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继皇后奋斗史

第二卷 温馨筹备篇 第十三章 天津偶遇

    傍晚时分到达天津。

    刚进城,瑞宁就迫不及待地拉小燕子下车去逛。

    因是傍晚,街面上没有太多商贩,人却不少,几个抱着盒子的货郎四处兜售首饰。

    瑞宁饶有兴致的往盒子里张望。她见惯了宫里华丽精致的贵重首饰,第一次看到这样粗糙的手工竟有些爱不释手。拿了根簪子不肯放。

    “格格喜欢这簪子?”多隆轻声问。

    小贩眼睛一亮,格格?这可是大主顾。见瑞宁是真的喜欢这根簪子,小贩趁机抬价。

    “这簪子是老师傅做的新款,一点不贵,才卖100文。”

    瑞宁觉得的确便宜,正想让多隆买下,被小燕子一把抢过。

    小燕子贴着瑞宁的耳朵嘀咕,“做工精细些的纯银簪子才买100文,这簪子又不是正经的银饰,哪里值100文这么多?不过是见你穿得好,坑你罢了。这街面上的货郎都眼光毒辣,但凡富裕些的都逃不过他们的眼和耳。瞧好了。”

    小燕子回过头,嫌弃地放下簪子,又挑拣了一番,“你这货郎真不老实,这簪子是仿得玲珑阁前年的款,不过手艺强些,簪子精细些,当我们不识货么?告诉你,我们格格有的是玲珑阁的新品,不过是见你仿得不错,才抬举你的。”

    小贩讪笑,“姑娘说个价呗。”

    “30文。”

    “姑奶奶,这价,小的连货都拿不到。”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燕子以48文得到这根簪子。

    “小燕子姐姐好厉害!”

    瑞宁崇拜的眼神让小燕子不禁飘飘然,“市井的东西你大可以问我,没有我不知道的。”

    瑞宁兴奋地点头,像是得了宝贝非要显摆似的找了个货郎练习还价。

    天渐渐黑了,瑞宁有些饿。

    “咕~”

    “咳,听说瑞福楼的八宝饭不错,格格要不要去尝尝?”皓祥询问。

    瑞宁摇头,“正经吃饭还是回客栈再说吧。多隆,你知道天津有什么出名的点心吗?”

    多隆忽的一笑,“天津最有名的点心铺子莫过于和记。而和记点心最出名的自然是限时限量的如意糕。”

    “如意糕?”瑞宁眨眨眼,“有马蹄糕好吃吗?”

    皓祥扫了多隆一眼,淡淡一笑,“格格若是有兴趣,不妨先去和记看看。”

    瑞宁点头,“走吧。”

    望着瑞宁跑跳着离去,弘昼摇头晃脑的上了弘历的大马车。

    “小五这性子,太活泼了。”

    弘历使了个眼神让多隆、皓祥跟上去,冷哼一声,“就你家小燕子那跳脱劲,也有资格嫌我的小五活泼?”

    “四哥,话不能这么说。小燕子那是没养在我府里,不然,不说比得过兰馨、晴儿,比那些宗室格格还是不会差的。”

    弘历轻蔑的扫了弘昼一眼,“你自己没个正行,还能教好女儿?”

    弘昼急了,“四哥别不信,要不咱们打赌。回去您把小燕子还给我,我让夫人教两年。等孝期过了,让哥哥看看什么叫名门闺秀!”

    “赌了,彩头是什么?”

    “我若输了,输您一年俸禄;若是侥幸赢了,四哥就帮我家那只燕子找个好婆家。”

    到了客栈,众人下马车。

    “可以,赌约就定下了,老纪和阿德做见证。等额娘掌了眼,你尽管领回去。爷倒盼着你教好,就怕最后还要爷腾空库房装你那点微末俸禄。”没等弘昼反驳,弘历刷地打开扇子,“老纪,上楼,陪爷走一盘。”

    纪昀递给弘昼一个同情的眼神,恭敬地跟在弘历身后进了客栈。

    弘昼彻底炸毛,跳下车追进客栈。

    德勒克忍笑跟上前安抚。客栈门口站定的护卫们也都忍笑,暗暗摇头。

    还珠格格直来直往,豪爽大气,性子已经定了。即便还能调*教,孝期不过三年,哪够和亲王将她调*教成兰公主、晴格格那样的大家闺秀?

    和亲王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么?

