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公交结情缘

正文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黄远明来到林志山的办公室。林志山把刚才他看过的那封信交给他:“先把这封信看了,再谈一些具体地工作。”

    黄远明见林志山非常重视这封信,就认真地看起来。看到最后,他的心情也伤感起来;一种说不出的烦乱占据了他的心,既有同情,也有愤怒;深深感到自己工作的失职。他向林志山:“林经理,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林志山认真地:“看了这封信,你有什么想法?”

    “我有些失职,对下面职工的生活状况了解不够;曾经听到一些职工议论,说下面分公司的负责人,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以为是职工乱说的。既然把问题反映到我们这里来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是给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了。”

    “找你来,就是和你商量这件事。第一,你在三天之内,把一线生活困难的职工摸个底,然后由工会出面给予困难补助,钱不够由行政给你们拨。第二,明天下午开个副科级以上的中层干部会,提几点要求;这个会由我组织,你要作重点发言,对这批新上来的干部不抓教育不行。”

    公司三楼中型会议室,坐满了前来开会的中层以上的干部。林志山坐在长圆型会议桌中间,他环视了会场一周,见参加会议的中层干部基本到齐,严肃地:“开会之前,我宣布两条纪律:一、请大家把手机关了。二、开会时不要乱走动,要解手的现在就去,给5分钟时间。”这两条纪律一宣布,中层干部都按照他的要求把手机关了,个别人离开座位去方便;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经理今天怎么了,为什么在开会之前宣布这两条纪律?只有杨学辉最敏感,他在心里猜测道:“今天可能对我们有新的要求。”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林志山见会场安静下来:“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了,节前的工作大家都很忙,本来不准备开这个会,但是,有些事不能不讲,会不能不开。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的年货准备好了没有?”

    中层干部面面相觑,不知道他问这句话的意思,更不敢正面回答他的提问。林志山见大家不表态,再次发话问道:“过年货没有准备好的请举手?”说完之后,他环视了会场一周,看看有没有人举手。等了约莫一分钟,会场上没有一个人举手。整个会场静得落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个别人连大气都不敢出;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出风头表态。他们不知道林志山葫芦里卖的是啥子药。林志山见无人举手,就板着面孔:“没有人举手,说明在坐的每一个人年货都准备好了。你们的年货准备好了,职工的年货准备好了没有?”

    林志山揭开了谜底,还是没有人敢于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心里没有底,不敢回答有、还是没有?不知谁嘀咕了一句:“快过年了,可能都准备好了。”

    “可能?这是一个很不准确的词。这个词从你们嘴里出来很不恰当。“据我了解,还有少数职工没有准备好过年货。他们手里没有钱。你们是一线的后勤,连这点情况都没有掌握,你们这个领导是怎么当的?当得称职吗?第二,春节即将来临,希望你们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你们的待遇不比一线职工差,收入也过得去。不要找借口暗示职工请客要物。大家想一想,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收入的职工,请你吃一顿、耍一耍,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他们的生活怎么办?你们还忍心去吃、去耍吗?个别管理人员利用手中的一点点权力,不请吃、不给物就不办事,找种种借口推脱。从今天开始,凡是有人举报‘不请客送礼不办事,一经查证属实必须严肃处理,绝不迁就。’对路况比较好、工资又高的线路,上人换人应该立一个规矩,符合条件的就上,不符合条件的不管他是啥子关系就不能上。好线路老是让那些人跑太不合理。”

    林志山讲完之后,黄远明接着:“林经理讲了的内容我就不重复了。我讲两点:一、各个分公司回去以后,把职工家庭经济情况摸个底,困难职工名单明天下午必须报上来;争取在春节前给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金。二、个别职工劳动态度好、开车技术也不错,就是跟你们有些生疏,安排线路受到歧视,这种现象很不正常,不要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你亲近的人。从今年开始,每年对你们的人事安排情况进行检查,凡是违反规定的必须严肃处理。新春来临之际,祝愿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建康,合家欢乐。”

    林志山作总结发言:“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廉洁奉公。记住我们是搞管理的,思想上必须高于一线。工作要细心,随时掌握一线职工的思想、家庭收入情况。发现意外情况立即报告。春节是我们抓生产、抓收入的好机会,大家一定要安排好生产,争取多收入。最后,祝大家春节愉快,全家幸福、安康。”

    会后,杨学辉向王玉芬:“今天这个会,我估计是临时决定开的。可能是那哪个职工告了状,开个会打打招呼。”

