他们跟冯晓刚的良好关系。所以是绝对不值一千万的,如果抛开无形的人脉,有形的实体资产也就是300万左右的资金。

    虽有在刘健心中,给此时的华一最高估价也就500万了不起了。何况王松军如果傍上天宇公司这棵大树,以后为所拍影片筹集资金便无需向这个求,那个告了。只须向总公司开口就是了,他们以后在影视圈的话语权几乎是立马呈几何级数增长。

    此时华一公司最值钱的便是跟冯晓刚的良好关系,但冯晓刚的价值在此时绝对不会显的非常重要,也不是日后一场生病便会影响公司价值的人物。所以华一公司没有谈判砝码,而且他们也非常的渴求资金。并且天宇公司愿意给他们新成立公司的经营权,也就是说新成立的公司由他出任总经理,公司的资金也归他来掌控。王松军没有犹豫多久便答应了天宇公司的要求。

    然后他知道什么叫财大气粗跟钱多压死人了,华一公司作价500人民币,而天宇影视公司向其融资5000万占华一公司91%的股份,华一广告公司也改名为天宇影视投资公司。本来新成立一家无需这么多的融资,但刘健只是为了多占股份,于是砸进去5千万。天宇影视投资公司也改作股份制有限公司,总股本5500万人民币,公司分做5500万股,每股作价一元人民币。

    天宇影视投资公司,投资的第一部影片是冯晓刚的《一声叹息》。但现在《一声叹息》还没有开拍,还处于筹备阶段。《一声叹息》也可以算作冯晓刚心了那一丝艺术气息,想要获得电影影评人认同的努力之作。

    《一声叹息》原本是《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的改编。但如同《歌声离我远去》一般冯晓刚的这部《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的艺术电影,依然被“枪毙”了。

    1996年,冯晓刚的电影《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就开拍了,但开拍不久被迫停机,当时电影局的理由是:“剧本过于挑逗、追逐……暴露丑恶而不鞭挞丑恶,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错误引导大众审美趣味……”心有不甘的冯晓刚修改了《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并通过——就是那部《一声叹息》。

    在投资《一声叹息》的同时,王松军又拿着钱参与了《天地英雄》以及《荆轲刺秦王》两部电影的投资。王松军原本以为天宇影视这么有钱,《天地英雄》跟《荆轲刺秦王》这样的大制作电影,并且有影帝姜文跟葛尤的参与应该担任主投资方,不怕收不回投资。哪知刘健早就知道这两部大制作是赔钱的货,又怎么会愿意做主投资方。

    所以两部影片加在一起也只投资了200万,一部一百万的象征性投资,而且还给主投资方签定了保障协定,这200万的投资有优先收回,或者主投资方日后补偿。虽然明知是赔钱刘健依然答应投资只不过是想给电影圈子里的混点人脉,拉点关系,那200万便算作见面礼了。

    其实异常关注刘健的动向的还有一个人,便是陈佰希。早在刘健一回国,陈佰希就在关注着刘健的动向了。刘健手里现在有着10多亿资金,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而张新白原来也要他联系刘健,表示要邀请刘健赴自己家宴。陈佰希原本等刘健回到华亭的时候,再跟他说起这事,也好不显的唐突。

    那知刘健回国不过一星期,竟就有这样大的动作,要花3个亿,建总部大楼。华夏网融资了1.9个亿美元,陈佰希是知道的。但华夏网上市没几天,就宣布以3100万美元的价格,卖下许多网站的股份,正是宣布他们进军互联网的决心。

    华夏网要搞自己的本行,花了几个亿,陈佰希觉得没话说。但天宇网络的总部不是还设在华亭么,竟然在京华投资3亿建总部,如果等那规划的总部建成的话,将整个华亭的天宇公司搬过去都没有问题。陈佰希是真的很在意刘健手头的那些钱财,如果全部拿到华亭来投资,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亏张市长这么栽培他,并在最初的时候那么鼎力的支持,并且刘健自己也曾答应要还张市长的恩情,先前刘健没有那个能力,没有人会要求他怎么干。但刘健现在手里这么多钱,竟然没在华亭露面,便花了那么多,实在让人疼心疾首。

    前面花了3千万美金,折合人民币也有2.4个亿了,再加上前不久的总部3亿项目,华夏网一下子便花了5个亿,留在手里的钱,也不过9亿左右。9亿虽然很多,但相对于张市长对刘健的期望和要求,还相差很远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