    客栈是被包下的,随行的人虽多,行动间却也静悄悄。

    尔康迫不及待要和紫薇说话。谁知下了马车,紫薇倚在金锁身上,看都没看他一眼就走了。想跟上去,却见石榴、袭人帮着金锁扶紫薇去了后院。众目睽睽之下,尔康只得在客栈里转悠,等待时机。

    因要安排客栈,永琪走在最前面,将弘历送回房后,永琪赶下楼见小燕子,却没见着。侍卫们都是弘历的亲信,不会主动巴结永琪,永琪也自持身份,不屑下问,急的团团转。想让尔康陪他去找,尔康却只顾着进了后院的紫薇,永琪无奈之下这才想到尔泰,谁知尔泰也不见了踪影。好在还有胡太医,永琪得了信,冲着北门去了。

    尔泰此时在客房紧闭房门和福伦说话,外面的事他隐约听见一些,幸灾乐祸一阵就放下了,只专心和福伦商量中午看见的。

    稍晚时分,弘历在收官之际力挽狂澜以一目之差赢了纪昀,心里正高兴,抬头却没看见永琪,不禁问起。

    弘昼虽早就看永琪不顺眼,但也知道弘历对永琪还有些期望,便说,“许是准备膳食去了。时候可不早了,小五怎么还没回来?我都饿了。”

    弘历哈哈一笑,“只怕是多隆又给她买一堆点心,她乐不思蜀了。额格都,去看看,格格们回来了没有?”

    额格都一声不吭的去了。

    “午膳时就想问了,四哥身边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不说话只办差的家伙,像是有真本事的,也瞧着面善。”

    “自然是有真本事的,性子也实在。”弘历笑道,“额格都是平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大功臣,朕亲封的巴图鲁,二十三年木兰行围时额格都射杀两虎救朕脱离险境。只会鄂温克话和些许蒙语,汉话、满语都不熟,你得空不妨教教他。”

    弘昼自然不会把弘历的话当真——没事和弘历近身侍卫套近乎,真是嫌命长,他虽爱办丧事,却不爱办自己瞧不见的丧事。

    说着话,几人下了楼。瑞宁、小燕子正好回来。

    “给阿玛、五叔请安。”瑞宁福了福,献宝似的捧上油布包,“天津第一糕点铺和记的如意糕。”

    弘昼抢先夺去纸包,“可有些年没吃如意糕了。咦?我怎么记得如意糕只在寅时出售?”

    “哎,子孙不争气,又有什么法子呢?”瑞宁老气横秋的长叹一声,“只盼小和老板能重振和记。”

    听这语气便知有故事,弘昼小胡子一抖,正要说话,葵风上菜了。

    酒足饭饱,瑞宁赶着回房给刘娴写信报平安,小燕子则去看了紫薇,,弘昼见听不成故事,拉了纪昀去下棋。

    弘历看着永琪恨不得黏在小燕子身上的眼神,不禁感慨,“愉妃倒是个明白的,可叹朕还以为她是以退为进,为永琪谋划。”

    因弘历熟悉天津,一路上也没听说天津有什么趣事轶闻。第二天一早,车队就离开了天津城。

    路过宋家庄,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弘历下了车,若有所感。

    宋家不愧是天津首富。短短五年,在南郊又形成一个以宋家庄为中心的集市,车轿牛马络绎不绝,宋家庄门庭若市。

    “阿玛,这宋家庄有什么不对吗?”瑞宁问。

    “物是人非,不过如此。”

    弘昼听见弘历的感慨,不由好笑。

    都道帝王无情,弘历在大多数人心中却是有情的。

    永封长春宫,用以供奉孝慎皇后的画像朝服凤冠。逢年过节,不但自己要宿在长春宫,更规定后宫嫔妃都要到长春宫祭拜,以示对先皇后的尊敬和肯定。对孝慎皇后身边出来的令妃宠爱有加,打压和孝慎皇后有过争执的纯贵妃,就连死者为大的淑嘉贵妃都不放过,只因她的儿子怀的不是时候。以上种种无一不是弘历爱恋先皇后,后悔的证明。

    弘历喜欢回忆过去。但这并非是弘历在对过去的事后悔,弘历要的只是怀念的感觉。哪怕那个人曾经被他贬到泥里,哪怕他曾经恨不得生啖其肉,事后弘历总会忍不住感慨一番。是故作姿态也罢,是情之所至也罢,总给人一种感怀旧事的错觉。而实际上弘历却是大清开国至今最冷酷无情的帝王。

    人总是选择性遗忘对自己不利的,而对些许的感动铭记于心。高敏贵妃和淑嘉贵妃的不得善终,后妃们看在眼里,有同情她们的,但更多是认为她们咎由自取;孝慎皇后的死后风光,却让她们燃起对帝王宠爱的熊熊热情,怡贵妃婉贵人秀贵人等无数在后宫枯竭凋零的生命都不能让她们冷静少许。

    唯一冷静的就是翊坤宫那位了吧,可也是把心奉上最终碾碎成泥了才醒悟的。

    不过好歹是醒悟了,弘昼感叹,收敛表情蹿上大马车。

    “小五儿,给五叔说说和记呗。”

    “不就是兄弟争家产,老大退出,老二被逐,老三得手嘛。”

    弘昼差点被口水呛了,“敷衍我呢,小五儿,这可不行,五叔可待你不薄。”

    瑞宁嘟着嘴,“我就记得这些,多隆告诉我的,您不爱听我说,找多隆去。”

    “是啊,阿玛,多隆可会讲故事了。”小燕子帮腔。

    这时弘历上了马车,弘昼赶紧随便指了个侍卫替换多隆,车队继续前行。

    多隆果然比瑞宁说得精彩,即便再听一遍,瑞宁也听得津津有味。

    弘历有心考考多隆,问道,“这宋家庄你知道多少?”