    王玉芬:“听有的职工讲,三分公司职工要跑好的线路,不办招待、不送礼就办不成;一般要花千儿八百元。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杨学辉:“有的人就是瞎子见钱眼睁开,根本不讲什么原则。今天的会,表面上看林经理没有生气,只给下面打打招呼;实际上他心里很气。根据他的要求,制定一个线路职工调整规定,这个方案由你负责抓,最后经过职代小组进行讨论通过。”

    春节前的乘客流量比平时大。市民争着上街买东西购物,不管是哪条线路的公共汽车都相当拥挤;特别是在区乡,更是体现了春节的气氛。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因为没有腊月三十,就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天了。一分公司跑赵家沟的公共汽车,连续跑了三趟都没有把路上的乘客拉完。此时,已经是上午的11点20分了,按照往年同一天的规定,这趟跑了就收班;区乡线路下午都停运半天。明天是正月初一,所有线路都推后一个小时发车。跑赵家沟的桌师傅想,这是最后一趟,路上的乘客肯定没有几个,他就按照现场调度的安排推后了5分钟发车,没有想到才等了两分钟,来了一群赶车的乘客,大约十八九个人,把车上的座位坐了一大半,出站不到三公里,乘客就挤了一车。他想,今天是怎么回事?前几年大年三十上午赶车的乘客都很少,跑最后一趟基本上没有什么乘客,最多的时候才十来个人。今天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人赶车;车子还没走拢张家桠口公共汽车站,老远看见上两趟没有挤上车的六十多岁老太婆,仍然站在路边等车,身上背了一个小小的背篼,里面装满了蔬菜及其他食品。老太婆看见公共汽车来了,生怕赶不上公共汽车,急忙跪到公路中间向公共汽车磕头。桌师傅看见磕头的老太婆,同情心油然而生;他想,如果这一趟不把她搭走,今天就没有车了。可是,车上已经挤满了乘客,前后门堵得死死的,怎么办呢?眼看车子就要驶到太婆的面前了,他使劲的按喇叭,想催促老太婆走到公路边,好把车子停下来搭她;太婆误解了他的意思,以为他要躲她,跪在公路中间不起来。没有办法,桌师傅只好把车停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跳下驾驶室走到太婆面前:“太婆,你这是干啥?快起来,我把你拉走。”

    太婆听说要把她带走,两行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你真是个大好人,你真是个大好人;”她一边哭,一边向他磕头。

    桌师傅立即弯下腰把她扶起来,端起她的背篼来到公共汽车面前,先把背篼递上去,向坐在引擎盖上的一个小伙子:“你把背篼接一下。”小伙子不愿意接,他一下子火了:“你不接,我就不走了,这个太婆已经两趟没有赶上车了,大家都是赶车的人,挤一挤。”

    车上的乘客听了他的话觉得有理,几个年龄稍为大一点的农民;“都是农民,挤一挤有啥子关系;小伙子,你把背篼接一下,我们都好走。”小伙子没有办法,只好接住了背篼;背篼接住了就是没有地方放,小伙子只好把它抱在怀里。桌师傅立即回到驾驶室,向坐在引擎盖上的几个乘客:“都给我站起来,给太婆腾一个座位,不然的话,大家别想回家吃团年饭。”

    引擎盖上的乘客为了尽快地回家,只好相互挤着站起来,腾出了一个很小的位置,桌师傅急忙跳下车,把老太婆抱上去,让她坐在引擎盖上,然后打着马达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

    汽车沿着崎岖不平地公路左右摇摆着向前运行,又走了两个站,陆续有人下车,车内开始松动起来,桌师傅叫售票员站到太婆的身边,便于保护老太婆的安全;汽车继续向前运行了20分钟来到达赵家沟,桌师傅与售票员一道把太婆扶下车,帮她背好背篼让她离去;太婆非常感激地拉着售票员的手:“前面不远就是我的家,吃了饭再回去?”

    “不,我们也要回家团年,一家人还等着呢?”

    “今天不是遇到你们,还不知道怎么回家呢?你们太好了。”

