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剽窃人生

正文 一百六十四章 幸运的柳劲功

    这就是说只要有人用169拨号的方式登入天宇传奇,以及圈圈游戏大厅两大站点。在玩家没有下线期间,天宇公司将获得每分钟3分钱的信息费的一半,就是1.5分钱一分钟,就是0.9元一小时的收入。

    比天宇传奇的点卡收入还要高,当然玩家必须使用169的费用超过27块钱,之后的钱才能分账。按照3分钱一分钟的资费,就是一个玩家在天宇传奇和圈圈游戏之间,上网逗留时间超过15小时之后,天宇网络才能有钱拿。

    按照天宇传奇跟圈圈在线总人数最高20万来计算,平均全天二十四小时的玩家应该有4到5万,4到5万人乘以24,再乘以0.9就是全天的收入,那样算起来有一天就有将近9十万的收入,一个月就有接近2700百万的营收,将近当然那些收入得减去20万乘以27,便是540万,一个月可增收2千多万。当然这是极为乐观的估计,因为ISP除了169之外,还有1个163,如果折半来算的话,一个月也能分到1千多万,一年差不多有近亿的收入。

    而在华夏网上市的最后阶段,华夏网以及天宇公司得全部人员已经接近800人了,这次华亭跟京华的人数到是平分秋色。公司的场景已经不能用热闹来形容,已经可以说的上拥挤了,华亭这边已经把海天大厦的整个一层。全部租了下来。而京华那边因为写字楼租金较贵。只是扩展了4百个平方。

    而华夏网的华夏网络也得以自立门户,而他们已经有接近300人的团队了。

    考虑华夏网即将上市,以后再去华夏网络那边拉人会受到监督,于是刘健准备压榨他们的最后一滴汗水。华亭这边,以前布置的浏览器终于开发出来了,界面是后世流行的那种。面市时自然是绑定在圈圈上进行推广,成绩很是不错,一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接近10万的用户。一来这个浏览器确实比IE浏览器方便很多,二来圈圈也聚集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忠实用户。

    华亭跟京华两边。刘健都布置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任务下去,新建网站,以及软件开发,都在其中。

    天宇电器在98年的最后一个月实现了。900万的销售额,开业2个月,便使总销售额达到了1600万。实现了二百多万的利润。而刘健跟刘光辉两人的投资不过600万而已,当然还有一些广告费用。不过这这是表面资金罢了,以光辉一人的无形资产只怕比这600万还要值钱。

    见开电器卖场如此赚钱,刘光辉已经准备再开一家分店了。当然那个什么连锁经营,统一的进货,统一的仓储,统一的管理能进一步减少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现在这个卖场能够赚钱。主要是比别人少了一半的租金,以及一家卖场的进货量都能从经销商那里拿到最低的出厂价,如果有这样的优势还不能赚钱那真的只能撞墙了。在管理上,跟成本控制上实在说不得什么优秀。如果跟别人一样的起点的话,只怕利润得降低许多个点。

    真真正在发芽的是天宇乳业,因为利人乳业是国内的当之无愧的老大,天宇乳业根本无法在正面市场上抗衡。而且一但被利人的人知道,那个什么天宇乳业就是原来从自己公司“叛变”的那些人搞的,只怕会采取非常严厉的市场打压手段。

    牛安山非常明确的知道这点,所以他只在利人乳业的市场空白的地方。开拓自己的市场。比如华夏最早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的深城。深城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自我感觉非常之良好。于是千年传承的地域狭隘思想凸显了,深城的人们觉得自己这地方超越了全国所有的地方。既然是开放,于是什么也开放了。要学习外国,那什么都得学习。

    在经济发展之外,连衣食住行也得跟进外国人。在吃的方面,不大看的起国内的品牌,坚决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喝牛奶也是如此,利人乳业那时虽是乳业当中的龙头老大,但品牌力量也不是很响亮。于是在深城人眼中,是不屑一顾的。

    那时利人乳业采取市场手段很是缺乏,就是一通广告猛打之后,然后登陆各大超市的货架。这种单一的手段在其他地方不要紧,还能行得通。但到了深城就行不通了,因为他们一贯认为外国的都是好的,喝牛奶也都认准外国品牌。于是利人乳业在消耗了数百万的广告费之后,退走了。

    天宇乳业无法在其他地方跟利人竞争,只能开拓自己的市场。于是深城自然是眼中的菜了,鉴于利人乳业的失败教训,天宇乳业便不在大肆打广告了。派市场人员开着车到各大居民小区,赠送牛奶。免费品尝,天宇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天宇的产品全部都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结果,小区的居民一喝不错,他们到超市的时候就会问,天宇的产品一下子在深城各大超市迅速火了起来。