    多隆回道,“回四爷的话,不敢说全部,前因后果是知道的。”

    多隆说的很慢,却很详细,瑞宁听得入了迷,忽听见多隆说五年后,瑞宁惊醒了——五年前,皇阿玛不正是出了趟宫,回来就把皇额娘禁足了?莫非和宋家庄有关?

    正想让多隆再说详细些,马车居然停下来了。

    永琪过来说,“阿玛,有一家三口想搭车去前面的镇子。”

    “是什么人?”

    “他们说是回乡给老父贺寿的,谁知马车在官道上坏了,想搭车到前面的镇子,好去驿站请师傅来修马车。”

    弘历沉思片刻,“让他们上车吧,男的和德勒克一车,女人孩子和小丫鬟们挤挤。传下去,要他们不要露馅,从现在开始一切按汉人的规矩办,永琪也不要叫我阿玛,要叫爹。”

    “是。”

    永琪骑着马去了,瑞宁却不放心,“爹,事情太蹊跷了,官道上往来的马车不少,怎么就选中了咱们?莫不是…被谁知道了?”

    弘历刮刮瑞宁的鼻子,让多隆去和德勒克作伴,瑞宁提起的心便放下了。

    到了小镇,弘历从多隆口中得知了这对夫妇的姓名,不禁失笑。

    那夫妇却是故人。丈夫姓宋,名业昭,妻裴氏,正是宋家庄原主人的儿子儿媳。现在京城经营一家酒楼,此次出行是为了回祖籍给六十六岁的老父宋世仁贺寿。

    找了处酒楼,两方叙旧。

    弘历这才知道,宋世仁拦下车队却是因为认出皓祥,想来和父亲一直念叨的艾老爷打声招呼,并无恶意。

    自解决了那些腌臜事,宋业昭和裴嫣儿的感情突飞猛进,越发琴瑟和鸣了,隔年诞下一子,现在裴嫣儿依旧爽朗大方,和宋业昭的相处中可以明显看出丝丝情意,又已有孕在身。宋业昭也不再是三天两头闯祸的纨绔,知情识趣不说,商场上的事也无师自通,令宋世仁欣慰不已,两父子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一家人和和睦睦,无纷争无烦恼,叫人羡慕。

    弘历有感而发书写了一幅字画当做贺礼。用过午饭,宋家的马车也修好了。两方便分道扬镳。

    作者有话要说:~~~~~~~~接正文~~~~~~~~

    紫禁城

    弘历出宫是刘娴最高兴的事,这代表她不必处理协调那些繁杂的后宫是非。没有弘历便没了奋斗的动力,后妃们沉寂下来,后宫呈现一片清明。刘娴便多出大把的时间来关心小十二永璂。

    小十二还是养成了憨厚善良的性子,简直是宫中奇葩。刘娴都没想到,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童话故事,瑞宁听到的是故事,有时还能察觉深意,永璂竟以为是真事。

    如今永瑆已慢慢和永璂疏远了,反而是八阿哥永璇和小十二走得近些,又因小十二从小就与人为善,两人渐渐亲密。因天生腿疾不为弘历所喜,永璇自幼怯懦,是个极规矩的,而小十二虽时常见到弘历,但瑞宁珠玉在前,小十二并没得过弘历多少好脸色。许是这样,两人越发心心相惜,影响渐深。小十二也规矩起来。

    因没问过小十二就决定助他成为下一任帝王一事有违刘娴所受的教育,刘娴总觉得亏待了永璂,在小事多顺着永璂。好在永璂懂事,虽善良,却明事理,并不让刘娴为难。一次两次的求情,也能为永璂积攒人脉,刘娴便放任了。

    看着安静练字的永璂,刘娴的目光越发温柔了,连容嬷嬷何时进来的都不知道。

    “娘娘,公主来信了。”

    “这么快?不是才出去一天?”刘娴惊喜的接过信封。

    永璂停笔靠过来,“皇额娘,五姐姐写了什么?有没有说她想我?”

    刘娴揽着永璂一同看瑞宁的信,气氛正好,墨菲进来了。

    “禀娘娘,大阿哥福晋递牌子,想明儿个带侧福晋来给娘娘请安。”

    “她一向来得少,居然还带人来。知道为了什么?”

    “据说是大阿哥府上有喜了,福晋来向娘娘道喜吧。”

    “这倒奇了,就算是府里丫鬟有了,也早该由内务府报给我知道,什么人这么重要,要劳动一个嫡福晋一个侧福晋来向本宫道喜?”

    “奴婢不知。”

    “也罢,你去回她,就说本宫准了。”

    刘娴混不当回事,只专注于瑞宁的信。,容嬷嬷也没在意,携了墨菲出去。

    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什么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刘娴。

    ~~~~~~~~~~~~本章完~~~~~~~~~~

    第一次国庆期间10月3号才出门,先哭一哭~%>_<%

    我对不起亲们,下了。
Back to Top