    “公共汽车的开通,就是为你们服务的。”桌师傅说完回到了驾驶室,开着汽车往回驶去。

    春节,是人们走亲访友、玩耍的好时候。只有公共汽车公司的驾驶员和售票员不能享受这种天伦之乐;许多职工赶不上回家吃团年饭,家里人只好把团年饭改在晚上。他们想大起胆子喝点酒,热闹、热闹都不敢,更不敢耍得太晚;第二天他们要上班,迎接新年第一天。夫妻双方都在公共汽车公司上班的,一年到头三口人很难聚在一起吃一次饭;这就是公交职工的特点;他们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三分公司有一个驾驶员叫候红,连续三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刚上中学的儿子要求他回家吃一次团年饭,享受天伦之乐。他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分公司调度:“请你在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安排我休息半天,让我和家里人吃一次团年饭。”调度知道他几年没有回家吃团年饭了,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们家的团年饭按惯例在晚上,一家人慢慢地喝酒吃菜,一直吃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结束。大概意思是开始是送年,23点之后是迎年。下午两点过他就赶到父母家,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说说笑笑,晚上8点开始吃团年饭;一家人正在有说有笑地闹酒,他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是调度打来地:“今天晚上到老王庙烧香的人很多,已经出动了二十几台车到南门拉人都没有拉完,路上还有很多赶车的乘客;为了增加公司的收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请你赶快出来加班。”他是一个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的人;只好抱歉地对家里人和儿子说道:“领导叫我去加班,到老王庙烧香的人太多了,必须马上走。”

    大哥:“三弟,才喝了两杯酒你又走,不太好吧!给调度打个电话,就说你正在吃饭来不了。”

    “不行,必须马上去。已经加了二十多辆车还不够,说明烧香的人太多;今天晚上加班车的票价翻了一番;我不去加班车就少一个车;公司的收入就要减少。况且,领导对我很照顾,不能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拆他们的台。”他一边说一边匆匆忙忙地吃了一点饭,向父母和兄弟姐妹说一声“对不起”,就向分公司赶去……

    老王庙是岭南市的一个佛教圣地。位于岭南市的东边,离城区大约有7公里路程。老王庙在一个海拔五六百米高的山上。该庙是清朝初年修建的,香火一直兴旺。“文化大革命”期间清淡了十几年。改革开放之后香火又渐渐地兴旺起来,方圆几百里的香客都来这里烧香拜佛,求一个吉利。每年的大年初一到十五,每月的初一、十五、十九这几个日子,到老王庙烧香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烧香的香客蜂拥而至,等待烧指时香。香客们认为:大年三十23时50分至大年初一凌晨1时这段时间烧香,称指时香。这时烧的香最灵,佛主再忙也要在这个时候送年迎新,保证来年事事顺利,大富大发。因而,人们都要抢在12点钟之前上山,找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烧指时香,保证来年顺顺利利、源财滚滚。一部分人没有其他的玩耍方式,看到烧香的人很多,也去凑个扫热闹,加入烧香这个行列。

    候红加班跑的线路是火车站到老王庙下面的停车场。该线路经过十来个站台,每个站台上站了不少到老王庙烧香的乘客,遇到人多的站台,一两个站上满一车人,挤得售票员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候红跑到凌晨二点才回家,休息了四个多小时又去上自己的正班,到了上午快下班的时候,调度来到站务室问他:“候师傅,你的身体行不行?行的话今天下午再加个班。”

    他想也没有想就应承下来。吃了一碗单位准备的方便面进入了加班的行列,干到晚上21点过才回家;第二天早上6点过又去跑加班车。整个春节期间他除了上好自己的正班以外,休息的半天时间都在加班上。正月十五那天上午,上了正班以后准备回家好好地休息一下;近段时间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常常冒虚汗,头脑一阵阵发晕,有一种乏力地感觉;调度向他:“候师傅,近段时间你加班的时间有些多,确实有些累了。今天是正月十五,路上的乘客很多,不加班是不行的;过了今天安排你休息几天?今天请你支持我的工作,再加半天班。”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听不得别人求他。今天求他的是调度,他不好意思推却,急忙向调度解释:“原先准备去办点事,既然领导找我加班,改天去办也行;你的工作我肯定支持。”下午跑车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头晕眼花、虚汗淋漓,他支撑着身体跑了一趟又一趟,跑最后一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0点10分了,车还没有发出去,他就倒在了方向盘上。售票员见他晕倒在方向盘上,急忙把这个情况报告了现场调度。现场调度与售票员一道打的把他送到市人民医院,经市人民医院初步诊断,确诊为“肝癌”,必须住院治疗。

    听到这个诊断,现场调度、售票员都惊呆了。不敢把这个病情告诉本人,只是对他:“你的身体很虚弱,患了重感冒,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医生问他:“最近一段时间有那些不良反应?”