    依靠这招‘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的策略,从1999年1月开始,天宇乳业的产品快速进入京华和华亭的市场。当然这些销售人员其实都是天健公司常青树在全国各处的销售网点的人员。天健公司以自己在全国的销售网点借给天宇乳业使用,天宇乳业的代销网络费用每年200万。天宇乳业没有资金。便拿股权来换。借此天健公司将向天健公司增发11%的股份,而天宇控股原来51%的股份便被稀释之45%,但天健公司是天宇控股100%控股的子公司,所以这股权完全属于天宇控股,这样天宇控股在天宇乳业的股份变有原来的51%,上升到56%,上升了5个百分点。

    而常青树在12月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6千万之多,产生毛利润近3千万。原来投资天宇乳业以及大话西游的版权,以及《金庸群侠传》游戏版权,共1400万现在帐上还有1千万的资金,随时可以动用。

    而王少平出院之后。跟柳欣正式建立了恋人关系经常成双成对。柳欣到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平常很是节俭。家里却是很有钱,据说有上亿资产。只是柳欣的父亲柳劲功发家也就在这几年,先前并不富有。不过数百万家产。

    柳劲功的发家史很是幸运,可以说是别人送的富贵。10前,就是1988年,大陆的一家国企叫做想念公司的,听说还是中科院的直属企业。创立与1984年,开始靠倒买电脑推销产品起家,后来以一个中科院院士的发明起步。

    那个发明的专利叫做想念汉卡,那几年是汉卡的暴利年代,国外尚无软件公司进来,想念公司靠汉卡发了家。

    1988年想念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一家分公司。希望引进外资,于是找到了柳劲功的一个朋友,叫谭四平,那时谭四平开着一家小公司,叫远导公司。

    那个想念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注册资本90万。由三家公司出资,香港那时还有另外一家国企,叫传技公司,是国家100%一百控股的大公司,实力非常雄厚。是国家在香港设立在香港用来处理对外贸易已经技术转上的公司。

    1988年4月,想念公司与传技公司,加上远导公司,三家共同注册一家公司——香港想念,原始资本90万元。其中京华想念投入30万、传技公司投入30万。这两家国有企业共持股67%,远导公司则持股33%。

    而柳劲功的朋友一时没有30万的资金。于是找了3位朋友集资,柳劲功便是其中一位,他拿出了6万,于是有了香港想念6.6%的股份。这是一个好数字,接下来果然带来好运。

    而香港想念的业务,名义上是AST微机的华夏总代理,但是它依靠的是京华想念在内地大量销售AST微机以保障其销售业绩。香港想念的微机板卡业务,也是靠京华想念的技术、人才和传技公司的贷款扶植起来的。传技公司很有钱,但给香港想念只是贷款不要股份,属于活雷锋型的同志。传技工资为什么这么好呢,当然很好解释,传技公司的董事长丁青书是想念公司总经理丁承志的父亲。谭四平与柳劲功只是靠着熟悉香港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规则来进行管理和营销。

    但谭四平并不是什么好的管理人员,香港想念公司在他手里每况愈下,但依靠大陆市场的支撑,香港想念还是发展了起来。

    1992年香港想念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股本金增至1亿港元,以准备其股票后年在香港上市。进行上市前的扩资,明显是有巨大利润可图的,但传技公司依然发扬雷锋精神,不像要利益,于是拒绝扩资。结果增资后的香港想念股权结构变为京华想念占股份的53.3%,香港远导占43.3%,传技公司只占3.3%。

    1992年10月15日京华想念公司投入了9890万港元(约1270万美元),而谭四平等4位港商却仅仅投入了象征性的10万港元。但得到的股份确是差不多的,想念公司投入1270万美元使得股权上升了20个点,达到53.3%,而谭四平柳劲功他们仅仅投入10万港元,股权也上升了10%,达到了43.3%。

    将股本扩大到1亿港元,需要大量资金。当初远导公司30万都是4人凑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呢。最后只有10万港元,没想到天大的好事降临了。那想念公司的总经理丁承志知道柳劲功他们没有钱。于是发扬雷锋精神。乐于助人,于是接了552万美金给谭四平4人,以供他们能够有钱扩资。

    京华想念通过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与4位港商的远导公司在1992年10月15日签了一份借款合同,4位港商共借用了43,101,250港元,按7.8的汇率计算折合5,525,801.2美元。其中谭四平一人即借得1,680万多港元,占总数的近39%。柳劲功得到了20%,借得110万美元。

    获得香港想念8.66%的股份,虽然当初也只有6.6%,只加了2个点,但当初的香港想念只有90万资产。而现在已经上升到了1个亿的资产。而他得到这8.66%的股份,只不过花了8万港元而已。资产达到了866万,多了一百倍。

    而且香港想念公司立马就要上市,那时资产更加会翻倍。

    1994年香港想念在香港上市。香港想念以1.33元的价格,总共发行了6.75亿股,其中京华想念持有2.618亿股,占38.785%,谭四平柳劲功等4位港商持有2.08亿股,占30.819%,传技公司退缩为仅仅持有0.15亿股的无足轻重的小股东。

    当时京华想念的公司一下拿出1千2百万美元出来,也是有些吃力的。用来扩股的钱是华夏国家银行批准给京华想念的专项外汇低息贷款3千万美元,用以“进口有关元器件,生产微机板卡出口”。

    其后。丁承志主持会议,将贷款得来的3千万美金,1270万元借给自己一家下属公司,再由这家公司将这1270万美元中的717.42万元给另一家子公司增资扩股,将1270万美元中的552.58万美元(4300万港元)借给远导。由此可知,这位丁承志对柳劲功是恩情重大,送了柳劲功如此大的一场富贵。

    1994年2月14日香港想念挂牌上市,上市后原三家股东共持有4.848亿股。以它们付出的全部股金11000万港元除以这4.848亿股,可知他们获得香港想念每股的成本是0.23港元。

    而香港想念股票的上市发行价是1.33元,由于超额认购达405倍。京华想念员工和其他投资者在市场上买股票为每股付出的价钱则达2.2元。

    而谭四平他们手中的股票是以每股0.23港元的价钱买到了,2.08亿股至少值1.33元的股票。上市那一刻起,他们的资产就翻了数倍。柳劲功投入8万元,获得价值2千多万的股票,就算那时还了那110万美金的欠款。就赚了1千多万了。

    柳劲功当时没有卖掉股票,如果卖掉股票的话。也就是个千万富翁,那里来的现在身价数亿。

    香港想念在上市后的几个月之后一只亏损,只到1997年3月的两个年度亏损达2.45亿港元,其股票的价格也于1996年8月16日跌到最低的0.29港元。

    那时柳劲功已经有放弃的打算了,因为香港想念基本是无可救药,代理的销售AST微机全靠大陆市场来支撑业务,但这种机型的市场越来越小。而谭四平并不会什么管理。于是2年间亏了2.45亿。柳劲功心里上下打鼓之际,谭四平却告诉他不要慌,他们又要发大财了。那时手里的股票一直跌,柳劲功对什么发大财不敢想象。

    直到97年丁承志却放弃了其它可行的京华想念的上市方案,推出了一个拯救香港想念的“整合”方案:不改变香港想念已有的股份结构,而于1997年将京华想念的良性资产和已经被公众认可的无形资产注入香港想念,实行“整合”。

    这个“整合”其实是将京华当时已经壮大的微机生产和销售这个最能盈利的资产无偿交给了香港想念,这当然会使已经亏损累累的香港想念变为高盈利的上市公司。这次“整合”使香港想念股票价格从最低点急剧上升,到了现在合并的想念股价已经接近了20块。

    这样的整合,当然就只有一个目的,让谭四平他们发大财,保证他们有暴利可得。

    直到许多年后,丁承志依然是华夏想念的掌舵人,甚至有人称他为企业教父。

    他说他见到的最大遗憾,便是自己的父亲那样的人,为企业打拼那么久,到最后退休时一毛钱也没有,他觉得非常的不公平。

    于是他不能允许这种不公平,最后他成功了。想念集团成了华夏最大的民企。

    而谭四平他们的股份,因为还欠想念公司552万的美元。丁承志要求谭四平他们把股份以1.33元的发行价卖回想念。当然那时想念集团成了了想念控股,已经有一个职工持股会,占整个集团的35%的股份,他独占大头。

    而柳欣的父亲也因为丁承志的帮忙,如今身价已经数亿。而因为丁承志要他们以1.33元的发行价还债就太不公平了,但这一切都是丁承志给的。于是那几天柳劲功跟谭四平几人,在那商量着怎么谈判。以市价卖给想念集团,他也不会答应,但以1.33元一股的发行价还回去,柳劲功跟谭四平都不甘心。但丁承志对于他们而言还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一直在犹豫之中。

    刘健从柳欣那得知,他父亲跟那个谭四平手里,有一大把想念集团的股票,也很是心动。要知现在的想念股价不过17块多,而等到明年,网络泡沫的巅峰时期,想念也有伸手其中,融资27亿元后。更与香港的李家二儿子宣布合作,那天想念集团的股价冲到了70块。不过1年的时间,涨了近四倍,如果自己接手谭四平他们手中的股票,那是大赚一笔啊。

    只是现在手里没有钱,虽说想念的股票现在便宜,但也要17块一股,接起来有些吃力。

    不过等华夏网上市后,怎么也得捞个1亿多美元吧。到时自己有了那么一大笔钱,入股想念也不是不可能。

    听说曾经想念汉卡的发明人南光,告丁承志流失国有资产,两人有很深的矛盾。南光是中科院院士,而中科院又占想念控股的65%的股份,想念控股,占想念集团53%的股份。只要有钱从中科院买下股份,就可以控股想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