    “近段时间感觉到人很累,不想吃东西,看见肥肉就发腻,想吃清淡食品。”

    候红的妻子听说丈夫生病了,急忙赶到医院照料。现场调度和售票员把她拉到一边,告诉了医生初步诊断的结果。听到男人患了肝癌,顿时泪如泉涌,医生劝阻:“现在只是初步诊断,明天还要作进一步检查,最后才能确定;不能让他知道这个病情,一旦让他知道了这个病情,他的精神一垮,治疗就更加困难了。”

    听了医生的话,同意与医生积极配合做好爱人的治疗工作。她希望医生的初步诊断是错的。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经济来源全靠他支撑;平时他很少休息,有加班任务从不推卸,只想给家里多挣点钱。

    候红上班时间昏到在驾驶室里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林志山的耳朵里。第二天上午快下班的时候,还没有人向他汇报候红住院的情况;他便拿起桌上的办公电话准备给黄远明打电话,了解候红住院的事;刚拨了两个电话号码,黄远明走了进来。他向黄远明:“我正要找你,了解一下候红上班时间昏到在车里的情况。”

    “我来找你,就是向你汇报这件事。昨天晚上10点左右,三分公司工会主席打来电话,汇报了驾驶员候红上班期间昏倒在驾驶室里的情况;候红送到医院,医生初步诊断是肝癌。今天上午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候红上班期间昏倒在驾室里是事实。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情况:候红三个多月没有休息一天,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去顶班。我问调度为什么不安排他休息,调度说:驾驶员非常紧张,他又愿意加班,我就安排他了。当时他又没有表示不加班。我建议:如果驾驶员不够用,就公开招聘一批。”

    林志山:“驾驶员是有些紧张,少部分驾驶员没有休息,也不至于几个月没有休息一天。我看问题在下面。候红这个人我比较了解,人很老实,只要你安排他做啥他就做啥,能够胜任的从不推卸。早就通知各个分公司,每个驾驶员每月的加班、顶班不得超过4次。”

    黄远明:“有些职工反映,有的驾驶员想耍就找调度要休;调度找不到人就安排喜欢挣钱的驾驶员顶班。候红属于这类情况。他的病情初步诊断是肝癌,如果真是肝癌,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很大。”

    “正因为如此,工会要多作解释工作。另外,我这里有一份北京远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料,介绍集团客运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看了之后很受启发。你拿回去看看,分析一下我们能不能搞?”

    其实,林志山对这个科技项目很赶兴趣。客车已经达到八百多台,目前的营运管理是由每条线路的现场调度进行管理;公司没有一个直接对所有车辆进行管理的调度系统,不能有效地对公共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实行全方位地指挥、监控,从而造成车辆运行时间不统一,不是车与车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就是车与车之间的间隔时间过短;高峰期车子运行少、低峰期车辆运行多的状况。远洋公司开发的客运车辆调度管理系统,解决了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汽车驾驶室里安装一个电脑显示屏,安装好接送话系统;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的时候,安装在附近的摄像头感应器,自动记录车辆经过该站台的情况,将此情况通过卫星接受器传输到总台管理器,荧屏上显示出该车辆通过该站台的情况;一套系统可以对1500台以内的车辆实施调度。对某一台车辆进行调度时,可以通过电脑打印传输到车内荧屏,让驾驶员了解其内容,也可以通过喊话器通知驾驶员;驾驶员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反映情况,直接通过送话器向总台报告。车辆运行的过程及时间记录相当准确。该产品如果运用到调度管理中,可以减少很多复杂的劳动,进行科学化管理,使车辆运行时间均匀,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天下午,黄远明认真阅读了林志山交给他的“车辆智能化高度管理系统”资料。对里面有关科技方面的知识不太懂,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公司如果使用这套系统,将会推动公共汽车的科学化管理,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决定支持林志山引进这套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拓宽新的思路。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论证、谈判,与远洋公司正式签订了引进安装合同,费用也不低,每台车大约在7000元左右。

    林志山对这套待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有足够的信心和胆识。在引进智能化高度管理系的时候,遇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大多数人对这套系统的好处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它不可能达到理想地效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地影响,不可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二是该项目投资成本大,要花六百多万元,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大的资金搞这个项目,它的经济价值在哪里?如果单纯地为了社会效益搞这个项目不划算。林志山据理力争:“这个项目在投资上虽然大了一些,但是,为了使公司更好地向前发展,在管理上必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经常看到线路上运行的车辆,不是间隔时间过大就是间隔时间过小;当我们要处理他们的时候,驾驶员会找种种借口进行搪塞;原因是我们的驾驶员既要照顾自己与售票员的关系,又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收入太低就要下来打机动。所以,就拼命地压时间多拉人,造成两个车距离相近的情况;另外一部分驾驶员心中没有时间这个概念,运行时凭自己的兴趣,想怎么跑就怎么,造成与后面车距离过大的情况;乘客对这种情况意见很大。我们是一个公益性企业,既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某个时候,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引进这套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社会效益,使每个乘客在我们承诺的条件下赶车,从而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他的这番话说完之后,黄远明同意了他的意见。

    住在医院里的候红,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病情不见好转,肝部疼痛加剧,他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怀疑。一天下午,病房里的其他病员都出去了,只有他和妻子在病房里。他认真地向妻子问道:“老实告诉我,我得了什么病?住了两个月的院还不见好转?”

    妻子看着他:“瞎想什么?你的身体素质太差,恢复起来相当慢。”

    “不,你们没有给我说实话。一个重感冒,不可能住这么久的院。最近几天,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肝部疼痛加剧。我有一种预感,你们对我隐瞒了真实的病情。你是我唯一的亲人,应该对我说实话;假如我的病确实严重,应该早点告诉我,让我心里有所准备。”

    妻子听了他的这段话,想继续隐瞒下去的病情就不敢再隐瞒了。丈夫入院的第三天,医院经过再次检查确诊是肝癌。听到这个确切的消息,她差点昏过去。肝癌,这个死亡的判决书,偏偏落在了他的头上。他是一家之主,是我和儿子的生活保障;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呢?医生见她呆如木鸡地站在那里,劝导说:“他得了癌症,想让他多活一段时间的话,就要保持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让他知道真实的病情;他一旦知道了真实的病情,精神一垮身体也就垮了。”医生的话给了她足够的压力,她只能把他的病情和自己的痛苦埋藏在心底,夜晚她躺在床上沉思,什么时候把真实的病情告诉他;总不能让他直到死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今天他主动询问病情,是那么坦荡、诚恳,心里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我还有什么理由继续隐瞒下去呢。看着他那干瘦的面孔:“想知道你的真实病情,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的心情必须放得开,我才能告诉你。假如你有顾虑,不知道真实病情最好。”

    候红听了妻子的这段话,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层,自己得的肯定是不治之症;他还是想听到确切地结论:“估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已经作了充分地思想准备,你就坦白地告诉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癌症?”

    听了他最后几句话,止不住的泪水流下了脸颊,她哽咽着:“你得的是肝、肝癌。”说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她泣不成声了,将头埋在病床边大哭起来……

    听了她的回答,他的脸上稍微抽缩了一下,马上恢复了正常;一只手摸着她的头发:“哭有什么用?哭能够起死回生吗?如果哭起死回生的话,走了的那些人就不会离开我们;不要哭了,我有话对你说。”

    听到真实的病情,他显得如此的镇定。她惊愕地抬起泪眼看着丈夫,他那惨白的脸上没有一点异常的表情,她不相信丈夫那么不怕死,那么坚强?难道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有了思想准备才会显得如此的镇定。她有些不解地问道:“早就知道了你得的什么病?是不是?”

    他摇摇头:“我猜的,从你们和医生的表情中找到的。我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是你给了我一个准确的答案。我的时间不多了,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从内心来说不想离开人世,我不到40岁,是正当年的年龄。但是,病魔不允许我活得太久,要我离开人间而去,遗憾的是我人生太短,对不起你和儿子,给你和儿子留下的东西太少。”

    她大声哭泣:“老公,你别说了,是我对不起你;我下岗后身体有病,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在了你的头上;你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我算了一下,三个多月你没有休息过一天,你的病是累出来的。我,我也有责任啊!不是经济压力太重,你也不会拼死亡命地去加班,不给自己留一点休息时间。”

    “老婆!你不要自责好不好;说实再的,是我对不起你;我没有能力使你和儿子过上好的生活,我这个男人没有本事,想多挣些钱回来,让你和儿子生活得好一些,却没有如愿。没有休息去加班是我自愿的,与你没有任何关系;我活不了多久了,我走了以后,有两件事你必须做到,你同意吗?”候红盯着妻子的脸问道。

    她看着他的脸:“别这么伤感好不好,你不会死的,你真的不会死的。”

    “你不要劝我了,肝癌这个病我知道;你必须回答我,我走了以后有两件事需要你去做,你做得到还是做不到?”他逼视着她问道。

    她被他逼得没有一点退路了,只得点点头:“你交代的事我一定办到;你说,那两件事?”

    他看着她的脸挺认真地:“我死了以后,为了你和儿子过得好一些,三个月之后你可以另外找个婆家,凭你的外表可以找个好男人。”

    “不,不,我不能那样做。”

    “别打岔,我没有说完;刚才说的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你改嫁之后如果对方同意收留我的儿子,就把他带过去,但是,不能改姓;希望你把他带好。对方如果不同意,把儿子送到我母亲那里去,由她扶养成人;希望你经常去看看他,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多给他一点母爱。这两件事你做得到吗?”

    “这两件事,我,我做不到。”她哭着对他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